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二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高2026届)(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2.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D.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并不理想,直到选取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才取得了巨大成功。下列说法的错误是()A.初期未取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山柳菊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孟德尔首次提出了表型的概念C.豌豆花是两性花,其传粉和受粉方式保证了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D.无论是利用玉米还是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都需要对亲本进行套袋处理4.为检测某动物的细胞增殖速度,研究人员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该种细胞13小时,然后转移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间隔时间进行观察计数,并计算标记细胞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被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的着丝粒分裂;D: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增加;E: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A.该种动物细胞的分裂间期为3hB.B→C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该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0hD.AE时间段内细胞进行了一次核DNA的复制5.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的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氧化型DCIP(氧化剂)、蔗糖和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除草剂相对浓度05%10%15%20%25%30%甲放氧速率相对值5.03.72.21.0000乙放氧速率相对值5.04.43.73.02.21.61.0A.希尔反应中加入蔗糖溶液为该反应提供能量B.希尔反应中的DCIP,相当于光反应中的NADPHC.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光合作用的效果较强D.除草剂浓度为20%时,若向品种乙的希尔反应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就能检测到糖的生成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具有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假说的内容之一是“性状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C.为了检验假说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测交实验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是演绎推理的内容7.如图1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2中的甲细胞处于图1中D~E段B.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甲、丙细胞且丙细胞不含四分体C.图1中BC段表示细胞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D.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8.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分组溶剂移动距离色素甲移动距离色素乙移动距离色素丙移动距离色素丁移动距离实验组17.81.9实验组28.21.5实验组38.01.4平均移动距离8.07.60.8迁移率(Rf)无0.53010A.色素甲的迁移率(Rf)为0.95,它在滤纸条上比色素乙扩散速度快B.色素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根尖细胞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也不能将其培养成含有叶绿体的植株D.叶片衰老过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渐减少9.在光照等条件下,番茄叶片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以及细胞内外交换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数字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箭头表示物质移动情况),图二表示番茄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线粒体中2处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3处B.h=c,d=g时的光照强度为番茄植株的光补偿点C.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D.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10.下列有关人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Y染色体数目为1条或2条B.精子中缺失一条染色体一定是减数分裂Ⅰ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以及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11.科学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12.导致细胞凋亡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能够将DNA分子切割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外部因素无关D.癌变后的细胞对各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1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DDTTDDttDdTTDdttDDTtDdTt比值11112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DdTt×DdTTB.测交是验证该实验亲本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C.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所以子代可出现易感病类型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与上表中表型不同的个体占1/1614.如图1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细胞对应于图2中c类型细胞B.图2所示的细胞类型中,只处于有丝分裂的是a、c,一定含染色单体的是b、dC.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于图2中b类型细胞D.图2中a、b、c类型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15.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两种传递电子并产生ATP的生物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为叶绿体内膜,图2为线粒体内膜B.两种膜产生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为H+的跨膜运输C.图1中产生的O2被图2利用至少穿过8层磷脂分子D.图1中氧为电子受体,图2中氧为电子供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如图为人体肌肉细胞内的糖代谢途径。肌糖原经过分解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血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也转变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回答下列问题:(1)肌肉细胞产生乳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生成ATP。(2)根据所学,除氧气外,参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另一种原料物质是____________;氧气在肌肉细胞线粒体____________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产生的葡萄糖6磷酸可被葡萄糖6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浆,而肌糖原却不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而不建议剧烈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17.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的生活环境可能是________。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________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释放的。(2)在上午10:3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的曲线。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________点。据图分析,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4)玉米苗多为绿色,但可在玉米地中偶见白化苗或黄化苗,若要验证异常幼苗的叶肉细胞内色素种类,常用________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与绿色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相比,黄花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中________颜色的色素带缺失或颜色极浅。