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视野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_第1页
民法典视野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_第2页
民法典视野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_第3页
民法典视野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_第4页
民法典视野下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民法典》视野下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之实证调查报告[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在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微博房产”揭示了90后买房图鉴:“啃老”严重,近13%受访者完全由父母出资。随着近年来父母出资购房纠纷不断涌现,《民法典》司法解释作出新规。然而由于该新规具有模糊性,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大量同案不同判现象。为此,本小组就该问题进行了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检索、专家采访等方式了解民众意愿、实务争议及学理建议,明确了该新规的合理及不足之处,并在肯定“赠与兜底”及“夫妻财产共同制”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对“约定”的适用建议,提出了通过结婚时间长短、对家庭的贡献程度、衡平出资方利益等因素完善财产分配方式以及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的建议。[关键词]婚后;父母出资购房;出资认定;出资归属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一)调查背景——《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的修改2021年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婚姻家庭编”关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问题的具体修改如下:对于婚前父母出资购房的情况,《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延续了之前婚姻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将该出资视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即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但对于婚后父母出资购房的情况,本次司法解释则修改了此前规定,不再将登记在出资人子女一方名下的不动产默认为个人财产,亦不再强调双方父母出资情形下的按份共有,对于父母出资的性质认定以约定优先,可以明确约定为赠与其子女个人或者夫妻双方。在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本条规定父母出资购房作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财产,推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由此便引发了司法实践中大量问题。一是民众对该修改缺乏了解,难以发挥该新规的指导作用;二是对于“约定”的判断标准存在着广泛自由裁量的空间,导致法院出现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据此,本小组欲对民众对该新规的了解程度、接受意愿以及法院裁量情况进行调研,以探讨该新规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二)调查方式——多主体、受众广、多渠道本次调研面向主体广,涵盖民众、法院以及专家学者,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和方式,主要形成问卷调研报告、案例检索报告以及采访报告三份调研成果。A.问卷调研关于“父母为婚后子女出资购房的新约定”问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550份①详见附件1:《问卷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对象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①详见附件1:《问卷调查报告》(1)被调查地区覆盖面广本次调查对象所属地区包括:重庆、上海、甘肃、广东、吉林、广西、山西、四川、湖北、江苏、河南、河北、湖南、山东、安徽、福建、浙江、陕西、海南、辽宁、天津、北京、江西、云南共24个省市(见图1),纵亘南北,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基本覆盖了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有利于反映出各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经济等各项因素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问题的影响,使调查结果具有地域代表性。图1(2)年龄阶段涵盖广泛本次调研主体中,年龄阶段为“60后/70后/80后”的填写人数共计293人,年龄阶段为“90后/00后”的填写人数共计257人。涵盖了父母方主体和子女方主体且两者比例较为均衡。B.案例检索本小组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检索,固定“父母出资购房”一词为关键词,追加“婚后”为补充关键词,检索2018至2022年期间各地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例。