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行业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方案TOC\o"1-2"\h\u4677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概述 3197341.1物流与供应链的定义 3273641.1.1物流定义 3219321.1.2供应链定义 3317241.2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的关系 3317031.2.1电子商务概述 3288671.2.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335591.2.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关系 3299401.2.4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的特点 311722第二章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分析 4320022.1电子商务物流现状 459222.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4764第三章物流成本优化 5243293.1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5102113.1.1直接成本 5171253.1.2间接成本 5208253.1.3隐性成本 517963.2物流成本优化策略 611893.2.1优化运输成本 6109553.2.2优化仓储成本 6108583.2.3优化包装成本 6101833.2.4优化配送成本 69443.2.5优化管理成本 7230113.2.6优化隐性成本 710162第四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7252164.1供应链协同的理念 7176844.2供应链协同策略 79557第五章仓储管理与优化 8270795.1仓储管理的关键环节 8136275.1.1入库管理 8284655.1.2出库管理 8307935.1.3库存管理 8215755.1.4仓储设施管理 9179055.2仓储优化策略 9239915.2.1信息化管理 958925.2.2优化仓储布局 9216115.2.3实施精细化管理 9242575.2.4引入先进的仓储设备和技术 9155705.2.5强化仓储安全管理 975085.2.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制度 9301745.2.7培训高素质的仓储人才 932637第六章运输与配送优化 9257586.1运输优化策略 9154076.1.1运输模式选择优化 9147996.1.2运输路线优化 10103446.1.3运输时间优化 1022736.2配送优化策略 10313836.2.1配送中心布局优化 10256696.2.2配送路径优化 10169586.2.3配送时效优化 1143456.2.4配送成本优化 1132192第七章信息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应用 11132347.1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 11182937.2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1211283第八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1372858.1绿色物流的理念 13140288.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348038.2.1政策法规引导 13301108.2.2企业内部管理优化 13168248.2.3产业链协同发展 14134648.2.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1430432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 14158729.1物流与供应链风险识别 14252579.1.1风险概述 14232399.1.2风险分类 149099.1.3风险识别方法 14193359.2风险管理策略 1529859.2.1风险预防策略 1597989.2.2风险应对策略 1571259.2.3风险监控与评估 1510146第十章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趋势 151862210.1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 151486510.1.1物流智能化 151678710.1.2物流绿色化 161953710.1.3物流社会化 162796110.1.4物流多元化 16621610.2供应链发展新方向 161490010.2.1供应链协同 161788210.2.2供应链金融 163240710.2.3供应链数字化 162906010.2.4供应链全球化 162886210.2.5供应链绿色化 17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概述1.1物流与供应链的定义1.1.1物流定义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商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具体而言,物流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旨在实现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效流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经济效益。1.1.2供应链定义供应链,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供应链管理涉及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优化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1.2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的关系1.2.1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业活动,包括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客服等。电子商务以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对物流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1.2.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与物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而高效的物流体系,则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用户体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繁荣。1.2.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关系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密切相关。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协同,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供应链管理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1.2.4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的特点(1)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同步。(2)协同性强: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紧密协同,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3)客户需求导向: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注重提升用户体验。(4)动态调整能力: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具备较强的动态调整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5)绿色环保: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注重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第二章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分析2.1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电子商务物流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商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规模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四分之一,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物流企业类型多样化。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既有传统的物流企业,如快递公司、货运公司,也有电商巨头旗下的物流部门,如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这些企业类型多样,竞争激烈,共同推动着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3)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物流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仓储设施、交通运输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4)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服务模式,如共同配送、即时配送、智能仓储等。这些服务模式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具体如下:(1)物流成本较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5%,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2)物流配送能力不足。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部分地区配送能力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这导致了物流配送时间长、成本高,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3)物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服务差距,部分企业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4)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升。(5)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滞后于行业发展,不利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6)人才短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第三章物流成本优化3.1物流成本构成分析3.1.1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中,直接成本是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等。