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化学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尿素B.胰岛素C.维生素D.纤维素

2.下列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B.呼吸酶C.DNA聚合酶D.血红蛋白

3.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各项中,可能引起此人组

织水肿的是()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

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血浆蛋白B.二氧化碳DNA聚合酶

C.胰岛素载体蛋白D.抗体甲状腺激素

5.如图为某局部组织示意图(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A.在人体中,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只有神经和体液调节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若②为肌肉细胞,贝b处的。2浓度高于b处

D.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6.下列物质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B.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C.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7.下图1、2是人的心脏工作的模式图,图3是血管内壁照影模式图,图4是主动脉扩张

程度的前后对照.则关于血压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在血管1至4中,舒张压主要针对1、4血管壁的压力而言

B.图3血管内壁的粥样增厚,可能由于该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低

C.2、3血管壁的压力愈高,动脉管壁的扩张会发生图4的变化

D.2、3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压将升高,舒张压将下降

8.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二氧化碳等物质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丁液中氧气浓度比甲液中高

9.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总33页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0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10.如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内环境示意图(a、b、c处箭头指示血液流动方向,

①②③④表示体液),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c处氧气的含量相等

B.通过调节,②③④保持动态平衡

C.①中的有些物质不能进入②和③

D.④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和③

卷U(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溶液.

12.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判断

对错)

13.细胞的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均不发生于内环境

中.(判断对错)

14.体液是指细胞外液..(判断对错)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n、m、iv表示能直

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由图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和o

(2)由图可知改变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有:

①细胞的代谢活动

②O

(3)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o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有关。

16.运动大量出汗,其中Na+,C厂被重吸收,是吸收到血液还是组织液?

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C、D表示四

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体液含量最多的是(填字母),属于内环境的是(填字母)。

(2)B与C在成分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3)C的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正常情况下A的渗透压一般

(填成"=")D的渗透压。

(4)如果②代表。2,其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系统)协助完成;机体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

18.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据图回答:

①是②是③是④是

19.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试卷第4页,总33页

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

的;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③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

内环境是.

20.图1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2为人体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

A

frz

B二hC;士

图1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直接导致图1的(填图中字母)中渗透压降

低,(填图中字母)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2)图2所示生理过程只能在图1的(填图中字母)中进行。

(3)若蛋白质2是一条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则指导该蛋白质2合成的DNA

分子至少有个碱基。

(4)图2中参与②过程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在该过程中有多个

核糖体相继与mRNA结合的生物学意义是。

(5)若控制蛋白质1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蛋白质

1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蛋白质1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

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合成蛋白质1的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0分,)

21.基础知识填一填

(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可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

物体内细胞必须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指,即

(2)体液包括细胞外液(主要有、、)和细胞内液(约占

)o细胞外液是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如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胞血

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O

22.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

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口”中写数字,在“横线”上写名称。4表

示细胞,1、2、3表示三种细胞外液,A、B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1)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与2相比,

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o

(2)1-4中,CO2浓度最图的是[________]>1的来源是[]。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渗透压升高,可能出现

________现象。

(4)目前普遍认为,通过调节网络,能让健康人的内环静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达到动态平衡。

23.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a表示;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c表示

为毛细血管内的;d表示在淋巴管内的.

试卷第6页,总33页

(2)以上b、c、d合称为,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又称为

(3)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这时指的调节作用是以调节为主的调节机制,在

这种调节下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c与b

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24.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养物质

(1)图中虚线框内物质总称为,其中4代表

(2)其中E代表系统.

25.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图中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

的标号和箭头表示).。。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

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26.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内环境是指图中的标号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

字母和箭头表示).

(3)与组织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是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27.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③

(1)图中①是,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填写标号).

(2)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写标号).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增多,

引起组织水肿.

(4)组织细胞产生的CO?释放到体外,需经过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28.下图表示人体的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请据图回答:

试卷第8页,总33页

(1)②③④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该液体环境称为o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②、④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

的差别是。

(2)②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在②中含有许多缓冲酸碱的物质,

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②中时,主要与其中的发生作用。机体对乳酸的这种

处理,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③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

起组织o如果要加强营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体外进入到①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

29.根据下面人体液体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E字母表示各种液体,请据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填字母)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若图中10过程

受阻,会引起(症状)。

(2)图中4过程表示_______生理过程,该过程会受到激素的直接调节。

(3)图中2、3过程必须通过的结构是,其中完成3过程需要通过

层生物膜。

(4)正常人体的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物质的调节维持,属于

调节方式。在调节中,产生的过多代谢产物主要由图中的(填数字)

过程排出体外。

30.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外营养物用

界,底战J

的可眼系猊

.看,艮」.水等

(1)图中虚线框内总称为,其中4代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D、E的名称:D,E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对其稳态进行调节的机制是

31.如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②表示毛细血管,其内的液体部分称为④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的

液体称为.

