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1/3B/wKhkGWcoHQ6AP6csAAMw6Gd2av0461.jpg)
![《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1/3B/wKhkGWcoHQ6AP6csAAMw6Gd2av04612.jpg)
![《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1/3B/wKhkGWcoHQ6AP6csAAMw6Gd2av04613.jpg)
![《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1/3B/wKhkGWcoHQ6AP6csAAMw6Gd2av04614.jpg)
![《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1/3B/wKhkGWcoHQ6AP6csAAMw6Gd2av04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姆莱特》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6哈姆雷特(节选)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探究梳理情节,使学生对“悲剧"这一戏剧的主要体裁有一定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问题反推法把握情节与矛盾冲突:讨论、总结品读人物与鉴赏语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
【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欧洲的封建社会正往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这时,宫廷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面对这样一个热情面又混乱的时代,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醉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他通过这样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深的同情。这部杰出的悲剧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世人。
《哈姆菜特》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16世纪80年代,伦敦的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莎士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编的戏。1601年,莎士比亚又把它重新改编,把段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的反映时代面、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哈姆菜特的形象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作者介绍】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
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
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逃回)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
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
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决斗)
【学习课文】
一、主要人物简介
国王——克劳狄斯,哈姆莱特的叔父。他杀死自己的哥哥(即哈姆莱特的父亲),登上王位,并娶了自己的嫂子(即哈姆莱特的母亲)。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丹麦前任国王之子,现任国王的侄子。
波洛涅斯——大臣,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后被哈姆莱特误杀。
奥菲利娅——哈姆菜特的恋人。
罗森格兰兹及吉尔登斯吞——哈姆菜特的儿时好友,后投靠新国王克劳狄斯。克劳狄斯派遣两人送哈姆莱特去英国,在文书中叫英王处死哈姆莱特,结果被哈姆菜特识破,将自己的名字改换为他们两人的名字,使他们两人被英王处死。
二、阅读赏析
任务探究一品读剧本语言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语言是如此的轻松自如。刘炳善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和钦定圣经是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可以说这样的评价毫不夸张,这种观点也为广大的文学批评家所接受。学习时要注意结合文本赏析剧本的语言之美。
1.请结合文本赏析本文台词的语言特点。
明确:①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哈姆莱特清醒时是典雅的语言,符合王子的身份;在装疯时用的是逻辑混乱、晦涩难解的语言,符合疯子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
②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③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2.哈姆莱特反复对他的心上人奥菲莉娅说了五遍“出家去吧”这样的话,请分析原因。
明确:一方面是在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她,在这样污浊的社会上很难保全自我。
3.哈姆莱特发出感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剧中最经典的一段独白,请分析独白的内涵和作用。
明确:这段独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个问题不仅是哈姆莱特所面对的,也是每个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都会产生的困惑与思索:“生存”象征着苟且偷生、安于现状;“毁灭"象征着奋力拼搏,牺牲眼前的利益,为未来而努力。这段独白反映出人类在面临困境时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消除内心困惑的过程,充满哲理。
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独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随着人物内心的变化体会作品的深层思想,并且运用内心独白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充分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任务探究二赏析文本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双重结合。
1.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请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试做分析。
明确:一方面,哈姆莱特出生高贵,举止优雅,博学多才,有人文精神,敬父爱母,勇敢;另一方面,哈姆莱特又在故事的发展中表现得犹豫不定,当重担压下来时扛不起、放不下,忧郁感伤,耽于幻想,几乎失去目标。为了能报仇,他故意装疯,也显示了他的机智和谨慎。总之,他的性格是多侧面的,是在变化着的。
2.“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中,“一个人”指谁?这句话表现了哈姆菜特怎样的特点
明确:指克劳狄斯。这句话显示出哈姆菜特的不够老练、不善计谋和容易激动。也为后文的克劳狄斯马上做出送他到英国去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3.哈姆莱特独白的那段文字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性格,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在实际中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这导致了哈姆菜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
4.哈姆莱特的人性为什么这么复杂?
