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1∕T 899-2019 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69291-2020DB11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修改了水苔的长度指标(见4.1);——修改了栽后管理中最适夜温的指标内容(见8.1.2););——删除了在营养钵底部垫排水材料的相关内容(见DB11/T899—2012,8.3.2——修改了营养生长期生长温度的指标内容(见8.5););——删除了防治方法中氧化乐果及三氯杀螨醇的相关内容(见DB11/T899—2012,附录A)。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市北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瑞新、王瑛、黄庆祝、李利、李世安、姜青樟、方志军、薛盆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营养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生殖生长期栽培养护要点、上市、病种植前清理温室内部及周边杂物杂草,保持种植区域卫应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可使用40%辛硫磷乳油1.25‰浓度液喷洒地盆栽蝴蝶兰宜选用长度5cm~15cm的水苔作为栽培基质,也可选用经过高温钝化的颗粒直径在期最大叶尖距≥4cm、根系少于2条;叶尖距<(180~期植架期苗小苗孔期中苗孔大苗孔期成熟苗孔期(180~寸期寸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控水1h~2h后移栽至128穴穴盘最适夜温20℃~22℃,日温26℃~28℃;光照强度使水苔与营养钵下环线持平。水苔松紧度以上紧下松、轻轻挤压有脱去营养钵,在根系外围均匀包裹一层水苔后,移栽在相应的营养钵中,方法同8营养生长期温度为18℃~32℃。最适夜温为20℃~22℃,最适日温为26℃~28℃。成熟苗进行高温处理的时间为20~30天。最适夜温22℃~24℃,最适日温28℃~30℃。光照强度温14℃~16℃,最适日温24℃~26℃,昼夜温差保持在10℃~12℃为宜。光照强度15000Lx~20000Lx最适夜温16℃~18℃,最适日温24℃~26℃。光照强度15000Lx~20000Lx。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通常从叶尖开始发病,初期为黑褐色斑点,透光可见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感染后迅速扩展至整个叶片。叶肉组织分解为水状,触叶背出现小型褐色斑点,或叶尖叶缘出现的大型褐色斑。病健界明显,干型,无或少水发病初期叶尖开始变色,逐渐漫延至全叶及全株,最后整株兰苗呈红褐色,苗株呈现僵化现象。环境过干或过湿、植株长势衰弱,由尖孢镰刀菌侵入维管束引起的植株萎蔫的真菌性病害。茎部出现黑色病斑,影响植株养分吸收,导致叶片黄化脱落,严重者会向内部侵染,最终导致整个植株与根系断裂分粉蚧科粉蚧属的一种昆虫。刺吸式危害。多寄生在植株茎部、叶背、花柄等处危害,导致叶片黄化、花蕾早谢。侵害后的伤口极易体色无季节性变化,体侧有黑褐色斑纹。雄成螨菱形,红色或浅黄色。常成群聚集于叶片背面,刺吸式危害。危害初期,叶被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