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六)(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题(32分)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句子内容,把画线的句子换成恰当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⑴爬几个小时的山,大家都累得精神疲劳,没有一点力气,便席地而坐,在半山腰休息。⑵奥楚蔑洛夫之流,只能在民众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和武力,可一到他的主子面前马上就会露出一副奴才相。⑶在公安干警的反复查问之下,嫌疑犯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不能自圆其说,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前后经过。⑷贫寒的家境,使她品尝了生活太多的艰辛,小小年纪就知道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精细,不使浪费地过日子。A.精疲力竭耀武扬威语无伦次精打细算B.精疲力竭耀武扬威语无伦次节衣缩食C.声嘶力竭逞强施威语无伦次节衣缩食D.声嘶力竭耀武扬威颠三倒四精打细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精疲力竭”意思是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声嘶力竭”意思是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精疲力竭”与划线处意思一致;第二空,“耀武扬威”意思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逞强施威”意思是依仗着自己强势的一面,对别人施加压力,以显示自己的威风。“耀武扬威”与划线处意思一致;、第三空,“语无伦次”意思是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颠三倒四”意思是(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语无伦次”与划线处意思一致;第四空,“精打细算”意思是(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节衣缩食”意思是省吃省穿,泛指节俭。“精打细算”与划线处意思一致。故选A。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任务终于完成,大家如释重负,感觉轻松了不少。B.南迦巴瓦峰的风光,气象万千,美不胜收。C.他把这些年计算机发展的最新信息,一览无余地告诉了我。D.您的这番话真是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如释重负”意思是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语境中指任务完成后大家的心情由紧张变放松,使用正确。B.“气象万千”意思是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语境中指南迦巴瓦峰的风光壮丽美观,使用正确。C.“一览无余”意思是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语境中告诉的对象是“最新消息”,适用对象不当,应换成“原原本本”。D.“醍醐灌顶”意思是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语境中指说的话让人大受启发,使用正确。故选C。3.(2021·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一期中)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学习古代诗文,当然有很多方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B.“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的一生总要有点追求,为社会、国家留下点什么。C.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很难想象西部山区里还有“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孩子。D.常言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不重视眼前的事,将来必然受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习武的人应该经常练习,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选项中指学习古代诗文应多读,使用正确。B.“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意思是人虽然走了,其名却让人难以忘怀,如同大雁飞去,留下其鸣之声。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做些有益于后人之事。选项中说人的一生要为社会和国家做有益的事,使用正确。C.“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选项中用来形容山区孩子生活贫困的状况,使用正确。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意思是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选项内容强调的是要重视眼前的事,故使用不正确。故选D。4.(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课本《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中的相关内容,了解词语的语体色彩,分析下列各句中有无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当的情况。(12分)(1)“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2)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3)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4)“三岁四岁狗也嫌。”小点点一会儿爬到床上翻跟头,喊“我是孙悟空”;一会儿又在地上爬,喊“我当解放军,母亲给我买枪”。(5)洋柿子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软毛,花色黄,结浆果,球形或扁圆形,红或黄色,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6)老村主任一进门就说:“张全家的二亩地,秋里收了一千五!咱都得科学种田,都弄它一千五。”(7)“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答案】(1)语体色彩不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2)根据内容,应是家长和孩子对话,应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3)“遂”属于文言词汇,用于此处语体色彩不当。(4)“母亲”语体色彩不当,应该用“妈妈”“娘”等。(5)“洋柿子”语体色彩不当,应该用“番茄”。(6)“雅正”语体色彩不当,应该用“指出”。【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1)“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得体。这是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言论,应使用书面语,(2)“身体欠佳”不得体,根据内容,这里应是家长和孩子对话,应用口语语体,而是“欠佳”是书面语体。(3)“遂”属于文言词汇,不得体,此处是日常生活化的表达,应该使用口语。(4)“母亲”语体色彩不当,此处是日常对话,应使用口语。(5)“洋柿子”语体色彩不当,此处是对“番茄”的说明性文字,属于书面语,应该用“番茄”或“西红柿”。(6)“雅正”语体色彩不当,此处是日常口语,“雅正”属于正式的书面语,应该用“指出”。5.(2021·江西·吉安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6分)示例:比赛夺得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____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______”;甚至还可用“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2)比赛平局,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____”“____”“____”。