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媒体内容制作规范TOC\o"1-2"\h\u18912第一章:总则 3260231.1制作原则与标准 3126571.1.1遵守法律法规 3261491.1.2坚持真实性原则 3244451.1.3尊重事实与公正性 3199791.1.4突出人文关怀 3204311.1.5注重创新与时效性 327251.2责任与义务 4246851.2.1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4143761.2.2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486921.2.3承担社会责任 4238181.2.4保障信息安全 481981.2.5严格遵守版权法规 485221.2.6提高服务质量 42562第二章:内容策划与规划 4268122.1主题策划与选题 498842.1.1主题定位 4124882.1.2选题原则 443642.1.3选题来源 5218442.2内容框架设计 5299402.2.1内容结构 5157752.2.2内容风格 5261522.2.3内容创新 5146852.3策划执行与调整 571632.3.1策划执行 5223622.3.2调整优化 621446第三章:采访与调查 626523.1采访原则与方法 6319283.1.1采访原则 6220693.1.2采访方法 680003.2调查技巧与规范 6199833.2.1调查技巧 7175363.2.2调查规范 7139533.3采访资料整理与分析 71714第四章:写作与编辑 7289154.1文字撰写规范 7310814.1.1标题规范 7172264.1.2段落划分 7207474.1.3语言表达 8261204.1.4词语使用 8110094.1.5数字与计量单位 8215604.2图片与视频编辑 893164.2.1图片选用 8296564.2.2图片处理 869754.2.3视频编辑 888834.3内容审查与修改 857774.3.1审查标准 8211744.3.2审查流程 9296254.3.3修改要求 931306第五章:排版与设计 9112545.1版式设计原则 9685.2设计元素运用 9233205.3排版软件使用 1018518第六章:校对与审核 10144926.1校对流程与方法 10277046.1.1流程概述 10324576.1.2校对方法 10201866.2审核标准与要求 11224056.2.1审核标准 11251836.2.2审核要求 11258466.3问题处理与改进 11324306.3.1问题处理 11277086.3.2改进措施 1121986第七章:发布与传播 1168377.1发布渠道与方式 12155817.1.1线上渠道 12252637.1.2线下渠道 12291287.2传播策略与优化 1247357.2.1内容优化 1259637.2.2传播渠道优化 1285137.2.3传播时间优化 1247967.3反馈与效果评估 13181477.3.1反馈收集 13114197.3.2效果评估 1324860第八章:版权与法律 1336008.1版权法规与保护 13300758.1.1版权法规概述 13192798.1.2版权保护范围 13247728.1.3版权保护措施 14271398.2法律风险与防范 1415688.2.1法律风险概述 1431218.2.2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494588.3知识产权运用 14274558.3.1知识产权概述 14292748.3.2知识产权运用策略 14276348.3.3知识产权运用案例 1415263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 1570789.1人员配置与培训 15166669.1.1人员配置原则 15102589.1.2人员培训与选拔 15136639.2团队协作与沟通 15118549.2.1团队协作原则 15273089.2.2沟通策略 16253439.3管理制度与执行 16186729.3.1管理制度制定 16258029.3.2制度执行与监督 1614567第十章:创新发展与趋势 162137710.1行业发展趋势 162177910.2技术创新与应用 172295610.3媒体融合发展 17第一章:总则1.1制作原则与标准1.1.1遵守法律法规新闻媒体内容的制作,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保证内容合法合规,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1.1.2坚持真实性原则新闻媒体内容制作应遵循真实性原则,保证报观、公正、真实、准确,不得歪曲、篡改事实,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1.1.3尊重事实与公正性在制作新闻媒体内容时,要尊重事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件真相,保持公正性,避免偏颇和偏见,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1.1.4突出人文关怀新闻媒体内容制作应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道德风尚,传播正能量。1.1.5注重创新与时效性新闻媒体内容制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注重创新,提高时效性,满足广大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1.2责任与义务1.2.1严格遵守职业操守新闻媒体工作者应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自觉维护新闻行业的良好形象,不得利用新闻媒体从事有损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1.2.2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新闻媒体单位应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一支忠诚于、忠诚于人民的新闻队伍。1.2.3承担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2.4保障信息安全新闻媒体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新闻媒体内容的制作、传播过程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1.2.5严格遵守版权法规新闻媒体内容制作应严格遵守我国版权法规,尊重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版权,保护新闻媒体内容的知识产权。1.2.6提高服务质量新闻媒体单位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受众需求,优化传播渠道,提升新闻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第二章:内容策划与规划2.1主题策划与选题2.1.1主题定位在进行内容策划时,首先需对新闻主题进行明确定位。主题定位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受众关注点以及媒体自身的定位。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主题。2.1.2选题原则新闻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时效性:新闻事件应具有较强的时间敏感性,及时反映社会动态。(2)关注度:选题应关注受众需求,满足受众好奇心和求知欲。(3)新闻价值:选题应具有新闻性、重要性、显著性、真实性等特征。(4)独特性:新闻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体现媒体核心竞争力。2.1.3选题来源新闻选题来源主要包括以下途径:(1)网络信息:关注网络热点,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2)社交媒体: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了解受众关注点。(3)专业数据库:利用专业数据库,收集相关领域的新闻素材。(4)线下采访:通过线下采访,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2.2内容框架设计2.2.1内容结构新闻内容应具备以下结构:(1)简洁明了,概括新闻核心内容。(2)简要介绍新闻事件背景,引起受众兴趣。