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第8课《吃饭》钱钟书_第1页
华师大第8课《吃饭》钱钟书_第2页
华师大第8课《吃饭》钱钟书_第3页
华师大第8课《吃饭》钱钟书_第4页
华师大第8课《吃饭》钱钟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吃饭》作者:钱钟书【教学目标】1.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2.培养学生发现、研究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4.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2.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3.培养逆向和多角度思维。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学者。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19岁考清华,数学只得了15分,因中英文特优,清华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了他。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1949年,清华任教。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钱钟书著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等。“文化昆仑”当代“第一博学鸿儒”他精通古今中外的学问,他懂得六种外语,他的记忆力象照相机一般,过目不忘,他的头脑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智慧的头脑!”名字的由来:钱钟书于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钱钟书故居钱钟书与夫人杨绛淡泊名利“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拟拍大型系列电视片《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钟书婉言谢绝采访。“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请他前往讲学。实际授课时间只有8个小时,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偕夫人同往。钱钟书不假思索地回绝了。背景资料《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一书。《写在人生边上》共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剖析,语言幽默风趣,笔调犀利多变。“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间。”——钱钟书

背景资料

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很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乐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雅趣。中国饮食文化“一般动物的吃,只是为了生存,而人类的吃,尤其是中国人的吃,则是一种社会行为,除了生存的目的,还有许多其他的意义,各种社会观念、人际关系,必然渗透到吃里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表现它。”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与交际: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吃的国家,中国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是:“您吃了吗?”“中国人也许拥有世界各民族中最坚硬的牙齿,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几乎遇见的都要吃掉”。课文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从“吃饭”的实质是“吃菜”这一情况出发,探讨了生活中一系列名和实相离,名和实不符的现象以及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都是附属品”的富于哲理性的结论。

第二层(3):仍然从“吃饭”引起,针对“给人弄的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观点,倡导多元的“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的社会态度。

第三层(4):阐述了“吃饭”的其他社会功能。探讨了为了交际而吃饭的种种心态。

1.如何理解“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吃饭”的实质是为了“吃菜”,辨味而不是为了充饥,便成了我们吃饭的真正目的。这就同政治家一样,本来是有自己的野心的,却偏偏要说自己为了民众的利益和福利。宗教上说:“上帝是给人做饭吃的。”因此“上帝”是我们的主人。其实,这“上帝”绝不是我们的主人。因为“只有为他弄来了饭,给他吃的人”才是我们的主人,才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句子理解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菜——吃饭婚姻中金钱——女人知识精英利益——真、美政治家野心——民众的利益2.如何理解“人类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要吃饱肚子,只有这样,人才能活下去。也就是人类一切活动除了思想在起作用,其次也就是吃饭问题才是人一切活动的一个根本原因。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肠胃空虚”了,还能谈什么别的事情呢?这也是对“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辩证唯物论的形象比喻。16/32(1)核心命题一: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

——人类的创造活动源于人类生存的压力,人类的生存问题首推解决吃饭问题。

——证明了“肚子”是最主要的东西,而非附属品。核心命题之二:

社会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观。——“吃菜”与“吃饭”的,揭示了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同时也讽刺了风流雅士的筵席、批判了“吃菜”的人生观。

——暗合第一自然段:人类为某一种目的,“将享受掩饰为需要”核心命题之三:第三自然段(转折)——核心命题

“和谐”,即“完美的人格,调和社会矛盾,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提出和谐社会构想。无论是个人人格,还是民族文化和国家,作者的理想是“和谐”而非对立冲突。核心命题之四:

第四自然段——“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分析了有饭吃与没饭吃、请饭与施食、赏面子与丢脸等社会地位的区别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差别。——与第一自然段“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相照应。写作手法1、修辞手法

本文主要修辞手法是比喻——陌生化的比喻。“吃饭有时就像结婚”“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等。这些东西本来毫不相干,相差甚远,将两者用来比喻同一件事情,更使得比喻效果出奇,艺术感染力更强。2、类比论证

本文主要采取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方法。用结婚、烧菜、厨房等比喻来类比说明道理。3、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从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态到抽象的人生观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古罗马的波西蔼斯到中国的伊尹、老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却处处涉笔成趣。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4、幽默风趣(1)大多幽默与陌生化的比喻相关(2)幽默中饱含辛辣的嘲讽甚至显得尖刻小结:钱钟书文风1、文如其人,智慧而又尖锐2、旁征博引、学贯中西3、幽默风趣,调侃之间道出人间百态课堂练习1、《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C课堂练习2、下列《吃饭》一文提到的外国人的观点中,文章用“譬如一家之主,并不是赚钱养家的父亲,倒是那些乳臭味干、安坐着吃饭的孩子”加以补充说明的是()A、饥渴吃喝等嗜欲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分B、肚子发展了人的天才,传授人以技术C、肚子是人类的真主宰、各种学问和职业的创造和提倡者D、上帝是“一个伟大的厨师父”,做饭给全人类吃C课堂练习3、下列《吃饭》一文提到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的是()A.孔子B.伊尹C.老子D.孟子B课堂练习4、《吃饭》一文提及的古代典籍中,把“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的是()

A.《尚书》B.《礼记》C.《论语》D.《吕氏春秋》A课堂练习5、阅读《吃饭》中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