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敕
学
设
计
(六三制2022新版)
第一单元心和脑
1.我们的脑
【课标要求】
10.3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教学目标】
1.知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根据人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分析得出脑的功能;通过交流论,
知道大脑有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功能。
3.表现出对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4.了解人类对脑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
【评价任务】
1.任务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检测目标1)
2.任务二:认识我们的脑(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我们能思考,会判断,有喜怒哀乐,你知道是人体的哪部分在起作用吗?
是探究脑的起点,当我们认识了脑的结构和功能,才可能明白脑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课前需收集有关脑的资料等。
2.学习过程:首先,学习“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接着,认识我们的脑结构和功能,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认识我们的脑结构和功能”,难点是“脑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到的重
要作用”通过完成任务一,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
1.仔细观察教科书不同人群的图片,体会这些人不同的行为和情感。
2.讨论交流:“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
3.总结脑的作用: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
知和决策。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发声方
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能区分脑支配行为和情感;(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阅读教科书,观察人脑的示意图,认识脑的结构。
脑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大脑分为两个半球。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2.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3.阅读教科书,了解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的功能。
4.了解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的功能。
(1)认识到不同区域在大脑中的位置不同。
(2)思考:人的行为与人脑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3)思考:大脑还有哪些不同的区域?这些不同的区域还支配人的哪些行为和情感?
5.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能认识脑的结构;知道大脑、小脑、脑干的作用。(2)知道大脑不同区域具
有功能;(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1
2.神经系统
【课标要求】
10.3人脑具有高级功能,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教学目标】
1.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了解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
反应的信息。
3.表现出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当多人测的反应速度不一致时,不
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4.初步了解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树立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了解人类对
神经系统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评价任务】
3.任务一: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检测目标1)
4.任务二: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探究神经系统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神经系统是由
哪几部分组成的?身体获得的信息是怎样传递处理的。才可能明白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过程。
课前需搜集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资料。
2.学习过程:首先,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接着,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难点是“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
应?”通过完成任务二,观看视频并测一测我们的反应速度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1.观察阅读教科书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名称及位置。
2.学生讨论交流。
3.思考:打篮球时,看到球朝自己运动,人会做出哪些动作。
4.小结:神经系统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发声方
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说明神经系统的组成;
任务二: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1.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了解运动员对发令枪的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
2.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3.思考:听到上课铃声,过马路遇到红灯时我们的反应过程。
4.测反应速度。
(1)测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吗?
(2)抓住尺子时,是读手指下面刻度还是手指上面的刻度?
(3)是刻度越小反应越快还是刻度越大反应越快?
5.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反应速度的测量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能说出生活中神
经系统的调节作用;(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2
3.保护脑
【课标要求】
10.4脑需要被保护。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了解保护脑的方法。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保护脑的信息、,学会保护自己的脑,
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
3.表现出对脑的保护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4.了解保护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脑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技术发
展的动力;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
【评价任务】
5.任务一: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检测目标1)
6.任务二:我们如何保护脑?(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何保护脑是学习保护脑知识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如何保护脑,
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科学用脑,科学保护脑。课前需搜集有关保护脑的资料。
2.学习过程:首先,学习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接着,我们如何保护脑?并进行检测
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我们如何保护脑”,难点是“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通过完成
任务一,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
1.观察教科书人脑模型和核桃图片
(1)观察闹得模型、核桃壳和核桃仁的外形特点。
(2)思考:核桃壳和核桃仁相当于脑的哪个部分?
(3)核桃壳有什么特点?
2.归纳小结:颅骨对脑有什么作用?
3.观察教科书小女孩打哈欠的图片。回忆自己打哈欠的经历。思考:
(1)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打哈欠?
(2)打哈欠后有什么感觉?
4.阅读教科书资料卡。思考:颅骨和脑是如何保护脑的?
5.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发声方
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能正确说出颅骨和打哈欠对脑的保护作用。
任务二:我们如何保护脑?(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我们如何保护脑?)