(3)详细报道新闻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要素。(4)结尾:总结全文,提出新闻事件的影响和意义。2.2.2内容风格新闻内容风格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报道应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2)语言严谨:用词准确,避免模糊和夸张的表述。(3)结构清晰:内容层次分明,便于受众阅读理解。(4)信息丰富:提供充足的新闻信息,满足受众需求。2.2.3内容创新新闻内容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角度创新:从不同角度报道新闻,提供全新的视角。(2)形式创新: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新闻表现形式。(3)语言创新: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提升新闻可读性。2.3策划执行与调整2.3.1策划执行策划执行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人员分工:明确各成员职责,保证策划顺利进行。(2)采访调查:深入一线,收集新闻素材。(3)写作制作:根据内容框架,撰写新闻稿件。(4)审核修改:对稿件进行审核,保证内容质量。2.3.2调整优化在策划执行过程中,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调整优化:(1)受众反馈:关注受众评价,了解策划效果。(2)市场竞争:关注竞争对手动态,调整策划策略。(3)新闻发展:关注新闻事件发展,及时调整报道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策划与规划,新闻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第三章:采访与调查3.1采访原则与方法3.1.1采访原则采访是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采访质量,以下原则应当遵循:(1)客观公正:采访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全面了解事实,避免偏见和主观臆断。(2)尊重隐私:采访过程中,应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3)保证真实性:采访内容应保证真实可靠,不得编造、歪曲事实。(4)守法合规:采访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3.1.2采访方法(1)预备采访:在正式采访前,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采访计划和问题清单。(2)直接采访: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直接提问,获取第一手资料。(3)间接采访: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采访对象沟通,了解相关信息。(4)隐性采访: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记录其言行,挖掘新闻线索。3.2调查技巧与规范3.2.1调查技巧(1)深入挖掘: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挖掘背后的原因、背景和影响。(2)多渠道收集信息: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员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信息。(3)分析比对: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去伪存真,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4)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思维,对事件进行合理推断,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3.2.2调查规范(1)遵守法律法规:调查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2)保证真实性:调查结果应真实可靠,不得编造、歪曲事实。(3)客观公正:调查过程中,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偏见和主观臆断。(4)注重隐私保护:在调查过程中,尊重调查对象的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3.3采访资料整理与分析采访结束后,应对采访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下为整理与分析的主要步骤:(1)归类整理:将采访资料按照主题、内容等进行归类,便于后续分析。(2)核实信息:对采访资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核实,保证真实可靠。(3)分析提炼:对采访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4)形成报道:根据整理和分析的结果,撰写新闻报道,全面、准确地反映采访内容。第四章:写作与编辑4.1文字撰写规范4.1.1标题规范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文章主题,不超过20字。标题应使用黑体或加粗字体,字号大于正文。4.1.2段落划分文章应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段,每段开头缩进两个字符。段落之间保持适当间距,便于读者阅读。4.1.3语言表达(1)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避免方言、网络用语和口语化表达。(2)语句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3)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保持语句通顺。4.1.4词语使用(1)使用准确、生动的词语,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达。(2)尽量使用简洁的词语,避免冗余。(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避免使用贬义词语。4.1.5数字与计量单位(1)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3等。(2)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如米、千克、元等。4.2图片与视频编辑4.2.1图片选用(1)图片应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具有代表性。(2)图片分辨率应达到300dpi以上,保证清晰度。(3)图片应遵守版权规定,避免侵权。4.2.2图片处理(1)对图片进行适当裁剪、缩放,保持图片整洁、美观。(2)对图片进行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调整,提高图片质量。(3)在图片下方添加简要说明,注明图片来源。4.2.3视频编辑(1)视频应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具有观赏性。(2)视频分辨率应达到19201080,保证清晰度。(3)视频时长控制在35分钟,避免过长。(4)对视频进行剪辑、添加字幕、配乐等处理,提高视频质量。4.3内容审查与修改4.3.1审查标准(1)文章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传播违法信息。(2)文章应具有真实性、客观性,避免虚假报道。(3)文章应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尊重他人权益。4.3.2审查流程(1)编辑人员对文章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修改意见。(2)作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提交修改稿。(3)编辑人员对修改稿进行再次审查,保证文章质量。4.3.3修改要求(1)对文章中的错误、不准确之处进行修正。(2)对语句进行润色,提高文章可读性。(3)对文章结构进行调整,使文章更加逻辑清晰。