(2)人体内环境主要通过调节网络,实现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

的必要条件.

(3)此图表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

中获得,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2和其他废物.

32.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10页,总33页

一&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是.(填标号)

(2)②③④分别表示、和,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

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

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

(4)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

(5)如果图中①细胞为浆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抗体存在于图中

的部位(填标号).

33.如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4、B、C、。表示的是结构,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填序号);

(2)②与①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3)一般地,健康人①中葡萄糖浓度为,与调节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主要

有(至少写出两种激素).

(4)①、②、③、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填序号).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4.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f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4代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E系统的名称:

D;E.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

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而。。2的排出则要经过、

系统.

35.如图表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完成下列填空.

(1)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2)①②③三者共同构成了的液体环境称为,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试卷第12页,总33页

交换的.

(3)图中①与②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中含有较多的;①的渗透压

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6.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红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图中的[];如果婴儿以奶粉为主食,

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娃娃的头部会发生浮肿而形成"大头娃娃",其主要原因

是图中[]增多所致.

(2)如果该图为胰岛的局部组织,一名健康的成年人在饥饿时,b端的液体与a端的液

体相比,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激素,该激素是由胰岛中的细胞分泌的.

(3)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

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37.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以上②③④合称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其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2)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8.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是(用图中字母表示)。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有

关。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

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C含较多的。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同时会显著增多的细胞外液是图中的

(填字母)。

39.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组织细胞

(1)图中a、b、c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abc

(2)人体内的细胞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只有维

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血浆、

组织液、淋巴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0.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

试卷第14页,总33页

题.

(1)a表示;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c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

(2)以上b、c、d合称,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

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作用.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存在的物质

(2)不存在的物质

【解答】

A、尿素为代谢废物,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胰岛素为调节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维生素为营养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2.

【答案】

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根据题意,引起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两

个:

1.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吸水增多,引起因素有过敏、肾炎、损伤及营养不良等;

试卷第16页,总33页

2.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吸水,引起因素有毛细淋巴管受阻和局部组织细胞代

谢旺盛,导致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等。

【解答】

解:①c(血浆)周围的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

多,会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

肿,②正确。

③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

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

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④正确。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⑤正确。

故选:Do

4.

【答案】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

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2、水分、尿素等。

【解答】

解:A.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

B.DNA聚合酶催化细胞内DNA的复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中,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主要分布在

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o

5.

【答案】

C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该图为某局部组织示意图,a为毛细血管动脉端,b为毛细血管静脉端,①

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据此答题.

【解答】

解: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4错误;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还包括内环

境中的成分,B错误;

C、若②为肌肉细胞,血浆流经此处时,葡萄糖不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因此a处的葡

萄糖浓度高于b处,C正确;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所以④血浆中的蛋白质比①淋巴中高,D错误.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

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02、水分、尿素等。

【解答】

A、麦芽糖属于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不会存在内环境中,A错误;

B、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C正确;

D、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7.

【答案】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血管1是上下腔静脉,2肺动脉,3主动脉,4肺静脉;图1是心房收缩,血液由心房进

入心室;图2是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图3是血管图;图4是血管的扩张.

【解答】

解:4、在血管1至4中,舒张压主要针对动脉血管2肺动脉、3主动脉血管壁的压力而

言,4错误;

B、图3血管内壁的粥样增厚,可能由于该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B错误;

C、2、3血管壁的压力愈高,动脉管壁的里面的动脉瓣应该关闭,C错误;

D、动脉弹性减低,心室射血时,动脉缓冲作用减弱,这就表现为收缩压增大;但压

力大导致血流速度加快,等到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内的血量相对正常减少,这样舒张

压表现为降低,D正确.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

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

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解答】

解:分析可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

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

B.乙表示血浆,B错误;

试卷第18页,总33页

C.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中,c正确;

D.细胞内液中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中低,D错误。

故选:Co

9.

【答案】

C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乙图中A表示生

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消费者,D表示非生物成分。

【解答】

解:A.据乙图分析,D与A、B、C都有交流,判断D为非生物成分,而A与D有双向

交流,判断A为生产者,A和C都有箭号流向C,判断C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生

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故A错误;

B.组织液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判断图甲A和C为组织液和血浆,B为淋巴,由于淋

巴是组织液单向渗透形成的,因此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组织细胞,人体。2浓

度最高的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的血浆,即甲图中的C,故B错误;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组织液增加导致组织水肿,故C正确;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最高级别消费者,是乙图中的C消费

者,故D错误。

故选:Co

10.