在上述关键词检索得出的案例中,选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例:第一,以“民间借贷纠纷”为案由;第二,事实查明部分包含父母为婚后子女出资购房,后因夫妻双方离婚产生财产纠纷的情形;第三,法院裁判部分涉及法院对出资性质及归属的裁判态度。共检索到相关案例76个①详见附件2《案例检索报告》,其中支持父母出资系借贷的有46例,其中仅有1例认为系对个人的借贷;支持父母出资系赠与的有30例,其中仅有1例认为系对个人的赠与。(见图2)①详见附件2《案例检索报告》图2C.专家采访为探求学界对该问题的态度,本小组对三位专家进行了采访①详见附件3《专家采访报告》(以下代称专家1、专家2、专家3)。三位专家老师均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均为婚姻家庭法,从事婚姻家庭法相关的科研与教学,①详见附件3《专家采访报告》本小组就《民法典》的反复修改、出资性质及归属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得到了三位专家老师详细的答复与恳切的建议。二、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的认定以及新规实施之实证调查统计(一)出资认定的性质、对象及其原因1.出资性质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针对父母一方的问题“假设您有孩子且孩子已经结婚,若您出资给孩子买房,对于该笔资金,您认为是借给孩子的还是赠与给孩子的?”在293名代表父母一方的被调查者中,对于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的出资认定,选择“赠与给孩子的”占69.62%,选择“借给孩子的”占30.38%。(见图3)图3问卷:“针对子女一方的问题“假如您将来有结婚的意愿,若父母出资给您买房,对于该笔资金,您认为是借给您的还是赠与您的?”(单选)对于代表子女一方的257名被调查者中,对于该笔资金,选择“赠与我的”占51.36%,选择“借给我的”占48.64%。(见图4)图42.出资性质认定为借贷原因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认为是借贷的原因?(多选)在代表父母一方的89名被调查者中,对于认定为借贷的原因选择,占比分别是:(1)选择“孩子婚后已经是经济独立的个体,有能力还钱”,占比73.03%;(2)选择“孩子成年后,父母已尽到抚养义务,并无继续供养的义务”,占比46.07%;(3)选择“避免孩子将来设计离婚财产纠纷,导致财产被分走”,占比41.57%;(4)选择“自己资金有限,并且需要准备养老的继续”,占比33.71%;(5)选择“其他”,占比3.37%。(见图5)图5在代表子女一方的125名被调查者中认为借贷的原因的占比分别是:(1)选择“不能啃老增加父母的经济压力”,占比84%;(2)选择“成年后,父母已尽到抚养义务,并无继续供养的义务”,占比76%;(3)选择“自己已经经济独立,有能力偿还”,占比71.2%;(4)选择“避免将来财产涉及离婚财产纠纷,导致财产被分走”,占比28.8%;(5)选择“其他”,占比0.8%。(见图6)图63.出资性质认定为赠与原因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认为是赠与的原因?”(多选)204名代表父母一方的被调查者中,对于认为是赠与原因的选择,占比分别是:(1)选择“基于亲缘感情,单纯想资助孩子以减轻孩子的生活压力”,占比75.98%;(2)选择“基于孩子的经济实力,孩子无力偿还或偿还压力大”,占比35.29%;(3)选择“基于传统习惯和社会一般观念,父母给孩子的钱不需要还”,占比33.33%;(4)选择“基于伦理道德,孩子会赡养自己,为人父母自己也应有所付出”,占比21.08%;(5)选择“其他”,占比0.98%。(见图7)图7而132名代表子女一方的被调查者,认为出资性质是赠与的原因选择,占比分别是:(1)选择“家人之间相互付出,自己也会赡养父母”,占比76.52%;(2)选择“父母明确表示不需要还”,占比43.18%;(3)选择“自己经济实力不足,可能无法偿还”,占比21.97%;(4)选择“传统婚娶观念下,父母出钱买房乃天经地义”,占比4.55%;(5)选择“其他”,占比2.27%。(见图8)图84.出资对象认定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针对父母一方的问题:“您认为是只赠给自己孩子的一方还是赠给孩子及其配偶双方的?”在203份代表父母一方的调查数据中,选择“自己孩子一方“,占比61.08%;选择“孩子及其配偶双方”,占比38.92%。(见图9)图9问卷:针对子女一方的问题:“您认为是赠给您的还是赠给您和您配偶双方的?”(单选)在131份代表子女一方的调查数据中,选择“赠给我自己的“占60.31%;选择”赠给我和我配偶双方的“占39.69%。(见图10)图10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该问题的出资性质认定,被调查者主张赠与的总人数占比超过五成(59%),而主张借贷的占比将近四成,其中主要以代表子女一方的人数认定为借贷性质占比较高。而对于出资赠与对象,有将近六成的调查者认为是赠与自己子女一方,而认为赠与子女及其配偶双方的占比不足四成。也就是说,超过一半被调查者赞同出资性质认定为赠与,符合《民法典》关于没约定情况下的出资认定。但是主张赠与给自己子女一方的占比份额,明显高于《民法典》所规定没约定推定为赠与给子女及其配偶双方的情况的占比。(二)民法典新规的实施以及普及1.民法典新规普及的民众知晓情况统计问卷:“您是否知道《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新规:如果父母出资时明确约定了这笔钱是借给孩子或只赠给自己孩子的,则遵从该约定;如果没有明确约定,这笔钱将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单选)在550份调查数据中,选择“知道“占63.45%,选择”不知道“占36.55%。(见图11)图112.民法典新规实施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认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的新规定合理吗?如果您认为合理,那合理的原因?如果认为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在550名被调查者中,选择“合理:占比88.36%;选择”不合理“占比11.64%。