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大国功勋)-高中语文议论文系统课程18讲_第1页
第09课 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大国功勋)-高中语文议论文系统课程18讲_第2页
第09课 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大国功勋)-高中语文议论文系统课程18讲_第3页
第09课 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大国功勋)-高中语文议论文系统课程18讲_第4页
第09课 人物素材积累与运用(大国功勋)-高中语文议论文系统课程18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古回首杏雨西湖边纸伞朦胧间洒下阴影一片眉眼低垂微敛风声掠过指尖素衣映湖中月水光潋滟把盏笑谈世间酒色清浅琴音何处寄流星泯灭光阴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檐下花灯熟悉记忆风动烛火似已熄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素材积累与运用语文袁隆平:一生只为稻粮谋划一经典颂词::

穿梭在田间垄亩,凝视着子孙千秋。近60年汗水浇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89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献给人类温饱;在贪闲的世界甘愿做一个永恒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在稻谷飘香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人物速写: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和“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创始人,近60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物速写:1960年,大饥荒的阴影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饿殍遍地的凄惨景象深深地刺痛了袁隆平,让当时还是教师的他心急如焚,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培育人工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人都吃上饱饭!从那时起,袁隆平便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水稻研究。当时美国和日本研究杂交水稻都失败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杂交水稻根本不可能成功。袁隆平顶着舆论的压力,经过数年研究,历经成百上千次失败的试验后,终于在1973年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到2004年,全世界20%的水稻采用了袁隆平的杂交技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人物速写:尽管袁隆平早已名满天下,但他仍在为“禾下乘凉”梦而努力。他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2017年,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海水稻测产成功;2018年,袁隆平带领的团队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2019年,袁隆平超级稻“超优1000”在重庆大足区试种成功,平均亩产达903.9公斤。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沙漠水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运用示例(一):专注一事,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家国情怀。

天灾之年,饿殍遍地的凄凉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袁隆平,他当时就决心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都吃饱饭。这是他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他用日复一日田垄地头的坚守,点亮一双又一双因为饥饿而失去光彩的眼睛。近60载岁月,他始终怀揣同一个梦想: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如今袁隆平爷爷已与世长辞,但他一生致力于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种心系国民的家国情怀。运用示例(一):专注一事,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家国情怀。

天灾之年,饿殍遍地的凄凉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袁隆平,他当时就决心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都吃饱饭。这是他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他用日复一日田垄地头的坚守,点亮一双又一双因为饥饿而失去光彩的眼睛。近60载岁月,他始终怀揣同一个梦想: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如今袁隆平爷爷已与世长辞,但他一生致力于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种心系国民的家国情怀。运用示例(二):突破自我极限,增加人生高度。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脚踏泥泞,在贫穷与误解中拓荒;俯首躬行,在田间与垄亩中穿梭。30岁埋下绿色的希望,近60年悉心守护耕耘的稻田,东方魔稻开创绿色革命,15亿亩盐碱地收获金色梦想。正如他所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俄。”一生坚守,一心为民,牵动他心的只有水稻,他是时代的开创者,农业的引领者。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沙漠水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尽管他早已名满天下,且已是89岁高龄,但仍在不断突破新技术,挑战自我,为“禾下乘凉”梦而辛勤耕耘,为农业发展默默幸献的一份力量。屠呦呦:青蒿一握,痴迷一生二经典颂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千年,直到你出现。为了攻克人类恶疾的使命,你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你——屠呦呦,也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青蒿素之母”。人物速写: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二战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逐字逐句地抄录学习到的中药信息,汇集成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但真正操作下来,并不顺利。研究停滞不前,屠呦呦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重新埋头去看医书。后来她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看到一个截疟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最终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人物速写:从“三无”科学家到“一骑绝尘”,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的光环是耀眼的,她靠着“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钻劲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劲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补劲儿”、“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劲儿”一步步攀上了世界科学的高峰。BBC纪录短片《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样说道:“当我们提及杰出的科学人物时,毫无疑问,屠呦呦一定会出现在这个名单中。为什么?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她研制的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包括世界上的贫困人群,以及上百万的儿童。而这,都是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运用示例(一):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屠呦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荣誉面前她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手中事的人,拿了诺贝尔科学奖项。她深知作为科学家,在荣誉面前,就应该有更强烈的责任,把事情做好。单纯的力量,减法的力量,也是屠呦呦的力量。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世界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而屠呦呦,便是那个把温暖和希望洒向人间的人。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有平凡的人,笨拙地做着伟大的事,替时代负重前行。运用示例(二):国家需要扛起国家未来的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她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专注做事、甘于奉献......科学家之伟大,并非用来捧上神坛,而是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希望。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疯狂追逐着名与利,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一夜成名,没有人想成为科学家。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也是更希望成为明星,或是网红,除了这些,似乎无从选择。而像屠呦呦一般,这些默默无闻却真正改变这个时代、担起民族脊梁、扛起国家未来的人,也许给了我们关于人生的另一种答案。孙家栋: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三经典颂词:

