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1/2B/wKhkGWcnMZKAFs9lAAHJBxhsiFI647.jpg)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1/2B/wKhkGWcnMZKAFs9lAAHJBxhsiFI6472.jpg)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1/2B/wKhkGWcnMZKAFs9lAAHJBxhsiFI6473.jpg)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1/2B/wKhkGWcnMZKAFs9lAAHJBxhsiFI6474.jpg)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1/2B/wKhkGWcnMZKAFs9lAAHJBxhsiFI6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如果在秦朝能吃点什么?(一)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食物来源(采集渔猎)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生产工具(木骨石)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生活方式(迁徙用火)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社会生活(母系氏族)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问题探究】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哪些生活特征?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二)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新石器时代)食物来源:掌握生长规律、驯化野生动植物女性地位:男性开始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家庭副业(父系社会)生活方式:定居生活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①避免疾病或中毒②人口增长,禽兽不足③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④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农业产生的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地域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西亚东亚中国美洲特点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南稻北粟)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也饲养猪和狗。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多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发展格局)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和生产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出现的影响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食物供应增加,生存条件改善,人口加速增长。从迁徙过渡到定居;手工业发展;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天文、历法获得较快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攫取经济转变为生产经济。除了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之外,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和蓄养的动物。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的产生改变了原始人群混合的谋生方式,不同经济门类逐步产生。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步形成聚落。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食物结构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变化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古代美洲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古代印度共同特征:灌溉农业发达原因: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统治者的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古代两河流域1、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土地归属: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3、社会生活:《汉谟拉比法典》用法律规范农业生产。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古代尼罗河流域1、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土地归属: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3、社会生活: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产生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古代中国种植结构生产工具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经济政策生产模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以后南稻北粟木石骨蚌土地国有制奴隶集体耕种铁器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男耕女织重农抑商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精耕细作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陈村唐白居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手工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稳定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古代希腊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橄榄油和葡萄酒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地区特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或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2.社会生活: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古代罗马1.食物生产: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2.社会生活:古罗马在很长时间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土地国有家庭生产小农破产)古代美洲1.食物生产:种植粮食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饲养羊驼和骆马2.社会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家庭份地)地区种植作物、驯化动物土地所有制生产经营方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古代美洲大麦、小麦,山羊、绵羊、牛等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猪、狗等家畜大麦、小麦;葡萄、橄榄;玉米、甘薯、马铃薯;骆马;商周时期: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战国以后,封建土地所有制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古罗马由土地国有变私有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三类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奴隶集体耕作(井田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手工业辅助;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工程;谷蔬轮作;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以谷物生产为主;橄榄、葡萄;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比较中国和西欧农业生产之间的差异材料一: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材料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差异:①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②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原因: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②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三、生产关系变化1、男女地位变化:(1)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贫富分化出现:(1)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2)氏族部落的首领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阶级差别产生:(1)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2)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把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4、国家诞生:(1)阶级产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2)国家产生: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随着农业、畜牧的产生和发展,有了剩余产品,随之出现贫富分化,导致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农业发展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化剩余产品掠夺战争奴隶阶级国家根本原因强制机关本课小结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采集渔猎:木石骨器;学会用火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很多土地古代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古代中国:南稻北粟;土地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铁犁牛耕;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古代希腊:因地制宜、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古代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古代美洲:土地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农耕畜牧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畜牧业:随农业和定居而产生1.(2024·汉中一模)《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这一记载可用来考证()A.早期国家的不断演进B.精耕细作的生产萌芽C.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D.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C[解析]材料反映了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这可用来考证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早期国家的演进,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业,不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农业,没有体现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排除D项。2.(2024·淄博)古代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自然环境、农作物(包括动物)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重视农时就是重视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要与自然节律、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相协调,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的节气即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据此推知,古代农业的发展()A.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B.实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C.增加了人类食物的供应需求
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进步D[解析]根据材料“重视农时就是重视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要与自然节律、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相协调”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对天时、节气的观察,因此有利于天文历法的进步,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关系不大,排除A项;中国古代人口并未快速增长,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业与天、地、人、物的关系,并未体现食物的供应需求,排除C项。3.(2024·济南)在美洲,小麦是欧洲移民的主食,传教士使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1776年,《美国农业》记载:“我们在原先种烟草的土地上继续种小麦等谷物,再适当施肥,便可获得丰收。”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运营中的用户心理分析与策略调整
- 劳动人事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 初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
- 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策略
- 知识付费内容在行业会议中的有效推广
- 美容院消费众筹股东协议书范本
- 网络运营服务协议书(2篇)
- 社区健康生活超市构建健康消费新生态
- 贷记卡保证合约范本
- 常见业务场景网络安全建设VISIO图合集(27个类型)v2023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2.5 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利用方式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全册教案
- 检验科降低检测报告超时率PDCA持续改进案例
- 2024年安徽合肥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1
- DB13(J)-T 8541-20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标准
- 2024年海南文昌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48人笔试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与答案
- 新加坡房子出租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