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_第1页
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_第2页
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_第3页
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_第4页
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A.康有为B.梁启超C.梁启超D.梁启超2、以下哪项不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开放五个通商口岸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赔偿英国军费D.设立领事裁判权3、《南京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哪些重要权益?()A、香港岛的割让B、北京使馆区的设立C、长江航线的使用权D、关税自主权4、二战后初期,哪个国际组织的成立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5、题干: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选项:A.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合作化运动。C.1951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奠定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题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选项:A.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发展轻工业和农业。B.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21世纪初,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员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载人的国家。7、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史,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实施洋务运动以图自强B.戊戌变法是一场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政治改革C.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义和团运动体现了民众对外国侵略者的反抗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斗争C.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D.中国单方面击败了日本军队,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9、【题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B.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C.被视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一次重要运动D.主要发生在城市,与农村没有关系10、【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说法错误的是:A.领导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B.提出了“团结抗战”的口号C.参与了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D.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立即发动了全面内战11、《史记》中有“禹凿九山,通九江”之说,这是对大禹治水的描述,反映了一种治水思想。请问这一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怎样的治水模式?A、导水入海B、筑堤防御C、蓄泄兼筹D、排水隔热12、汉代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地区,在这个区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请问,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大军事要塞是哪一个?A、玉门关、阳关、长安、酒泉B、玉门关、阳关、张掖、敦煌C、玉门关、阳关、嘉峪关、酒泉D、玉门关、阳关、武威、敦煌13、【题目】明清时期,中国海外商业贸易开始大量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商业港口是_______。A.广州B.宁波C.青岛D.上海14、【题目】下面关于《天工开物》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A.是一部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专著B.是一部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百科全书C.是由明朝人冯梦龙所著D.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15、下列哪一项不是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A.设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B.派文官担任知州,监督地方军政C.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D.建立枢密院直接控制军队16、明清两代实行的海禁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防止倭寇侵扰沿海地区B.促进与海外国家的贸易往来C.鼓励民众移居海外D.减少国内商品外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以下是我国古代某历史时期的部分文献资料: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材料二: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周。材料三:朕即位以来,夙兴夜寐,忧勤天下,每念黎庶之疾苦,夙夜未尝或忘。今岁不登,民有饥色,此由朕之不德,政有阙失。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3)结合材料三,简述该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对待民生的态度及其原因。第二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科举制度到了宋代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改革就是改革了科举制度。赵匡胤即位之初,沿用了后周的科举制度,后因“殿试”中议郎李THAT-story不幸中枪身亡的事件,他便开始重视并改革科举考试,确立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制度。宋太宗在位时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录取的规模,还开创了“糊名”和“誊录”等考试制度,以减少作弊现象。此后,宋朝的科举制度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形成了由知贡举、誊录、弥封、弥封检卷、誉录、覆考、唱名、录黄等多环节组成的严密考试流程。材料二:清末维新变法时期,科举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古代平民以科举考试途径进入官场的政治体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变迁》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宋朝和清末关于科举制度的改组或废除内容、原因及其影响。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自此,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材料三: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会。第四题背景材料:材料一: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列强的侵略也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救国方案,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反映了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努力。材料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它不仅反对帝国主义,还要求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问题:1.结合材料一,简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表现。(8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2分)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A.康有为B.梁启超C.梁启超D.梁启超答案:B解析: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他主张变法维新,提倡科学、民主、法治,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A项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C项和D项均为重复选项。2、以下哪项不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开放五个通商口岸B.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赔偿英国军费D.设立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是1842年中国清朝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偿英国军费等。D项设立领事裁判权是《天津条约》的内容,与《南京条约》无关。3、《南京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哪些重要权益?()A、香港岛的割让B、北京使馆区的设立C、长江航线的使用权D、关税自主权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于1842年,使中国丧失了多项权益,包括割让香港岛、巨额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其中,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使得中国丧失了对自身贸易的经济命脉控制权。4、二战后初期,哪个国际组织的成立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答案:D解析: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其成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预防战争、促进国际合作和维护全球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您的“统编版历史高考试卷”第3题到第4题部分已生成完毕。5、题干: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选项:A.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合作化运动。C.1951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奠定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解析:D选项提到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事件确实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开始,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中提到的内容不符合题干中的描述,C选项中提到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确实奠定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理论基础,但是与题干描述不符,所以排除。故答案为D。6、题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选项:A.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发展轻工业和农业。B.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21世纪初,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员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载人的国家。答案:C解析:C选项提到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A选项提到的内容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重点,符合实际,但题干问的是重大成就,所以排除;B选项提到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虽然也是一项重要成就,但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成就,因此排除;D选项提到的我国独立发射载人航天员的事迹是重要成就,但发生在21世纪初,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以排除。因此,答案是C。7、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史,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实施洋务运动以图自强B.戊戌变法是一场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政治改革C.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义和团运动体现了民众对外国侵略者的反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选项A中的描述有误,实际上,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而非甲午战争之后。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尝试通过引进西方科技来加强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努力。其他三个选项B、C、D均为正确的历史描述。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斗争C.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D.