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0•北京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瓦浪如海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
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②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
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雨一般压住了
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
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
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
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
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③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
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
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④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
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
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
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⑤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
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
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
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
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
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⑥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
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甲)(放/
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
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⑦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
1
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
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⑧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
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
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嘛喏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滴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
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⑨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
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
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
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
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
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显摆的战利品。
⑩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
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
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
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⑪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奇砖,四合院
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
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
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
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
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⑫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丙)(摇动/摇戋)着枯黄
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放滴落摇动B.码溅落摇曳
C.放溅落摇动D.码滴落摇曳
2.下列选项中与“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A.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
2
B.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
C.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
D.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日,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灰色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
B.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快乐自足。
C.鱼鳞瓦见证了作者看礼花、够小降落伞的孩童时光。
D.去年秋天,作者看到草厂胡同四合院房顶的灰色瓦浪倍感亲切。
4.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选出其中的两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加以赏析。
二、(2020.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海
黄庭凯
我邀海宝去北海玩。
不去。他说,我看到的大海就是大海,你看到的大海却是母亲。
海宝是街边小炒店的老板,我是文化局的干部。
从北海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小炒店,想告诉海宝银潍真的很好玩,我都被晒脱一层皮了,可是玩
的疯劲到现在还没有过。大海真的就是大海,大海里我没有看到老妈的身影。可是他正在忙着炒豆芽炒肉
片。我喝着茶,看着他在浓浓油烟中忙碌的身影,然后我就走了。
我和海宝是高中同学,我们都考上了大学。我去大学的那天,他进了一家餐馆打下手,他家里拿不出
学费。
我读了四年的中文系,毕业后进了文化局。海宝则是已经当了两年的小炒店老板。
开始的时候,我经常和本地的几个文友到小炒店小酌。店面当阳,经常是食客爆满。海宝每次都问我,
太嘈杂了,要不你们到我的房间去喝?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摇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环境。食客中有穿皮鞋
的,也有穿解放鞋的,甚至有打赤脚的。我们在他们的注视下,小口喝酒大谈论,谈论小说、散文、诗歌,
谈论一切和文学有关的东西。食客走了一拨又一拨,我们还在面红耳赤地高谈阔论。闲时,海宝就坐在灶
头前,抽着烟,静静地看着我们。
有一次,一个诗人对我说,他听得懂吗?我说,我的这个哥们在高中可是个高才生,比我还要高的高
才生。只是时运不济罢了。诗人说,所以这辈子就只能在油烟味中谋生?他肆无忌惮她大笑起来。
不知道海宝是否听见了我们对他的议论,那个诗人大笑的时候,海宝眨了几下眼,嘴角微微一翘,露
出似有似无的笑,然后站起来开始炒菜。
3
我看着腾腾油烟中的海宝,心中突然想,海宝看油烟是油烟吗?散场后,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文友们。
担当、生存、艰辛、血泪……他们的嘴里纷纷吐出和油烟无关的词。那个诗人说,在这种人眼里,油烟除
了是油烟,还能是什么?我们以后该换去西餐厅了。他使劲地嗅着自己的衣袖,说我从里到外都是油烟了。
可是,我们去得起西餐厅吗?还有,在西餐厅,我们能收获那些羡慕或者崇拜的目光吗?
从那以后,我们去海宝小炒店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年后就再也不登此门了。我和海宝的联系也越来
越少,只是在几次的同学婚礼上打过照面。他在忙着制造油烟,我在忙着杜撰油烟不是油烟的文字。
十二年后,我出版了平生的第一本小说集。没有稿费,出版社只送了两百本样书。我心里琢磨着应该
赠送给谁谁“雅正”的时候,想到了海宝。
我骑着单车来到当初我们对文学挥斥方道的那个地方,却找不到海宝小炒店了,我才真正地意识到我
和海宝彼此失联真的很多年了,我现在甚至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一个同学在电话里告诉我,海宝现在是海
宝大酒店的老板。我知道海宝大酒店,开张已经有两年了,每天上下班路过那个酒店的时候,我心里都想
到海宝。都是海宝,人家是大酒店,你为什么却只有小炒店的命?想到海宝小炒店,我就想到自己的房贷。
唉,都艰辛。
我走进海宝大酒店宽敞的大堂,心里一阵恍惚,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此时,与其说我来给海宝送
书,不如说我来是因为好奇心。走到总台,我诚惶诚恐地对大堂经理说,我找你们的老板。
大堂经理向我微微颔首,微笑着说,先生,我不知道我们的老板现在在哪里,如果您有急事我他,可
以和他电话联系。
我很窘迫,说我没有他的电话。
先生,对不起,我们也不知道老板的电话。
我一急就掏出那本小说集,递给她,说我是海宝的同学,我……我想送给他一本我写的书。
大堂经理拿起书端详一番,对我说,原来先生您就是老板经常提起的那位作家,他说您是这么多同学
中真正的文化人,您稍等。她走到一边拨打了一个电话,轻声细语地说了几句,然后转身回来对我说,您
稍等,老板下来接您。
坐在海宝办公室的沙发上,我不断地喝茶以掩盖心中的尴尬和慌乱。海宝就坐在我身边,在我不断地
喝茶的时候,他快速地翻阅着我写的那些文字。半个小时后,他把书放到茶几上,手提拳,轻轻地擂了我
一下,笑着说,不愧是大才子啊,不愧是我的偶像!
