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至中学思政组必修4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构成、引起)联系发展矛盾根本内容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总特征)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目录0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02矛盾问题的精髓0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ART01准确理解“事物内部”。“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010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他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一)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郝拉克里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阴电与阳电,化学运动中分解与化合,社会生活中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的分歧,思想领域中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的对立,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不同形式。没有不同的音符,奏不出美妙的音乐;没有不同的颜色,描绘不出美丽的图画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感谢你的对手,他让你变得更加优秀”矛盾的矛盾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具体内容方法论矛盾即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①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了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问题的精髓PART02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空间、横向时间、纵向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物理运动: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化学运动: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生命运动: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民主与集中......知之与不知正确与错误意见与分歧......(一)矛盾的普遍性归纳总结·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方法论】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你能认出这些漫画中的人吗?
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二)矛盾的特殊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高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发芽幼苗发育开花结果死亡植物的生长人类社会(二)矛盾的特殊性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兄弟姐妹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婆媳(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不同)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时间与阶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区别矛盾双方)
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归纳总结·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个性(矛盾特殊性):有各自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共性(矛盾普遍性)
:含果酸,糖类,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1)相互区别:(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水果
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这体现了什么哲理?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A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相互联结:(共性)水果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样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这体现了什么哲理?(2)相互联结:A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中国人黄种人人动物生物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②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归纳总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ART03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复杂事物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个)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方法论: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一个或一个以上)方法论: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2.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抓住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两点论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归纳总结·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复杂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某一矛盾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即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比如: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如果一个“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②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归纳总结·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区分区别
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外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一对多简单事物的同一矛盾,一对一方法论“办事情”要抓重点、中心、关键,统筹兼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举例中心、重点、重心、关键、首要、第一、核心、主线分析形势、事物性质、评价人和事、利弊、得失、优劣、好坏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联系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复杂事物多个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方法论:统筹兼顾,恰当解决好次要矛盾。看问题要抓住主流方法论:简单事物一个矛盾
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方法论:看问题不能忽视支流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重点论两点论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与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方法论:1.两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3.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归纳总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和方法论3.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承认揭露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要全面,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善于抓住重点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方法论基本原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基本属性坚持即统一由又对立的观点看问题课堂小结学考真练1.(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教育、金融、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当面临紧急情况时,汽车该如何做出决策?是保护乘客还是保护路人?这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A.矛盾双方可理解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好和坏两个方面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C.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B2.(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材料表明()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事物是一分为二的②危和机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互联网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一方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资本、利益、社会心理等驱动下,呈现出鲜明的传播、放大效应,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揭露、分析并解决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C4.(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告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告诉我们(
)A.矛盾着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可相互转化C5.(2024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观点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抓主要矛盾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
-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 2025河南省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2025电子产品买卖贸易合同
- 版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合同编码准则
- 现代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家乡旅游文化节庆策划方案
- 《工程科学与技术》论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运动活动策划方案PPT
- GB/T 18050-2000潜油电泵电缆试验方法
-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FZ/T 24011-2019羊绒机织围巾、披肩
- 金螳螂企业管理课件
- 炊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
- 离合器-汽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