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_第1页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_第2页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_第3页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_第4页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一)三维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知道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物理的广泛应用。

3.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仪器

玻璃杯、鸡蛋、硬纸片、圆底烧瓶、铁架台、旋转七色板、放大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让学习学会观察各种实验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先试后导,实验法

(五)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一一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

科学。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

热胀冷缩等。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新课讲授:

1.物理研究什么

(1)让学生观察和讨论:课本图1—1到课本图1—6中所列举的现象,都是我们所熟悉

的,也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它们分别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2)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例如: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用望远镜为

什么能看得远些?(此处举例应包括力、热、电、光的现象。)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曾经使你感到新奇的现象?(引导学生发言,并指出学生所提出的各

种问题,哪一些是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指出这都是物理研究的内容。若学生

发言涉及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也给归类,说明不是物理研究的内容。)

2.物理是有趣的

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

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我们,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展示一些简单而又效果明显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一: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

底下抽出来,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有的同学慢慢地拉动纸条,笔帽倒了或是笔帽

跟着纸条走。)教师演示:快速抽动纸条笔帽立在原地。

为什么要快速抽纸条。才能休证笔帽不动。而慢慢地拉动纸条不会成功?这就是物理研究的

内容,今天我们暂不研究,但我们毕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成功。

实验二:课本实验:原封不动

有了前一个实验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怎样弹出硬纸片,才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

不会随纸片飞出。

实验三:旋转七色板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将可以旋转的圆盘分成若干个扇形,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

靛、紫各种颜色。要强调其中没有白色。

提出问题:当圆盘飞快旋转的时候,圆盘该多好看?

演示:当圆盘旋转时将出现白色。

本来圆盘上涂有各种颜色,当它旋转的时候,却偏偏呈现它所没有的颜色一一白色。这是为

什么呢?当我们学过光学之后,这个谜底就不难揭开。

实验四:放大镜观察实验

我们常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也称为凸透镜。大家可以隔着放

大镜看看自己的手纹,看看书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

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不是总是放大的?

让学生手拿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标语。(要让学生观察远处

较大的,且容易分辨倒立、正立的物体。)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的是缩

小的,而且是倒立的)

用放大镜看物体不总是放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的,什么情况下是缩小的?这正是光学

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实验五:

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则叫沸腾。通常

为使水沸腾,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实验。

演示实验: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烧瓶,使水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将烧瓶置于预热

的电炉上加热,让学生看到水在沸腾时有大量汽泡产生。迅速将烧瓶加塞后倒置于铁架台上。

在用冷水浇烧瓶前要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是平静的。浇冷水时,烧瓶中的水会再次“沸腾”

起来。

实验六:

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干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

而会膨散开,甚至会被手“粘”开。

3.作业: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1.1希望你喜爱物理

1、物理是研究什么的2、

物理是有用又有趣的

第2课时

引言:

上节课的实验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生,我们还要应用这

些知识为人类服务、造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曾运用过许多物理知识,只不过有的

我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我们还不知道。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能使乒乓球复圆。

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由于在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

得为什么这样做。

新课讲授:

1.物理是有用的

①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

知识。

②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

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③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使我国某些尖端技术进

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如: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

型计算机等。

④举例说明物理也是学好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

⑤简要介绍课本“科学家的设想”,说明在未来的科学中,物理应用将更为广泛,未来物

理将更有用。

2.怎样学好物理

要学好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

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

看,重要的在于思考,要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

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些现象,是否也能有所发现。

实验七:物体下落实验

(此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

取一张纸和一支粉笔头,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演示)。演示后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

么现象?(粉笔头落得快,纸片落得慢)从现象来看,粉笔头落得快。类似的现象同学们见

过很多:树枝和树叶落地快慢不一样,石子和羽毛落地快慢不一样。通过这些观察会想到“是

不是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带着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的观察,这就是明确观察

目的。

教师:现在我们把原来的纸片,团成纸球。

问:纸球是否比原来的纸片变重了?(没有)

演示:再使纸球和粉笔头同时下落。请同学们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少停一会,学生有所思

考后再演示,结果将是两者同时落地)。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张纸,展开的纸片飘飘悠悠的慢慢落下来,团成纸球就

很快地落下来,两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在观察中,就是要注意这种变化,并考虑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纸片落地慢的原因(纸片面积大,受的空气阻力大)。

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物体落地快慢不同,是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而不是物体的轻

重。要学好物理,就要重视观察和实验;要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同时要重视应用知识,使

之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3.作业:用手帕、细绳、螺帽自制一个降落伞,观察它下落的情况。

(四)板书设计

1.1希望你喜爱物理

1、物理是研究什么的3、怎样学好物理(1)重视实验和观察

2、物理是有用又有趣的(2)勤

于思考、着重理解

(3)重视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后记

引入各种有趣的实验,再加以图片展示,有趣的视频实验现象,大大引起了学生对物

理这门新学科的兴趣。

阳江二中物理科组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主备:冯绍儒

§1.2、1.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

5:掌握一些特殊的测量长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长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器材:

米尺(背面有分米刻度)、秒表、学生刻度尺

四:教学设计:

[引入]由白居易的《朝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讲述本章主要学习物体的运动,而

通常比较运动的快慢需要知道时间和长度,今天我们就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板书]§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1:请你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学生目测后记下结果)

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记录你的做法。

(学生可能用手、书等长度作为测量标准)

[讲解]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而这个标准就是单位,通常单位都是公认

的。讲解国际长度单位和我国市场用的长度单位

[板书]1:长度单位:(国际)米(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纳米(nm)

(介绍常见的长度:万里长城、二桥、活动笔芯、头发丝直径、原子直径等)

[过渡]介绍长度的测量工具

[板书]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介绍书本上的测量工具的名称)

[思考]在物理上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呢?

