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试题_第1页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试题_第2页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试题_第3页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试题_第4页
2024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称谓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D.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肺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B.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雄鸡报晓 B.水涨船高 C.昙花一现 D.飞蛾扑火4、草地上、花坛边经常看到成百上千的蚂蚁一起分工搬运食物,这体现了生物之间的()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 B.青霉 C.三叶虫化石 D.小球藻6、某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体内的DDT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测,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A.甲 B.乙 C.丙 D.丁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 D.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8、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蚁巢的工蚁是竞争关系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C.草原上的鼠和兔是竞争关系 D.草原上的狼和狐是合作关系9、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望梅止渴 B.多数草食动物奔跑速度较快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10、下列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B.卧龙自然保护区C.渠江河里的鱼 D.西双版纳的所有生物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_________底部、___________大部和_________的表面。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为什么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而不是用1只_____________。4、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5、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如阳光、空气、水等,另一类是________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也应该记录。(____)2、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____)3、通江诺水河是著名的“溶洞之乡”,溶洞中有大量的钟乳石,钟乳石会缓慢长大,所以钟乳石是生物。(______)4、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_____)5、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够制造有机物。(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有人针对此现象提出这样的问题:“蚂蚁栖息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1)你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研究人员选择的两个观测点是________________。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5月25日~6月16日0→6.20→31.06月17日~8月3日6.2→10.231.0→72.9(3)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桶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次数123456A区(只)5679910B区(只)543110项目鼠妇数量盖板土壤湿度A区10玻璃板湿润B区10玻璃板干燥步骤3:静置2分钟后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材料情境,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2)制订和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从而设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____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C正确。B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D错误。故选D。2、D【分析】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详解】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A不符合题意。B.“非生物因素”,只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没有包括生物因素,B不符合题意。C.“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C不符合题意。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D符合题意。故选D。3、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详解】A.公鸡打鸣是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涨船高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C.昙花一现属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D.飞蛾扑火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4、C【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2)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详解】A.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A错误。B.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B错误。C.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叫做种内互助(合作关系)。所以,蚂蚁一起分工搬运食物,这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C正确。D.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D错误。故选C。5、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大肠杆菌、B青霉、D小球藻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C三叶虫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正确。故选C。6、B【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DDT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题图中,可反映的食物链是丁→甲→丙→乙。所以,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乙。故选B。7、D【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符合题意。故选D。8、C【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竞争几种方式,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详解】A.同窝的蚂蚁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A错误。B.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生活提供有机物,因此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B错误。C.草原上的鼠和兔都吃草,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是竞争关系,C正确。D.草原上的狼和狐属于捕食关系,狼以狐为食,D错误。故选C。9、A【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也不断的改变环境。【详解】A.“望梅止渴”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食草动物没有尖利的犬齿和锋利的爪,攻击性较弱、处于食物链底端,为适应复杂陆地环境、防御肉食性动物的攻击,多数草食动物奔跑速度较快,该选项故不符合题意。C.寒冷地区生活的海豹有肥厚的皮下脂肪,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荒漠干旱缺水,骆驼刺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A.草原上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卧龙自然保护区既包括了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渠江河里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西双版纳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选B。二、填空题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吃与被吃【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详解】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因此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有可信度。只用一只鼠妇不行。因为用一只鼠妇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4、生态因素【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5、生活分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生物因素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因此,小明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时,发现天空中飞过一只蝴蝶并如实记录是正确的。2、正确【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详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故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虽然能够慢慢的长大,但是一个钟乳石不能变为两个或多个也就是没有繁殖现象。因此钟乳石不属于生物。故题干说法错误。4、正确【详解】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其中环境是非生物条件,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植物和动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流动。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普遍存在的,如动物之间通过声音、动作、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故题干说法正确。5、错误【详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为分解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蚂蚁栖息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蚂蚁栖息在金合欢中,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2)蚂蚁存活率和幼苗生长的高度(3)蚂蚁栖息在金合欢中,对金合欢的生长无害(或有利)【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针对“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这一问题做出的假设是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可根据题目中信息推断依据是“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为食”。(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没有蚂蚁栖居。结合表格信息可知,研究人员选择的两个观测点是10个月中的存活率和金合欢幼苗生长的高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