(1)运输成本:包括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运费、燃油费、路桥费、保险费等。(2)仓储成本:包括仓储设施租赁费、仓储管理费、库存保险费、库存损耗等。(3)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人工费用、包装技术费用等。(4)配送成本:包括配送中心运营费用、配送车辆费用、配送人工费用等。3.1.2间接成本物流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1)管理成本:包括物流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物流项目管理费用等。(2)信息成本:包括物流信息化建设投入、物流信息维护费用等。(3)人力资源成本:包括物流员工的薪酬、福利、培训等费用。3.1.3隐性成本物流成本中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物流效率损失、库存积压、客户满意度降低等。(1)物流效率损失:由于物流流程不合理、设施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的物流效率降低,从而增加物流成本。(2)库存积压:库存管理不善导致的库存积压,占用资金,增加物流成本。(3)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服务不佳导致的客户满意度降低,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3.2物流成本优化策略3.2.1优化运输成本(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2)提高运输效率: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合理安排货物装载,提高运输效率。(3)降低运输损耗:加强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保护,减少运输损耗。3.2.2优化仓储成本(1)提高仓储利用率:通过合理规划仓储布局、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降低仓储成本。(2)加强库存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库存情况,减少库存积压。(3)降低库存损耗:加强库存保管,减少库存损耗。3.2.3优化包装成本(1)简化包装设计:在不影响产品保护的前提下,简化包装设计,降低包装成本。(2)采用环保材料:使用环保材料,降低包装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提高包装效率:通过自动化包装设备,提高包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3.2.4优化配送成本(1)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根据订单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配送路线。(2)提高配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配送效率。(3)降低配送损耗:加强配送过程中的货物保护,减少配送损耗。3.2.5优化管理成本(1)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物流信息化,提高物流管理效率。(2)优化物流组织结构:合理设置物流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3.2.6优化隐性成本(1)提高物流效率: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2)加强库存管理:实时掌握库存情况,减少库存积压。(3)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第四章供应链协同管理4.1供应链协同的理念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种以整体优化为目标,通过构建协同机制,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壁垒,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整体性: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同作用,实现整体优化。(2)协同性:通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手段,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3)动态性: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个动态调整和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协同策略。(4)创新性:供应链协同管理强调创新思维,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4.2供应链协同策略为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以下几种策略:(1)信息共享策略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透明化。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统一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实时、准确、完整地传递;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证供应链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2)业务协同策略业务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核心,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业务协同: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建立业务协同机制,保证供应链各环节在业务执行过程中紧密配合;强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3)资源整合策略资源整合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保证供应链整体运作的高效和稳定。(4)协同创新策略协同创新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动力,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协同创新:鼓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合作;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加强供应链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第五章仓储管理与优化5.1仓储管理的关键环节5.1.1入库管理入库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首要环节,涉及货物验收、上架、存储等一系列流程。入库管理的关键在于保证货物信息准确无误,以及货物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5.1.2出库管理出库管理是仓储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订单处理、拣货、打包、发货等步骤。出库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发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5.1.3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核心环节,涉及库存盘点、库存预警、库存调整等任务。库存管理的关键在于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5.1.4仓储设施管理仓储设施管理包括仓储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等。仓储设施管理的关键在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仓储效率。5.2仓储优化策略5.2.1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条形码、RFID等,实现仓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仓储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5.2.2优化仓储布局根据货物特性、出入库频率等因素,合理规划仓储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优化仓储布局有助于缩短作业路径,降低作业时间。5.2.3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对仓储作业进行细致分工,明确责任,提高作业质量。精细化管理有助于降低差错率,提高仓储效益。5.2.4引入先进的仓储设备和技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仓储设备,如货架式自动仓库、无人搬运车等,提高仓储效率。同时引入先进的仓储技术,如货架式立体存储、穿梭式存储等,优化仓储空间布局。5.2.5强化仓储安全管理加强仓储安全管理,保证货物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防鼠等,降低货物损失风险。5.2.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明确仓储作业流程和规范,保证仓储管理有序进行。5.2.7培训高素质的仓储人才加强对仓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仓储管理提供人才保障。第六章运输与配送优化6.1运输优化策略6.1.1运输模式选择优化在电子商务行业,运输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物流成本与效率。为优化运输模式,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1)充分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根据货物性质、距离、时效要求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2)建立与各类运输服务提供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保证运输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优惠价格。(3)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运输数据进行挖掘,预测未来运输需求,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6.1.2运输路线优化优化运输路线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以下为运输路线优化策略:(1)运用GIS技术,绘制全国运输网络图,分析各节点间的距离和运输时间,找出最优路径。(2)建立运输模型,考虑货物体积、重量、运输成本等因素,求解最短路径问题。(3)根据实际运输情况,适时调整运输路线,保证运输效率。6.1.3运输时间优化缩短运输时间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运输时间优化策略:(1)强化运输调度,保证运输工具的满载率和运行速度。(2)建立应急机制,应对突发情况,如天气、交通拥堵等,保证运输按时完成。