[活动]1.2观察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

[阅读]阅读课本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归纳要点

[板书]一看: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二放:重合、平行、紧贴

三读:视线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数字和单位

[活动]: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长与宽

(注意强调用正确的方法,让部分组说出测量结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照使用方法评点)

(学生测量后与课本上给出的准确值相比较,得出误差概念)

[板书]3:误差:由于估读的不同而产生的偏差

(强调误差与错误的不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不允许的)

[思考]如何用所学的方法测量一本书的厚度?

(提示:一张纸的厚度与刻度尺的分度值相比较。可能有学生想到用测多算少的方法)

[活动]L3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方法点评]对于微小的量的测量用“测多算少”

[板书]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补充介绍有趣的人体尺度)

[板书]4:有趣的人体尺度早高等于脚长的7倍

3长等于拳长

-]拓长等于身高

[小结]

第2课时

[课前复习]长度的国际单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有趣的人体尺度,纸张厚度的测量方法

(继续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板书]5:特殊测量:野张厚度:测多算少

楼层高:测少算多

曲线长度:替代法

硬币直径:平移法

(每一种方法都要让学生自己得出)

[过渡]比较运动快慢还需要测量时间

[板书]6:时间的测量

(1):单位:(国际)秒(s)

时(h)、分(min)、天(d)、年(a)

(2):测量工具:秒表

(介绍秒表)

[活动]L4学会使用秒表

(阅读说明书,并且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大盘,小盘练习使用、启动、暂停、回零、如何读

数。)

测量脉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折算出跳十次需要的时间,记住人

体的“生物钟”

[阅读]古代测量工具

[板书]7:古代测量的工具:日辱、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对每一种工具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古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

[小结]

五:板书设计

1:长度单位:(国际)米(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一看: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二放:重合、平行、紧贴

三读:视线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数字和单位

误差:由于估读的不同而产生的偏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有趣的人体尺度乎高等于脚长的7倍

,脚长等于拳长

「拓长等于身高

5:特殊测量:仲厚度:测多算少

楼层高:测少算多

佃线长度:替代法

硬币直径:平移法

6:时间的测量

(1):单位:(国际)秒(s)

时(h)、分(min)、天(d)、年(a)

(2):测量工具:秒表

7:古代测量的工具:日辱、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1.4体验科学探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

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在

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

基本方法一一变量控制法.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

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事实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

与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

【教学理念】:

本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操作、讨论.实验中,不

要太过要求严密(例如,规定怎样测量线长、摆动次数、实验顺序和总结报告的格式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探究钟摆的奥秘

师: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展示摆钟实物,让学生观察+观察摆钟的外部构造.

师: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下,

摆钟走时就准了.

1、提出问题:

师: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

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

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师:对于以上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

生:……

师:好,前面几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猜想,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如果没

有,那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设疑)其中是只有一位同学说对了,还是有若干同

学正确?切忌从老师的表情上揣度答案,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a、如果你认为,摆锤的轻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轻的快,还是重的快.

b、如果你认为,摆动的角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摆角大的快,还是摆角小的快.

c、如果你认为,百的长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思考、交流、回答)

师: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

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的解释.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师:对于以上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生:用细线系住小球代替钟摆,用秒表测量摆动的时间.

师:设计实验应针对探究目的,选择探究的器材,在此,对具体的实物进行了简化,用细线

悬挂小球代替,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下面请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表

格.(若学生初次探究设计表格有一定困难,可由教师示范表格设计方法:控制变量一

待研究变量(纵向列表)一实验次数/顺序(横向列表)一待测数据)

生:探究步骤如下:……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师: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

下来,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不可杜撰.

生实验.

5、分析与论证:

师:实验数据只是一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好比建造房子,一

堆砖块、黄沙、水泥等材料要经过设计、施工、装饰,才能变成宏伟的建筑.下面请根

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你的实验结论.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重无关.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无关.

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

『板书』: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摆角无关.

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

6,评估:

师:探究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

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

生:如果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

生:我们测的摆动时间还真准确呢.

生:我认为结论是可靠的,刚才看见张师傅把螺母往下拧,估计起了增加摆长的作用,使摆

动变慢,原来走快的钟就准了,张师傅的做法和我们实验的结论一致.

生:我认为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钟的快慢可能跟它所处的地点有关.

7、交流:

生:……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祝贺学生成功完成了探究实验.总结探究的环节

三、自我评价与作业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

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呢?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0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

科学方法,按右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从。点到小球小球摆动距中小球往返摆动小球往返摆动

实验小球质量

中心的距离心线极大距离10次所用时间1次所用时间

序号m/g

L/vnS/mt/sto/s

1200.80.1018.01.80

2201.00.1420.02.00

3201.20.1022.02.20

4301.00.1420.02.00

530L00.1020.02.00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

与无关。

五、板书设计:

一、探究钟摆的奥秘

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摆角无关.

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

二、科学探究过程:

补充资料:

(对同学们在科学探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培养要求,教师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并

逐步渗透,具体安排酌情处理。)

师:同学们要在科学探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

善于发现问题:

举例:

a、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物体为什么都停留在地表附近,抛出的石块为何总是落回地面?”

并不懈探索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最先记载过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同等低温条件下,温度

高的水结冰速度快于冷水。坦桑尼亚学生姆潘巴1969年使这一现象变得更为人知晓,他发

现加糖的牛奶加热后比未加热的牛奶结冰速度快。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姆潘巴现象”。但个

中原因是什么呢?

美国华盛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