【答案】(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难决雌雄/平分秋色【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根据题中要求可知,“讲究措辞”指在不同场合中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所谓的“文雅”“形象”指的是“有文化意蕴”“形象生动”。本题要求讲究措辞文雅,需要选择文雅的书面语来表达。第一处语境要求写决赛失败的文雅的词语,如用两个字,可以用“败北”或者“折戟”。败北:打败仗。折戟:形容失败惨。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铩羽而归”或者“屈居亚军”。铩羽而归: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光彩地返回。用以形容失败归来。如用“句子来表达”,可以说“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第二处语境强调比赛平了,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用“握手言和/难分伯仲”或者“决雌雄/平分秋色”。握手言和:指竞赛双方不分胜负。难分伯仲: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难分雌雄:不分上下;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望文生义,即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下列成语容易望文生义,请解释其加点字的意思。(8分)①不足为训(________)②文不加点(________)③不速之客(________)④不赞一词(________)⑤不经之谈(________)⑥不刊之论(________)⑦屡试不爽(________)⑧不名一文(________)⑨吊民伐罪(________)⑩细大不捐(________)⑪久假不归(________)⑫危言危行(________)⑬侧目而视(________)⑭不孚众望(________)⑮春意阑珊(________)⑯苦心孤诣(________)【答案】准则涂上一点,表示删去邀请参与正常修改差错占有慰问舍弃借正直斜着眼睛令人信服将尽,衰落独自达到【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中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能力。①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故“训”解释为“准则”。②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故“点”解释为“删改、删去”。③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故“速”解释为“邀请”。④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故“赞”解释为“参与”。⑤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故“经”解释为“正常”。⑥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故“刊”解释为“修改”。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故“爽”解释为“差错”。⑧不名一文:不占有一分钱,形容穷困到了极点。故“名”解释为“占有”。⑨吊民伐罪:抚慰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故“吊”解释为“慰问”。⑩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爱惜物力、人力。故“捐”解释为“舍弃、抛弃”。⑪久假不归:久借不还。故“假”解释为“借”。⑫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故“危”解释为“正直”。⑬侧目而视:意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故“侧目”解释为“斜着眼睛”。⑭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故“孚”解释为“令人信服”。⑮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故“阑珊”解释为“将尽,衰落”。⑯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故“孤诣”解释为“独自达到”。二、阅读与鉴赏(28分)(一)(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9分)“旮旯”一词探源庄寿雨“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阿尔本格勒镇等。“旮旯”“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语“库伦”(蒙古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是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词汇的演变过程推测出其演变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尔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族聚集区,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哨呐、珐琅等,在阿尔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原意。阿尔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有删改)7.有关“旮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旮旯”是音译外来词语,与阿尔泰语系词语“格勒”发音相似,语源应相同。B.按汉字造字法,“旮旯”两字的构成都有“日”字,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C.“旮旯”原表示居住地,汉语借用过来,演变至今,意思没有太大变化。D.阿尔泰语系中,“旮旯”的意思与阿尔泰语系诸族崇拜太阳神的信仰有关。8.对第三段中“这个规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一外来词用的人多了,词义发生了变化,时间长了变化后的词义就固定下来了。B.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意义。C.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交际中就改变了其意义。D.某一外来词因为使用它的人多了,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9.下列关于“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的解说,正确的—项是()(3分)A.原词为褒义,汉语音译过来之后指“不起眼的小巷子”,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甚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B.原词为阿尔泰语系的词语,后来,该语系某族人来到汉族聚集区,在回答他们从何处来时,将此词传入,后被各地汉民族借用。C.原词发音与“格勒”相似,汉语借用后语音被打趣地变为“旮旯”,“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D.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译过来后词义由神圣演变为世俗,所指地方也由大变小。【答案】7.C8.A9.D【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重要概念的能力。C项,“意思没有太大变化”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所以,“旮旯”的意思是有变化的。故选C。8.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重要词语的能力。