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1_第1页
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1_第2页
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1_第3页
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1_第4页
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防伪包装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防伪包装技术第一节概述一、防伪包装技术的定义包装的定义及功能

(GB4122-83)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1)保护功能。(2)方便功能。①方便生产。②方便贮运。③方便消费者的使用。④方便处理。(3)销售功能。(4)增值功能。

2.防伪包装技术的定义和功能定义:就是利用商品的包装物达到防伪的目的。生产厂家→经销商、商店、超市→消费者功能:(1)保护作用。商品生产者、消费者(2)遏制作用。(3)促进作用。改进、完善防伪包装技术或研制开发新的防伪包装技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4)科学验证作用。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识别,权威机构备案(如电码电话防伪、纹理防伪)。(5)增加信任度。二、防伪包装的特点和分类

1.防伪包装的特点(1)防伪包装的功能多、信息量大。首先要满足一般包装的基本功能,还要具有不同程度的防伪功能。防伪包装设计、防伪包装技术、防伪包装材料等手段。(2)防伪包装的生产、设计和使用更具科学性、技术性,更注意防伪技术和防伪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的应用,仿制难度大。(3)防伪包装的隐秘性。特定区域的加密、特定的结构设计、特殊材料、工艺等来实现,有些防伪特征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变色油墨

(4)防伪包装的防伪作用一般在商品的流通交换过程中才能体现。针对人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因素发挥作用。(5)防伪包装作用的发挥,有时需要社会力量来实现。电码电话防伪包装、网络查询防伪包装、专利技术防伪包装、商标防伪包装

2.防伪包装的分类(1)按照识别真伪的方法分类①一线防伪包装。指大众化识别真伪的包装,消费者不需专门的技术和仪器,仅用简单的方法或目测即可辨别真伪的包装。温变防伪油墨②二线防伪包装。非直观的、间接的、识别难度较大的防伪包装,它是将特殊材料或信息经特殊工艺加入到包装中,一般需要借助专门仪器设备、或由专家或专业人员才能识别的防伪包装。磁性防伪油墨、荧光防伪油墨③组合防伪包装。

(2)按照施加防伪技术的包装部位分类。①内部防伪包装。指在包装(内包装或外包装)内部施加一定的防伪措施的包装,或在包装内做特殊的标记,并在产品说明书中加以说明。防伪舌头②外部防伪包装。指在外包装的某处施以防伪措施的包装。采用这种形式的防伪包装非常多,拉线、激光全息定位烫印。③内外结合式防伪包装。指将内部防伪技术与外部防伪技术同时应用于一种商品的包装上。药品的纸盒包装:外部——防伪油墨印刷图文、激光全息定位烫印,内表面——防伪底纹开启部位——防伪暗记。(3)按照包装的种类分类。防伪内包装和防伪外包装。销售包装,香烟——纸盒、塑料薄膜、条盒、塑料薄膜、瓦楞纸箱。内衬材料——压纹处理,纸盒——防伪印刷或印后加工,两层塑料薄膜——防伪拉线,条盒——防伪印刷或印后加工,瓦楞纸箱一般不施加防伪技术。餐具的包装,采用彩印瓦楞纸箱作为一个销售包装单元,同时也是外包装,采取相应的防伪措施。标贴防伪包装是将防伪处理的特殊标签放入包装中或贴于包装上的防伪包装。酒类包装,将防伪标签粘贴在酒盒的封口处,药品包装,将电码电话防伪标签粘贴在药盒的开启处。

(4)按照防伪布局的大小分类。

①局部防伪包装。是对包装的某一部分进行加密防伪的包装。包装的内外包装上粘贴防伪标识、在包装的局部印刷防伪图文、在包装的某处烫印防伪标识等。

②整体防伪包装。是指对整个包装进行加密保护,采用防伪材料作为商品的包装材料进行防伪,防伪油墨或防伪印刷技术在整个包装上全部印刷防伪标识。(5)按照包装的结构分类。①开启结构防伪包装。瓶盖、盒盖、箱盖、袋口等设置有特制的防开启、防拆离结构等。②附加结构防伪包装。在包装的封口处粘贴永久性的标签或喷印上文字、图案、线条等标记,用户开启该包装后就不能再恢复到原有的包装状态。喷码、图文消失型胶带、新型光纤维防伪封条、自检拆封保护胶带③特制专有(专利)结构防伪包装。将包装的全部或局部,如盖、塞等设计成与众不同的结构,并申请专利加以保护。④特有技术结构防伪包装。选用特有(自己的专有技术)的难以仿造的材料、模具所制造的包装,包括难以仿制的复杂印刷、加工包装材料的特殊配方、保密的包装加工方法等。如借助特有的制版技术、印刷工艺、印后加工、后印刷防伪技术

