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年,周公把部分商朝贵族迁到洛邑,其他商朝贵族由周天子分给姬姓诸侯,由诸侯分别带到自己的封地去,如伯禽被封到鲁国,带去“殷民六族”。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周王朝的统治B.维护商周贵族阶层利益C.放弃禅让政治传统D.创建贵族等级分封秩序2.《史记》记载,南阳张释之“以訾(指钱财)为骑郎,事孝文帝”。后因中郎将袁盎荐举或事功,累升到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廷尉等职。其弹劾太子、县人犯跸、玉环窃案、天下无冤的执法事迹广为流传。这表明A.秦朝重视“以吏为师”B.西汉官吏选用方式多样C.察举制强化中央集权D.北魏借鉴汉制选任官员3.《大唐开元礼》记载,唐朝在宗庙祭祀、鸿胪寺招待外蕃、皇帝御驾亲征或田狩活动等礼仪场合中,将中原传统乐器鼓、琴与来自西域的筚篥、大横吹、笳等混合使用。其意在A.展现胡汉融合的音乐特征B.借重教化以维护统治C.把封建专制理念落到实处D.重视基层民生与民意4.图1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曲线图。1600—1840年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A.一条鞭法的实施B.户籍管理不断加强C.摊丁入亩的推行D.玉米和番薯的引入5.《北京条约》签字后,洋务派认识到需要引进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才能增强自身力量。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洋炮局。当时,这些官员最大的任务是A.创办民用工业B.解决外患问题C.剿灭太平天国D.学习西方技术6.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文官任用法草案》等,设置了主持考试事务的典试机构,规定了文官考试的相关程序及文官甄别、任用、惩戒的制度规程。这表明,当时A.延续传统的选官方式B.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C.政党政治得到了实施D.公务员制度得以确立7.表1是陕甘宁边区三个《施政纲领》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中共的民族政策表11937年帮助蒙、回民族实行民族自决,联合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939年实现蒙、回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汉族的平等权利,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联合蒙、回民族共同抗日1941年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A.逐步发展和完善B.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C.具有临时性特色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8.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662名代表名单中,共产党员占44%,各民主党派代表占30%,工农和各界无党派代表占26%。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果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系统化C.政治的民主性和代表的广泛性D.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9.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外交上极力孤立中国。使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突破得以实现的是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B.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C.1971年第26届联大D.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10.表2是1952——200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表2时间1952年1978年1985年1990年2008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16.6%46.5%49.4%74.4%94.6%A.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B.“一带一路”为出口贸易增添了活力C.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D.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1.学者金寿福指出,人类最早的种植活动发生在10000年以前的纳吐夫(今以色列境内)。大约在公元前6500—前6000年,包括今以色列在内的黎凡特地区曾遭受了连年的干旱,不少人迁徙到埃及,并将人工种植的大麦和小麦、已驯化的绵羊和山羊带到埃及。这可用于佐证A.古埃及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B.亚洲非洲生产方式的变化C.埃及早期农耕文明的外源性D.地中海区域农牧经济融合12.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夺取了葡萄牙对印度洋海域的贸易控制权。公司拥有一支装有大炮的船队,把大批胡椒粉、靛青、生丝、硝石和纺织品从印度运往西欧。17世纪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大量纺织品从印度运往非洲,以购买送往加勒比海的黑奴。这些贸易A.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有利于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C.佐证了大西洋是殖民扩张的中心D.开创了亚非两洲的贸易网络13.《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1804年以后“这一条已成为任何一个国家民法的最根本的原则”。该规定的出现及流行,折射出19世纪的西方法律A.延续了日耳曼法的传统B.注重维护法国的王权C.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D.明确国家权力的制衡14.1854年,英国内阁因《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遭到贵族议员的激烈反对而撤回议案。1855年英国政府却又接受了这份议案。造成这一变动的背景是A.国王通过任命干预议会活动B.英国常务次官职位的设置C.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D.民众对政府管理能力不满15.向海外流放犯人是近代英国解决国内罪犯问题的惯用做法。18世纪前期英国向北美输送大批囚犯,1786年后则把澳大利亚作为政治犯和刑事犯的主要流放地,并在随后的八十余年中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近16万。英国调整罪犯流放地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国际法的形成和传播B.英国工人运动的高涨C.英国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6.WTO成立以来,各成员国通过了20多个协议,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表述。这说明,在当今国际贸易体制中A.发展中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C.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迅速D.发达国家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南阳瓦房庄发掘的西汉冶铁遗物(耐火砖、鼓风管、铸造用的模具及铁器等)中,科学家发现了将生铁“炒炼成钢的新方法”——将生铁“炒”成熟铁,经过渗碳锻打成钢,然后反复加热锻打成为钢制品。到了东汉,瓦房庄遗址的规模增加到12万平方米,半地穴式炼炉增加到17座,出土的刀、镰、锄、矛、齿轮、镢、锛、锤等钢铁器皿品种更多。此外,南阳还发现有桐柏大张陂铁炉遗址,南召县太山庙、草店冶铁遗址,方城县赵河村冶铁遗址等,“五十炼钢刀”和“百炼”之说广泛流行。——摘编自徐永斌《汉代南阳冶铁工艺的发展与画像石的雕刻》材料二中国在战国和秦汉时期逐步建立了以生铁冶铸为主的大规模冶铁业,集中大量生产设备和劳动力,实现了巨大的产量,提供了标准化的产品。东汉晚期以后,生铁冶铸技术基础上的制钢和锻造工艺逐渐普及,这使得高度依赖矿石资源开发、使用大量简单劳动的生铁冶铸转向生产分散化、技能型劳动力的地位逐渐突出的锻造制钢。官方垄断铁器产销的政策转变为冶铁工场只留下部分官营,从朝廷到地方实力集团必须自己采办铁器。冶铁生产组织、基层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也随之变动,国家治理形态日趋分散化、地方化。——摘编自丁孟宇《中古中国的生产模式转型与国家治理形态变迁——以冶铁业为中心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南阳冶铁业发展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发展冶铁业的社会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摘录:·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六经”为有用之书,孔孟为经世之学,寡有负荷宣扬者。于是,外夷邪教,得起而煽诱吾民。直省之间,拜堂棋布,而吾每县仅有孔子一庙,岂不可痛哉!·一曰汰冗兵而合营勇,二曰起民兵而立团练,三曰练旗兵而振满、蒙,四曰募新制以精器械,五曰广学堂以练将才,六曰厚海军以威海外。·夫先王之治天下,无不与民共之。……(令士民公举议郎)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三占从二,下部施行。所有人员(按民心推服)岁一更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治国主张。(6分)(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康有为的治国主张进行简评。(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29年10月,股票市场的崩盘使得惊慌失措的美国投资者纷纷将更多资金从德国和其他欧洲市场上撤回,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这严重地削弱了德国和其他中欧国家的银行。1931年5月,维也纳久负盛名的银行——安斯塔特信贷银行倒闭。——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材料二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在国际市场大肆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政策,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现银的流通;要求各地切实协助保护新币制施行。11月18日,财政部编印发布《新货币制度说明书》,对法币改革进行详细阐述。——摘编自贾钦涵《“纸币兑现”之争与1935年法币改革决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9年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中国法币改革的特点。(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的诞生揭开了社会保障制度走向西方国家治理中心的序幕。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嵌入”,直至与资本主义相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