18.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玉米植株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用玉米做杂交实验,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两点)。(2)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3)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是________。(4)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对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19.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B3(CyclinB3)缺失小鼠体型和生理状态都比较正常,具有完整的卵泡和睾丸发育状况,但自然交配后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而雄性小鼠的发育和繁殖能力均正常。为进一步揭示CyclinB3的功能,研究者对正常雌鼠(2n=40)与CyclinB3缺失雌鼠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进行了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雌鼠的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的间期为减数分裂Ⅰ、Ⅱ所做的物质准备是________。卵细胞核遗传物质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2)由图分析可知,CyclinB3缺失的卵母细胞形成了正常的纺锤体,但未排出第一极体,表明CyclinB3缺失的卵母细胞被阻滞于________时期。推测细胞周期蛋白B3的功能是可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同源染色体分离。(3)研究发现,CyclinB3缺失的卵母细胞在受精后可以绕过减数分裂Ⅰ后期而进行减数分裂Ⅱ,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排出第二极体后会发育为早期胚胎。早期胚胎发育阶段,胚胎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增殖,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条,但所有胚胎在着床后会死亡。20.某科研小组新合成了一种叔胺类有机物DCPTA,为研究其对甜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甜瓜幼苗均分为四组,各组实验条件为①不遮光+清水,②不遮光+DCPTA,③遮光+清水,④遮光+DCPTA,其余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了四组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即开放程度)、胞间CO2浓度、Rubisco(固定CO2的酶)活性、丙二醛(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与生物膜受损程度正相关)含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Rubisco催化的底物是_____,DCPTA对Rubisco活性的影响在_____(填“不遮光”或“遮光”)条件下影响幅度更大。(2)比较①②组或③④组,DCPTA能有效提高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3)与①②④组比较,第③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最低,气孔导度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原因是_____;第③组光合速率最低的具体原因是_____。(4)通过对本实验中自变量的研究进行分析,在温室栽种甜瓜提高产量的措施有_____。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二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高2026届)(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答案】B【解析】【分析】“罐头食品”意味着密闭体系无氧环境,即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必然是因为生成气体导致罐头内压强增加所致,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引起盖子鼓起的原因应该是某种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即CO2所致。【详解】A、好氧型细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CO2和C2H5OH,B正确;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生成CO2,C错误;D、酵母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D错误。故选B。2.中风,也叫脑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一般发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C.神经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D.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B、神经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以弥补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的问题,B正确;C、神经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只是细胞的全能性较高,C错误;D、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是因为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B。3.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并不理想,直到选取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才取得了巨大成功。下列说法的错误是()A.初期未取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山柳菊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孟德尔首次提出了表型的概念C.豌豆花是两性花,其传粉和受粉方式保证了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D.无论是利用玉米还是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都需要对亲本进行套袋处理【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选择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很容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详解】A、孟德尔选择山柳菊进行杂交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山柳菊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及花小难以进行杂交实验等,A正确;B、孟德尔并未提出表型的概念,只提出了“遗传因子”这一概念,B错误;C、豌豆花是两性花,为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因此其传粉和受粉方式保证了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C正确;D、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无论是利用雌花与雄花同株的玉米还是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都需要对亲本进行套袋处理,D正确。故选B。4.为检测某动物的细胞增殖速度,研究人员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该种细胞13小时,然后转移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间隔时间进行观察计数,并计算标记细胞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被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的着丝粒分裂;D: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增加;E: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A.该种动物细胞的分裂间期为3hB.B→C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该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0hD.AE时间段内细胞进行了一次核DNA的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分析:根据图文信息,B点进入分裂期;C细胞着丝点开始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表示有丝分裂末期;E表示分裂期;故B点是上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期起点,E点是下一个分裂期的起点,则整个分裂周期是10h。【详解】AC、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故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以检测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情况。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B、E可以确定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33=10h,由于B点进入分裂期,D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故分裂期时间是3小时,间期时间是7小时,A错误;B、有丝分裂才具备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减数分裂的特征,B错误;C、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B被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E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可以确定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33=10h,C正确;D、根据AC项分析可知,AE时间段内细胞进行了两次核DNA的复制,第一次在B时刻前,第二次在DE段,D错误。