(6)按照包装材料分类。①油墨防伪包装。②材质防伪包装。激光全息防伪产品、多层染色防伪纸板、各种防伪纸张、防伪塑料薄膜、防伪箔(7)按照特种技术分类。条码防伪包装、电码电话防伪包装、电子指纹防伪包装等三、防伪包装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纸张防伪技术激光全息图防伪纸、水印纸激光全息图防伪纸,略贵于普通复合金银卡纸,只相当于全息防伪商标价格的十分之一,技术简单,容易被仿制。

2.印刷防伪技术多色串印,雕刻凹版印刷

3.油墨防伪技术实施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重视性强。紫外荧光油墨、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热敏防伪油墨、磁性油墨、生化反应油墨等。

4.条码、电码防伪标识及电话识别系统隐形条码、金属条码。

5.综合防伪包装防伪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包括七个方面:(1)科学技术综合。(2)附属产品功能综合。商标、合格证、标签、说明书、警示语、广告、企业简介、促销卡、质量三包证。(3)管理技术综合。合格证、标签、质量三包证书与售货发票一起。(4)基础材料复合。激光全息水印纸与塑料薄膜复合,防伪油墨、印刷设备。(5)结构形式技术手段。袋封、不干胶带封、盒封、卡封、环封。(6)警示语技术手段。(7)报废技术手段。包装不能重复使用。综合防伪包装技术的特点:

(1)技术复杂,难仿制。(2)具有强大的实体防伪功能。(3)具有强制防伪双重功能。(4)综合防伪包装具有一次性使用(撕开后即报废),不可再用的特点。(5)使用成本低。四、防伪包装技术的主要内容1.包装材料防伪技术是指通过选择与设计具有防伪性能的包装材料进行防伪的技术。水印纸、激光全息防伪纸、纤维丝加密纸,防复印纸等,另外还有纹理防伪纸张、塑料防伪薄膜、防伪胶带等。2.油墨防伪技术是指通过采用防伪油墨进行防伪的技术。实施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如光、热、光谱检测等)、重现性强。3.印刷防伪技术指利用印刷中的一些要素(如原稿、印版、印刷机等)进行防伪的技术。制版防伪技术、多印刷工序(如胶凸合印、胶凹合印、胶丝合印等)防伪技术、多色串印防伪技术。

4.印后加工和后印刷防伪技术印后加工防伪技术是在商品包装印刷结束后,利用印后加工技术或设备对商品实施的防伪技术或方法。烫印防伪技术、折光模压技术、激光全息烫印图像转移防伪技术。后印刷防伪技术是指包装(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的装潢印刷工序是在完成产品的包装后再进行印刷的一种工艺技术。