一、探究保护脑的正确方法。
1.观察教科书的4幅图片。
2.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生活中如何保护脑。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二、探究佩戴头盔保护脑的实验。
1.观察了解头盔的结构
2.在小组内设计头盔保护脑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
3.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做实验时需要保证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
3
(2)思考:如果没有头盔的保护,西瓜掉在地上会怎样?你能推想到头盔对人脑有什么作用?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从头盔能保护西瓜推想头
盔能保护人脑的结论;(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4.心脏和血管
【课标要求】
10.1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
10.2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
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
3.表现出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
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4.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
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
【评价任务】
1.任务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检测目标1)
2.任务二: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检测目标2)
3.任务三: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检测目标3)
4.任务四: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1.“什么是心率,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探究心脏和血管的起点,当我们知道了心脏和
血管的结构,才能做到如何在生活中更好的保护心脏和血管。课前需准备长胶管、玻璃漏斗、气
球、皮筋、秒表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接着,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再次,怎样保
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第四,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难点是“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
完成任务二,观看教科书和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
1.阅读教科书,测量脉搏。
(1)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压在机动脉(拇指根,手腕的外侧)上以触摸脉搏
(2)另一名同学用秒表计时;并记录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2.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3.讨论并思考:同一个人的不同的状态脉搏频率一样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4.小结:脉搏的跳动是由心脏的跳动引起的。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参加
运动后心跳会变快。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清晰地说出
本组的观点,说明脉搏频率和心率的关系;(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4
任务二: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阅读教科书,用手感受心脏的跳动。
2.仔细阅读教科书关于心脏的介绍。
3.阅读教科书资料卡。
(1)血管的分为几类?
(2)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血液为什么会流动?
(3)血液的流动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5.算一算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相当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评价标准:(1)知道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的种类;(2)知道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意义;(3)
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任务三: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阅读教科书,说一说你知道心脏和血管的哪些疾病?
(1)讨论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
(2)在生活中怎么预防?
2.小结: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能知道一些心脏和血管的疾病;(2)能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3)表
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任务四: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参照教材活动四: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1.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制作简易听诊器。
2.动手制作,并听一听自己的心跳。
3.对比一些医用听诊器,改进自己的听诊器。
评价标准:(1)能制作简易听诊器;(2)能说出听诊器的好处。
【教学后记】
5.我们的健康档案
【课标要求】
10.5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定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
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人体健康的信息;能够关注并记录自身
健康状况,自觉采取行动,预防健康问题和疾病。
3.表现出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学习时,愿意沟通交流,综
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4.意识到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珍爱生命,健康生活。
【评价任务】
7.任务一: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1)
8.任务二: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检测目标2)
5
9.任务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什么是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中包含哪些内容呢”是我们探究人体健康的起点,当我们知
道了人体健康标准,才可能在生活中更加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的身体。课前需准备自己近几年
的体检表。
2.学习过程:首先,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接着,学习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人体健康的标准有哪些?",难点是“分析自己的体检表,建立自己的
健康档案”通过完成任务一、任务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分析自己的体检表,有什么发现?)
1.回忆:查体时检查了哪些项目?
2.分析自己的体检表信息,结合正常值,对照自己在体重、视力、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还存
在哪些问题?
3.讨论分析下面问题存在的原因。
(1)有的同学为什么会出现龈齿?
(2)有的同学为什么出现近视?
(3)有的同学体重指数为什么会超标?还有的同学体重指数不达标?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能分析总结
自己的健康状况;(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人体的健康标准有哪些?)
1.在小组内讨论自己认为人体健康标准有哪些?
2.阅读教科书“阅读探究”部分,学习世卫组织给出的人体健康的标准。
3.归纳小结: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能说出人体健康的标准;(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任务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三: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
1.根据查体的内容,设计自己的健康档案
2.小组内交流点评,提出建议。
3.归纳小结:健康的档案的信息必须真实,有些特殊情况必须在档案中注明。
评价标准:(1)能设计自己的健康档案;(2)填写数据必修真实。
【教学后记】
6
第二单元空气
6.空气的成分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空气成分探究方案。
3.表现出对空气成分的探究兴趣。
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10.任务一: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检测目标1)
11.任务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可以做什么?(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空气是单一的气体的吗?”“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是探究空气成分的起点,当我们明
白了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才能空气对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的意义。课前需准备剪去底部的矿泉
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接着,学习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可以
做什么?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空气中有哪些成分?",难点是“实验探究空气中的成分”通过完成任
务一,观看蜡烛燃烧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1.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空气有哪些秘密呢?