偶……像……我被茶呛了,猛烈地咳嗽。左眼突然一辣,是一滴汗滑进去了。
我读了函投本料。三年前取得了汉语言专业的毕业证,嘿嘿,我还晚上学你们码字,发表了五个短篇
一个中篇……这都是因为有你这个老同学在激励着我啊。
我傻笑着。使劲点头,又使劲摇头。想说什么却开不了口,心里直说自己吃错药了。
4
你和那帮朋友还经常聚会小酌吧?你召集他们,今天晚上我安排。就在这里,怎么样?……
走出海宝大酒店,我推着单车走在大街上,很无力。莫名其妙,脑海里涌现出大海的画面。
大海就是大海,不是别的。
大海不是大海,可以是别的。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宝认为店里嘈杂,劝我们到房间里去喝,是把我们当朋友对待,而我们不愿去。是因为不愿意领海宝
这份朋友之情。
B.“我”对海宝有几分同情,也认为海宝是有文学才华的,但“我”的文友对腾腾油烟中的海宝的文学才
华是表示怀疑的。
C.“我”和那几个文友去小炒店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不去了,一是因为我们忙,二是因为不愿与忙着制
造油烟的海宝为伍。
D.“我”坐在海宝的办公室里,感到尴尬和慌乱,是因为以前“我”和文友轻视海宝,不知海宝现在会如
何对待“我二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海宝的小炒店“食客爆满”,这是从侧面描写海宝厨艺好,经营好,为下面写他开一座海宝大酒
店埋下了伏笔。
B.一个诗人毫不顾忌海宝是否听见,对“我”预见海宝的命运,然后肆无忌惮地大笑,这细节描写刻画出
他轻视别人的心理。
C.小说描写了“我”路过那个酒店时候的心理活动,“我”进行了换位思考,后悔以前不理解海宝的艰辛,
并对命运不公进行了谴责。
D.海宝把“我”当成他的偶像,这是出自内心的,与“我”和那几个文友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突出了他性格的纯朴。
7.小说采用“我”和“海宝”两条线索行文,两条线索是如何发展交汇的?请简要分析。
8.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写“大海”,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三、(2020•安徽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花与诗
王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当地千亩桃园美景去的。
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高兴呢?市内
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
5
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就是歌
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
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
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为眼前总有人
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
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
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
她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
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这身体能出来吗?
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
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己
知道,一点儿风没有,哪会受凉?”
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
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听。”
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那是我媳妇,她
的病不轻呢
我说:“哦?”
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
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25岁,就在去年。”
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
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儿中药,拖着。唉,也不
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话……”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
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献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感动,接过花
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说:“这是最朴
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
6
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
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
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到母亲身边,
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
红晕。
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了一段路,我
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
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
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
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
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
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儿,想妈妈时,
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说:“好!”