(图12)图12而在认为“合理”的486名被调查者中,认为合理的原因的选择占比分别是:(1)选择“约定了就按照约定,没有明确约定则出资方适当受损,符合自己行为自己责任的理念”,占比66.05%;(2)选择“同时考虑了孩子及其配偶的利益,较为公平”,占比56.17%;(3)选择“没有约定则归夫妻双方共有,符合我国实行的婚后财产夫妻共有制”,占比49.79%;(4)选择“没有约定则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将夫妻视为利益共同体,符合新时代家风建设”,占比45.27%;(5)选择“其他”,占比0.62%。(见图13)图13而认为“不合理”的64份数据中,认为不合理的原因占比分别是:(1)选择“如果出资时因为种种原因未明确约定,判归夫妻双方共有将使得部分财产分割给孩子的配偶,导致家庭财产的流失,未充分考虑到作为出资方的父母的利益”,占比70.31%;(2)选择“根据该新规,为了避免将来发生纠纷,父母将不得不在出资时和孩子进行约定,可能会破坏夫妻感情,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占比56.25%;(3)选择“实际生活中,约定难以进行,证据难以保存”,占比56.35%;(4)选择“该新规关于约定的主体、内容及程序不明确,难以发挥指导作用”,占比31.25%;(5)选择“其他”占比1.56%。(见图14)图14(三)民法典新规完善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认为如何完善该规定更为合理?“(多选)在550名被调查者中,对于完善新规的对策选择占比如下:(1)选择“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双方共同所有,但需完善财产划分方式”,占比50.73%;(2)选择“房产登记也可视为约定,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视为将该出资赠给谁的”,占比44.55%;(3)选择“需要明确约定的主体、内容及程序”,占比41.09%;(4)选择“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应将父母赠与自己孩子的财产规定为自己子女个人财产”,占比30.55%(5)选择“其他”,占比0.55%。(见图15)图15通过分析550份调查数据中我们得出,接近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知晓民法典新规的规定,并且有将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也即赞成我国《民法典》关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这一问题的现行规定。(四)出资约定的意愿以及约定主体1.出资约定意愿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是否愿意在出资时约定该资金的性质和归属?”(单选)550份调查数据中,选择“愿意”占85.09%;选择“不愿意”占14.91%。(见图16)图162.出资约定对象的民众观念情况问卷“您认为需要跟谁进行约定?”(单选)468份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父母需跟自己孩子及其配偶一起约定”占比69.02%;选择“父母跟自己孩子约定”占比30.98%。(见图17)图173.不愿意约定的民众观念情况统计问卷:“您不愿意约定的原因?“(多选)在有效的82份调查数据中,认为不愿意约定原因的占比分别为:(1)选择“担心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占比68.29%;(2)选择“没想过将来会涉及离婚财产纠纷”,占比40.24%;(3)选择“不知该如何约定”,占比23.17%;(4)选择“想约定为借贷或只赠给自己孩子,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占比19.51%;(5)选择“约定程序太麻烦”,占比18.29%;(6)选择“其他”,占比2.44%。(见图18)图18可以得知,在调查者中,超过八成的民众愿意在出资时进行约定,并且有将近七成的民众认为应该时父母与子女及其配偶双方一起约定。也就是说,在550份调查数据中,对于出资要进行约定的意愿占比较高,并且对于约定主体也有接近七成的人认为要三方,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但同时,在不愿意约定的被调查者中,也有将近五成的人认为约定程序麻烦或者不明确。三、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合理性、存在的争议及其原因分析(一)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定的合理性1.关于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出资性质认定之合理性关于被调查者认可《民法典》之新规定,本小组欲探讨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出资性质认定为借贷的合理性及进步性。首先,购房是民生问题,房屋的归属与千千万万家庭的利益相关联。基于民众对该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中可知,超过五成的民众主张出资性质是赠与,并且将近九成的人认为《民法典》新规具有合理性。从民众角度来说,民法典新规的修改符合民众对于出资性质认定的观念。其次,在理论界关于该出资性质的认定,也倾向于将父母出资认定为赠与。有的学者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能也不应当被物化,在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推定为赠与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而我们查找并且阅读了将近一百份《民法典》颁布前后出现的司法案例及其判决书之后,总结得出法院有如下的判决结果:一是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二是认定为对一方子女的单方赠与;三是认定为对子女的借贷;四是认定为父母与子女按份共有。不管是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或是对己方子女的单方赠与,都是法院裁判的主要思路。中国是一个亲缘社会,绝大多数父母与子女就财产利益而言,并不会由于子女新家庭的组建而进行实质性区分。子女最终会是父母财产的继承者,认定为赠与更符合中国家庭观念和社会传统习惯。