2.猜想:空气是否是单一的气体呢?
3.在小组内设计探究空气的成分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方案。
4.在小组内设计检验矿泉水瓶中剩余的气体性质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
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
5.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6.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有什么变化?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吗?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剩下的气体支持燃烧吗?
(3)空气的成分大致可以分成哪两类?
7.归纳总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蜡烛燃烧的状态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
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
有理有据。
任务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可以做什么?(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可以做什么?)
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氮气可以做什么?
2.阅读教科书观看视频,了解氮气的用途。
(1)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液氮可以使患处急剧降温,起到麻醉作用。
(2)氮气保护食品,能有效隔绝食品与氧气的接触,还能缓冲碰撞作用。4.完成《科学学生
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3)氮气可以用于制作氮肥,对植物有很大帮助。
7
评价标准:(1)能说出氮气在生活中的应用;(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7.氧气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特点和作用。
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氧气的特点。广顶工账呈井拜选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
展。
【评价任务】
12.任务一:氧气有哪些特点?(检测目标1)
13.任务二:氧气有什么作用?(检测目标2)
14.任务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氧气有哪些特点?氧气有什么作用?”是探究氧气的起点,当我们知道了氧气的特
点,才能知道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需搜集氧气的资料。
2.学习过程:首先,氧气有哪些特点?接着,氧气有什么作用?再次,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
康越有利吗?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氧气有哪些特点?”,难点是“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通
过完成任务三,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氧气有哪些特点?(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氧气有哪些特点?)
1.看一看,氧气有颜色吗?
2.闻一闻,氧气有什么气味吗?
(1)不能一下子把玻璃片全部移开;
(2)一边移动玻璃片一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气体;
(3)将鼻子靠近扇过来的气体。
3.氧气助燃实验。
(1)木条只要有火星即可,不要带火苗;
(2)向集气瓶中插入木条时,移开一点缝隙即可;
(3)木条插入瓶口后,移动玻璃片的手立即拿开;
(4)观察木条是否燃烧时脸部不要靠近瓶口,以免因木条燃烧剧烈而受伤。
4.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归纳总结:氧气的特点。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发言时声音洪亮;(3)小组
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二:氧气有什么作用?(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氧气有什么作用?)
8
1.小组内交流氧气有什么作用。
(1)氧气对生命的作用
(2)氧气在国防、航空航天方面的作用
(3)氧气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
(4)氧气在冶炼方面的作用
2.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发言时声音洪亮;(2)能准确说出氧气的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任务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吗?)
1.思考,讨论是否吸入的氧气越多对健康越有利。
2.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
3.归纳小结:
(1)醉氧现象。
(2)过量吸入氧气的副作用。
(2)过量吸入氧气会加速生命衰老。
评价标准:(1)能说出过量氧气对人有危害;(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8.二氧化碳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特点和作用。
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知二氧化碳的特点。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15.任务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检测目标1)
16.任务二: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检测目标2)
17.任务三: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是探究二氧化碳的起点,当我们知道
了二氧化碳的特点,才能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需准备小苏打、白醋、蜡烛、矿泉
水瓶、塑料软管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接着,探究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再次,学习二氧
化碳有哪些用途?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怎样制取二氧化碳?”,难点是“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通过完成任
务二,观看二氧化碳特点实验现象,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1.阅读与思考:舞台上,我们经常看到烟雾缭绕的现象,这些“烟雾”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9
2.在小组内设计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
善方案。
(1)小苏打不能加的太多,也不要加的太少,以3勺为宜;
(2)倾倒白醋时应缓缓地沿杯壁倒入,同时白醋不要倒得太多;
(3)不能急于将玻璃片盖在集气瓶上,要等泡沫破裂开始下降时再盖。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实验过程操
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
任务二: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
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
善方案。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看一看,二氧化碳有颜色吗?
(2)闻一闻,二氧化碳有什么气味吗?
(3)“台阶”上面的蜡烛哪个会先熄灭?说明了什么?
(4)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4.归纳总结: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蜡烛熄灭先后顺序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认真观察,详实记录;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1.根据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
2.阅读教科书,了解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4.讨论在使用或储存二氧化碳应该注意什么?