故选C。5.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的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氧化型DCIP(氧化剂)、蔗糖和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除草剂相对浓度05%10%15%20%25%30%甲放氧速率相对值5.03.72.21.0000乙放氧速率相对值5.04.43.73.02.21.61.0A.希尔反应中加入蔗糖溶液为该反应提供能量B.希尔反应中的DCIP,相当于光反应中的NADPHC.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光合作用的效果较强D.除草剂浓度为20%时,若向品种乙的希尔反应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就能检测到糖的生成【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暗反应)两个过程,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NADPH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以及C5的再生。【详解】A、希尔反应中加入蔗糖溶液是为了维持渗透压,A错误;B、希尔反应模拟了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该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进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因此氧化剂DCIP在希尔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NADP+在光反应中的作用,B错误;C、据题图分析可知:抑制剂处理影响叶绿体放氧速率,说明抑制剂主要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膜上,与品种乙相比,甲的放氧速率较乙品种慢,即除草剂抑制品种甲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功能较强,C正确;D、除草剂浓度为20%时,若向品种乙的希尔反应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由于该反应中没有NADPH的生成,所以C3不能被还原成糖,在光照条件下不能检测到糖的生成,D错误。故选C。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具有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假说的内容之一是“性状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C.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测交实验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是演绎推理的内容【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B、孟德尔做出假设之一是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并未与染色体联系在一起,B错误;C、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与隐性纯合子杂交),C错误;D、测交实验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是实验验证的内容,D错误。故选A。7.如图1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2中的甲细胞处于图1中D~E段B.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甲、丙细胞且丙细胞不含四分体C.图1中BC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D.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1:BC段发生的是DNA的复制,复制完成之后1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DE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分裂之后一条染色体上1个DNA分子。图2: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是甲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详解】A、图2中的甲细胞1条染色体上1个DNA分子,处于图1中E~F段,A错误;B、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乙、丙细胞且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含四分体,B错误;C、图1中BC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中的S期,间期包括G1、S和G2,C错误;D、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均等分,故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8.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的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分组溶剂移动距离色素甲移动距离色素乙移动距离色素丙移动距离色素丁移动距离实验组17.81.9实验组28.21.5实验组38.01.4平均移动距离8.07.60.8迁移率(Rf)无0.530.10A.色素甲的迁移率(Rf)为0.95,它在滤纸条上比色素乙扩散速度快B.色素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根尖细胞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也不能将其培养成含有叶绿体的植株D.叶片衰老过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渐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①分析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色素甲的迁移率为0.95,色素丙的迁移率为0.20。再根据迁移率的大小确定色素的溶解度的高低,因此色素甲表示胡萝卜素,色素乙表示叶黄素,色素丙表示叶绿素a,色素丁表示叶绿素b。②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滤纸条从上而下的四条色素带分别表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色素甲的迁移率(Rf)为7.6÷8.0=0.95,大于色素乙的迁移率,它在滤纸条上比色素乙扩散速度快,A正确;B、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色素甲、乙、丙、丁的迁移率分别为0.95、0.53、0.20、0.20,进而推知色素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正确;C、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但能将离体的根尖细胞培养成含有叶绿体的植株,C错误;D、色素丁表示叶绿素b,叶片衰老过程中色素丁含量逐渐减少,D正确。故选C。9.在光照等条件下,番茄叶片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以及细胞内外交换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数字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箭头表示物质移动情况),图二表示番茄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线粒体中2处释放能量远远多于3处B.h=c,d=g时的光照强度为番茄植株的光补偿点C.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D.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及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及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还原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大量能量。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光合作用包括水的光解、ATP的合成、CO2的固定和C3还原,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详解】A、由图一可知,2表示线粒体内膜是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3表示线粒体基质是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A正确;B、h表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表示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d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g表示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而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为0,图一表示是是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而不是植株的光补偿点,B错误;C、由图二分析可知,曲线QR区段下降对应的横坐标氧气浓度逐渐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产生二氧化碳减少,C正确;D、Q点对应的横坐标氧气浓度为0,所以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对应氧气浓度为10,且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相等,说明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失,D正确。故选B。10.下列有关人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Y染色体数目为1条或2条B.