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回家去。”
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介绍作协和石湖镇联办笔会,诗人们热热闹闹地登台表演,在这种背景下,主人公小媳妇出场
了。
B.小男孩看不到舞台,小媳妇要抱他,他却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侧面说明了小媳妇身体不好。
C.“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表明她因儿媳重病而有心理压力,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婆媳之间关系紧张。
D.小男孩给诗人献花,下台时跌了一跤,回到小媳妇身边时“小脸蛋涨得通红”,表现出他的紧张和兴奋。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较多地描述了人物的对话,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自然推进,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人物性格。
B.小说中,小媳妇与到石湖镇参加笔会的诗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喜爱诗
歌。
7
C.“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中对“她”脸色、衣着的描写,为下文做了
铺垫。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引发
读者思考。
11.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
1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花与诗”的内涵和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2020.安徽宿州市.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行者
刘酉星龙
①在乡教育站万站长的安排下,高中毕业的张英才到界岭小学当代课教师。界岭是这一带山区中最远
最深最高的那一片。
②下午仍然只有一节课,张英才陪着孙四海站了两个多小时。孙四海怎么讲课他一点也没印象,他一
直在琢磨六个年级分成三个班,这课怎么上。中间孙四海扔下粉笔去上厕所,他趁机跟上去问这事,孙四
海说,我们这学校是两年招一次新生。返回时,教室里多了一头猪。张英才去撵,学生们一起叫起来:''这
是余校长养的猪,它就喜欢吃粉笔灰。”孙四海在门口往里走着说,别理它就是,往下去,张英才更无法专
心,他看看猪,看看学生,心里很有些悲凉。
③山太大,天也黑得早,看似黄昏,实际上才四点左右。放学后,留在余校长家寄宿的十几个学生,
在那个叫叶萌的男孩带领下,参差不齐地往旁边的一个山坳走去。眼里没有学生,只有猪,张英才感到很
空虚。他取下那支凤凰琴,拧下钢笔帽,左手拿着它拔动琴弦,右手去按那些健,试着弹了一首曲子,不
算好听,过得去而已,弹了几下,就没兴趣了。他歇下来后,忽地一愣:怎么音乐还在响?再听,才明白
是笛子声。张英才趴到窗口,见孙四海和邓有米一左一右靠在旗杆上,各自横握一支竹笛,正在使劲吹奏。
④山上升起了云雾,顺着一道道峡谷,冉冉地舒卷成一个个云团,背阳的山坡上铺满阴森的绿,早熟
的稻田透着一层浅黄,一群黑山羊在云团中出没,有红色的书包跳跃其中,极似潇潇春雨中的灿烂桃花.太
阳正在无可奈何地下落,黄昏的第一阵山风就掩盖了它的光泽,变得如同一只被玩得有些旧的绣球。
⑤笛子吹出的曲调有些耳熟,听下去才知道是那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之所以没有一下子听明白,
是因为节奏慢了一半。两支笛子,一个声音高亢,一个声音低回,缓慢地将那首欢快的歌曲吹出许多悲凉。
⑥张英才走到旗杆下:”这个曲子要欢快些才好听。”
⑦孙四海和邓有米没有理他。张英才就在一旁用巴掌打着节拍纠正,可是没用。
⑧忽然间,哨声响起来.余校长叼着一只哨子,走到旗杆下,在余校长家留宿的十几个学生迅速从山
坳里跑出来,在旗杆面前站成整齐的一排.余校长望望太阳,喊了声立正稍息,便走过去将领头的叶萌身
8
上的破褂子用手整理一下。那褂子肩上有个大洞,余校长扯了几下也无法将周围的布拉拢来,遮住那露出
来的一块黑瘦的肩头。张英才站在这支小小的队伍后面,他看到一溜干瘦的小腿都没有穿鞋。余校长试了
下,见旁边还有几个穿破褂子的学生在盯着自己看,便作罢了。
⑨这时,太阳已经挨着山了。
⑩余校长一声厉喊:“立正——奏——国歌!降——国旗!”在两支笛子吹出的国歌声中,余校长拉动
旗杆上的绳子,国旗徐徐落下后,学生们拥着余校长、捧着国旗向余校长的家走去。
⑪这一幕让张英才着实吃了一惊,一转眼想起读中学时,升国旗的那种场面,又觉得有点滑稽可笑。
⑫夜里没有做梦,睡得正香时,忽然听到笛声,吹的又是国歌,
⑬张英才睁开眼,见天色已亮,赶忙起床,披上衣服走到门外。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余校长站
在最前面,一把一把地扯着旗杆上垂下来的绳子。余校长身后是用笛子吹奏国歌的邓有米和孙四海,再往
后是昨晚住在余校长家的那些学生。九月的山里,晨风又大又凉,这支小小队伍中,多数孩子只穿着背心
短裤,黑瘦的小腿在风里簌簌抖动。大约是冷的缘故,孩子们唱国歌时格外用力。最用力的是余校长的儿
子余志。国旗和太阳一道,从余校长的手臂上冉冉升起来后,孩子们才就地解散。
⑭张英才走过去,问余校长:“怎么昨天没人提醒我?”