5.生物防伪技术

6.计算机与网络防伪技术密码查询防伪技术,图像隐藏技术、特殊加网防伪技术、数字水印防伪技术

7.包装结构防伪技术撕毁性封签、破坏性纸盒、易拉环、塑料断裂环第二节防伪包装技术一、防伪包装结构(一)结构防伪包装设计原理利用包装容器的特殊结构达到防止假冒的目的。(二)结构防伪包装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防伪把包装的整个外形或整个包装材料设计得与众不同,以此来达到防伪的目的。特殊的造型结构、全封闭式结构、整体功能性包装材料结构(1)全封闭式防伪盒图8-3易剪型防伪罐1-罐身的立面;2-罐盖;3-压痕条;4-小孔图8-4卷切型防伪罐1-罐身的立面;2-罐盖;3-压痕条;4-压痕条上的翘起端图8-5封带型防伪盒1-易拉环;2、5-压痕块;3-封带;4-盒盖;6-立面图8-6断身型防伪盒1-立面;2-盒盖;3-易拉环;4-压痕条的弯曲部分;5-压痕(2)一次罐装防伪封闭容器图8-7一次罐装防伪封闭容器结构图1-容器盖;2-盲塞;3-弹性体;4-变径体;5-伸出销;6-变径体上盖;7-限位环;8-变径体下盖;9-阶梯形颈容器(3)全封闭防伪塑料包装桶图8-8全封闭防伪塑料包装桶结构图1-易裂条;2-防伪开口;3-撕裂带;4-凹顶;5-内加强筋;6-外加强筋;7-伸缩式盖嘴;8-密封板;9-盖帽;10-形槽;11-内环边;12-柔性密封圈;13-外环边;14-桶口勾;15-凸起卡环;16-加固环;17-桶罢;18-桶壁;19-加强筋;20-凸环;21-桶底;22-加强筋;23-凸环(4)一次性防伪瓶图8-9卡环式一次性防伪瓶结构图1、5-环形槽;2-瓶塞;3-板状顶盖;4-瓶口;6-卡环;7-瓶体图8-10缩口式一次性防伪瓶结构图1-阶梯台阶;2-蛇形管状瓶盖;3-瓶接口;4-瓶体2.局部结构防伪

在商品包装的某一部位采用特殊结构进行防伪。封口、出口结构、局部结构、附加结构。毁灭式防伪包装。毁灭式防伪瓶盖、发光字幕防伪瓶盖、电子语音防伪瓶盖防伪标签滚压式防盗铝盖二、非复位性防伪包装设计设计原理利用在进行防伪包装设计与制作时,通过专门设计,使商品包装开启后难以恢复原有位置,从而判断包装内的商品是否被使用或调换,以此达到防伪的目的。2.设计方法(1)力学定位设计法①瓶塞压合定位,②玻璃球堵口定位,③旋盖定位。(2)胶质定位设计法用胶质材料对包装容器的封口件(如盖、塞等)进行粘合,一旦开启后就难以恢复原位,无法保证达到原装效果。普通胶质和热熔胶质(易拉罐、玻璃材料)。(3)填充定位设计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包装进行填充定位,且该材料在填充后固定成型,而一旦打开或启用后恢复不了原样。(4)机械定位设计法(a)瓶塞(b)容器瓶体(C)压入卡合封口图8-11机械定位示意图d-容器封口卡合直径;F-卡合压入力(5)组合定位设计法利用封口部位的各部分封口元件(材料),使包装得以严密封合,而当要使用商品打开包装时,必须将封口处各个元件破坏方可取出包装内容物。图8-12三重防伪保险瓶盖开启示意图(6)易拉型防伪设计易拉罐、香烟、酒类非复位性防伪包装的特点:(1)必须通过破坏包装容器的局部,使其无法恢复到原先状态实现防伪。(2)必须在包装容器开启部位设置特定的开启器件(如拉环、拉口、拉舌等),有的还特设开启附件,便于消费者使用和识别防伪措施。(3)将材料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构造等结合为一体,具有设计与加工制造的秘诀与技巧。(4)该防伪技术直观、易于识别。内封金属箔防伪瓶盖内封金属箔铰链盖可重复密封型安全袋三、材质防伪包装设计利用包装材料的特殊功能而使商品得到保护。保密性好和难以破解。多层彩色荧光防伪纸板揭开型防伪材料四、色彩防伪包装设计利用颜料的选择与组合,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的包装部位表现出特定的色彩。发光粉、发光涂料、发光纤维----磷光油墨、荧光油墨(1)色料色彩防伪。利用色料混合的原理使包装色彩变化进行防伪。颜料、染料、油漆、涂料“专色印刷”