精子中缺失一条染色体一定是减数分裂Ⅰ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以及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A、人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0条或1条或2条Y染色体,(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会出现两条Y染色体),A错误;B、精子中缺失一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数分裂Ⅰ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裂后的两条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B错误;C、受精过程中需要精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C正确;D、受精卵中的核内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于卵细胞,D错误。故选C。11.科学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4幅图片是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片且拟南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有5对同源染色体。由于甲图和乙图均有5个荧光点,且荧光比较明显。甲图5个荧光点分布较为散乱,乙图5个荧光点分布在图的中央,所以可以判断甲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一共有10个荧光点,且荧光点小,均分为两个区域并相对集中与一条线,说明丙图中有两个细胞,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是5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图中共有20个荧光点,且分为四部分,可以判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拟南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有5对同源染色体,甲图5个荧光点分布较为散乱,说明此时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B、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数量、位置和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C正确;D、根据前面分析,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四幅图所显示的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D正确。故选B。12.导致细胞凋亡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能够将DNA分子切割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外部因素无关D.癌变后的细胞对各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详解】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使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并传递信息,可反映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错误;B、结合题干“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以及题图中凋亡基因激活导致酶Ⅰ、Ⅱ(酶本质是蛋白质)激活,故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正确;C、导致细胞凋亡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外部因素也有关,C错误;D、根据题干和题图无法推出癌变后的细胞对各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D错误。故选B。1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DDTTDDttDdTTDdttDDTtDdTt比值111122A.双亲的基因型组合为DdTt×DdTTB.测交是验证该实验亲本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C.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所以子代可出现易感病类型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与上表中表型不同的个体占1/16【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分析表格,处理数据为:DD:Dd=1:1,TT:Tt:tt=1:2:1,故可推测亲本基因型组合组合为DDTt×DdTt,A错误;B、结合A选项的分析,亲本基因型组合组合为DDTt×DdTt,自交是验证该实验亲本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B错误;C、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所以子代可出现易感病类型(tt),C正确;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与上表中表型不同的个体(3ddT、1ddtt)占4/16即1/4,D错误。故选C。14.如图1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细胞对应于图2中c类型细胞B.图2所示的细胞类型中,只处于有丝分裂的是a、c,一定含染色单体的是b、dC.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于图2中b类型细胞D.图2中a、b、c类型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2中a表示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中染色体是核DNA数目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染色体数目是核DNA数目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详解】A、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a类型细胞,A错误;B、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只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是a,一定含染色单体的是b、d,B错误;C、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于图2中b类型细胞中,C正确;D、图2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c类型细胞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可见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b,D错误。故选C。15.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两种传递电子并产生ATP的生物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为叶绿体内膜,图2为线粒体内膜B.两种膜产生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为H+的跨膜运输C.图1中产生的O2被图2利用至少穿过8层磷脂分子D.图1中氧为电子受体,图2中氧为电子供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过程利用光能分解水,并合成ATP和NADPH,应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所以图1是类囊体薄膜。图2过程利用NADH生成水和ATP,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图2为线粒体内膜。【详解】A、图1过程利用光能分解水,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所以图1为类囊体薄膜,图2过程利用NADH生成水和ATP,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图2为线粒体内膜,A错误;B、从图可知,这两种膜结构上的ATP合酶在合成ATP时,都需要利用膜两侧的H+跨膜运输,即氢离子的梯度势能转移到ATP中,B正确;C、图1中在类囊体产生的氧气要被图2中的线粒体利用需要穿过一层类囊体膜、两层叶绿体膜、两层线粒体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C错误;D、在图1中,水中的氧失去电子变成氧气,氧为电子供体;在图2中,氧气接受电子变成水,氧为电子受体,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如图为人体肌肉细胞内的糖代谢途径。肌糖原经过分解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血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也转变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回答下列问题:(1)肌肉细胞产生乳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生成ATP。(2)根据所学,除氧气外,参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另一种原料物质是____________;氧气在肌肉细胞线粒体____________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3)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产生的葡萄糖6磷酸可被葡萄糖6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浆,而肌糖原却不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而不建议剧烈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质基质②.不会(2)①.水##H2O②.内膜③.