【答案】

A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分析题图,a是动脉,b、c是静脉。氧气浓度动脉端大于静脉端,故a处氧气

的含量大于b处和c处,A错误;

B.②淋巴、③组织液、④血浆构成人体内环境,通过调节,内环境维持动态平衡,B

正确;

C.①中的物质属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有些物质不能进入内环境,如红细胞中的血

红蛋白一般不能进入内环境,C正确;

D.④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组织液和②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D正确。

故选:Ao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

【答案】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其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

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该类物质含量较少.细

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解答】

解: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其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该类物质含量

较少.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故答案为:

土卜

rm.

12.

【答案】

x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

噬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解答】

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故题干说法错误。

13.

【答案】

V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1、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

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

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2、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

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

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

可能存在.

【解答】

解: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班外液组成,细胞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神经递质在细胞内合成、激素也是在细胞内合成,故细胞的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

等物质的合成过程均不发生于内环境中,这句话正确.

故答案为:V

14.

【答案】

错误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

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解答】

试卷第20页,总33页

解: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又叫内环境.

故答案为:错误.

15.

【答案】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外界环境的变化

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蛋白质,无机盐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

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分析题图: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I是呼

吸系统,n是消化系统,田是泌尿系统,iv是皮肤。过程①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

程,过程②是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

【解答】

由图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由图可知改变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有:①细胞的代谢活动;②外界

环境的变化。

I是呼吸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肺,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毛细血管壁

和肺泡壁。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的含量有关。

16.

【答案】

组织液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

过程中大部分Na+、C厂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解答】

解: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

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被重吸收而进入到组织液中.

故答案为:组织液

17.

【答案】

D/A、B、C

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蛋白质、无机盐,=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一体液一免疫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根据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可以判断,B为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淋巴来

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A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①为排出的二氧

化碳等代谢废物,②为从外界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解答】

由分析可知,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体液中细胞内液

含量最多,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内环境。

B(淋巴)与C(血浆)在成分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中蛋白

质含量很少。

血浆的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渗透压一般

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如果②代表。2,其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18.

【答案】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是人体细

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环境,称为内环境.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据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①②③④组

成体液,②③④组成内环境.

故答案为: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19.

【答案】

|,蛋白质,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据图可知,①表示淋巴,②表示毛细淋巴管细胞,③表示毛细血管细胞,④表示血

浆,⑤表示红细胞,⑥表示组织液,⑦表示细胞内液.①淋巴、④血浆和⑥组织

液,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解答】

(1)⑦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④血浆与①淋巴、⑥组织液的成分上的主要区别

在于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④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③毛细血管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故答案为:|蛋白质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

20.

试卷第22页,总33页

【答案】

D,C

B

600

rRNA、mRNA、tRNA,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原有终止密码子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图1: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

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

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淋巴,B为细胞内液,C为组织液,

D为血浆。

分析图2:表示人体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图中I是核膜,II是线粒体DNA,

①过程是细胞核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②过程是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

核糖体结合的过程,③是线粒体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④是线粒体DNA与线

粒体内的核糖体结合过程。

【解答】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图1的D血浆中渗透压降低,C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

织水肿。

图2表示人体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只能在图1的B细胞内液中进行。

蛋白质2是一条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由于DNA中碱基:RNA中碱基:蛋白

质中氨基酸=6:3:1,则指导该蛋白质2合成的DNA分子至少有600个碱基。

图2中参与②翻译过程,rRNA、mRNA、tRNA含有核糖,在该过程中有多个核糖体相

继与mRNA结合的生物学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若控制蛋白质1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蛋白质1相

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蛋白质1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

可能的原因是控制合成蛋白质1的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原有终止密码子

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0分)

21.

【答案】

直接,内环境,机体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解答】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22.

【答案】

2玲3玲4,蛋白质

4,3

3,组织水肿

神经-体液-免疫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淋巴,2是血浆,3是组织液,4是组织细胞,A是静

脉端,B是动脉端。

【解答】

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首先要穿过毛细血

管壁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含

量较少。

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由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

因此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淋巴是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的。

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量增加导致组织水

肿。

目前普遍认为,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能让健康人的内环静的成分和理化

性质达到动态平衡。

23.

【答案】

组织细胞(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淋巴)

细胞外液,内环境

神经-体液-免疫,成分,及理化性质

c中含较多蛋白质,b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组织细胞,a中的液体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

【解答】

解:(1)分析题图可知,a是组织细胞(细胞内液),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

(2)血浆、组织液、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每一种

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少.