⑮余校长说:“这事是大家自愿的。”
⑯张英才又问:“孩子们也愿意起这么早?”
⑰余校长说:“开始不愿意,教了一阵就愿意了。”
⑱余校长忽然伤感起来,他指着正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孩子:“又少了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昨天他还在
这儿。夜里有人稍来口信,他父亲在外面挖煤,出事故死了。家里就剩下他一个男人,他不回去顶大梁,
日子就没法过了。他才十二岁呀!听到父亲的死讯,只红了红眼圈,硬是辇着没有哭出来,收拾书包时一
点方寸也没乱,就连借别人的橡皮擦都晓得还。我怕他难过,谁知分手时反而是他来劝我,说自己会抽空
读书,将来若是出息,一定要回学校给老师们磕头谢恩。还说,他家那儿望得见这面红旗,每天早晨他会
在家里一边想着老师和同学,一边唱国歌。只要能唱歌,他就什么也不怕。”
⑲余校长用大骨节的手揉着眼窝。
⑳孙四海在一旁说:“就是领头的那个大孩子,叫叶萌,是五年级最聪明的一个。”
。张英才明白这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很感动地说:“余校长,这些事你应该通过万站长向上面反映,让
县里或者省城出面关心一下这些孩子。”
@“这山大得很咧,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哪能顾到教育上来哟。”余校长说,“听说国家在搞科技扶
贫,这样就好,搞科技就要先抓教育,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节选自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有删改)
9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英才认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欢快些才好听,并打着节拍纠正,孙四海和邓有米却都不理睬,因
为这是他们长时间形成的统一,笛声传递着真实的心情。
B.叶萌离开了界岭小学,余校长很伤感,并且“用大骨节的手揉着眼窝”,由此可以看出余校长内心的不
舍与无奈,以及他对学生深深的爱。
C.余校长养的猪经常进教室,说明余校长利己自私的一面。“搞科技就要先抓教育,孩子们就有希望了”
则体现了他对于教育的深情。
D.小说详写降国旗和升国旗的场景,能够集中展现人物形象,并渲染了庄严的氛围,使界岭小学的师生在
艰苦生活中的精神坚守更显珍贵。
14.请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15.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余校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那么,张英才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2020•蚌埠田家炳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她中海幻想曲
王蒙
温柔的地中海是无法拒绝的,蓝紫的海波纺织着执拗无望与从容有定的花纹,雪白的浪花生灭着转瞬
即逝的笑容。而原来看着十分伟岸的地中海邮轮,也由于它的安静无声,由于它的定力超强与减震设施,
显得谨慎与委屈。空间与时间就这样在大海洋上聚合与离散,扩大与缩小,积存与失落,而体脸、感动与
忘却,就这样落花流水,风起云涌,而又欲诉无言,欲唱无响。时间与空间,生命与感叹永远这样移动着
变化着逝去着。
她是一个三十九岁心猿意马的美女。身高一米七三,体重五十六点四公斤,长着广州人的眼睛,青岛
人的身材,米脂人的脸庞与湖南人的意态;还有北京的学士,加州的硕士、海德堡的博士学位;有院士父
亲、工商联主席爷爷、在梅兰芳门下学过戏的母亲。早在二十三年前,她陷入了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感情旋
涡,然后遭遇到了身心俱碎的失望。她从此关闭心门,用学历学位与超级体力训练报复了生活。然后……
她走向四十岁。
最后在三年前结识了比她小五岁的声乐教师小李,小李在彼得堡与拿玻里的比赛中都得了好名次。这
终于使她恢复了美丽、笑容、狡黠,还有在大海上游览的美梦。
但在一个月前,发生了隔膜。他们二人已经确定了结婚日期,订好了婚礼举行的酒店。她热烈地希望
小李为她做一件事。做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猜一猜:例如约小李与她一起看一部伊朗影片:例如请小李
网购一瓶匈牙利产的以三十筐葡萄为原料的金色甜葡葡酒;例如要小李替她与她的一位闹了点误会的好友
通一个电话,说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这个小小的请求小李居然未予置理。这使她伤心欲绝,她取消
10
了婚事,仅酒店的预订费用她与小李就损失了八千块。她的父母为此极为痛心。她则严正指出:她不可以
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不是一件急于处理的、即将过期的罐头食品,她宁愿一辈子不结婚,她愿意独身一辈
子。然后父亲摔了一把罕见的娓兴陶茶罐,母亲哭出了声。她过了两周从北京飞到慕尼黑转罗马上了一条
邮轮,”地中海幻想曲”号。当然是邮轮,它与邮政无关,但是旅行社一律称之为邮轮。
第五天她与数千名游客上了希腊的圣托里尼岛。她在岛上吃了小吃并要了一瓶干白葡萄酒。她在小小
的神奇的岛上,喝了一整瓶,她喝得欲醉还痴。傍晚上船以后她在阳台轮房倒头便睡。她后来梦见自己喝
了琼浆玉液,梦到自己在地中海与大邮轮上飞翔。她觉得有点凉。头有点重。喝多了。不该喝许多酒。这
时候有人敲她的舱门。
“我也在这条船上。我也在。我也上了这条船。上了船的也有我。”
