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声现象)_第1页
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声现象)_第2页
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声现象)_第3页
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声现象)_第4页
物理单元作业设计(声现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单元作业设计》

姓名普文荣任教学科物理

教材名称人教版单元主题声现象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

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

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单元教学内

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

容与要求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

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应用,培

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兴趣。

1、让学生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了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认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

单元作业的同。

目标3、明白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4.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恰当考查知识与技能。

第一课时作业:

1.人正常说话时的发声体为()

A.嘴唇B.舌头C.牙齿

2.将耳朵贴在待时而动上,用于手指轻敲桌面,我们能听到清晰

的敲击声,这个现象表明_____可以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

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也能传声。

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一座高山,看

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就是这个道理。

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

单元作业的

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距离。如果一

设计与实施

个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

定()

A.高山距人大约1700mB.高山距人大约3400m

C.高山距人大约170mD.高山距人大约340m

4.一只轮船在海中以20m/s的速度前进,在行驶过程中鸣了一声

笛,4s后听到前面冰山返回的声音,问冰山离发声处多远?(v声

=340m/s)

5.在敲响大古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

止”,其原因是()

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是大钟的回声

C.大钟仍在振动

第二课时作业:

I.某种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属于(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声音”)

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

A.只与振动的频率有关B.只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C.只与振动的幅度有关D.与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

2.一则公益广告说到“有礼,不要声高”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应

该控制声音的

3.小明听到室外轻柔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便判断说:

“这是小芳在唱歌”。这体现声音特性中的()

A.振幅B.音调C.响度

4.探究声音的特征:

⑴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实验时

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

⑵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

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

打”)振动发出声音;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应保持不变,改变

;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区呼声音韵言的因素”,应

保持不变,改变O

5.小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水,小张在一旁提醒他:“小李,

快满了!”小李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张说:“听出来的。”

小李迷惑不解,你知道小张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的吗?原

因是什么?

第三课时作业:

1.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

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同

时也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若海水的深度是7.5km,声音在

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

焰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3.国际在线专稿2010年04月03日电:据德国《明镜》杂志网站消息,德国

萨克森-安哈特州贝恩堡市一处废墟近日忽然惊现一个直径为30米、深度

40米的圆形大坑。如下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

第一次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A.510mB.1020mC.2040m

4.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

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通过______传到

同学们耳朵中。

第四课时作业:

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⑴自习课上的喧哗声

⑵早读时的朗读声

⑶唱歌时乐器的伴奏声

⑷装修房屋时的电钻声

2.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_____,其波形是______的。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_____,其波形是______的。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A.mmB.cmC.dm

4.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

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

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

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海)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6.“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

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______O

单元作业的

良好

评价

本次单元作业设计按照开放、高效的思路设计,尽量让学生

单元作业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经过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