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63分)1.《三字经》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最长久”的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皇帝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及维系分封制的宗法制,二者有效维护了西周的统治,故②③正确,选择B正确;①是原始社会首领让位制度;④属于秦朝时期实行,排除。2.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A.王位世袭制确立B.分封制的实施C.宗法制的创立D.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答案】D【解析】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正确;A是夏朝启创立;B和C均是西周时期实行。3.从明朝设立内阁到清朝成立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B.中央机构军事色彩加重C.中央官员职位逐渐增多D.中央机构逐步得到精简【答案】A【解析】内阁设立和军机处的设置,促使中央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皇权得以高度集中,故A正确;其他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4.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在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A.四百人议事会B.元老院C.参议院D.公民大会【答案】D【解析】材料“公元前5世纪”“进一步完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的民主机构包括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故D项正确;A项是梭伦改革时期设立的,排除;B项是贵族制时的机构,排除;C项是近代民主机构,排除。点睛:材料“公元前5世纪”“进一步完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5.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正确的是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B.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人的法律C.罗马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罗马法的立法理念成为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基础,故D正确;A是《十二铜表法》;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故B错误;罗马法不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法典,故C错误。6.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A.在世界范围内首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C.推动英国的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以立法的形式,用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改变了过去王权就是法律的传统,《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使英国开始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法治社会,故B项正确;A项是《权利法案》的世界意义,排除;C项是反映的是经济近代化,排除;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文献是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法典》,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社会转型”;根据此条件分析四个选项即可。7.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B.两党制C.议会制D.共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两党制制度,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美国独立后和1787年宪法前,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与美国史实不符;D项错误,1787年宪法就已确定了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两党制的形成【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美国两党制。美国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两个政党:一个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个是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这两个派别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两党制虽然在具体议题和主张方面存在差别,但是都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政党。8.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成立”“攻打冬宫”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理论的诞生与实践,故D项正确;A项符合“攻打冬宫”,排除;B项符合“《共产党宣言》”,排除;C项符合“巴黎公社成立”,排除。点睛:“《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成立”“攻打冬宫”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9.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其中最能体观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A.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割香港岛给英国C.赔款2100万银元D.获得领事裁判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发生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此时大机器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急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因此鸦片战争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根据所学可知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A项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0.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奖励技术发明D.开设新式学堂【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最直接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是最能反映农民要求的,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于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要求产品上交国库,基本是空想,不符合农民要求,故B错误;奖励技术发明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C错误;开设新式学堂《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民的要求,故D错误。11.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曾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861年”和“火烧圆明园”可知信中的“文明人”是指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选C。12.《马关条约》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是A.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C.割台湾、澎湖列岛筹给日本D.中国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最反映出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本质的是: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故B项正确;ACD项以前不平等条约中就有,故排除。13.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C.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D.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洋放在第一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具有爱国主义性质,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A.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故B项正确;AC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15.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清帝退位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③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12年2月;②是1912年1月;③是1912年3月;④是1912年3月,但在③之前;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所以答案选B。16.下列各项反映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D.“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的表现,C项中罢黜卖国贼,学生被释放,商业复市集中体现了结果的胜利,故C项正确;A项是说学生含冤被捕的情况,排除;B项是商业和民众的不同表现,排除;D项是商人的斗争,排除。1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武装起义为革命的斗争方式②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③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④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有了先进的革命纲领,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故②③④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就已经使用暴力,故①排除;所以答案选D。点睛:本题是个组合型的选择题;首先明确出暴力革命是早已出现,故①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8.国共两党第一次政治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召开B.中共三大举行C.国民党一大召开D.黄埔军校成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C项正确;A项是1921年,排除;B项是1923年,排除;D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具体表现,排除。19.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答案】B【解析】通过图中的黑色箭头分析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A项含义是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B项中“努力国民革命”符合北伐战争;C项“共赴国难”是指面对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奋起抵抗;D项是指渡江作战时毛泽东发出的号召。故B项符合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点睛:本题是图片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图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20.20世纪20年代,中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答案】D【解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项正确;其余不符合题意。21.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说,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中共A.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C.结束了“右”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项正确;A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B项是中共七大的内容,排除;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故C项错误。2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A.认识到发动工人运动重要性B.提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答案】D点睛:材料“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正确答案。2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材料信息并非是右倾投降主义,排除B项;C明显不正确。