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8/0E/wKhkGWcpi3iANaXvAALZ6RryivM904.jpg)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8/0E/wKhkGWcpi3iANaXvAALZ6RryivM9042.jpg)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8/0E/wKhkGWcpi3iANaXvAALZ6RryivM9043.jpg)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8/0E/wKhkGWcpi3iANaXvAALZ6RryivM9044.jpg)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8/0E/wKhkGWcpi3iANaXvAALZ6RryivM9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控制指南TOC\o"1-2"\h\u29927第1章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4228981.1质量控制基本概念 4219121.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与目标 483201.3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52989第2章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522202.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121672.1.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54032.1.2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6314582.1.3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6223252.2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6260362.2.1确立质量控制目标 6108832.2.2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6151402.2.3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672372.2.4质量控制资源配置 6284832.2.5建立质量控制流程 6176232.3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运行与改进 68652.3.1质量控制体系运行 6187222.3.2质量监督与检查 6302612.3.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7114312.3.4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 7261722.3.5外部评价与认证 78432第3章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7327473.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795723.1.1设计前期准备质量控制 7242423.1.2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789073.1.3设计后期服务质量控制 7324853.2设计文件审查 7184523.2.1设计文件审查内容 740933.2.2设计文件审查程序 8230593.3设计变更与优化 8127523.3.1设计变更 8302823.3.2设计优化 815544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823114.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8296324.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8310624.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8146614.1.3施工组织设计实施 8249824.2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8250184.2.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986334.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9239164.2.3施工设备管理 9164974.2.4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 9310934.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9314524.3.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9146604.3.2隐蔽工程验收 977814.3.3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954734.3.4竣工验收 9263694.3.5质量问题处理 94439第5章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9112405.1材料采购与验收 9271135.1.1采购管理 10142015.1.2供应商选择 10261135.1.3验收标准 10191865.1.4验收流程 10266135.2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053995.2.1质量标准制定 1025855.2.2质量监控 10233105.2.3质量问题处理 10104205.3材料试验与检测 10196865.3.1试验计划 1032835.3.2试验方法 1029925.3.3检测设备 11180725.3.4检测结果处理 11217835.3.5检测记录 1131461第6章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1104416.1施工技术管理 11183386.1.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构建 1177416.1.2施工技术交底 11150816.1.3施工技术档案管理 1155296.2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11319676.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12136.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1123076.2.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11270766.3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12315396.3.1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12303356.3.2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12219556.3.3绿色施工技术 12257696.3.4施工安全管理 124437第7章质量通病防治 1284267.1常见质量通病类型及原因 1231497.1.1结构安全问题 12109917.1.2裂缝问题 12243477.1.3防水问题 12151207.1.4装修问题 129517.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26087.2.1结构安全问题防治 12291767.2.2裂缝问题防治 13164217.2.3防水问题防治 1381147.2.4装修问题防治 13327637.3质量处理与应急预案 1327557.3.1质量处理 13118307.3.2应急预案 1325709第8章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 13236208.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4288578.1.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等要求制定。 1474478.1.2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144388.1.3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明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14250558.2工程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14301508.2.1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分为自检、互检、专检和终验四个阶段。 14167988.2.2自检阶段由施工班组对施工过程及施工结果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符合验收标准。 1464998.2.3互检阶段由各相关专业班组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14108458.2.4专检阶段由项目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1440968.2.5终验阶段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组成验收组,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14125588.2.6工程质量验收组织应建立健全,明确各参建单位职责,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14176488.3工程质量评价与创优 1475108.3.1工程质量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权威的原则。 14113808.3.2工程质量评价内容包括: 14309348.3.3工程质量评价方法可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 1477858.3.4工程质量创优应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争创优质工程。 15260408.3.5工程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改进、企业信誉评价及市场准入等方面。 157974第9章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 15241889.1信息化管理概述 15206189.1.1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5208309.1.2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5215879.1.3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 15235089.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6292229.2.1构建原则 16201979.2.2系统架构 1699779.2.3功能模块 16111259.2.4实际应用 16124859.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7321879.3.1大数据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71549.3.2人工智能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731085第10章工程质量持续改进与优化 17372910.1工程质量改进策略 17114410.1.1改进目标设定 17978810.1.2改进方法与工具 18312410.1.3改进措施实施 181419510.1.4改进效果评估 18856210.2质量风险管理 182219610.2.1风险识别 183119910.2.2风险评估 181266510.2.3风险应对策略 181063510.2.4风险监控 18771610.3工程质量优化与创新实践 181576610.3.1优化设计 182777110.3.2优化施工工艺 182695810.3.3优化材料管理 1970710.3.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91671210.3.5优化设备管理 192995010.3.6创新实践 19第1章工程质量控制概述1.1质量控制基本概念质量控制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实施过程进行系统的监督、检验和改进,以保证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标准的一系列措施。在建筑行业,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核心环节,旨在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美观性。1.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与目标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旦发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3)全员参与: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各参建单位、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形成合力。