也即,《民法典》对于出资性质认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2.关于新规保护法益之合理性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多数调查者认为新规具有合理性,本小组将对此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在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所得共有制的前提下,基于父母子女间密切的人身关系和特有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的行为延续了血缘家庭、伦理亲情的共同体意义,《民法典》废除了双方父母出资情况下房产按份共有的规定,符合家庭关系的特殊身份属性,与家庭的伦理性特征相符合。同时,将父母出资部分认定是对子女双方的赠与更加符合社会实际情况,避免了与《民法典》规定的夫妻法定共有制度和社会心理冲突。立法者更注重婚姻家庭关系视为一个整体,如此之改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情于法,更好地兼顾情理与法理。其次,赠与双方符合新时代家风建设。问卷调查显示,有49.79%的民众认为赠与双方系将“夫妻”视为利益共同体,符合新时代家风建设。习总书记特别重视家庭建设,在多次重要的会议上都发表了他的家庭观。他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所谓“家”,实际上是因两性关系而凝结的,因此夫妻关系乃家庭关系的核心。而夫妻财产关系,是家庭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物质基础,也是夫妻恩爱、家庭和谐的决定性因素。[[]马新彦.民法典家事财产法制的教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理念的研究[J].当代法学,2020,34(1):3-14.

[]马新彦.民法典家事财产法制的教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理念的研究[J].当代法学,2020,34(1):3-14.

最后,在采访的专家学者中,有学者认为新规是对司法解释三的拨乱反正,认定为对子女及其配偶的赠与体现了财产共有制的基本精神,该规定与制度设计具有内部的一致性。总的来说,《民法典》新规侧重保护夫妻财产共有制,具有合理性。(二)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定存在的争议1.关于无约定情况下出资性质存在争议无约定情况下,各界对于购房出资性质观点不同之争议。《民法典》新规及其司法解释规定,“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推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予”。也即,《民法典》将出资性质认定为兜底规定。而在进行问卷调查、专家意见采访以及案例报告检索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对此问题有不同的声音。首先,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将近七成的代表父母一方的被调查者和超过五成的代表子女一方的被调查者主张将出资性质认定为赠与。子女一方呈现出支持借贷与支持赠与的人数相当的局面,是新时代新青年经济独立的体现。但同时,有接近三成代表父母一方的被调查者主张出资为借贷,这部分民众的意愿也不应被忽视。其次,在司法实践中,在没有其他证据表明父母出资行为具备借贷性质时,一般可以依社会传统认定为赠与。但不宜将父母出资认定为理所应当的赠与,在父母未明确表示为赠与时,应当将父母出资的行为视为临时性资金出借。在检索的案例报告中,父母与子女协议明确表示出资购房系对子女的赠与在实务中争议较少,并且也较少引起司法诉讼。而争议点主要聚焦在父母未有明确表示出资系赠与的情况。其中除明确表示赠与之外,将父母出资购房系对子女的借贷是法院的多数判决认定。而在理论界,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认定为赠与,但是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结合具体案情分析,应该依据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规则。在约定不明时,证据在出资定性中其较大的作用。同时要基于父母出资的真实意图进行判断,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父母虽然没有在房屋产权证明上登记,但是实际的出资意图是将自己当作房屋的产权人之一,而不是只对子女借贷或赠与房屋的,应认定为父母与子女房屋共有。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尽管推定为赠与符合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观念,并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但是在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也不能贸然推定该出资为赠与或者借贷,一刀切认定为赠与,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从双方主体的真实意愿,否则可能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无法做到真正的司法公正与利益平衡。2.关于赠与对象的范围存在争议对于赠与对象是己方子女还是子女及其配偶双方的观点争议。《民法典》新规认为,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推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也就是说,《民法典》主张该笔出资是对对子女及其配偶的赠与。首先,550份调查数据表明,在代表父母一方的被调查者超过六成的人认为是赠与己方子女,同样的,在代表子女一方支持赠与一方的人数也超过六成。也即,被调查民众更倾向于认为该出资仅是对自己一方子女的赠与。