----利用油墨的配色原理配制专门的、特定的色彩,并且制定固定的、独有的色彩标准对照卡,用以控制包装印刷过程中颜色的复制。(2)水分鉴别色彩防伪。利用一些物质随含水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色彩的现象进行防伪。湿敏变色油墨(3)酸碱鉴别色彩防伪。五、理化效应防伪包装设计(1)技术含量高,仿制难度大,防伪可靠性高。(2)配合性要求较高。所谓配合性,是指内因与外因的配合,内因是指产生理化效应的原理与内部成分的特性,外因是指判别理化效应防伪的具体方法和措施。(3)灵活性强。可选用的材料种类多、使用方法可选择(可以直接加入、合成或单独使用)、色彩变化多(单色、多色,可逆、不可逆)理化效应防伪包装设计的原理:在包装(或包装材料)中加入特殊的物质(或化学成分),当外界某些条件发生变化时,包装会产生某些物理变化,从而可以识别真伪。包装条件的物理变化包括:色变、热变、声变、光变(发光)、味变(气味)等;加入的特殊物质主要是可变性的物质,如变色剂、发热剂等。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颜色变化来识别,也有通过其他信息(如磁性)变化来识别的。设计的关键是:寻找出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发出让人直接感觉到的信息或信号),将这种物质通过各种方法加入到包装材料内部或包装表面。应用:光变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磷光油墨、热敏油墨、防涂改油墨等。六、重复式防伪包装设计利用包装上的特殊标记与原有存档标记在特征上的重复性辨别真伪。图案特征重复图案色彩重复材质重复气味重复变形重复1.图案特征重复利用包装(或标签)图案中某些要素的特征与标准存档图案中要素的特征相吻合程度辨别真伪。图案大小重复、图案形状重复、符号(标志)重复、方位(位置)重复等。2.图案色彩重复(1)固定色彩重复。(2)可变色彩重复。3.材质重复4.气味重复5.变形重复七、专利技术防伪包装设计(1)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如产品的制造方法或工艺、材料的配方、药品的配方等。20年(2)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凡是产品结构、形状或者结构和形状相结合,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年(3)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这里强调的“外观”,即外表,如工艺品、包装箱、包装袋、包装盒都属于外观设计。10年发明专利技术用作防伪包装主要指包装中的材质、结构、包装部件的制作方法;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指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包装的组合形式;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包装的造型、包装画面图案、专色。八、独有(专有)技术防伪包装设计专有的生产工艺、材料配方、技术秘诀、操作规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要求。包装原材料的选择、性能参数、试验条件、制造过程及环境要求,供料渠道与途径、设备型号与规格、控制方式等。秘密性、风险性和时效性。九、商标防伪包装设计商标是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的可视性标志。独占性。无形资产,具有价值,商标注册与其他防伪技术相结合用于防伪包装,十、其他防伪包装技术贴体包装技术与泡罩包装技术(1)贴体包装技术:衬底抽真空,(2)泡罩包装技术(3)两种包装技术的防伪特性①在生产线上直接对产品进行包装操作(现场生产),②一般采用封闭式包装,使用时必须先破坏掉包装才能取用商品,③包装费用较高,有利于价格方面的防伪,如医药、食品、化妆品、文具、小五金、机械零件、玩具、礼品、装饰品等。(4)两种包装技术的差异2.热收缩包装技术在商品生产现场对商品实施包装操作,一次性、实时性①食品包装领域,如各种快餐商品、乳酸类食品、饮料、小食品、啤酒罐、各种酒类等的包装。②非食品包装领域,如标签及瓶盖封口、纤维及衣物、气溶胶制品、体育用品、化妆品、医药品、油脂、洗涤剂、文具、玩具、办公用品、厨房用品、日用品。“防窃”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包装防伪技术:①对收缩膜基材(一般是BOPP)有特殊的要求,生产设备造价昂贵。②宽幅全息透明模压技术与加密全息图像防伪技术相结合。3.拉伸包装技术现场实施包装操作”和包装的“一次性和实时性”4.模内标签(1)模内标签的特点①高性价比。传统标签有:热收缩标签、丝网直接印刷标签和不干胶标签。②防伪性。③环保性。④局限性。在模内贴标过程中排气困难,或吹塑制成的容器体积过大,就不适用。(2)模内标签工艺技术在吹塑或注塑过程中把已经印刷好的标签嵌入容器中,使标签和容器结合为一体。基本过程是:模内标签吸附在模具内(标签印刷面朝内,固状黏胶剂面朝外)。塑料瓶的原料加热吹塑,标签固状黏胶剂开始熔化并和塑料瓶体结合在一起。(3)模内标签材料纸张类材料的优点是没有静电干扰,减少吹瓶时吸取标签的损耗;缺点是遇水或受潮会变形,降低使用价值,另外它与塑料瓶不是同质材料,不便于回收再利用。薄膜材料标签加工过程不会因变形而产生套印、模切不准的问题,可随瓶体的变形而变形,瓶体表面不会出现标签起皱现象。印刷面(PE、BOPP和PE+PP)、中间层、胶黏层组成。(4)模内标签需要解决的问题①静电问题----静电消除装置。23℃,50%。②印刷方向和印刷张力等问题③油墨的印刷适性问题----瞬间温度很高④模切问题----经硬化处理的专用模切设备。包装防伪的形式