B项,“某一外来词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在原文没有这样的说法,根据原文举例“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某外来词的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C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文不是改变了外来词的意义原因。人们在交际中改变了外来词的意义,是因为外来词来的次数多了。D项,“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某一外来词因为使用它时间长了,词义经演变后也就固定下来了。比如“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故选A。9.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技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有误,文章第三段的结尾说“时间长了,就演变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并无轻蔑歧视之意。B项,“后被各地汉民族借用”扩大范围,文章第一段说“‘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第二段说“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各地”。C项,“‘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有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并不是说它们的读音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是说这两个字不能拆开。故选D。(二)(2021·山东·高一月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9分)材料一:“文明互鉴真硬核,融梗柠檬谁觉得。霸凌第一九九六,块链不知太难了。”2019年12月2曰,《咬文嚼字》编辑部以一首“顺口溜”发布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XX千万条,XX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难/南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十条流行语入选。此次评选,编辑部依然坚持一贯的评选标准,考虑所选条目的“社会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在两者之间尽量寻找平衡点。流行语是时代的“脚印”,是时代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反映时代特征,这一直是《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今年入选的“文明互鉴”“区块链”“XX千万条,XX第一条”等,年度特征无不明显。“打卡”最初一直在榜单上,最后落选就是因为它“太旧”了,没有今年的年度特点。流行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咬文嚼字》一直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今年入选的词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有许多条目的流行度很高,但由于不符合这一标准落选了。比如“盘”“雨女无瓜”“夸夸群”等,都是因为语言上的“创新”不足而落选的。(摘编自“澎湃新闻”)材料二:2019年的流行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的时事动态,“霸凌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文明互鉴”体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形象的能力与方向,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与往年相比,2019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也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与热点事件引起的争论有关,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到“起源”,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柠檬精”更像是“羡慕嫉妒恨”与“杠精”指喜欢抬杠,不问是非、不讲道理,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人)的结合版,它的流行与网上存在的戾气有关。一些人把现实压力宣泄到网上,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他人的挖苦上,以嘲讽他人为乐。越来越多“柠檬精”的存在,会让网络空间的风气和氛围遭到破坏。与之相对,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像是对一些人刻薄霸道、自以为是的批评话语。由此可见,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而网络文化品质参差不齐的特征,也真实地反映在这些流行语中。对此,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要从更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待年度流行语。这些热词或许可以流行两三年,但能否真的进入汉语常用语系统,恐怕还需要更长久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事实上,语言的形成与固定化,本就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内部自然淘汰的过程,那些过于粗鄙或只是一时流行的词,最终很难进入经典语言的范畴。年度流行语实际上是我们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晴雨表,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大有裨益。而后世的观察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另一视角的历史记录。(摘编自西蒙《年度流行语凸显了何种文化生态》)材料三: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8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浏览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包括“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这些流行语的语言形态和使用场景各不相同,这些流行语涵盖了祝福、赞赏、戏谑、反讽等口吻,有些是被社会事件引发,有些是被明星的言行带红,有些则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描述常见的交际行为和心态。语言是生活的镜子,是心灵的映照和思维方式的投射,网络流行语也不妨被视作大众文化心态的一种缩影,既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共同境遇,也蕴含着在当今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情感态度。2018年的网络流行语中,褒义词占多数,大多充满幽默感,彰显着人们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与更加轻松、向上的活力。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的人面对学业、事业、生活压力,渴望能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争取“C位”,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进取的激情活力,“燃烧我的卡路里”正是这种激情活力的青春表达。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免期盼小概率的幸运事件降临在自己身上。