5.阅读教科书并观察视频,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能说出生活中如何使用、储存二氧化碳的现象;(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
正确。
【教学后记】
9.燃烧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认识然烧的观象,知道燃烧需要县备的条件:知道烧烫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学习烧烫伤应急处遇的技能。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18.任务一: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检测目标1)
19.任务二: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检测目标2)
10
20.任务三: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是探究燃烧的起点,当我
们明白了生活中的物体到底为什么会燃烧,才可能做到在生活预防火灾的发生。课前需准备砖块、
木条、酒精灯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接着,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再次,
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难点也是“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
过完成任务二,亲身做实验探究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
1.观察教科书,讨论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
2.点燃酒精灯,观察并感受燃烧的现象。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准确地说出
燃烧发出的现象。
任务二: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
补充完善方案。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
(2)为什么纸条很快被点燃,而木条不能马上被点燃?
(3)盖上灯帽后,酒精灯为什么熄灭?
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燃烧现象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
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
1.讨论: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烧烫伤?
2.思考:如果被烧伤、烫伤该怎样处理?
3.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安全处理烧伤、烫伤。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能准确说出生活中预防并处理烧伤、烫伤的方法;(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
正确。
【教学后记】
11
10.灭火与逃生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灭火和逃生的方法。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灭火的探究计划。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21.任务一:灭火的方法有哪些?(检测目标1)
22.任务二:遇到火灾怎样逃生?(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灭火的方法有哪些?”“我们遇到火灾怎样逃生?”是探究灭火与逃生的起点,当我们
学会了灭火的方法,逃生的方法,才可能做到遇到紧急火灾时安全逃生。课前需搜集火灾逃生的
方法等。
2.学习过程:首先,探究灭火的方法有哪些;接着,学习遇到火灾怎样逃生?并进行检测与
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灭火的方法有哪些?",难点是“遇到火灾怎样逃生?”通过完成
任务二,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亲自做在“纸锅”烧水的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灭火的方法有哪些?(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1.观看视频并思考:遇到火灾时怎样灭火或逃生呢?
2.阅读教科书,学习灭火的方法。
(1)讨论:关闭燃气灶开关灭火的原理。
(2)讨论:用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
(3)思考:隔绝空气还有哪些好方法?
(4)观察消防员是怎样实施灭火的,交流冷水灭火的原理。
(5)观看视频,了解怎样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归纳总结: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5.阅读教科书:当我们遇到火情时,要赶紧拨打119火警电话。
6.学习:拨打119时应该说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着火部位、可燃物的性质、火势情况、是
否有人被困等。
7.学习操作使用灭火器的流程。
8.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灭火方
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能说明灭火的原理;(4)能准确说出拨打119时需要说清的情况。
任务二:遇到火灾怎样逃生?(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遇到火灾怎样逃生?)
1.阅读教科书,讨论晕倒火灾时怎样逃生?
(1)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发生火灾时,能不能乘坐电梯?
(3)我们该怎样穿过浓烟?
(4)我们还能怎样做?
2.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1.思考:火灾发生时,披上湿的被褥有什么好处?
12
2.操作、观察与交流。
(1)用“纸锅”可以烧水吗?为什么?
(2)联系逃生方法推想:为什么逃生时要披湿被褥保护身体?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4.归纳总结:遇到火灾时我们该怎样逃生?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说出生活中遇到火灾逃生
的方法;(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11.让空气更清新
【课标要求】
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
【教学目标】
1.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2.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周围空气污染情况的信息;能够针对空气污染
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3.在探究空气污染时,能进行多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评价任务】
23.任务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检测目标1)
24.任务二: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检测目标2)
25.任务三: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么样?”是学习让空气清新的起
点,当我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才可能做到在生活中更好的保护空气、净化空气。
课前需搜集净化空气的相关资料。
2.学习过程:首先,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接着,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再
次,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难点是“为了让空气更
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完成任务三,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
1.观看视频,感受的美好环境。
2.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
3.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如果没有清新的空气,我们人类会是什么样子的?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清晰地说出
本组的观点,说明清新的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
1.在小组内设计调查周围空气污染的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
案。
13
2.小组同学根据调查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调查,交流我们我发现。
(1)绿化带植物叶子上有灰尘,说明了什么?