而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检索到的案例报告及其对其判决结果的分析可以得知,子女在婚后使用父母在其婚前赠与的款项购买房屋,将房屋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此时父母的出资是子女婚前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是婚前财产的形态转化,出资对应房屋的价值。或者出资购买房屋的本意系父母为养老之需,并非用于子女生活,从而排除双方赠与的适用,可认定房屋为对子女一方的赠与。但是此种判决仅适用于父母在子女婚前出资的情形。而对于婚后父母的出资,认为是对己方子女的赠与的判决结果的裁判案件是少数,多数法院采用并且引以为据的观点是认定为对双方的赠与。可以明显看出,实务更侧重于保护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女方的利益,均衡夫妻双方的财产利益。最后,在专家采访意见中,学者对此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司法解释三规定的按份共有与夫妻财产的共有制度背道而驰;也有的学者提出,取消按份共有的规定,是与《民法典》达成内部一致性的表现,但是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将出资视为对双方的赠与,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考虑到父母一方的利益。由于该问题涉及父母、子女、夫妻三方关系,是法律与道德中侧重保护的社会关系。因此如何认定出资归属对于民众的家庭关系或者婚姻关系都极为重要,据此可知,《民法典》新规的规定尽管符合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需要,但是对于父母利益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3.关于约定实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存在争议《民法典》新规仍旧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以民事主体的意愿为准,在有约定的情况下,从其约定。然而对于该“有约定从其约定”之规定的实施,仍存在着争议。首先,民众维权意识淡薄,没有进行约定的意识。根据调查的对象对于《民法典》新规的知晓情况,有超过三成的民众并不知道新规的修改。并且在不愿意约定的被调查者中,超过四成的人表示没有设想将来会涉及离婚财产纠纷而不愿进行约定。不难得知,如果民众在不知道该规定的情况下处分财产,可能会导致其处分行为与主观意愿不符,使得其财产利益受损,无法真正实现该项法规的立法意图其次,法条及其司法解释对于约定程序的规定模糊,实践中难以约定,证据难以保存。问卷调查显示,不愿意进行约定的主体,23.17%的人不知道如何约定,18.29%的人认为约定程序麻烦,56.25%的人认为在实际生活中,约定难以进行,证据难以保存。在司法实践中,目前有关约定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判决结果为借贷的情况。对于借款凭证的签字主体、举证借款凭证证据的能力以及借条签署的时间等问题,法院在裁定判决上存在争议,并且对于原被告双方的举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实务中出现过为子女出资购房的父母和血缘关系的子女通过后补借条的方式认定为借款父母对子女购置房屋出资的,而以此要求离婚的另一方配偶承担债务偿还的责任,这对子女的配偶是极大的不公平。并且在中国婚姻家庭观念中,父母出资时极少能预料到离婚的结局,保留必要借贷凭证的可能性很小若无充分的借贷证明将不能认定成立借贷关系。最后,约定无法代表双方真意。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不愿意约定的主题中接近五成的人表示难以按照真实意思约定。并且在理论界方面,有关专家学者认为,程序上的约定并不可行,并且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即,程序上的约定没有必要性。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尽管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愿意约定,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包括实际生活中,有明确约定的做法甚少,并且对于约定的证据保存也极难证明。也可以得知,就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父母或者子女较少会考虑到离婚的诉讼纠纷或者是财产分割的情况。并且该观念还体现在对于男方全资出资购买房产或者系其婚前财产的情况,其父母反对在产权登记上加上女方的名字,或者反对女方进行房产分配。种种情况的出现,不管是父母或者是夫妻之间的任何一方,基于伦理都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真意的约定,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发声。4.有关法规适用合理性存在争议此为《民法典》新旧法条适用以及不同编法条适用冲突之争议。在《民法典》施行之前,对于父母出资给子女购置房屋的出资认定以及确权归属问题,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和司法解释三都给出了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在裁决案件时,法院对于司法解释二的适用远远对于司法解释三,因此出现了新规定适用空缺的局面。而《民法典》中对该问题的规定似乎又回到了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因此也从立法上正式舍弃了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在对《民法典》实施之后的案例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案件大多发生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依法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之前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法院判决时应该适用的是《民法典》出台之后的新的司法解释,还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应看案件发生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或是之后。