他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轻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人物速写:孙家栋,1929年出生于辽宁,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01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钱学森曾这样评价孙家栋:“他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不论是投笔从戎、出国留学,还是从导弹研制转为卫星研制,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视事业重如山。”人物速写: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时年75岁的孙家栋挑起首任总设计师的重任。很多人不理解:早已功成名就的孙家栋为什么还要接受这项充满风险的工作?对此,孙家栋毫不犹豫地回答:“国家需要,我就去做。”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信号传来,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欢呼拥抱。孙家栋却低头掏出手绢,流下热泪,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国家能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上去,尽管是第一次,却那么精准,作为航天人,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为国家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到自豪!”孙家栋说。运用示例(一):执着航天,无私奉献。孙家栋一生执着于航天事业,89岁高龄仍坚守在发射现场,他这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值得后人敬仰。作为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中国航天事业上,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壮举。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曾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它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如今,已经90岁的他,还担任中国航天高级顾问,没事就往航天中心跑,被航天人形容为像卫星一样旋转不停。孙家栋用行动诠释着中国航天精神——豁出命去爱航天事业!运用示例(二):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坚守。在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一批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家的带领下,第一代航天人开启了中国航天的艰辛探索之路,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此后这一精神代代传承。这位当年钱学森十分欣赏的年轻人,一直在践行着钱老做一位人民科学家的庄严承诺。孙家栋说:“钱老给我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也要像他那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孙家栋的最大心愿就是造一辈子中国“星”。在谈到心中的航天梦时,他坚定而自信:“让中国航天的触角能够伸向更加遥远的太空。”航天强了,我们的国家安全就更可靠了,地面的经济建设就能得到更大的支持,能更好地实现国强民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樊锦诗:敦煌里的女儿,一生的守望四经典颂词:

他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轻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人物速写:樊锦诗,1938年出生,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是享誉国内外的敦煌学者。2019年9月17日,81岁的樊锦诗被正式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从此再未离开。她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等领域开拓创新,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敦煌学者。人物速写:工作伊始,艰苦的条件令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她“难以想象”: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老三片”(土豆片、白菜片、萝卜片),住的是土坯房,上个厕所还得走很远的路。她坦言,“其实那时候没想在敦煌干一辈子,也想过离开来着,结果没走成。后来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既然选择了留在敦煌,樊锦诗就开始了对洞窟断代分期的考古研究,她曾亲自走过莫高窟大大小小的735座洞窟,对每一座洞窟都能如数家珍。她领衔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被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大加称赞,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更是称赞她“功德无量”。她带领其他研究人员开启了敦煌数字化的事业,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敦煌的“永生”。运用示例(一):择一事,终一生。古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造就的红楼一梦,今有樊锦诗凝一生光阴守护莫高窟的精美恢宏。这一切的一切都启示着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终一生去做好。只有专注手上所承之事,心无旁骛,才可在漫长而又迅疾的光阴中游刃,找到光阴的意义。而且,一个人的一生就需要这种精神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择一事,终一生,从青丝到白发,樊锦诗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她那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樊锦诗总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她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因为值得,所以不觉得寂寞,不觉得遗憾。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她无怨无悔。运用示例(二):坚守初心,甘于奉献。

她曾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曾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却奉献了一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她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从青春少女到华发老人,如今的樊锦诗虽已退休,却仍在为敦煌四处奔走。“让我自己说,我这一辈子已经不能离开敦煌了。这么了不起的一处遗产,能让我为它服务也是我的幸运。”她那份敢于长守敦煌的勇气,既是一瞬间的闪念,也是一辈子的执念!程开甲: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五人物速写:作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八一勋章”......程开甲的一生,是为国铸盾的一生。1918年,程开甲出生于江苏:1946年8月,他赴英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中国,之后加入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隐姓埋名20多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与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才智和心血。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人物速写:“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是程开甲人生的真实写照。20多年隐姓埋名,一辈子专注于探索创新,凭借着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程开甲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做出了杰出贡献。老一辈科学家舍身铸盾,为实现科技强国,让中华民族不再被外敌欺辱而不懈奋斗。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崇尚科学,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让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运用示例(一):人要有爱国情怀

责任,是爱国的底线,是报国的基础。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坚决退回普鲁士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学位证书。“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他的话掷地有声,也告诫后人,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程开甲,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他知道,倘使抛弃了爱国、报国这一基本的责任,所谓理想、事业将是无根之花、无本之木。爱国之责任是成就他卓越的功绩的基石。运用示例(一):人要有爱国情怀

