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测试卷_第1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测试卷_第2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测试卷_第3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测试卷_第4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测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页(共4页)《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测试卷2012.103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B.提起水桶在水平路面上保持水桶的高度不变,向前移动了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推力在对它做功图13图13-12.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越大,功率越大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3.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2×104牛顿的工件,提升了100米,又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米,起重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A.3×105焦耳B.105焦耳C.2×106焦耳D.0焦耳4.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瓦,它表示的含义是:()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焦耳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焦耳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焦耳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瓦特图13-25.如图13-1所示图13-2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做的有用功是800JC.拉力F的功率是8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6.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B.总功少的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图13-37.如图13-2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体重变大图13-3C.运动员烧水时,水的沸点升高D.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减小8.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13-3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落在a处的大B.落在b处的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大小二、填空题:(22分,10-12题每空2分)9.一重700牛的乘客,背着重60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200米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功为______焦,汽车底板的支持力对乘客所做的功为______焦。10.汽车发动机的功率80千瓦,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小是_____牛顿,如果车辆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时路面对汽车的阻力为_______牛顿。11.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1,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在相同时间内做功之比为______。图13-412.如图13-4图13-413.一架飞机在同一高度上匀速飞行,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重力势能。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园轨道运行,近地点处卫星的能最大,能最小。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图13-514.图13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图13-5⑵.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能增加。⑶.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____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_______能。三、实验与探究题(12,14,共26分)1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13-6物理量12图13图13-6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η74%(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6.(14分)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13-7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13-7图13-7(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13-13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理由是:两球相等;得出的结论是:。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四、计算题:(10+8分)17.如图13-8所示。斜面长1m,高0.2m.;将10N重的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图13-8图13-8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其中建议____________(填番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13-9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