尽管他们都规定了婚后父母出资,以约定优先,约定不明时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我们从已有的司法案例的判决中可以看出,有些法院将父母的出资认定为借贷。而此种情况并不属于《民法典》规定的法定情形,而是跳脱了单纯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以债权的角度进行定义。因此在法律的适用方面,就不再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而可能从合同编或者与借贷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界定。因此在新旧法条的适用方面,由于个案的不同,可能会存在适用空缺或是适用冲突的问题。(三)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新规争议之原因分析1.关于出资性质认定差异之原因分析对于将该笔出资认定为借贷还是赠与,应该赠与己方子女还是子女及其配偶双方等问题,在被调查主体的问卷中,代表父母一方与代表子女一方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在60后、70后、80后被调查对象中,绝大部分已经为人父母,或者是已经步入买房的夫妻一代,他们对于购房出资更偏向于认定为赠与。而在90后、00后的调查群体中,则对借贷性质还是赠与性质,两方的人数占比相当。同时,在选择赠与还是借贷原因的时候,父母与子女的代表者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在选择赠与原因一题中,代表父母一方占比最高的是“基于亲缘感情,单纯想资助孩子以减轻孩子的生活压力“;而子女一方中占比最高的是”家人之间相互付出,自己也会赡养父母“。在选择借贷原因一题中,代表父母一方占比最高的选项是”孩子婚后已经是经济独立的个体,有能力还钱:;而子女一方的最多选项是“不能啃老增加父母的经济压力:。可见,由于父母与子女两方不同的主体所处家庭关系中的地位不同,他们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并且大多数子女婚后需要父母出资,也基于经济压力,无法偿还较高的出资额。而父母基于亲情、基于社会习惯、基于传统观念帮助子女,为其出资购房。也即,父母的出资行为是基于血缘亲情与财产延续所做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得知,父母与子女的利益需求并不相同,不能单单只考虑一方主体,而忽略另一方主体的利益需求。而目前《民法典》新规的规定,更侧重于保护婚后夫妻财产共有制。但在该问题上,出资的主体是父母一方,但保护的主体是夫妻财产,该规定保护法益的受益者与该规定所规制的行为主体并不是同一主体。因此新规的适用并不能真正符合该问题的双方主体的利益趋向,存在一定的争议。2.关于同案不同判结果之原因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父母的出资判定为赠与还是借贷,判定为对己方子女的赠与还是子女及其配偶双方的赠与,在不同的案件情况中,存在不同的判决。实务中法院对于该类案件的判决思路主要有:一是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二是认定为对一方子女的单方赠与;三是认定为对子女的借贷;四是认定为父母与子女按份共有。而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或是对己方子女的单方赠与,是法院对于房屋归属两种主要思路。但是法院在认定为赠与己方子女的案例判决中,对于婚后父母的出资,认为只要子女是产权登记中的主体即可,不论个人所有亦或共有,均视为对子女的单方赠与。此种判决在司法实践中为少数,由于其以牺牲法体系的协调与和谐,而追求个案的正义,因此容易造成司法的公信力不服以及民众较难接受的困境。而对于认定为赠与双方的情况,该种裁判观点不论是在《民法典》施行前亦或是施行后,都是多数法院采用并且引以为据的观点。它侧重于保护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女方的利益,但却忽视了对于父母合法权益之保护,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可以得知,司法实践中难以有一个判决方案既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又能够实现父母和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在司法实务中,容易出现钻法律空子的不法现象,或是利用法律的规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利益。而《民法典》新规的规定,并没有对该问题提出明确的判决思路。尽管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推定为赠与,但是实务中仍然更多的裁判为借贷。这也是基于对双方主体利益衡量之下做出的裁定判决。所以,《民法典》新规的实施与实践存在一定争议。3.关于不同群体的不同价值判断之原因分析在本课题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父母为子女出资购置房屋的出资。而基于该问题,主要是通过民众的反响、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司法实践的操作进行探讨和研究。而在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同群体对于该问题的观点以及意见存在价值差异。买房乃是民生大事。民众在购买房屋时,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及自身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主要以自己的财产利益为出发点,进而通过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该制度设计的理解,反映真实的想法,提出作为民众对该规定的完善建议。而在司法实践中,实务人员更多地是从证据规则以及公序良俗方面考量案件的裁判结果。