程开甲院士说过:“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创新的实践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能实现梦想。过去是、现在是,永远都是不破的真理。”通过专注、创新的实践,程开甲为我国核试验事业培养出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创新的高水平核试验人才队伍。他们专注核试验,独立研究,进行技术创新,为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科技强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专注是创新之本,有了创新和专注,我们才能创造奇迹,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钱七虎:为国奉献永远在路上六人物速写:2019年1月,钱七虎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耄耋之年的钱七虎有很多头衔: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引领者......但他只想别人称他为“科技工作者”。“奋斗一甲子,铸盾60年”,用这句话来描述钱七虎最合适不过。历时两年多,他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套爆炸压力模拟器、首台深部岩体加卸荷实验装置,解决了困扰世界岩体力学界多年的数十项技术难题;经过近千次的细致推导计算,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经过多年研究,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人物速写: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关乎国家大计的重大工程,都留下了钱七虎的足迹。钱七虎不仅以满腔热情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还致力于倾心育人、提携后学,为国家培养矢志强军报国的科技创新人才。运用示例(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关乎国家大计的重大工程,都留下了钱七虎的足迹。钱七虎在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是钱七虎人生的真实写照。钱七虎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就像明灯,指引着我们青年奋勇前行。运用示例(二):用责任担当诠释爱国情怀

责任,是爱国的底线,是报国的基础。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坚决退回德国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学位证书。“科学无界,但科学家是属于祖国的。”他的话掷地有声,告诫后人,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爱国,于钱七虎而言,早已深入骨髓。钱七虎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问题,用毕生心血为祖国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

终生报国不言悔七人物速写: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黄旭华院士“共和国勋章”。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之海中。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交付给海军。随后10余年,科研人员在后续型号上不断进行改进。1988年初,“404艇”来到南海,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作为总设计师,当时已60多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由于世界上并未有此先例,他被多次劝说。但黄旭华很坚决地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我现在认知水平的问题,而且万一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判断和处置。”结果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次深潜试验取得成功。试验成功后,“404艇”成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的定型艇,而且从此以后,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成了一项传统。人物速写: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黄旭华院士“共和国勋章”。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之海中。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下水。4年后的建军节,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交付给海军。随后10余年,科研人员在后续型号上不断进行改进。1988年初,“404艇”来到南海,准备向“极限深潜”的目标冲刺。作为总设计师,当时已60多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由于世界上并未有此先例,他被多次劝说。但黄旭华很坚决地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我现在认知水平的问题,而且万一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判断和处置。”结果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次深潜试验取得成功。试验成功后,“404艇”成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的定型艇,而且从此以后,核潜艇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成了一项传统。运用示例(一):践行爱国诺言,助力民族复兴。

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不仅要在动荡喧嚣的时代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持的韧劲,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这是黄旭华院士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当代青年更应具有随时献身报效祖国的觉悟。时代需要新青年,新青年要追随先辈们的脚步,潜心钻研、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运用示例(二):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家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国是我们生命圆满的外延。家国从一开始就与我们的生命紧紧相连,家国情怀从一开始就成了我们生命的自觉与精神归属。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表现为一种人生追求。正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最终为国家铸成大国利器“核潜艇”。正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当应和着时代跳动的脉搏,将家国情怀充盈于心,担起青春之使命,有责任,有担当,不做时代的过客。顾方舟:隐“功”埋名三十载,

终生报国不言悔八人物速写: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中国研制活疫苗消灭脊灰作出了重大贡献。(1)医者大仁在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后,著名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和同事们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孩子疫苗。测试期过去了,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依然灿烂的笑脸,顾方舟和同事们喜极而泣、相拥庆祝!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人物速写:(2)一生为一大事来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有人说他是一艘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避开了脊髓灰质炎的劫难;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用潜心研究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而他自己却谦逊地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一生为一大事来,方舟已成;一世做一大事去,不负初心。运用示例(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顾方舟的科研成果造福了亿万国人,每一个吃过“糖丸”的人都应当对他心存感激。更重要的是,顾方舟们不惧风险,以身试药,甚至以自己的孩子来做药物试验的非常之举,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顾方舟们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快乐、安宁的幸福生活。运用示例(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他是著名的病毒学家,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协和医学院的顾方舟,是医科院的顾方舟,是国家的顾方舟,是人类的顾方舟。他的功劳和成就,确实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子孙。他成长于民族危亡的战乱年代,目睹了老百姓因为二作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差而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么无法独善其身、安静地学习。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当一名医生,转而进行病毒学所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他认为,当医生固然能救很多人,可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却可以让千百万人受益。正因为有顾老这些老一辈楷模将理想厚植于国家命运,所以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美好,人们才越来越幸福。“氢弹之父”于敏:惊天事业,

沉默人生九人物速写:“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9年9月17日,于敏的荣誉簿上又添重要一笔-“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61年,35岁的于敏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转型——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一个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这是很大的牺牲,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尽管如此,于敏还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任务。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中,用最原始的计算手段,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在他的组织和部署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我国仅用时32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但于敏并没有止步于此,20世纪80年代他率领团队突破第二代核武器的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于敏一生低调,不喜功名,曾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运用示例(一):赴身黄沙,芳华荐轩辕。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于敏先生的颁奖词,他是一位以平凡之躯,却立非凡之功,为国之重器之人。先生于敏,正好华芳,赴身黄沙几十载,艰苦卓绝,默默无声,时天空乍响,重任结章,终是青丝成雪泪成行,于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