第五章:排版与设计5.1版式设计原则版式设计是新闻媒体内容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清晰性:版式设计应清晰明了,便于读者阅读。文字、图片、标题等元素应按照信息层次进行合理布局,避免混乱。(2)简洁性:版式设计应简洁大方,避免过多繁琐的装饰。过多的设计元素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降低阅读体验。(3)统一性:版式设计应保持整体风格统一,包括字体、颜色、排版方式等。统一的设计风格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连贯性。(4)对比性:版式设计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重点信息。例如,通过字体大小、颜色、排版方式等对比,使标题、导语、正文等层次分明。(5)灵活性:版式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内容、版面大小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阅读场景。5.2设计元素运用在设计新闻媒体内容时,以下设计元素需合理运用:(1)文字:文字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应选用易读性高的字体,并注意字体大小、行间距、段落间距等排版细节。(2)图片:图片能直观地传达信息,应选用清晰、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同时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应协调,避免喧宾夺主。(3)颜色:颜色在版式设计中具有引导视线、突出重点的作用。合理运用颜色,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4)线条:线条可以用来分隔版面、引导视线、增强视觉效果。线条的使用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繁杂。(5)形状:形状可以用来突出重要信息、引导视线。适当运用形状,可以使版面更具层次感。5.3排版软件使用在新闻媒体内容制作中,以下排版软件较为常用:(1)AdobeInDesign:适用于专业排版设计,功能强大,支持多栏排版、图文混排等。(2)MicrosoftWord:适用于一般性的文档排版,操作简单,但功能相对较弱。(3)CorelDRAW:适用于矢量图形设计,具有较强的绘图功能。(4)PageMaker:适用于杂志、书籍等长篇文档排版,支持复杂版面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软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排版软件。同时熟练掌握排版软件的操作技巧,有助于提高排版效率和质量。第六章:校对与审核6.1校对流程与方法6.1.1流程概述校对工作是新闻媒体内容制作的重要环节,旨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语言的规范性和版面的整洁性。校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一校:对初稿进行全面校对,重点检查事实、数据、引语等信息的准确性。(2)二校:对一校后的稿件进行二次校对,重点检查语言表达、语法、标点符号等。(3)三校:对二校后的稿件进行三次校对,保证无遗漏,同时检查版面格式。6.1.2校对方法(1)人工校对:通过阅读、比对、核实等方式,对稿件进行逐字逐句的检查。(2)技术校对: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稿件进行语法、拼写、格式等方面的检查。(3)交叉校对:不同校对人员对同一稿件进行校对,以提高校对质量。6.2审核标准与要求6.2.1审核标准(1)政治标准:保证新闻内容符合我国政治立场和法律法规。(2)新闻价值标准:评估新闻内容的新闻价值,保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3)语言规范标准:保证新闻语言规范、准确、简洁、生动。(4)版面设计标准:版面布局合理,符合阅读习惯,突出重点。6.2.2审核要求(1)严谨性:对新闻事实、数据、引语等进行核实,保证准确无误。(2)客观性:保持新闻中立,避免带有主观色彩和偏见。(3)完整性:保证新闻内容完整,不遗漏关键信息。(4)时效性:保证新闻内容及时更新,反映最新情况。6.3问题处理与改进6.3.1问题处理(1)对于校对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与编辑、记者沟通,核实事实,修改错误。(2)对于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按照指示进行处理。(3)建立问题档案,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高校对质量。6.3.2改进措施(1)加强校对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2)完善校对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衔接与沟通。(3)引入先进技术,提高校对效率和质量。(4)定期对校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第七章:发布与传播7.1发布渠道与方式7.1.1线上渠道线上发布渠道主要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客户端等。以下为具体发布方式:(1)官方网站: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新闻稿件,保证内容权威、准确,同时便于用户浏览和检索。(2)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新闻,扩大传播范围,增强用户互动。(3)新闻客户端: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发布新闻,提高新闻曝光度。7.1.2线下渠道线下发布渠道主要包括新闻发布会、户外广告、印刷媒体等。以下为具体发布方式:(1)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记者参加,现场发布新闻,提高新闻权威性。(2)户外广告:利用户外广告牌、公共交通工具等载体发布新闻,增加曝光度。(3)印刷媒体:在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发布新闻,提高新闻传播效果。7.2传播策略与优化7.2.1内容优化(1)标题优化:采用引人入胜的标题,提高新闻率。(2)正文优化:合理布局段落,简洁明了地呈现新闻事实,提高用户体验。(3)视觉优化:运用图片、视频等元素,增强新闻的吸引力。7.2.2传播渠道优化(1)渠道整合: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全方位的传播矩阵。(2)渠道筛选:根据新闻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3)渠道互动: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了解用户需求,提升新闻传播质量。7.2.3传播时间优化(1)黄金时段发布:在用户活跃的黄金时段发布新闻,提高阅读率。(2)节假日发布:在节假日发布新闻,抓住用户休闲时间,提高阅读量。(3)热点事件追踪:紧跟热点事件,实时发布相关新闻,提高关注度。7.3反馈与效果评估7.3.1反馈收集(1)用户评论:收集用户在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的评论,了解用户观点。(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对新闻内容、传播渠道的意见和建议。(3)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收集新闻率、分享量等数据,了解新闻传播效果。7.3.2效果评估(1)阅读量:以阅读量作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2)点赞量、分享量:以点赞量、分享量反映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情况。