小幸运、小惊喜其实就像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一样,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苦苦耕耘后的不期而至,但它的确让平淡的生活更添一丝滋味,仿佛意外之喜,“锦鲤”的流行正是这种心态的外化,在社交场合表达这种诉求,也可以达到减缓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和自我鼓励的效果。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现实社会迅速、直接的反映,是反映社会文化的符号,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杠精”是2018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为数不多的贬义词,它的入选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包容。外来词“佛系”成为中国网络流行语,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在许多场合,“佛系”一词取代了此前流行多年的“宅”,描述了面对竞争的坦然以及超越竞争的自足、平和心态,这种心态来自内心的安全感、富足感。相比之前流行的“寂寞”“鸭梨”等带有焦虑情绪的词语,“佛系”系列词语的盛行正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摘编自刘洋《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心态》)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结构、含义、用法等方面是否有“创新”成为《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的唯一标准。2019年入选的词条都体现了这一特点。B.对待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理性和宽容,那些过于粗鄙或一时流行的词,很难被人们看作经典语言。C.不少年度流行语来自人们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宣泄,所以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我们客观看待。D.作为大众文化心态的缩影,网络流行语充满正能量,彰显了人们积极的心态和轻松向上的活力。1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通过举例论证了《咬文嚼字》编辑部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兼顾了时代性和语言创新性。B.材料二以“柠檬精”等流行语为例,有力地论证了网络流行文化进人现实生活的社会趋势,引出下文如何看待网络文化的分析。C.材料一可以印证材料二的观点,两者都分析了流行语的社会学价值,即对于时代特征的反映。D.两则材料均是从2019年最新出炉的流行语谈起,通过翔实的例子说明流行语对观照社会文化的意义。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杠精”指喜欢抬杠,不问是非、不讲道理,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人。它入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反映了大众文化的阳光心态。B.网络流行语就像老照片,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C.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这正是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的重要反映。D.“打卡”“雨女无瓜”“夸夸群”等词条落选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主要是因为语言上缺乏创新,不能有效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13.请简要概述材料三的论述层次。(4分)14.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生活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10.B11.D12.C13.①首先指出网络空间热的社会现象,公布“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及其来源。②然后分析网络流行语代表的当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反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14.①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观察社会动态与文化生态的晴雨表。②网络流行语在语言上注重创新,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③网络流行语大多轻松幽默,可以缓解现代人的现实压力。【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材料一中说的是“《咬文嚼字》一直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流行语的重要标准”,而非“唯一标准”。B项,表述正确。C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二的论述可知,宣泄现实压力和流行语的良莠不齐不能构成因果关系。D项,扩大范围,材料三中说的是“2018年的网络流行语中,褒义词占多数,大多充满幽默感,彰显着人们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与更加轻松、向上的活力”。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过程的能力。D项,“两则材料均是从2019年最新出炉的流行语谈起”表述错误。“通过翔实的……的意义”是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主要是谈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标准。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它入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反映了大众文化的阳光心态”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杠精’是2018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为数不多的贬义词,它的入选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的包容”。网络流行语中的褒义词才能彰显大众文化的阳光心态。B项,“就会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无中生有。由材料二可知,“网络流行语需要经历自然淘汰的过程那些过于粗鄙或只是一时流行的词,最终很难进入经典语言的范畴”。C项,表述正确。D项,“主要是因为……语文生活”说法错误,材料一说的是“‘打卡’最初一直在榜单上,最后落选就是因为它‘太旧’了,没有今年的年度特点”“‘盘’‘雨女无瓜’夸夸群’等,都是因为语言上的‘创新’不足而落选的”。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论证结构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论述思路的特点,如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用什么思路论证,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然后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分析,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材料三共三段,第一段指出了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浏览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讲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及其主要来源,第二、三两段论述了网络用语代表的当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反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社会生活”“积极意义”,这决定了筛选信息的方向,然后回到材料中,在梳理每则材料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分点概述即可,比如可以观察社会动态与文化生态、引导国人的语文生活、缓解现代人的现实压力等。