像是读《弟子规》与《三字经》。像是九月一日的小学开学典礼。像是唱诗。像是念经。她哭起来了。
她飘到了第十三层的迪厅,她又转到了泰国餐室。她没有看到任何人,她失望了。同时她开始更加清
楚地听到声音:“当然,我是小李。我也上了这条船。我就在你的旁边。你唱得太多了。你待会儿就看到我
To我给你买了三十筐标准的'多卡衣'酒,我已经联系好了回国后马上去电影资料馆看伊朗影片《天堂
里的孩子》,还有印度大师阿米尔•汗导演的《小萝莉与猴神大叔》。我已经与你的闺蜜通了电话,她说下
周五请我们二人到她家吃莲藕。还有,还有,还……”
还有什么呢?天啊,她睁开眼睛了,小李穿着邮轮的文化衫,黑色的图案,MSC①的字样赫然入目。他
拿着一把经过他的粘贴修理完好如初的昵兴陶茶罐。小李哭了,她也哭了。
一小时后她开了电灯,在安静的船舱里她感觉到了些微的凄凉。她仍然相邻自己内心的强大。她看了
看手机,是凌晨三点。她去卫生间漱洗。她穿上一件风衣。脖子上围上一块纱。此日的清晨应该在雅典卫
城登陆,她坐了三个小时,提前在餐厅用了早餐,她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自己的666号舱间。
她看到,自己房间的沙发桌上,摆着的是深色的呢兴陶罐,坚硬,光泄,如墨化了的赤铜灰、黑、赤
褐,逐步变化过去再慢慢归一,如金属如玉石又如玻璃。这就是被父亲在愤怒与怜爱中摔了八瓣的那件茶
具上品。她终于明白了,信息中会有信息的隔膜,传播时会有传播的故障。小李在她的暴怒与伤心中只说
过一句话:“我没有收到,没收到,没有收到你的微信啊!”
她喜欢这次旅行。她喜欢拿玻里的桑塔露琪亚港,小李给她唱过而且还会给她唱《桑塔露琪亚》②。她
甚至坚信,如果余下的几天她不能在这个邮轮上找到小李,那么三天后小李一定会在罗马附近的奇维塔韦
基亚码头、要不就是北京的首都机场,拿着一束产自荷兰的玫瑰等她。露琪亚的另一边就是庞贝,被维苏
威火山爆发埋葬于公元75年。一面岩浆。一面火山灰。历史上有过那么多的悲苦恐惧。她们终于赶上了幸
福。她祝愿自己与亲友过得幸福。
必须的。宋丹丹说。
II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MSC: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成立于1970年,业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②《桑塔露烘亚》:这首哥
复沓的主题句是“请来我船上
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她的一个小小的请求,小李竟然未予置理,她暴怒而伤心,便取消了与小李的婚事,即使因此使双方蒙
受损失她也在所不惜。
B.题目有一石二鸟之效:女主角登上的邮轮号就叫“地中海幻想曲”,而作品写的又多是她在地中海上旅
行时产生的幻听、幻觉。
C.小说多用心理、景物描写,展现了学业有成而爱情受挫的女主角登上“地中海幻想曲”号邮轮后,在地
中海的旅行经历和心理起伏。
D.在这篇短小的名家新作中,读者仿佛跟随主人公观览了人生风景,体察了世间悲欢。作家用笔老辣精准,
又有强烈的生命活力。
17.小说中的“她”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8.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结尾一段的作用。
六、(2020.深圳实验学校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仁慧
汪曾祺
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
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
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
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
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成莱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
家想来也是如此。观音庵的成莱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感苦成,带点甜味。祖母收了
成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桶。窗槁上尘土堆积的福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院子里的
12
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
连个坐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那天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
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草(冬菇)饺子。养莱、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草汤,
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
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
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草饺子。
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莱馆!”
