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K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2.掌握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语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3.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与“乐”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K学习重点』

1.掌握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语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

K学习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

K学习时间』

2课时

R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亲爱的同学们,你思

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一份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

业”,并深信这是人类生活最合理的方法。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新的认识。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维新派代表人物,启蒙思想

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代表作

有《饮冰室合集》等。

2.背景资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9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

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

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

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取业道德。

3.知识链接

⑴演讲的概念: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属于议论

文)

⑵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③语言简洁明快,

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三、预习设计

1.给加点字注音

禅师()旁筝()解制()厌净()便售()()承姆()恭

)慕罩气()哪进()佛门()哭立着脸()强苹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

⑴征引:

⑵旁鹫:

⑶亵渎:

⑷骈进:

⑸敬业乐群:

(6)安居乐业:

(7)断章取义:

(8)不二法门:

(9)言不及义:

(10)强聒不舍:

3.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

四、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3.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五、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禅师()旁萼()葵铁()()解制()隼倭()()

骄进()承蜩()强聒不舍()xidn()慕m1()诀wdng()

想tu6()当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意造

出来的。

⑵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⑴心无旁鸯鹫,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旁征博引征,___________________O

⑶敬业乐群群,___________________O

(4)强聒不舍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②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③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④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⑤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⑥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⑦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

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A.⑤②⑦①③⑥④B.⑥⑤①②④⑦③

C.⑥②①⑦©⑤④D.①③⑤⑥⑦④②

5.填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意思是»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选自,意思

o作者引用孔子的两句话分别是为了说明»

6.选出下列复句中不同的一项()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B.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C.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骄进,好像赛球一样,因竞胜而得快乐。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文中引用了许多经典语句、格言,找出来,抄在笔记本上。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K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2.掌握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语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3.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与“乐”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K学习重点』

1.掌握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语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

R学习难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

K学习时间』

2课时

K教学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研讨课文

速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用哪些论据“有业之必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作者怎样论述“敬业”?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怎样论述“乐业”?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课堂总结

1.写法探究

2.主旨归纳

四、拓展延伸

1.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

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2.学了本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检测

(绥化中考)阅读《敬业与乐业》,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

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5.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

⑴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

⑵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⑶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