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练习题(详解)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练习题(详解)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练习题(详解)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练习题(详解)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练习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迁飞的天鹅 B.休眠的细菌 C.扫地机器人 D.越冬的小麦2、含羞草受到碰触展开的叶片合拢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长和繁殖 B.遗传和变异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圆明园公园 B.什刹海中的鱼群 C.北京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 D.天坛公园里的所有生物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小麦 B.蓝鲸 C.化石 D.新冠病毒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层、水圈全部、岩石圈上层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6、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7、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8、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中国植物志》的记录,我国约有30000多种维管植物。该数据的得出,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9、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系(如右图),这一现象体现了()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10、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蛇→鹰 B.草→兔→蛇→鹰→细菌和真菌C.猫头鹰→蛇→鼠→草 D.阳光→草→鼠→蛇→鹰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物既能________环境又能________环境。2、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_____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3、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才有了生长、_______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4、食物链的开始总是_______,即食物链是从______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若福岛附近海域存在如下食物链: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核污水流入海水中一段时间后,_____体内的污染物浓度最高。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是相对独立的。(____)2、鸭属于杂食动物,它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色植物。(___)3、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____)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黄蝶具有保护色。(______)5、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假设是否成立。设计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1)实验步骤A.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垫上湿纸巾,取长势相当60根新鲜黄豆芽随机分成相等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B.把甲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下,乙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2)分析及讨论①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_____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②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培养皿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乙培养皿中的黄豆芽不变绿。(选填“变绿”或“不变绿”)③每组30根新鲜黄豆芽,而不是1根,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④实验过程中,将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⑤本实验的结果与实验的预期效果一样,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2、李敏家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李敏决定进行探究。实验材料:20只鼠妇,铁盘,干土,湿土。提出问题:土壤中的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1)作出假设:______。(2)实验步骤:①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适量干土,另一侧放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构成______。②在铁盘中央放入20只鼠妇。铁盘要保证两侧都处于阴暗环境,不能一侧有光照,一个没有光照。③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分别统计潮湿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3)实验结果:鼠妇在潮湿的环境中的数量明显较多。若李敏只用很少的鼠妇来进行实验,也得出来这个结果。但是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理由是避免出现______。实验结论:鼠妇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4)这个探究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迁飞的天鹅、B.休眠的细菌、D.越冬的小麦,都能进行呼吸,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而C.扫地机器人不能进行呼吸,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属于生物。故选C。2、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故选C。3、A【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详解】A.圆明园公园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B.什刹海中的鱼群,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B错误。C.北京植物园里的所有植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C错误。D.天坛公园里的所有生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D错误。故选A。4、C【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判断是不是生物的依据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小麦、蓝鲸、新冠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C。5、D【分析】生物圈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详解】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故选D。6、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7、A【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错误。BCD.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此三项都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BCD正确。故选A。8、B【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所以,我国约有30000多种维管植物。该数据的得出,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B正确。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错误。D.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D错误。故选B。9、C【分析】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详解】在荒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吸收水分,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因此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选C。10、A【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类与消费者兔、蛇、鹰它们之间的关系,A正确。B.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箭头方向反了,C错误。D.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阳光是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适应影响【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环境生物圈【详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把土,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乃至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新陈代谢繁殖【分析】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详解】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4、绿色植物生产者【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5、硅藻鳕鱼【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一食物链中,硅藻的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最多。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传递并且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营养级越高,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一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鳕鱼,因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鳕鱼。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者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各生态系统都是各自独立的说法是错误的。2、正确【详解】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因此,鸭属于杂食动物,它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色植物。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3、错误【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错误。4、正确【分析】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详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反应了生物适应环境。故题干说法正确。5、错误【分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详解】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有些海洋资源是一次性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会导致枯竭;有些海洋资源是参与全球循环的,如水资源,洋流,海盐;有些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鱼类,如果我们人类不加以保护就会消失的,要合理开发利用。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阳光【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容器中。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坚持变量唯一的原则。此处我们探究的是光照能否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因而实验的变量应是光。甲放在有阳光处培养,乙放在阴暗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①黄豆芽被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因而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光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②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③实验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因此每组30根新鲜黄豆芽,而不是1根,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④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⑤该实验的结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