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
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
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
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铁桥听说
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地。她学会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
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
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
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爰,戴八辫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
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
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解放。
土改。
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
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
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
仁慧摇头。
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
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莱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西、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
蕈饺子。
13
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
九华山住几天。
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
(摘编自《小说家》)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描写二师父终日端坐禅房,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仁慧的素菜馆不以为然,对仁慧学放焰口不能
容忍,塑造了一个笃信佛教、循规蹈矩又呆板木讷的佛门女子的形象。
B.从“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中不但可以看出四色咸菜味道香美,也可以感受到仁慧的
善良、热心和手巧,此举是观音庵恢复生机的基础。
C.小说用“解放”“土改”等词暗示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为仁慧的故事提供了社会背景。
D.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以仁慧外貌超出常人的年轻暗示了她收入优厚、心无杂念、生活无忧的状态。
2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点出“二师父”,接着描写观音庵的衰败景象,是为了引出主人公仁慧,并以二师父的无用反
衬仁慧的能干。
B.小说通篇以第一人称“我”的孩童视角展开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按照时间顺序铺开叙述,也使
得故事条理清晰。
C.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寥寥几笔就能活化场景和人物,富有生活气息,将仁慧的一生叙写得有滋有味,体
现了汪曾棋“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D.小说既有对故事来龙去脉的总体勾勒,也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展示人物和事件的细微之处,比如,
“仁慧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额头”“倾入滚开的香草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等细节,不仅使
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也增强了真实感。
21.文中说“仁慧是个能干人”,请结合内容分析她的“能干”有哪些具体表现。
22.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香草饺子,请结合内容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七、(2020•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岭上梨花雪
张峪铭
①你不得不承认,世间有些事很奇妙。如春天就像一位姑娘拿着一根季节的牧鞭,轻轻地抽打着万物,
于是万物苏醒了,并欢快地迈向春光深处。奇怪的是人到了这个季节也不例外,也慢慢地敞开胸怀,也乐
意、兴奋地扎入春潮之中。
②这不?朋友金兄来电说,若再不到岭上来,那梨花将要谢了,到时你不要懊悔。最后还诗意地说了
14
一句:满山梨花雪,飘洒能几时?其实朋友的夸张语言比不上季节的诱惑。对岭上的梨花,我已钟情很久
了,只不过时间难以支配,一拖再拖。我也担心若不前往,恐怕梨花已卸妆,赶不上其尾声末场了。
③岭上,实际上是三条岭简称,它属东至县尧渡镇管辖,离县城以东约十里地。这里原先就是古徽道
必经之地,是东边通往小城的咽喉。可时光的草早已将古道湮没,石板路也习惯了人的冷落。不想岭上人,
在那贫瘠的土地栽上了梨树,于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得游人四方来。岭上成了梨花的天堂,春天的秀
场,连古道也焕发了生机。
④那天雨丝飘落,我们一行人轻踏如琴键似的石道阶梯,张望恼人的春色,谛听快乐的爱音,路过一
潭碧水,走过一段山冈,穿过一座古亭……你举眼一望,无边景色迎面扑来。那满山遍野的梨花,攻陷了
整个山梁,那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成了梨花的配角,就像一匹巨幅白绢上点缀一点绿色和一抹