(3)加强与物流合作伙伴的沟通,提高运输效率。6.2配送优化策略6.2.1配送中心布局优化配送中心布局直接影响配送效率和成本。以下为配送中心布局优化策略:(1)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输距离,合理选择配送中心位置。(2)运用设施选址模型,求解最佳配送中心位置。(3)考虑配送中心周边的交通、仓储、劳动力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6.2.2配送路径优化配送路径优化是提高配送效率的关键。以下为配送路径优化策略:(1)运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求解最优配送路径。(2)结合实际配送情况,动态调整配送路径,保证配送效率。(3)加强与末端配送网点的协同,提高配送速度。6.2.3配送时效优化提高配送时效是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途径。以下为配送时效优化策略:(1)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配送进度,保证配送时效。(2)引入众包物流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配送速度。(3)加强末端配送网点的建设,提高配送服务质量。6.2.4配送成本优化降低配送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下为配送成本优化策略:(1)通过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2)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3)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配送需求,合理安排配送资源。第七章信息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应用7.1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当前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包括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数据传输设备等,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物流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作业、物流管理、物流决策等多个环节,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3)物流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在物流领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4)物流信息化标准逐渐统一。为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我国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制定,如物流信息编码、物流信息交换格式等。7.2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1)采购环节信息技术在采购环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电子采购(eprocurement)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等。通过这些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供应商信息,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2)生产环节在生产环节,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生产监控等方面。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进度,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3)库存管理环节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环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仓库管理系统(WMS)、库存管理系统(IMS)、物联网等。通过这些系统,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策略,降低库存成本。(4)销售环节在销售环节,信息技术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等。通过这些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销售预测准确性,优化销售策略。(5)配送环节在配送环节,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通过这些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货物配送情况,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6)供应链协同环节供应链协同平台是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重要工具。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实现信息实时交互,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7)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觉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空间,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8.1绿色物流的理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基本准则,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物流理念源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约束的加剧,逐渐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绿色物流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降耗:通过优化物流运输路线、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2)减少污染:通过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3)保护环境:通过合理规划物流设施布局、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8.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策略8.2.1政策法规引导应制定一系列绿色物流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物流活动。包括:(1)制定绿色物流标准,规范物流企业行为。(2)设立绿色物流基金,支持企业绿色物流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3)实施绿色物流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绿色物流成本。(4)加强绿色物流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物流意识。8.2.2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内部管理,实现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优化物流设施布局,提高物流效率。(2)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3)建立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对物流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估。(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绿色物流意识。8.2.3产业链协同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绿色物流:(1)建立产业链绿色物流联盟,共同制定绿色物流战略。(2)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3)加强产业链内企业间合作,共同承担绿色物流责任。(4)推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8.2.4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是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加强社会监督,对物流企业绿色物流活动进行评价和公示。(2)鼓励公众参与绿色物流活动,提高绿色物流的社会认知度。(3)建立绿色物流举报制度,对违反绿色物流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4)加强绿色物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物流意识。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管理9.1物流与供应链风险识别9.1.1风险概述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物流与供应链是核心环节,其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9.1.2风险分类物流与供应链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流运输风险:包括运输途中货物损失、延误、交通等。(2)供应链中断风险:包括供应商违约、原材料短缺、生产等。(3)库存风险:包括库存积压、库存不足、库存损失等。(4)信息风险:包括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系统故障等。(5)法律法规风险:包括政策变动、法规限制、合同纠纷等。9.1.3风险识别方法(1)专家调查法:通过咨询行业专家,了解物流与供应链风险的相关信息。(2)故障树分析:以故障树为基础,分析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3)风险矩阵: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4)案例分析:研究历史案例,总结经验教训,识别潜在风险。9.2风险管理策略9.2.1风险预防策略(1)加强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保证供应链稳定。(2)优化库存管理:采用先进库存管理方法,降低库存风险。(3)完善物流运输体系: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风险。(4)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5)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防止信息风险。9.2.2风险应对策略(1)转移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2)分散风险: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分散采购等方式,降低单一风险的影响。(3)接受风险: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接受一定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