中国单方面击败了日本军队,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对抗日战争基本史实的理解。选项D表述错误,中国抗日战争虽然对日本侵略者造成了巨大打击,并为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并非是中国单方面击败了日本。实际上,日本是在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及苏联出兵东北后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其他选项A、B、C均正确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征。9、【题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B.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C.被视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一次重要运动D.主要发生在城市,与农村没有关系【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不仅发生在城市,而且也波及到农村。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等作品就通过揭示农村社会的黑暗,唤起农民的觉醒。因此,选项D说法错误。10、【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说法错误的是:A.领导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B.提出了“团结抗战”的口号C.参与了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D.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立即发动了全面内战【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并没有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而是继续努力维护国内和平,争取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1946年,内战爆发。因此,选项D说法错误。11、《史记》中有“禹凿九山,通九江”之说,这是对大禹治水的描述,反映了一种治水思想。请问这一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怎样的治水模式?A、导水入海B、筑堤防御C、蓄泄兼筹D、排水隔热答案:A解析:《史记》中的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早期以导水入海为主的治水模式,即通过疏导水流进入江河湖泊,再汇入海洋,以减轻洪水对陆地的影响。这一方式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适合于平原地区,能够有效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治理。12、汉代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地区,在这个区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请问,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大军事要塞是哪一个?A、玉门关、阳关、长安、酒泉B、玉门关、阳关、张掖、敦煌C、玉门关、阳关、嘉峪关、酒泉D、玉门关、阳关、武威、敦煌答案:D解析: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玉门关、阳关、武威、敦煌四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它们不仅是边防重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对促进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3、【题目】明清时期,中国海外商业贸易开始大量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商业港口是_______。A.广州B.宁波C.青岛D.上海【答案】A【解析】广州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港口,享有“商都”之称,被指定为十三行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繁盛一时。因此,正确答案是A。宁波、青岛和上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也成为了重要的贸易港口,但在明清时期尚未达到广州的地位。14、【题目】下面关于《天工开物》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A.是一部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专著B.是一部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百科全书C.是由明朝人冯梦龙所著D.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答案】B【解析】《天工开物》是明代官员宋应星所著,是一部系统总结明代及之前中国科技成就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涉及农业、手工业,还涉及天文、数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A、C、D均与《天工开物》的实际情况不符。15、下列哪一项不是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A.设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B.派文官担任知州,监督地方军政C.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D.建立枢密院直接控制军队答案:C解析: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派文官担任知州以监督地方军政,并建立了枢密院来直接控制军队。而科举制度虽然也是北宋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它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并非直接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选项C正确。16、明清两代实行的海禁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防止倭寇侵扰沿海地区B.促进与海外国家的贸易往来C.鼓励民众移居海外D.减少国内商品外流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等外来势力侵扰沿海地区,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海上交往,实际上减少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并不是为了促进海外贸易或鼓励民众移居海外,也不是专门为了减少国内商品外流,因此选项A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以下是我国古代某历史时期的部分文献资料: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材料二: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周。材料三:朕即位以来,夙兴夜寐,忧勤天下,每念黎庶之疾苦,夙夜未尝或忘。今岁不登,民有饥色,此由朕之不德,政有阙失。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3)结合材料三,简述该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对待民生的态度及其原因。答案:(1)社会特点: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社会和谐,人人安居乐业;物质财富丰富,分配公平。(2)政治制度:分封制;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联系,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范围;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3)统治者对待民生的态度:重视民生,关注百姓疾苦。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统治者认识到民生的重要性;吸取前朝教训,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政权兴衰的关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历史的相关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下的社会特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社会和谐等;材料二反映了分封制,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联系,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范围,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材料三反映了统治者对待民生的态度,重视民生,关注百姓疾苦,这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统治者认识到民生的重要性,以及吸取前朝教训,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政权兴衰的关键。第二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科举制度到了宋代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改革就是改革了科举制度。赵匡胤即位之初,沿用了后周的科举制度,后因“殿试”中议郎李THAT-story不幸中枪身亡的事件,他便开始重视并改革科举考试,确立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制度。宋太宗在位时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录取的规模,还开创了“糊名”和“誊录”等考试制度,以减少作弊现象。此后,宋朝的科举制度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形成了由知贡举、誊录、弥封、弥封检卷、誉录、覆考、唱名、录黄等多环节组成的严密考试流程。材料二:清末维新变法时期,科举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古代平民以科举考试途径进入官场的政治体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变迁》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宋朝和清末关于科举制度的改组或废除内容、原因及其影响。【答案】宋朝和清末关于科举制度的改组或废除,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相似之处在于:1.改组或废除的原因:都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和需求的推动,宋朝时期改进科举制度始于议郎李THAT-story的不幸事件,反映了科举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如作弊现象严重等;清末维新变法时期,科举制度受到了来自新旧知识阶层的批判,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旧观念的冲突。2.改组后的制度:都向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改进,宋朝通过“殿试”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减少了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清末通过废除科举,试图引入现代教育体制,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不同之处在于:1.改组或废除的时机:宋朝的科举改革是内生性改革,是统治者出于提高自身选拔效率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化尝试;清末废除科举是外生性改革,在外国的压力和内部变革的背景下发生的。2.改组的手段:宋朝主要是通过完善科举制度的各个环节,改进考试形式,严密考试流程等手段来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清末是彻底废除了科举制度,取而代之是以学堂为单位进行的现代教育改革。3.影响:宋朝的科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文化繁荣,但最终因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未能持续发挥其长远的政治和文化推动作用;清末通过废除科举,虽然短期内受到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强烈抵制,但长远来看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转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改组或废除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要求,对后续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解析】1.分析改组或废除的原因:这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宋朝和清末科举制度改革的具体原因,还要能够将这些原因放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2.改组或废除的手段:学生需要分析宋朝通过完善科举制度的手段以及清末通过废除科举制度的手段,这也是考察学生整理知识点和分析能力的关键点。3.改组或废除的影响:影响部分关注的是改组或废除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需要学生对接当时社会的整体变化和未来的长远发展。4.对比分析:最后,学生需要能够将宋朝和清末的科举制度改革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撰写出有深度的分析结论。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自此,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材料三: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会。答案:(1)原因:1953年到1956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主要原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3)体会: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们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第四题背景材料:材料一: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