红,将那梨花衬托得更加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如雪素洁淡雅。这让人想起了中国画,了了几笔,春意盎
然,那大片的留白,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⑤说起岭上梨花的配角,不能不说那些奇形怪状的褶皱石。有的如天蟾,有的如书卷,有的如莲座,
有的如宝剑...梨树植在山石间,山石卧在梨树前,就如袭一身白裙的女模特,倚在肌肉健硕的男子身边,
一个风情万种,一个雷霆不动,演绎着野性与温柔之美。一树梨花细雨,一座古亭微风。梨花是那么的鲜
活清新,古亭是那么的质朴禅定。这样的画面,让人古意顿生——风扫素眉,眼角垂泪,玉笛轻吹,千娇
百媚,只为在这世上走过一回,只为在万紫千红中独守清白而无悔。
⑥不错,梨花是岭上的当然主角,但她有时也退到幕后,若你定格一景,梨花又成了游人的背景。你
看那一班女子,穿红着绿,手拿纱巾在梨花古道上舞动起来,那洋溢的笑颜,与梨花相映成美。你才知道
人因景而游,景也因人更生动。
⑦我坐在古徽道边的一块石头上,望着游人如织,花开如雪,我思考着任何生命都有许多相似与重叠。
梨花生命与人类一样。当最后一场春雪融化成一泓春水时,梨树枝头生出些白米粒,小小的、涩涩的如懵
懂女孩;等暄风一遍遍拂过,那白色的花苞竞相开放,那纯粹的白,如少女的裙裾,那淡黄的蕊,如少女
面庞上的羞涩;再过几天花开得更加恣意,绿绿的嫩叶也悄悄地长了出来,就像系着绿围裙的少妇,腰肢
随风摆,楚是动游人,想必那果实早已孕育在腹中了吧。女人如花,这样的比喻可溯源到《诗经》中的‘'桃
之夭夭”,只不过桃花演绎的是一场火红与热烈的生命,而梨花的生活演进,带着一份圣洁、一份高贵,一
丝素雅与一丝哀怨。难怪有人称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天地之间,她不取悦、不谄媚,
保持一生天性,给你一世素容。
⑧我想梨花是不是天地之间的白衣使者?她开在清明之前,一夜之间扯起了白幡,此时天朗气清,山
河素白。是不是祭奠沧海桑田的变幻,祭奠草木枯荣的更替,祭奠生灵万物的轮回?是不是想让人类懂得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祭奠是为了吊慰感恩,出城寻春是为
15
了守住更好的人生。人类啊,应当有必要的敬畏和必要的坚守。就像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
淡淡的清香。
⑨岭上梨花雪,只不过是将梨花的白,用雪作喻。你远观如雪满山,近看如雪飘落。但梨花的香却很
特别,以至特别得让人忽略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人。当她的皎白之容冲击着你的视觉时,你的嗅觉变
得迟钝了。即使你贪婪吸取,也不见香气芳踪;倘若静心感受,定有一缕暗香。这也印证着一个道理,给
你太多,幸福难觅;若有缺撼,才能幸福满满。
⑩我问朋友,你说的梨花雪如何诠释?他眨了一下眼,一字一顿道:“梨花不逊雪花白,雪却输梨一段
香。”嘿,古词翻新,说出了梨花的品质,可岭上梨花呢?我想,里面不仅有栽梨人创业的精神,也会熏染
着岭上独有的地理人文。
(11)岭上梨花雪,三月始盛开。英道伤春语,明年你再来。看到纷纷零落的梨花,我伤感她念叨着,并
期待着来年岭上的春天,期待那一场梨花雪。
2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天堂”“秀场”等词语,写出了岭上梨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岭上梨花的喜爱之情。
B.文章开头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作者由此付诸实践,走上赏梨之路。
C.结合文章对梨花的品质、特点的描写,梨花开在清明之前,仿佛在祭奠万物生灵,想让人类懂得慎终追
远,饮水思源。
D.梨花的暗香易让人忽略,告诉人们:只有静心感受,才能觅得更多的幸福,表达了作者对贪婪浮躁的社
会现象的强烈憎恶。
2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④段用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衬托梨花的洁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B.文章第⑤⑥段共有两处衬托,用古亭的质朴禅定衬托梨花的鲜活清新,用游人的欢笑舞动衬托梨花的生
动美丽。
C.文章第⑦段按时间顺序写出梨花从生出小白花,到竞相开放,到恣意盛开、孕育果实的生长过程。
D.文章第⑦段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梨花的洁白、娇柔、秀美。
25.你认为题目“岭上梨花雪”中的“梨花雪”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八、(2020•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
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
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
万二喜把酒和花布往桌上一放,就翘着肩膀在屋里转一圈,他是在看我们的屋子。我说:
16
“队长,二喜,你们坐。”
二喜嗯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下,队长摆摆手说:
“我就不坐了,二喜,这是凤霞,这是她爹和娘。”
我送走了队长,回到屋中指指桌上的酒,对二喜说:
“让你破费了,其实我有几十年没喝酒了。”
二喜听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翘着个肩肠在屋里看来看去,看得我心里七上八下。家珍笑着对他说:
“家里穷了一点
二喜又嗯了一声,翘着肩膀去看家珍,家珍继续说:
“好在家里还养着一头羊几只鸡,福贵和我商量着等凤霞出嫁时,把鸡羊卖了办嫁妆。”
二喜听后还是嗯了一下,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坐了一会,他站起来说要走了。我想这门亲事算
是完了。他都没怎么看凤霞,老看我们的破烂屋子。我看看家珍,家珍苦笑一下,对二喜说:
“我腿没力气,下不了地。”
二喜点点头走到了屋外,翘着肩豚看看屋顶的茅草,点了点头后就走了。
我回到屋里,在髡子上坐下,想想有些生气,就说:
“自己脑袋都抬不起来,还挑三捡四的。”
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房间,换了旧衣服,下地去了。
晚上,队长来问我:
“成了吗?”
