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_第1页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_第2页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_第3页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_第4页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B.反对封建专制和旧道德C.宣扬封建迷信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2、题干: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仅是一场学生运动的联合B.仅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C.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与五四精神紧密相连D.触发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3、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产物。C.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推动了汉语文学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马克思主义者。4、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和分裂。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A、孔子B、禹C、启D、周武王6、战国七雄之一,实行变法改革,增强了国力,奠定了其在战国后期成为最强国家基础的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魏国7、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理念中,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阴阳家思想8、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体现为:A.行省制B.郡县制C.省制D.官僚制9、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稳定经济政策的措施?A、土地改革B、公私合营C、统购统销D、农村合作化10、题干: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B、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C、改革开放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D、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11、下列哪项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12、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的反封建纲领“旧三民主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13、【题目】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字,下列哪项解释最准确?A.主要是以民族解放为主要目标B.主要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任务C.主要是指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D.主要是指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4、【题目】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论断主要依据以下哪项?A.中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B.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与世界无产者的任务相同C.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D.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5、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是______。A.进行土地改革B.抗日救亡C.推动国共合作D.发展国民经济1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提倡民主和科学B.反对封建礼教C.提倡白话文D.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宋神宗曾御书《儒家格言》曰:“厉于合同,以养百姓。政而合,则德立;德而和,则政成。”——摘自《中国通史》第三卷(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和宋神宗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说明唐太宗和宋神宗的观点和共同点能在当时起到哪些积极作用?(8分)第二题材料一:据考古发现,20世纪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铜敦。敦是一种古代盛食器,形似敦厚的瓦罐,底径较大,有盖,盖上有环钮,肩部常设双耳。这些铜敦在铸造时多采用失蜡法,器身及耳、钮等附件均=list1:1,先分别铸造成型,然后组装焊接而成。材料二:战国时期,我国古代mastershipofcasting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长沙左家塘一号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铜敦,盖盖上的成网状云纹,线条流畅,高分گردDownloadNCAD*a级细致;器腹及盖沿的夔龙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错金银虎形吞环兽首錾纹局部,错金银装饰技术非常娴熟。湖南省博物馆的战国铜敦,内容更加复杂,每边的外围用莨菜纹装饰,上下两边各有站立的双兽,用错金银装饰,制作的非常精工。(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采用失蜡法铸造铜敦技术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铜敦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地位及意义。第三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些救亡运动,虽然有其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但在当时客观上起了推动中国人民觉醒的作用。材料二: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先进分子虽然提出过向西方学习、变法维新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救国方案,但在思想深处还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仍然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可以协调一致的。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都必须以彻底的反传统思想为前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主要贡献。第四题题目背景资料: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清朝,虽然面临外来侵略的压力,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题目内容:请根据上述背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6分)2.清朝在乾隆年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6分)3.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8分)答题要求:每个问题的回答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论据充分。总字数不少于300字。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B.反对封建专制和旧道德C.宣扬封建迷信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旧道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但并没有宣扬封建迷信。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题干: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仅是一场学生运动的联合B.仅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C.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与五四精神紧密相连D.触发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为主要口号,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与五四精神紧密相连。因此,C项是正确的。A、B项说法过于片面,D项说法不准确,五四运动虽然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非触发其爆发。故选C。3、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B.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产物。C.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推动了汉语文学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马克思主义者。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并非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如胡适、陈独秀等人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文化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能说所有领导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D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4、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和分裂。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全消除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分裂,但其本身并非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是由多种复杂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因于辛亥革命本身。因此,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A、孔子B、禹C、启D、周武王答案:B、禹解析: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被认为是夏朝的第一位君主。禹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时期的领袖,他领导了多次治水工程,被后世尊称为“大禹”。禹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王位,结束了禅让制,开启了世袭制,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确立。6、战国七雄之一,实行变法改革,增强了国力,奠定了其在战国后期成为最强国家基础的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魏国答案:C、秦国解析:秦国通过商鞅的变法,不仅经济得到发展,军事上也得到强大的增强,最终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C选项的秦国是正确答案。7、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理念中,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阴阳家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中的“民本”理念强调“仁政”、“仁爱”、“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君主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是C。8、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体现为:A.行省制B.郡县制C.省制D.官僚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这一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郡县的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正确答案是B。9、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稳定经济政策的措施?A、土地改革B、公私合营C、统购统销D、农村合作化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稳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改革(A)、统购统销(C)和农村合作化(D)。