24.

【答案】

内环境,血浆

泌尿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试卷第24页,总33页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

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

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由B-C->4可知,A是血浆、

B是组织液、C是淋巴.此外,D是消化系统、E是泌尿系统.

【解答】

解:(1)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

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

汇入血浆.所以4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

(2)尿素、尿酸、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

25.

【答案】

细胞外液,②③

自由扩散,⑤T②一③一①,组织细胞内的。。2浓度高于毛细血管

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消化、循环,循环、泌尿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a为毛细血管

动脉端,B为毛细血管静脉端,故B端氧气和养料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含量

增加.

【解答】

解:(1)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毛细血管管壁细

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图中的②③.

(2)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从

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可以用图中的标号表示为:⑤t②一③一①;二氧化碳的运

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所以CO?不从毛细血

管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C02浓度高于毛细血管.

(3)血浆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大分子的蛋白质,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

少.

(4)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处

被利用.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泌尿系统等形成尿液排

出体外.

26.

【答案】

ABD

CDAE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4为组织液,

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为

血细胞;D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E细胞内液.

【解答】

解:(1)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包括图中的标号4组织液、B淋巴、

D血浆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可以用图中的标号表示为:

C-D-A-E.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

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27.

【答案】

组织细胞,②③④

③④

③,组织液

呼吸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由图示可知,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②③④共同构

成内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侧是淋巴,外侧是组织液,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

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而造成组织水

肿.

【解答】

解:(1)图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②③④共同构

成内环境.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侧是淋巴,外侧是组织液,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

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

多,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4)组织细胞产生的CO?释放到体外,需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肺,由呼吸系统排出体

外.

28.

【答案】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9.

试卷第26页,总33页

【答案】

A、B、D,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水肿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抗利尿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4

缓冲,体液,2、5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1、分析题图: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

们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因此,可以确定图中A

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

2、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四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

尿系统。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包括:泌尿系统、呼吸道、皮肤。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血浆、B组织液和D淋巴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若图中10过程(组织液不能进入淋巴)受阻,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导

致组织水肿。

图中4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过程,该过程会受到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的直接调节。

图中2、3过程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其中完成3过程需要通过4层(2层进

出单层肺泡壁细胞膜+2层进出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生物膜。

正常人体的pH为7.35-7.45之间,主要由缓冲物质的调节维持,属于体液调节方式。

在调节中,产生的过多代谢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弃物,其中二氧化碳主要由

图中的2过程排出体外,尿素等废弃物主要由图中的5过程排出体外。

30.

【答案】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内环境,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由B-C-4可知,B是组织液,C是淋巴,4是血浆.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

环境,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解答】

解:(1)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4是血浆,B是组织液,C

是淋巴.

(2)。是消化系统,E是泌尿系统.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31.

【答案】

血浆,淋巴

神经-体液-免疫,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物质交换,。2和养料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组织细胞,②是毛细血管壁,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管壁,⑤是红

细胞.

【解答】

解:(1)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

(2)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由图可知,图示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

氧气和养料,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出细胞.

32.

【答案】

②③

血浆,组织液,淋巴,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花粉过敏或营养不良

无机盐,蛋白质

核糖体,②③④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组织细胞;②

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⑤为红细胞.

【解答】

解:(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其中血浆与组织液

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③为组织液,由于病理原因引起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的实例有花粉过敏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

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

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等.

(4)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5)抗体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此外在组织液、

淋巴及外分泌液中也含有少量抗体,因此抗体存在于图中的②③④部位.

试卷第28页,总33页

33.

【答案】

①和②

蛋白质

3.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升高,神经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4是毛细血管,B是血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是血

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血浆,①②④组成内环境.

【解答】

解:(1)4的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①血浆、②组织液.

(2)②组织液与①血浆相比,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少.

(3)一般地,健康人①血浆中葡萄糖浓度为3.9〜6.1加徵0〃3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

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机体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4.

【答案】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

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

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由B-C->4可知,A是血浆、

B是组织液、C是淋巴.此外,D是消化系统、E是排泄系统.

【解答】

解:(1)虚线枢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其中4是血浆,B是组织液,

C是淋巴.

(2)由图可知营养物质需要通过。进入血液循环,所以D是消化系统,尿素、尿酸、

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

(3)由图可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厂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从体外进

入组织液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而。。2的排出则要经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35.

【答案】

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内环境,媒介

蛋白质,无机盐,蛋白质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④为细胞内液,⑤是红细胞.

【解答】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④为细胞内液,⑤是

红细胞.

(2)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

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6.

【答案】

④,血浆,⑥,组织液

胰高血糖素,胰岛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