当下法院的大多数裁判都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一般举证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同时在裁判过程中,根据一般公序良俗的规定,在真实考证了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基础上,做出较为合理公正的裁判,以实现司法正义的目的。采访了理论界的专家以及学者之后,结合他们的相关建议以及此前阅读文献的基础下,也不难看出,专家学者的意见多以婚嫁家庭制度的价值为理论基点,并且更多地考虑到制度设计内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提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说,《民法典》新规的制定,不仅要贴合民众的利益需求,同时要能够作为司法实践裁决判定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准则。基于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不同,不同群体对于《民法典》新规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民法典》新规的实施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四、对策建议《民法典》就父母出资购房问题的新规施行已久,但目前在学界和实务界对该规定仍有较大争议。对此争议,本小组认为,应当在肯定“赠与兜底”的和“夫妻财产共同制”的前提下,合理参考相关因素,完善财产划分方式,以调和民众利益和立法价值之间的冲突。首先,就出资性质争议之建议。据案例检索报告,在76则案例中,父母出示证据多有瑕疵(多为事后补签且仅有一方签字),在此情况下,60.52%的裁判要旨认为该出资系借贷;39.47%的裁判要旨认为该出资系赠与。可见,对出资性质的认定,司法实践中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倾向,且更倾向于认定为借贷。认定为借贷的法院多基于公平正义角度出发,侧重保护出资方父母的利益,亦有对公序良俗的考虑。本小组认为,该种观点虽充分考量了父母方利益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但在并无充分证据证明形成借贷合意的情况下径行推定为借贷,不符合程序正义,系“情”大于“理”的做法,较为不妥。本小组在此前已论述新规“赠与”性质之合理性,结合3位专对父母子女间特殊人身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虑,本小组认为应当适用《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约定优先,赠与兜底”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婚后父母出资应当认定为赠与为普遍原则,认定为借贷为例外。[[][]刘艳艳.婚后父母出资所购房屋产权归属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其次,就出资归属之争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61.08%的民众认为自己的出资本意是赠与自己孩子一方的;有30.55%的民众认为,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应将父母出资视为自己子女个人财产。学界亦有观点认为,该笔出资应当认定为出资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理由主要在于,这样不仅能够统一赠与意图的判断标准(即除非父母与子女有特别约定,赠与意图均推定为赠与自己子女一方),而且可以打消父母出资时的担心,保障父母的出资利益不会因为子女离婚而受损,根本上消除离婚诉讼中虚构债务、虚假诉讼的诱因。[[]康娜.论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产权归属及离婚分割[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1):48-54.]本小组认为,该观点虽然确能简化约定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但本质上是对我国夫妻共同所有制的颠覆和破坏。该种做法实质上忽视了婚姻的本质,即较强的身份关系,在婚姻中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在进行出资认定时,要重视身份关系的影响,不能只顾司法审判的需求。[[][]康娜.论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产权归属及离婚分割[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1):48-54.[]陈侃如.论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对房屋产权归属的影响——以《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的适用为视角[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4.

综上,本小组认为应在坚持《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约定优先,赠与兜底”的基础上,完善“约定”制度及财产划分方式,具体论述如下。(一)对“约定”制度的完善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有85.09%的民众表示愿意在出资时就该笔资金的性质及归属作出约定。但《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对“约定”的规定较为笼统,有23.17%的民众表示不知该如何进行约定,有18.29%的民众表示约定程序麻烦,还有56.25%的民众表示实际生活中约定难以进行、证据难以保存。鉴于实践中民众对“约定”的呼声较大,而模糊化、笼统式的法规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因此,急需对“约定”制度进行明晰与细化。本小组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议。1.约定主体——父母、子女及其配偶三方本小组经案例检索发现,存在大量出资方父母仅与其子女一方补写借条而被法院认定为有效的情形。