从材料看,中共希望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与当时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有关,因此中共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名师点睛】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大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重任,其间先后克服了右倾、“左”倾错误,由幼稚走向了成熟,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4.1945年,《大公报》报道毛泽东到重庆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以共同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携手合作共同抗日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答案】A【解析】从材料“1945年,《大公报》报道毛泽东到重庆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代表了中国“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的心声,即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BC项错误;D项是1949年的出现的,排除。点睛:关键词是“1945年”、“重庆”。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道路;一是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内战,黑暗的道路。25.下图所示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由图中人民解放军进军方向看,所进攻的地方都是长江以南的地方,故选D;辽沈战役应该是在东三省,淮海战役应该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平津战役是北平、天津为中心的,故ABC均不符合题干中的地域,所以排除ABC。26.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①《长征》②《八月一日》③《战略决战》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34年—1936年;②是1927年;③是1948年—1949年;④是1949年4月;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所以答案选B。27.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故A项正确;B项是1982年提出的,排除;C项是依法治国的政策,排除;D项是民族政策,排除。28.“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政治生活陷入混乱局面。它留给后人最深刻的启示是A.必须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B.应当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C.把阶级斗争放在工作首位D.务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治,因此文革留给后人的启示就是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故A项正确,D项排除;B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排除;C项是文革表现,排除。29.在“一国两制”构想方针指导下,率先回归祖国的是A.英国侵占的香港B.英国侵占的澳门C.葡萄牙侵占的澳门D.美国插手的台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国两制”构想方针指导下,1997年7月香港率先回归祖国,故A项正确;澳门是199年12月回归祖国,故BC项排除;台湾没有回归祖国,故D项排除。30.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是达成“九二共识”,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A.实现海峡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台湾改变现确社会制度D.台湾肃清“台独”势力【答案】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两岸关系的发展31.国书是近代以来国家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新中国接受的第一号国书来自A.法国B.印度C.越南D.苏联【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故D项正确;ABC项排除。点睛:首先明确“接受国书”是指建交;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正确答案。32.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③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的亚非会议圆满成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的外交取得重大成就,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A。3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72年9月29日;②1971年;③是1972年2月2134.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利益的冲突B.社会制度的不同C.意识形态的对立D.处置德国的分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故A正确。社会制度的不同,从属于国家利益,故B排除。意识形态的对立,不是根本原因,故C排除。处置德国的分歧,也是国家利益的表现,故D排除。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原因3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展开,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分别是“冷战”中美国采取的经济、军事措施,排除B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36.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国家的措施是A.经济互助委员会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答案】B【解析】材料“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扶植、控制西欧国家的措施是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AD项是苏联为首的,排除;C项是军事组织,排除。点睛:材料“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是解题的关键。37.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他们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答案】C【解析】图中两个核弹头分别代表“冷战”下的美、苏两国,而法国人和德国人的讨论正处于美苏“冷战”威胁之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德达成的共识就是走上联合,求得生存,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漫画形式入题,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含义,图中两个核弹头分别代表的国家,结合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即可分析出来。38.“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朝鲜战争B.柏林墙事件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苏争霸的认识,本题关键的信息是“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和“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发生在美苏争霸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所以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39.某国际组织规定,参加其会议的国家须具备如下条件“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B.联合国C.不结盟运动D.东南亚联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可知该组织倡导的是不结盟运动,欧洲联盟致力于促进成员国的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观,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东南亚联盟主要致力于成员国之间的和平与经济发展等,故选C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40.欧共体成立后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下列与之有关的评述,正确的是A.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B.促进西欧经济繁荣政治稳定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D.导致美苏两极格局迅速瓦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西欧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丧失”;苏联解体导致美苏两极格局迅速瓦解,故D项错误。41.20世纪90年代,促使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事件是A.苏联解体B.柏林墙拆除C.东欧剧变D.独联体成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也标志着“冷战”结束,A项正确。柏林墙拆除有利于德国的统一,排除B。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与题干不符,排除C。独联体是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42.“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和平与动荡并存。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以来,影响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和南北差距等,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题,共计37分)43.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推动20世纪的中国不断出现新的面貌,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新面貌一: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诞生。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新面貌二: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期间,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198.4万人是死在中国战场上的(相当于总数之69%)——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抗战期间,中国对日、意、德法西斯三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与三国的一切条约。同时还促使美英等国放弃治外法权。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列举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名称在北京有三条以抗日英雄命名的街道,请指出其中两个英雄的名字。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新面貌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民主建设。中国曾出现过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注:分别指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但都没有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答案】(1)提出主权在民的原则,主张自由平等,规定人民享有的权利,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意义: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收回了部分国家主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3)人民当家作主;过渡时期,确立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解析】(1)从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可以分析出,《临时约法》提出主权在民的原则;材料“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表明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材料“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从材料“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名称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在北京有三条以抗日英雄命名的街道是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根据材料“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收回了部分国家主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成立、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