三、语言表达(30分)(一)(2021·四川成都·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典籍里的中国》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尚书》到《天工开物》,再到新近播出的《论语》,不仅一本本典籍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还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中华典籍,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藏书馆里,更让其“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典籍里的中国》注重情节推进,借助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在的叙事中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在《论语》节目中有这样一幕:当年迈的孔子泪流满面地呼唤颜回、仲由的名字时,颜回和仲由缓步登上高台,化作了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谓,响彻心扉。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的体现,唤起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意识。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活了起来B.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活了起来C.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生动了起来D.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生动了起来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一本本典籍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B.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C.不仅一本本典籍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更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D.一本本典籍不仅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更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卷帙浩繁扣人心弦余音袅袅酣畅淋漓B.汗牛充栋引人入胜余音袅袅淋漓尽致C.卷帙浩繁引人入胜余音绕梁淋漓尽致D.汗牛充栋扣人心弦余音绕梁酣畅淋漓【答案】15.A16.B17.C【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根据前文“《典籍里的中国》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知此处填写语句主语应该是《典籍里的中国》,排除BD。根据后文“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藏书馆里,更让其‘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可知此处应用拟人化表达“活”,据此可排除C。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应与“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调换位置;二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放注意后面,“不仅”应放在“一本本典籍”后边。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汉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根据语境,此处强调的是中华书籍数量和种类极多,故选用“卷帙浩繁”。第二空,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根据后文中的“吸引受众”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叙事有吸引力,故选用“引人入胜”。第三空,余音绕梁:原义是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后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语境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意味深长,此处应用“余音绕梁”。第四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多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或抒发感情很充分。根据语境,此处强调充分体现,故选用“淋漓尽致”。(二)(2021·河南·永城高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礼记》告诉我们:夜明,祭月也。自《礼记》记下这五个字以来,__________,却洗不脱月华光明,即使风霜如刀,也无法削残中秋明月。我们小镇,中秋祭月虽然是金汤千古的一个习俗和传统,但小镇人并不知道为何祭月,甚至不知道祭月的由来。别怪我们小镇人的__________,即使__________的读书人,纵然把一部《礼记》翻成碎片,也不能够知道祭月的起源。古人尽管在竹简上,在陶器上,在铜鼎上,镂下了“夜明,祭月也”那样几个嵌着月光、浮着歆飨的文字,但他们也不能够知道“天下何人初祭月,明月何时初照祭月人”。然而,虽然不能探望渊源,却并不影响我们小镇人理解“夜明,祭月也”的深刻含义,也不影响我们小镇人心怀虔敬祭月拜月。祭月并非祭神,月亮在小镇人的心目中不是神,也不是仙,即使嫦娥,也只是人间一个平常女人,她从传说中走进了月宫,与白兔、吴刚、桂殿、凉蟾,结成冰玉芳邻,完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如婴儿般在民族文化的疼痛期诞娩,成为辉耀千古的一个婵娟,一位姮娥,一息月魂,一缕魄光。因此,明月应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最可贵的品质,是我们能够游走于__________的灵魂。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岁月如流孤陋寡闻汗牛充栋五湖四海B.岁月如流目光短浅卷帙浩繁长城内外C.时光如梭目光短浅汗牛充栋五湖四海D.时光如梭孤陋寡闻卷帙浩繁长城内外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小镇上,中秋祭月虽然是一个金汤千古的习俗和传统,但小镇人并不知道为何祭月,也不知道祭月的由来。B.在我们小镇上,中秋祭月虽然是一个金汤千古的习俗和传统,但小镇人并不知道为何祭月,也不知道祭月的由来。C.我们小镇上,虽然中秋祭月是一个金汤千古的习俗和传统,但小镇人并不知道为何祭月,也不知道祭月的由来。D.在我们小镇上,虽然中秋祭月是一个金汤千古的习俗和传统,但小镇人并不知道为何祭月,也不知道祭月的由来。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夜明,祭月也”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B.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D.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答案】18.A19.D20.A【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岁月如流”,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般迅速消逝。“时光如梭”,光阴就像纺织机上的梭的速度一样快,比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根据“洗不脱月华光明”的“洗”,选“岁月如流”。第二空,“孤陋寡闻”,侧重学识浅陋,见闻不广。“目光短浅”,侧重没有远见。语境说的是小镇人见识少,应填写“孤陋寡闻”。