本小组认为,夫妻作为身份和利益的共同体,仅出现一方的签名并不能代表父母与双方形成了借贷合意,径行认定该借条有效对不知情的另一方显失公平。因此,本小组认为约定主体应为父母、子女及其配偶三方。为探究民众的真实想法,本小组在问卷中设置了约定对象的问题,69.02%的人表示出资方父母需跟自己子女及其配偶一起约定。2.约定内容——出资额本身关于赠与的对象系出资额还是房屋的问题,本小组认为仅限出资额为宜,亦无需考虑房产增值情形。原因有三:其一,《司法解释一》第29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此处针对的标的系出资本身,并不涉及房产,据此推断下款亦针对出资额本身。其二,房产分割及认定分割主要依照物权关系进行,而出资额的认定系以债权关系为主,房产增值情形属于房产分割时需考虑的因素,无需在认定出资时重复处理。其三,产权登记代表了对房产归属的约定,能作为房产归属认定的有效依据,无需纳入此处加以考量。3.约定程序——书面形式本小组认为,父母在出资时,应当与子女及其配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该笔出资系借贷还是赠与,若为赠与,系对一方的赠与还是对双方的赠与;若不方便拟定书面协议,也可在转账时备注该笔出资的性质及归属。由此,将来若发生争议才有据可依,若因自身原因未能保有证据,则将面临分割该笔资金的风险。此不仅是对民众维权意识的引导,亦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家庭不应成为谈“钱”色变的逐利场,而应当是遮风挡雨的港湾,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是家庭财产的共同决策者。(二)对财产划分方式的完善综上,本小组认为在认定出资性质及归属时,可参照适用《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的相关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骗婚等假“结婚”之名、行分割财产之实等情况时有发生,在此类情形下,若一律适用该规定将不利于保护出资方父母的利益,何况在房价高昂的今天,父母出资多为其半生积蓄。因此,本小组认为有必要在将该笔出资视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基础上,完善财产划分方式,以更好地平衡父母与配偶方的利益。为保护出资方父母的利益,应当对父母子女一方多分,适当分与配偶方,具体建议如下。1.依照结婚时间的长短,按累进制比例分与对方夫妻共享收益是婚姻的重要特质之一。婚姻中包括了一系列的交换,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便在于经济方面使用财产的交换。再者,婚后父母赠与子女财产,其本身就暗含让其子女配偶进行分享的意思表示,因为很少有父母会在赠与子女财产时就想着子女将来会离婚,更多的是希望子女接受赠与财产后生活得更好。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亦能对此进行印证,有40.24%的民众表示在出资购房时没有想过将来会设计离婚财产纠纷。因此,本小组认为,为了维护夫妻财产共有制,即使是在婚姻以离婚而告终的情况下,父母赠与子女的财产也应该给予另一方一定比例的补偿。但鉴于该出资来自父母,若不加考虑地平分给配偶一方,可能会损害出资父母的权益。对此本小组建议,应当将结婚时间长短纳入财产分配的考量因素,由此既可以合理保护配偶方的权益,又能避免为分割财产而进行骗婚等对出资父母严重不利的情形。对此,本小组建议,可以参考“美国无遗嘱继承制度中配偶继承份额的累进制比例”[[]美国[]美国《统一遗嘱检验法》第2202(a)条,UNIFORMPROBATECODE(LastAmendedorRevisedin2006)http.//WWW.1aw.upenn.Edu/bll/archives/ulc/upc/6nal2005.表1父母赠与财产在离婚时分与对方的累进比例表表12.将“对家庭的贡献程度”纳入考量因素之一《婚姻法》于第40条规定:“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此规定开创了我国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的起点。但是其仅限于分别财产制的情况下使用,从而导致法定共同财产制情形下,家务劳动的价值被忽视。[[]孔金燕.婚后父母出资所购房屋的权属认定和分割[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3.[]孔金燕.婚后父母出资所购房屋的权属认定和分割[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3.具体而言,如果另一方很好地担负起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的职能,并且在长期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家庭提供了自己的贡献(除劳务价值外,再如时间精力、工资补贴等),则在认定出资性质时应当考虑另一方对家庭所作贡献的价值,适当分予对方与贡献程度相符的财产。3.关注父母的出资背景及来源从我国国情来看,子女刚参加工作经济能力缺乏,无力单独买房。而父母基于对子女亲情,往往自愿出资解决或改善子女居住条件,希望子女生活更加幸福,而不是日后要回该笔出资。但实践中也不乏父母倾其之力,拿出其所有积蓄供子女买房的情形,此种情况下将财产不合理分与配偶方将不利于保护父母的利益。因此,本小组认为,还应查明父母出资时的背景及该笔出资的来源。若父母出资时,其财产较为富余,则不必过于限制于“保护出资父母的利益”。但若父母出资时本就较为拮据,或其出资本就来源于其通过他人的借贷,则不应分割太多于配偶方。此外,在司法实践中,亦有子女购房系用于出租盈利而非用于居住的情形,此种情况下,鉴于夫妻双方已通过该房屋获益,则应将天平倾向于出资父母一方。(三)对司法实践中举证分配的完善此类纠纷中,父母一般会主张该出资系对夫妻双方的借贷,双方应负返还出资的义务;而出资父母子女的配偶方则会主张该笔出资系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其不仅不应返还,还享有分割该笔出资的权利。由于赠与是单务合同,在司法实践中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而借贷是双务合同,只需达到“具有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因此,两种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