我摇摇头说:“太穷了,我家太穷了。”
第二天上午,我在耕田时,有人叫我看路上。
我抬起头来,看到五、六个人在那条路上摇摇摆摆地走来,还拉着一辆板车,只有走在最前面那人没
有摇摆,他偏着脑袋走得飞快。远远一看是二喜,我是一点也想不到他会来。
二喜见了我,说道:
“屋顶的茅草该换了,我拉了车石灰粉粉墙。”
我往那板车一望,有石灰有两把刷墙的扫帚,上面搁着个小方桌,方桌上是一个猪头。二喜手里还提
着两瓶白酒。
那时候我才知道二喜东张西望不是嫌我家穷,他连我屋前的草垛子都看到眼里去了。
二喜带了五个人来,肉也买了,酒也备了,想得周到。他们来到我们茅屋门口,放下板车,二喜像是
进了自己家一样,一手提着猪头,一手提着小方桌,走了进去,他把猪头往桌上一放,小方桌放在家珍腿
上,二喜说:
17
“吃饭什么的都会方便一些。”
家珍当时眼睛就湿了。
二喜他们把桌子和凳子什么的都搬到了屋外,在一棵树下面铺上了稻草,然后二喜走到床前要背家珍,
家珍笑着摆摆手,叫我:
“福贵,你还站着干什么。”
我赶紧过去让家珍上我背脊,我笑着对二喜说:
“我女人我来背,你往后背凤霞吧。”
二喜听后嘿嘿直笑。我把家珍背到树下,让她靠着树坐在稻草上。看着二喜他们把草垛子分散了,扎
成一小捆一小捆。我看一眼就知道二喜带来的人都是干惯这活的,手脚都麻利。下面留着四个用竹竿挑着
往上扔,二喜和另一个人爬到屋顶上铺。别看二喜脑袋靠着肩膀,干活一点都不碍事,茅草扔上去他先用
脚踢一下,再伸手接住。有这本领的人,在我们村里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没到中午,屋顶的活就干完了。我给他们烧了一桶茶水,凤霞给他们倒茶水,看到家里突然来了这么
多干活的人,凤霞笑开的嘴就没合上。
村里很多人都走过来看,一个女的对家珍说:
“女婿没过门就干活啦,你好福气啊。”
家珍说:“是凤霞好福气。”
二喜从屋顶上下来,我对他说:
“二喜,歇一会。”
二喜用袖管擦擦脸上的汗说:
“不累。”
(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注]万二喜,患歪脖子病。凤霞,因年幼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致哑。
2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我”(福贵)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真
实感,走进人物内心。
B.前来相亲的二喜一直在看破烂屋子而没怎么看凤霞,这让福贵担心二喜嫌家里太穷,福贵很反感二喜这
种嫌贫爱富的行为。
C.身体有缺陷的二喜与哑女凤霞相亲,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现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用设备制造加工服务费协议样本版B版
- 11拧螺丝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 揭秘文学之魅
- 6 观察与比较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供应链优化管理与合作服务合同
- 二手房屋买卖补充协议范本
- 长期租赁车辆协议书
- 蔬菜配送合同模板
- 专属工作任务承揽协议一
- 互联网科技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实验报告抑菌结果分析
- 华为财务分析报告
- 快速出具旧机动车评估报告
- 客户服务活动方案
- 临床检验血液学配套试题及答案2-13及临床路径试题
- 人员保有培训课件
- 水上抛石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 数据治理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 班组长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