第三空,“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语境强调的藏书多的读书人,应填写“汗牛充栋”。第四空,“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长城内外”,指的是全中国。语境中“明月应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最可贵的品质”,故应在更加广阔的范围中流传,选“五湖四海”更合适。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①结构混乱。句中有两个主语,把“我们小镇”这个主语变成状语,即“在我们小镇上”。②语序不当。后面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因此,关联词“虽然”放在“中秋祭月”前面。比对选项,D修改正确。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夜明,祭月也”中的引号作用是突出强调。A.表示突出强调。B.表示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否定。故选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蔓,某些植物的茎,它的特点是细长而不能直立。植物学家有“木本曰藤,草本曰蔓”的说法。“蔓延”中的“蔓”,指的是蔓草——①。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长势凶猛,一场春雨过后,它们便把荒村野地当成自己的世界,一下子铺满了角角落落。所谓“蔓延”,就是像蔓草一样延伸、扩展。“漫”和水有关,本义为“大水貌”,引申为“浸淫、淹没”,《白蛇传》中便有“水漫金山”一折。由于白浪滔天给人()的感觉,由此引申出“遍、满”等义,如“漫山遍野”“漫天皆白”。水性至柔,奔涌无形,不受拘束,故“漫”又可用来②,如写文章可以“漫笔”,作报告可以“漫谈”。所谓“漫延”,是指像水一样(),迅速渗透。可见,“蔓延”和“漫延”,同样说的是“延”,一个比之为草,一个比之为水,两者有()之妙,在使用中各有千秋。但随着用词习惯的变化,它们已出现()的趋势:“蔓延”是通用词,“漫延”是专用词。“蔓延”,既可用本义,如“杂草蔓延”,又可用引申义,如“火势蔓延”;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一座座帐篷如莲花般在江滨蔓延盛开”,又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县城蔓延传布”。“漫延”则专指因水满而向四周扩散,如“大水一下子漫延到了家门口”。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望无际无孔不入异曲同工分道扬镳B.一马平川无坚不摧异曲同工南辕北辙C.一望无际无孔不入殊途同归南辕北辙D.一马平川无坚不摧殊途同归分道扬镳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答案】21.A22.①细长而不能直立的野草;②形容放松、随意。【解析】21.本题考查成语。①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前者强调其广,后者强调其平。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是“白浪”之广,应用“一望无际”。②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文段中不是强调其力量强大,而是强调其善于抓住机会,应用“无孔不入”。③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文段中并没有二者“结果相同”的意思,应用“异曲同工”。④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语境中“蔓延”与“漫延”不存在目的与行动相反的问题,应用“分道扬镳”。故选A。22.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第①处的前面是破折号,因此,其中心词应该是“野草”,再根据前面有关“蔓”字的解释,就可以得出答案。第②处,可根据前后文,比如前面的“奔涌无形,不受拘束”,后面的“漫笔”和“漫谈”等来确定。(四)23.参照示例,对下面句子中的用词进行点评。(5分)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点评:“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描绘出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萝瀑布》)(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答案】(1)“挑逗”生动而传神,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最浅淡的部分的色彩特征,花色本给人以静态的视觉感受,经作者这么一说,就富有动态美了。(2)“攀”“缩”“微倾”三个词语,逼真传神,写出了父亲在爬月台时手、脚和身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情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朴素的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1)“挑逗”一词用得好,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花写得很顽皮,很可爱,仿佛一个正在挤眉弄眼的顽童对着阳光尽情地表演,令人如见其态。(2)“攀”“缩”“微倾”三个词语用得好。这是一段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这三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时手、脚和身子的动作,描写细腻传神,表现了父亲动作的艰难,向读者传递出深深的父爱。四、写作(60分)24.(2021·安徽合肥·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网络上,我们常看到一些利用汉字谐音对词语进行改写的现象,如“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深圳人才公园口号)、“旅游美时美刻,文明随时随地”(重庆四面山旅游景区公益广告语)、“我型我速”(宝马1系运动轿车广告语)……有人认为这种改写很好,新颖、亲切,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认为这破坏了母语的规范性、严肃性,会造成语言混乱,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针对文化遗产的“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的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是昏蛋;“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第三人民医院保安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经营合同
- 常州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同2024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配套设备采购合同
- 服装加工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盘扣式脚手架租赁及安装工程协议
- 电梯清包合同(2篇)
- 医保工作人员信息与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2篇)
- 取别人银行卡免责协议书(2篇)
- 合资办学的协议书(2篇)
-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
- 个人简历制作指导培训课件
-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材
- 通用版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原子结构
- 灭火器日常检查记录表格
- 2022年09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22年公开招考16名工作人员冲刺卷(3套)答案详解㈠
- 静脉血栓防治解读(实用课件)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
- 骨填充材料研究进展简介
- HIV实验室风险评估-
- 演讲的肢体语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