(3)互动指数:以用户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作为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第八章:版权与法律8.1版权法规与保护8.1.1版权法规概述版权法规是指国家针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在我国,版权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这些法规旨在保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的发展。8.1.2版权保护范围版权保护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类型:包括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舞蹈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2)权利内容: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示权、表演权、改编权等。(3)保护期限: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4)侵权责任: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8.1.3版权保护措施(1)加强立法:完善版权法规,提高法律保护力度。(2)执法监管: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版权市场秩序。(3)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版权意识,促进版权保护氛围的形成。8.2法律风险与防范8.2.1法律风险概述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法律法规变化、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原因可能遭受的损失。在版权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法律风险:(1)侵权风险: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可能导致侵权纠纷。(2)合同纠纷:版权合同签订不完善,可能导致纠纷。(3)知识产权侵权: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等,可能引发纠纷。8.2.2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2)完善合同管理:签订版权合同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防范合同纠纷。(3)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注册商标、著作权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4)侵权纠纷处理:遇到侵权行为时,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8.3知识产权运用8.3.1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创造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8.3.2知识产权运用策略(1)知识产权交易:通过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2)知识产权融资:以知识产权作为抵押,获取金融机构贷款。(3)知识产权维权:对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4)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8.3.3知识产权运用案例(1)专利许可:某企业研发出一项新技术,通过专利许可,获得高额回报。(2)商标授权:某知名品牌授权其他企业使用其商标,扩大市场份额。(3)著作权维权:某作家发觉其作品被侵权,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人员配置与培训9.1.1人员配置原则人员配置是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础环节。为保证团队高效运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事设岗:根据团队职责和工作需求,合理设置岗位,保证人员配置与工作任务相匹配。(2)人才储备:在人员配置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选拔具备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团队长远发展储备力量。(3)结构优化:合理配置团队人员结构,包括专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提高团队整体素质。9.1.2人员培训与选拔(1)培训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2)培训方式:采取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保证培训效果。(3)选拔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选拔具备潜力和能力的团队成员。9.2团队协作与沟通9.2.1团队协作原则(1)共同目标:保证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形成统一的行动方向。(2)相互信任:建立信任机制,使团队成员在协作过程中相互信任、互相支持。(3)信息共享:加强团队内部信息沟通,保证团队成员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9.2.2沟通策略(1)正式沟通:通过会议、报告、简报等方式,传递团队重要信息。(2)非正式沟通:利用茶歇、聚餐等场合,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3)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保证团队成员对工作成果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9.3管理制度与执行9.3.1管理制度制定(1)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团队纪律、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2)制度制定原则:保证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符合团队实际需求。(3)制度修订: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团队发展的需要。9.3.2制度执行与监督(1)执行力度: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保护区管理与规划考核试卷
- 2025标准居间合同范本
- 2025论坛版块经营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幼儿园快乐宝贝家教学设计
- 隧道施工操作手册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T-JAS 16-2023 检验检测机构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管理规范
- 旅游行业电子合同使用指南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出租果树合同书范例
- 送餐员雇佣合同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水磨钻专项方水磨钻专项方案
- 我爱刷牙幼儿课件
- 职高英语高一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 3.1《百合花》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会展营销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护理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年中考物理押题猜想卷(苏州卷)(全解全析)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新能源开发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