公私合营是1953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形式,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稳定经济政策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B。10、题干: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B、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C、改革开放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D、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确实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A),并且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B),如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C)。然而,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还包括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错误的是D。11、下列哪项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答案:C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通过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等方面,达到了瓜分中国的局面,彻底确立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12、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的反封建纲领“旧三民主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答案:B解析: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选项B中的“民主主义”并非孙中山提出的“旧三民主义”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B。13、【题目】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字,下列哪项解释最准确?A.主要是以民族解放为主要目标B.主要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任务C.主要是指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D.主要是指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答案】C【解析】在这里,“新”字主要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领导。虽然选项A、B、D也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但它们没有体现“新”的本质含义,因此,正确答案为C。14、【题目】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论断主要依据以下哪项?A.中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B.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与世界无产者的任务相同C.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D.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答案】A【解析】毛泽东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因为中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虽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但并不是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15、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是______。A.进行土地改革B.抗日救亡C.推动国共合作D.发展国民经济答案:B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其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救亡斗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选项C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中心任务;选项D是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A、C、D三项。1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提倡民主和科学B.反对封建礼教C.提倡白话文D.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民主、科学、白话文,反对封建礼教。这场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中,虽然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但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导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是民主、科学和实用主义,所以选项D不正确。选项A、B、C均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宋神宗曾御书《儒家格言》曰:“厉于合同,以养百姓。政而合,则德立;德而和,则政成。”——摘自《中国通史》第三卷(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和宋神宗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说明唐太宗和宋神宗的观点和共同点能在当时起到哪些积极作用?(8分)答案:(1)观点: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强调“存百姓”对于君主统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显示了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材料二反映了宋神宗表达了对百姓的看法,并强调了“政而合,则德立;德而和,则政成”的治理理念。(4分,每个材料2分)共同点:他们都主张统治者应重视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认为民众是国家安危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2分)(2)积极作用:唐太宗和宋神宗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较高的治国理念,尤其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这在当时能够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有助于减轻民众负担,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深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联系。(8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和宋神宗时期主流史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对唐太宗和宋神宗言论的解读,总结出他们重视民生、强调“以民为本”思想的共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具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题材料一:据考古发现,20世纪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铜敦。敦是一种古代盛食器,形似敦厚的瓦罐,底径较大,有盖,盖上有环钮,肩部常设双耳。这些铜敦在铸造时多采用失蜡法,器身及耳、钮等附件均=list1:1,先分别铸造成型,然后组装焊接而成。材料二:战国时期,我国古代mastershipofcasting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长沙左家塘一号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铜敦,盖盖上的成网状云纹,线条流畅,高分گردDownloadNCAD*a级细致;器腹及盖沿的夔龙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错金银虎形吞环兽首錾纹局部,错金银装饰技术非常娴熟。湖南省博物馆的战国铜敦,内容更加复杂,每边的外围用莨菜纹装饰,上下两边各有站立的双兽,用错金银装饰,制作的非常精工。(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采用失蜡法铸造铜敦技术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铜敦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地位及意义。答案:(1)原因: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2.失蜡法铸造技术成熟,能够满足制作铜敦等复杂器物的需求。3.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为铜敦铸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市场和条件。(2)地位及意义:地位:战国铜敦在古代手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铸造技术的领先水平。意义:1.提升了我国古代铸造技术在世界的地位,对世界手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丰富了战国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社会对高品质生活用品的需求。3.为后世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我国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扬。解析:(1)在解答第一问时,首先要分析战国时期铜敦采用失蜡法铸造技术的原因。通过材料一、二我们了解到,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失蜡法的成熟使得制作复杂的铜敦成为可能。同时,战国时期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为铜敦铸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市场和条件。(2)在解答第二问时,要根据材料二中的描述,概括出战国铜敦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及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战国铜敦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铸造技术的领先水平,提升了我国在国家手工业技术领域的地位。同时,铜敦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丰富了物质生活,并为后世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三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些救亡运动,虽然有其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但在当时客观上起了推动中国人民觉醒的作用。材料二: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先进分子虽然提出过向西方学习、变法维新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救国方案,但在思想深处还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仍然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可以协调一致的。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都必须以彻底的反传统思想为前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主要贡献。答案:(1)表现: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影响: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主要贡献: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必须以彻底的反传统思想为前提,向西方学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解析:(1)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列强在华的侵略行为上,他们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这种危机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些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来挽救民族危亡。(2)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还是思想文化,都必须以彻底的反传统思想为前提。这一认识打破了之前认为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可以协调一致的幻想,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后来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