(4)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1)保证工程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合同要求。(2)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美观。(3)提高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管理水平。1.3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质量控制:对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进行审查,保证设计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合同要求。(2)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材料质量控制:对工程所需材料、构件等进行检验,保证其质量合格。(4)设备质量控制:对工程所需设备进行检验,保证设备功能稳定、质量可靠。(5)验收质量控制:对工程各阶段验收工作进行监督,保证验收标准和方法科学合理。(6)质量缺陷处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7)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管理水平。(8)质量信息管理:收集、整理、分析工程质量信息,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9)质量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培训与教育,提高质量意识。第2章工程质量控制体系2.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1.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9000系列标准,为建筑行业提供了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该系列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1.2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国发布的GB/T19000系列标准,等同于ISO9000系列标准,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指南。这些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保障工程质量。2.1.3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质量管理要求。2.2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2.2.1确立质量控制目标企业应根据项目特点、客户需求及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2.2.2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企业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实施。2.2.3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结构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明确各级质量管理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氛围。2.2.4质量控制资源配置企业应合理配置质量控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2.2.5建立质量控制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保证工程质量得到全过程控制。2.3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运行与改进2.3.1质量控制体系运行企业应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实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2.3.2质量监督与检查企业应建立质量监督与检查机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3.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估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效果,发觉问题及时改进。2.3.4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企业应收集、分析工程质量数据,查找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工程质量持续改进。2.3.5外部评价与认证企业可通过参加外部评价和认证,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3章工程设计质量控制3.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要点3.1.1设计前期准备质量控制(1)明确设计任务和目标,保证设计指导思想正确。(2)对设计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保证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和经验。(3)组织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及设计方案。(4)签订设计合同,明确设计质量要求、设计进度和费用等事项。3.1.2设计过程质量控制(1)建立健全设计管理制度,规范设计流程。(2)加强设计人员培训,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意识。(3)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保证设计创新性和实用性。(4)组织设计评审,对设计方案、施工图等进行审查,保证设计符合规范和业主要求。3.1.3设计后期服务质量控制(1)建立设计回访制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查,保证变更合理、经济、安全。(3)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3.2设计文件审查3.2.1设计文件审查内容(1)审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2)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满足业主的功能需求和质量要求。(3)审查设计文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4)审查设计文件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3.2.2设计文件审查程序(1)组织专家进行设计文件审查。(2)对审查意见进行汇总,反馈给设计单位进行修改。(3)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报相关部门审批。3.3设计变更与优化3.3.1设计变更(1)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程序和责任。(2)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查,保证变更合理、安全、经济。(3)对重大设计变更,需报请业主审批。3.3.2设计优化(1)鼓励设计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优化。(2)组织专家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评审,保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3)对设计优化成果进行总结,推广有益经验。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4.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4.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编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4.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施工组织设计应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依据,严格执行。4.1.3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质量。4.2施工现场质量控制4.2.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施工现场环境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降低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4.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应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2.3施工设备管理施工设备应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要求。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功能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4.2.4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4.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验收4.3.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质量检查应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4.3.2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按照验收程序进行,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要求。4.3.3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3.4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4.3.5质量问题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重大质量问题,要组织专家论证,制定整改方案,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第5章工程材料质量控制5.1材料采购与验收5.1.1采购管理在工程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采购环节。应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编制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供货时间等信息。5.1.2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选择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供应商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及良好的市场信誉。同时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及售后服务。5.1.3验收标准工程材料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内容包括材料外观、尺寸、数量、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等。5.1.4验收流程验收流程包括初验、复验和终验。初验主要对材料外观、尺寸、数量等进行检查;复验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等进行核实;终验对材料的内在质量进行检测。5.2材料质量控制要点5.2.1质量标准制定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材料质量标准,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5.2.2质量监控对材料生产、运输、储存、施工等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保证材料质量稳定。5.2.3质量问题处理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3材料试验与检测5.3.1试验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制定材料试验计划,保证试验工作有序进行。5.3.2试验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5.3.3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合格证明,保证设备准确、可靠。