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1839)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时空坐标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虎门销烟《黄埔条约》《望厦条约》《虎门条约》18401842185618581860183918441843《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眼看世界课标解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1.通过阅读大事年表和地图,掌握两次鸦片战争和条约内容;掌握列强侵占中国领土主权及其他主权的史实。1.通过了解条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2.通过阅读史料,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1.历史不容遗忘,国耻要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2.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责任感。1.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以及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基本史实。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英国对产品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康华丽”号风帆巡洋舰(鸦片战争中的英军旗舰)清军广东水师兵船英国陆军制服与清军绿营号衣中国(清朝)英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根据教材内容和材料,对比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状况。君主专制统治顽固。自然经济为主,科技落后。军队战力低下。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科技发达。船坚炮利,军事实力强大。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二、两次鸦片战争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成为重要目标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219.06出超99.771796-1799537.30572.00出超34.71830-1833773.50995.03出超261.98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单位:万两(白银)中国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走私鸦片二、两次鸦片战争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年份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对英贸易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贸易总额出(+)入(-)超情况1837-1838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奏折对英国:扭转贸易逆差,由入超变为出超对中国: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坚决维护鸦片贸易开展全国禁烟运动二、两次鸦片战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没收来的英美商人的鸦片,总计近240万斤,耗时20多天。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二、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形势图(一)鸦片战争(1840-1842)爆发: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结果: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二、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条

约内

容影

响《南京条约》中英1842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加重人民经济负担五口通商打开中国东南门户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五口通商章程》中英1843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虎门条约》中英1843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中国贸易主权《望厦条约》中美1844“巡查贸易”破坏中国领海主权《黄埔条约》中法1844传教居住权列强在华租界前身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二、两次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第34条规定:“所有贸易及海绵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候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根据《南京条约》附件中的“利益均沾”原则,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趁机谋求利益;但四国的修约要求均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开始谋求兴兵借口。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等侵略者提出修约,被清政府拒绝。思考:鸦片战争怎么还来了第二次?二、两次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据统计,被掠和破毁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为了拿盒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针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泰晤士报》二、两次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条约时间签约国家影响《天津条约》1858中英、中法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鸦片贸易合法化《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0中俄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瑷珲条约》1858中俄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两次鸦片战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反应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筹办夷务始末》(道光帝)封闭、愚昧、腐朽人民自发的英勇抗争三、开眼看世界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在禁烟期间,他学习西方知识,开设驿馆,组织人员收集并翻译西方的情报和知识,汇成《四洲志》等书籍。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按照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军事等知识编撰出《海国图志》,是中国较早的了解西方的书籍。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畲收集外国的资料和情报,编撰出《瀛环志略》,率先突破根深柢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将中国定位于世界的一隅,引进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价值体系。学习西方以求自强三、开眼看世界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延伸思考】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是如何认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对此应如何评价?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之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首哉!——徐继畬《瀛寰志略》华盛顿华盛顿纪念碑三、开眼看世界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这正是一位英国汉学家所做的努力。在描述纷繁复杂的战争本身之外,蓝诗玲分析了战争的影响尤其是后来命运,她希望将英国读者从他们对曾充满鸦片的历史的健忘症中唤醒。—李夏恩煞费苦心地追述两大帝国围绕在贸易、条约、控告、反控等方面的复杂网络……蓝诗玲颇具匠心地将这些紧张、艰苦的冲突以及170多年后尚能感知到的结果浓缩到了一本书中。——《出版人周刊》我想提醒健忘的英国读者,我们国家过去曾经从事过鸦片贸易,这是耻辱”。同样的,中国人也需要知道,当时英国人将这场战争视为一文明帝国对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