明确: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课文中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为开头的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
5.(拓展延伸)假设你是一位导演或造型师,你觉得应该怎样给哈姆莱特定型?换句话说,在你的心目中,出现在舞台上的哈姆莱特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英俊、彬彬有礼,身着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忧郁等。(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6.波洛涅斯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圆滑狡诈、愚蠢却又自作聪明。
7.奥菲利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①奥菲利娅坚守欧洲封建道德,保守而软弱。她以家庭、父兄为中心,不会主动追求本可以得到的幸福。奥菲利娅虽然爱慕哈姆莱特,但是在父亲波洛涅斯和兄长雷欧提斯的怀疑和诽谤下,她遵从他们的意愿,不与哈姆菜特接近。
②奥菲利娅所受到的宗法家庭的教育和管束决定了她的绝对驯服和无知。所以她对父亲的安排是绝对服从的,不自觉地成为刺探哈姆菜特的工具。
③莎士比亚写奥菲利娅并不知道内情,还误以为自己了解了哈姆菜特的病状,为他悲叹“天哪!救救他”,为他祈祷“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这些不仅体现出奥菲利娅的痛惜,还让人感受到她的无知与善良。
任务探究三分析文本的戏剧冲突
莎士比亚在世界戏剧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存在,他作品中的戏剧冲突尤其能体现时代或者说社会环境与人物自身性格之间碰撞出的激烈火花。《哈姆莱特》更是其众多剧作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部剧作,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戏剧冲突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
1.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哈姆莱特也只得装疯卖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作者又通过写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
2.分析整个剧本,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
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的,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等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尖锐复杂的矛盾。
2、“刚巧有一班戏子也要到这儿来"在情节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此时,哈姆莱特正为父亲的鬼魂所述的事情是否真实而疑惑,所以佯作疯狂,意欲弄清真相。而这时进宫献艺的戏班子突然到来,使他有机会安排“戏中戏”来弄清真相。这是巧合法。其作用有:①推动情节不断发展。②加速矛盾的激化和解决。③使情节摇曳多姿、富于变化。
【当堂检测】
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排比)
B.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反问)
C.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对比)
D.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比喻)
2.请在横线上填写《哈姆莱特》中相应的人名。
①第三幕中,哈姆雷特走到王后的起居室,_________躲在室内的帷幕后偷听,被哈姆雷特发现,误以为是国王,一剑刺死。而后哈姆雷特慷慨陈词,揭露国王罪行,痛斥母亲的不忠。
②第五幕中,哈姆莱特最终和_________比剑进行决斗,最后被毒剑刺中,在刺杀了国王克劳狄斯之后,中毒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有的作品①_的结局,被称为“欢乐的尾巴”。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②_,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③_。《窦娥冤》《琵琶记》《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卑微的老百姓。“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
3.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请用简练的文字概括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的不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几百年时光的磨洗,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国的舞台上,它们历久弥新,印证了莎翁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不朽生命力。莎翁写戏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会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起伏跌宕;他的悲剧和喜剧都不是单纯的,而是错综的混合体。()他常布置几条线索平行而后交织,于错综复杂中展现广阔多彩的画面,总是逐步增加悬念,使读者、观众的紧张感不断增强。莎会的戏剧语言,俏皮、华丽、精粹而丰富,从典雅的书面语言到粗俗的市井俚语,从民谣体到古诗体,无所不有。剧本中不少台词,成了成语典故或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莎翁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莎翁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
C.莎翁写戏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
D.莎翁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丰富性与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B.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思想深度与丰富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C.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情节生动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D.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历史内容、情节生动性完美的融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不是排比,是比喻,将“你"比喻为“冰、雪”。故选A。
2.答案:波洛涅斯;雷欧提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相关情节的了解识记能力。①出自《哈姆莱特》第三幕:国王和波洛涅斯决定利用奥菲利亚试探哈姆雷特,并躲在门后偷听,岂料被哈姆雷特发现,得知奥菲利亚骗他,大为震怒,狠狠的骂了她一顿……哈姆雷特受母亲召唤,在去见王后时看到毫无防备的国王,觉得这是个刺杀国王的好时机,但他以为国王在忏悔,此时杀他就会把他送到天堂,因此放弃了这次机会。他走到王后的起居室,而波洛涅斯又躲在室内的帷幕后偷听,被哈姆雷特误以为是国王,一剑刺死。而后哈姆雷特慷慨陈词,揭露国王罪行,痛斥母亲的不忠和乱伦。②出自《哈姆莱特》第五幕:哈姆雷特让霍拉旭陪他去王宫,途经墓地时,就赶上奥菲利亚的葬礼。看见情人的尸体,内心的悲愤一下子暴发出来,他失去了控制,冲过去跳进墓穴,与雷欧提斯在墓穴里打了起来。克劳狄斯唆使雷欧提斯用毒剑与哈姆雷特决斗……雷欧提斯深知他手中毒剑的厉害,一直不肯轻易往王子身上刺。他在克劳狄斯的煽动下,一剑刺中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手中的也刺伤了雷欧提斯。就在这时,王后大叫着倒在地上,中毒身亡。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当众揭发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举起手中毒剑刺向克劳狄斯,杀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锡江苏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铝制滑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蜂胶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移动通讯运维分析集中管理平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巧克力涂层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功能联合训练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发泡专用酚醛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2U电子节能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高效去污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