(2)学校门口通过车辆的多少,又能说明什么?
4.汇报调查结果。
评价标准:(1)调查过程中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
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保护空气的方法。
2.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
(1)讨论:为了让空气更清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怎样做的。
(2)写一份建议书。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知道生活中保护空气的办法和措施;(2)能说出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
规;(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春夏星空
12.看星空
【课标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己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教学目标】
1.知道夜空中星的亮度有区别;知道观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2.能基于所学知识,对星亮度不同的原因展开猜测;会制作观星箱;能正确使用观星箱观察
夜空中的星,做好记录;能制订观星计划,开展中长期观察活动。
3.乐于参加中长期观察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
4.认识到大气污染、光污染会影响到星空观测的效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了解人类的好奇
心和社会的需求是星空观察技术发展的动力。
【评价任务】
26.任务一:怎样观察星空?(检测目标1)
27.任务二:做个观星箱,观察星空。(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星空隐藏着什么秘密?”“怎样观察星空?”是探究星空秘密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星
空的一些知识,才可能会利用北极星识别方向。课前需准备纸盒、细线、胶带、黑色颜料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怎样观察星空?接着,做个观星箱,观察星空;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夜空中星的亮度有区别”,难点是“观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通过完成任务二,观看制作观星箱视频并亲身做一个观星箱,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14
任务一:怎样观察星空?(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怎样观察星空?)
1.小组内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
2.说一说:观察星空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
3.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星的亮度不同?
4.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并对星亮度不同的原因进行猜测。
(1)竖杆间距相同,摆放两种亮度不同的光源,比较竖杆影子颜色的深浅。
(2)竖杆间距不同,摆放两个亮度相同的光源,比较竖杆影子颜色的深浅。
5.阅读教科书资料卡结合模拟实验,交流我们的发现。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星的亮
度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做个观星箱,观察星空。(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做个观星箱,观察星空。)
1.观察教师制作好的观星箱,了解观星箱的结构、材质并猜想制作方法。
2.阅读教科书,制作观星箱。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28.选择观星的方法,分析两种观察方法的区别和预期结果。
评价标准:(1)制作过程规范、认真观察;(2)能选择合适的观星方法并进行持续观察;(3)
能安全。高效地完成观星任务。
【教学后记】
13.春季星空
【课标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教学目标】
1.知道星座的概念;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知道在宇宙中不同的位置观察某个星座,星
座的形状及星座内各星的位置关系是不同的。
2.能基于所学知识,找到春季的显著星座;能通过北斗七星找寻北极星;能制作北斗七星的
空间分布模型。
3.对星空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开展中长期的观察活动,树立中长期探究的意识。
4.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推动了星空观测技术的发展。
【评价任务】
29.任务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检测目标1)
30.任务二: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检测目标2)
31.任务三: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是什么样的?(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春季都有哪些星星?”“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变化吗?”是探究春季星空的起点,当
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星座,才能寻找到春季有哪些显著的星座。课前需准备观察星空的记录。
2.学习过程:首先,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接着,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再次,
认识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是什么样的?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全天共有88个星座”,难点是“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通过
完成任务二,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15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
1.小组内交流课前观察的发现。
2.画一画:把自己的观察结果画出来。
3.思考:这些星组成的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
4.阅读教科书资料认识什么是星座,全天共有多少星座。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交流星座的形状时,清晰地说出本
组的观点;(3)阐述自己的发现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认识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
1.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了解认识大熊星座。
2.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寻找北极星的位置。
3.了解狮子座的相关知识。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观察仔细认真,能找到春季的显著星座;(2)能通过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的位
置;
任务三: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是什么样的?(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是什么样的?)