1.包装盒上加贴防伪标签包装盒上的防伪标识包括激光全息防伪标识,各种防伪油墨印制的防伪标识、荧光防伪标识,热敏防伪标识,电话防伪编码标识等等,几乎所有具有防伪功能的标识、标签均在包装上有所应用。

2.包装盒上加贴防伪防揭封条/封口在包装盒上加贴防揭封条/封口,也是一种包装防伪方法,如国内特快专递EMS的封口带,乐百氏封箱带,清华同方电脑的封口标签,中国体育彩票发行设备的包装箱封口签等。

3.包装盒外使用激光全息薄膜封装采用大幅面印制的防伪全息图像或一般专用图像的激光全息薄膜作为包装材料,或复合在纸张表面,如飞利浦灯泡包装,联合利华的高露洁牌牙膏,爱普生公司的墨盒包装等均采用激光全息薄膜。

4.包装盒内容物防伪使用防伪保修卡、防伪证明、防伪客户服务卡、防伪授权书、防伪说明书、防伪安装指南、防伪安装协议书等。如西安制药厂利君沙的水印纸说明书,交大昂立口服液的水印纸说明书,惠斯特科技公司的软件客户服务卡,冠群金辰软件公司的软件使用授权书等等。

5.包装容器本身的专利设计防伪如乐百氏旋风盖,酒鬼酒也是在瓶身和瓶口上直接进行防伪设计。乐百氏旋风盖酒鬼酒包装防伪新技术

1.包装材料本身使用特殊或特制的包装纸。如分层染色防伪纸板,这种新型包装防伪材料是在纸板制造过程中对内部纸浆层进行分层染色,利用纸板本身的可撕性和可打磨性,将防伪识别功能延伸到纸板的内部结构中,任何外部印刷技术都无法仿冒,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2.在包装盒上局部采用定位烫印全息图像技术或与包装材料合而为一的特殊标识技术压纹技术。隐含文字或图形的安全压纹技术全息激光烫印技术是目前较为安全和新颖的防伪技术之一,已为烟草、酒类、化妆品以及药品等包装广泛采用。也可与三维动感底纹防伪设计,高精度高品质折光光纹设计结合应用。如芙蓉王、云烟、大红鹰、泸州大曲等烟酒包装,感康片剂的包装盒均采用了这种技术。3.包装物编号与内容物编号一一对应或相互解码防伪技术。采用激光打码或喷码机随机喷码技术,将包装物和内容物用编码实施个性化和防窜货处理,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真伪,同时两个编码可以相同或存在某种对应换算关系来防止包装的再次利用。也可以使用加密的条形码或具有数据库功能的PDF417二维码技术。条码技术的使用同时满足了物流的自动识别和快速识别的要求。4.包装盒内面的防伪底纹设计和安全印刷技术。采用单一的防伪线条(版纹)设计技术和专色印制防伪图案,如西安制药厂利君沙片剂的包装盒内表面即印制了防伪版纹。采用扰视底纹安全设计技术,并使用解码片来识别包装物的真伪。如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维宏”阿奇霉素片包装。5.小包装盒外表面整体防伪底纹安全设计和安全印刷技术所谓的防伪底纹安全设计是指综合利用各种防伪设计元素进行创意性组合并与包装使用者的个性特征紧密结合的,完全不同于商业设计的特种设计技术。这些防伪设计元素主要包括:个性化底纹、防扫描/复印设计、纽索饰花球、线条浮雕图文、缩微文字、潜影技术、暗记技术、蒙版技术、劈线技术、扰视图文技术等等。扰视图文技术,国外称为:scrambled

indicia(SI)技术,国内称为:版纹开锁技术。Scramble

Indicia技术(扰视图文技术),这是美国图像安全系统公司(GSSC)和匈牙利优拉设计公司共有的专利技术。人的肉眼看不见这种标记,阅读机也不能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