与[H]反应生成水(3)肌肉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4)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细胞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但不产生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2、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3、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4、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小问1详解】肌肉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会生成ATP。【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三羧酸循环是有将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需要是水(H2O)的参与。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肌肉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发生,其反应过程是氧气与[H]反应生成水。【小问3详解】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产生的葡萄糖6磷酸可被葡萄糖6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浆,而肌糖原却不能,推测其原因是肌肉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无法将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葡萄糖。【小问4详解】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而不建议剧烈运动,原因是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细胞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相关应用,并能结合生产实践,解释自然界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7.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的生活环境可能是________。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________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释放的。(2)在上午10:3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的曲线。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________点。据图分析,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4)玉米苗多为绿色,但可在玉米地中偶见白化苗或黄化苗,若要验证异常幼苗的叶肉细胞内色素种类,常用________提取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与绿色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相比,黄花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中________颜色的色素带缺失或颜色极浅。【答案】(1)①.炎热干旱②.ATP、NADPH③.苹果酸(脱羧作用)④.细胞呼吸(2)①.基本不变②.降低(3)①.F②.增加(4)①.无水乙醇②.蓝绿色和黄绿色【解析】【分析】分析图一、二可知,夜间,景天科植物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内,形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中的苹果酸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图三,十字花科植物夜间不吸收二氧化碳,白天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过程。【小问1详解】植物A的气孔在白天关闭,晚上开放,而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有关,据此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可能是炎热干旱的环境;植物A夜晚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所以吸收的CO2不能合成(CH2O);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由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细胞呼吸产生。【小问2详解】在1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由于不吸收CO2,C3的含量基本不变;而植物B吸收的CO2减少,CO2的固定减弱,细胞中C3的含量降低。【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F点CO2浓度最低,说明这时玻璃罩内CO2被吸收得最多,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由于G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说明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增加。【小问4详解】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是脂溶性的,因此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与绿色幼苗的叶肉细胞的色素分离结果相比,黄花幼苗的叶肉细胞的主要缺少的色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颜色分别是蓝绿色和黄绿色,故分离结果中蓝绿色和黄绿色的色素带缺失或颜色极浅。18.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植株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用玉米做杂交实验,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两点)。(2)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3)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是________。(4)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对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答案】(1)子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玉米多为雌雄同株异花,易于进行杂交(省去了去雄的麻烦)(2)应在花蕊还未成熟时,对甲(母本)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后,采集丁(父本)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然后再对甲进行套袋处理(3)①.1/4②.bbTT和bbTt③.1/4(4)糯性植株果穗上全为糯性籽粒(或者糯性植株果穗上找不到非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果穗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或者非糯性植株果穗上找得到糯性籽粒)【解析】【分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小问1详解】用玉米做杂交实验,优点是子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玉米多为雌雄同株异花,易于进行杂交(省去了去雄的麻烦)。小问2详解】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小问4详解】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19.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B3(CyclinB3)缺失小鼠体型和生理状态都比较正常,具有完整的卵泡和睾丸发育状况,但自然交配后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而雄性小鼠的发育和繁殖能力均正常。为进一步揭示CyclinB3的功能,研究者对正常雌鼠(2n=40)与CyclinB3缺失雌鼠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进行了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雌鼠的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原细胞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新技术结题
- 职场心态培训
- 年产xxx生物破坏性塑料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数字程控交换设备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x松木实木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
- 年产xxx回转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年产xx再生海绵扶手项目建议书
- 2023年耐高温超轻硅酸钙隔热保湿材料资金筹措计划书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 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剖面图判读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辐射防护剂量限值
-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
- 小学二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六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初赛笔试试题
-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英语作业纸打印版
-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课件
- LTE与5G移动通信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军事理论(中北大学版)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高中文言文整理使动和意动用法-课件
- 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中文修订版及评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