5.3.4检测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合格项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工程材料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5.3.5检测记录详细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为工程质量追溯提供依据。第6章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6.1施工技术管理6.1.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员职责,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性。6.1.2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等,保证施工人员掌握工程质量要求。6.1.3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加强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保存,以备查验。6.2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6.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保证工程质量。(2)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实行重点监控,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6.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1)严格把控材料采购关,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3)合理存放、使用材料,防止材料变质、损坏。6.2.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控制(1)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安全可靠。(2)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严格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6.3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6.3.1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6.3.2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6.3.3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6.3.4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第7章质量通病防治7.1常见质量通病类型及原因7.1.1结构安全问题(1)原因: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材料不合格,施工人员技能不足等。7.1.2裂缝问题(1)原因: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结构受力不均、材料收缩等。7.1.3防水问题(1)原因:设计缺陷,施工不规范,材料质量问题,细部处理不当等。7.1.4装修问题(1)原因: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施工工艺落后,材料选用不当等。7.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2.1结构安全问题防治(1)加强设计审核,保证结构安全;(2)严格施工过程管理,规范施工行为;(3)选用合格材料,加强材料检验;(4)提高施工人员技能,加强培训。7.2.2裂缝问题防治(1)优化设计,合理设置伸缩缝、沉降缝;(2)选用优质材料,降低收缩率;(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4)保证结构受力均匀。7.2.3防水问题防治(1)完善防水设计,注重细部处理;(2)选用优质防水材料,提高防水功能;(3)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保证防水层连续完整;(4)定期进行防水检测,发觉问题及时整改。7.2.4装修问题防治(1)注重设计实用性,满足使用功能;(2)选用绿色、环保、耐用的装修材料;(3)提高施工工艺,保证装修质量;(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质量问题。7.3质量处理与应急预案7.3.1质量处理(1)建立质量报告制度,及时上报;(2)成立质量调查组,查明原因;(3)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影响;(4)总结教训,预防类似再次发生。7.3.2应急预案(1)制定质量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能力;(3)加强施工现场应急物资储备,保证应急需求;(4)建立应急通信系统,保证信息畅通。第8章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8.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8.1.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等要求制定。8.1.2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主体结构工程安全及使用功能;(2)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及功能性;(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美观、环保及耐久性;(4)其他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8.1.3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明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8.2工程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8.2.1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分为自检、互检、专检和终验四个阶段。8.2.2自检阶段由施工班组对施工过程及施工结果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符合验收标准。8.2.3互检阶段由各相关专业班组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协调解决质量问题。8.2.4专检阶段由项目质量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8.2.5终验阶段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组成验收组,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8.2.6工程质量验收组织应建立健全,明确各参建单位职责,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8.3工程质量评价与创优8.3.1工程质量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权威的原则。8.3.2工程质量评价内容包括:(1)工程质量保证资料;(2)工程实体质量;(3)工程质量及处理情况;(4)工程质量创优成果。8.3.3工程质量评价方法可采用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8.3.4工程质量创优应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争创优质工程。8.3.5工程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改进、企业信誉评价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第9章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9.1信息化管理概述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实时、高效的管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9.1.1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质量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共享,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9.1.2信息化管理的特点(1)实时性: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实时反馈,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时效性。(2)全面性:信息化管理涵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3)精准性:信息化管理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精准性,减少人为误差。(4)高效性:信息化管理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9.1.3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发展趋势如下:(1)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2)信息化管理平台向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信息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提高工程质量水平。9.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原则、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及实际应用。9.2.1构建原则(1)实用性:系统应满足工程质量管理实际需求,操作简便,易于推广。(2)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质量需求。(3)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数据安全。(4)集成性:系统应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9.2.2系统架构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和展示层。(1)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工程质量相关数据,包括设计文件、施工数据、检测报告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3)应用层:提供工程质量控制相关功能,如质量计划、质量检查、整改通知等。(4)展示层: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工程质量信息,便于管理人员查看。9.2.3功能模块(1)质量计划管理:制定质量计划,跟踪计划执行情况。(2)质量检查管理:记录质量检查过程,形成检查报告。(3)整改通知管理:对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跟踪整改情况。(4)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5)文件资料管理:对工程质量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统一管理。9.2.4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效率。(2)降低工程质量风险。(3)提升工程质量水平。(4)促进工程参建各方协同工作。9.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9.3.1大数据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居间服务智能家居合同
- 买水果合同范例
- 个人出租陪玩合同范例
- 上海钣金加工合同范本
- 家庭司机雇佣居间合同
- 2025年北京劳动合同金融顾问企业战略咨询雇佣协议
- 商务酒店渣土清运合同样本
- 咖啡厅装修质保金协议
- 网络室外无线网桥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互联网平台市场调查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增韧剂(MBS高胶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新题速递之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024年9月)
- 202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一(有答案)
- 暑期预习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 (高清版)DB43∕T 1147-2015 太阳能果蔬烘干机
- 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及获取流程
- 结肠造瘘还纳手术配合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安防监控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