1.阅读教科书认识北斗七星的名字、分布图及它们与地球的距离。
2.阅读方法指导学习制作北斗七星的模型。
3.制作并调试模型。
4.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模型。
5.总结发现并猜想其他星座在宇宙中的状况。
评价标准:(1)能制作北斗七星的空间分布模型;(2)能说出星座的空间结构与我们在地球
上看到的样子不同;(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14.夏季星空
【课标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己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教学目标】
1.知道夏季星空与春季星空的不同;认识银河与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
2.能对课前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归纳得出星空的运行规律;初步学会通过已知星座
找寻其他星座的方法。能进行中长期的观察活动。
3.对星空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乐于参与中长期观察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
完成预定任务。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星空观测技术发展的动力。
【评价任务】
32.任务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检测目标1)
33.任务二: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6
1.“银河是什么样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每天有什么变化?”是探究夏季星空的起点,
当我们知道银河和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才能认识到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课前需准备自己观察
北斗七星的记录。
2.学习过程:首先,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接着,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并进行
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认识北极星和北斗星的变化规律”,难点是“认识夏季星空的典型星
座”通过完成任务二,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交流课前观察星空的发现。)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整理。
3.总结星空的一天变化规律。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观察记录详实;(3)小组代表有理
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二: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
1.观察银河、总结银河的特点。
2.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了解认识天鹰座和牛郎星。
3.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寻找天琴座和织女星。
4.阅读教科书并观看视频,寻找天蝎座和心宿二。
5.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认识银河和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2)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电磁铁
15.电磁铁(一)
【课标要求】
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
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
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
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34.任务一:认识电磁铁。(检测目标1)
17
35.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36.任务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电磁铁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电磁铁是如何产生磁性的?”是探究电磁铁知识的起
点,当我们明白了电磁铁的结构并亲自做一个电磁铁,才能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
前需准备小马达、铁钉、导线、曲别针、电池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认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接着,做一个电磁铁,探究电磁
铁的基本性质;再次,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难点是“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
还有哪些性质。”通过完成任务三,亲自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认识电磁铁。(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认识电磁铁。)
1.观看视频学习拆卸小马达。
2.动手拆卸小马达,认识里面的结构。
3.猜想:通电后,小马达为什么能转?
4.总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说出电磁铁的基本结构;(3)拆卸
认真规范。
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1.制作简易电磁铁。
2.用电磁铁做吸曲别针。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能否长时间通电?
(2)通电时,有没有磁性?
(3)断电时,有没有磁性?
(4)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4.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评价标准:(1)会制作简易电磁铁;(2)实验过程中对于电磁铁的吸引曲别针的现象认真观
察,详实记录;(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检测目标3)
(参照教材活动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
1.我们学习过磁铁的性质,回忆磁铁有哪些基本性质?
2.猜想:
(1)电磁铁有没有南北两极?
(2)电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吗?
3.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评价标准:(1)准确说出磁铁的基本性质;(2)能大胆想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3)阐述自
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教学后记】
18
16.电磁铁(二)
【课标要求】
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有两极,两极磁力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
的: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展开问题猜
想、假设、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等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
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
37.任务一:电磁铁有磁极吗?(检测目标1)
38.任务二: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检测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电磁铁有磁极吗?”“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是探究电磁铁磁极改变的起点,当我
们知道了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才能进一步探究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课前需准备铁芯、导线、
曲别针、电池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吗?接着,探究电磁铁的磁极能否改变,并进行检测
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电磁铁有磁极,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难点是“电磁铁的磁极如
何改变?”通过完成任务二,动手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吗?(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电磁铁有磁极吗?)
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电磁铁有没有磁极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
充完善方案。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电磁铁有磁极的?
(2)怎样确定电磁铁的N极和S极的?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电磁铁和小磁针的状态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
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
L猜想:电磁铁的磁极可能和什么有关?
2.在小组内设计探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
完善方案。
3.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我发现。
(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吗?
(2)改变线圈和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吗?
(3)能同时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线圈和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吗?
5.归纳总结:怎样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说出生活中改变电磁铁磁
极的方法;(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教学后记】
19
17.电磁铁(三)
【课标要求】
6.6.2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安全教育资料》课件
- 2024年隔离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工管理】十篇
- 《种按摩康复疗法》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电子商务新技术》课件
- 2024年地税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 《硬笔书法讲》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际私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20)
- 《微观经济学》(双语)试卷B及答案
- 胁痛中医临床路径
- 16种(卡特尔)人格测评试题及答案
-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螺内酯在肾脏病中的应用演示教学
- 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讲义
- 小孩出生后视力发展过程
- X62W万能铣床
- 供应商年度审核计划及现场审核表
- 环甲膜穿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