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第6课芣苢插秧歌eq\a\vs4\al\co1(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芣苢(fúyǐ)蓑衣(suō)抛秧(pāo)B.掇之(duō)肩胛(jiǎ)兜鍪(máo)C.捋之(luō)半霎(shà)折腰(zhé)D.袺之(jié)襭之(xié)莳田(shì)2.下列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芣苢:车前草采采:采集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B.薄言:都是助词,无义有之:取得,获得唤渠:代词,他C.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朝餐:早饭;吃早饭半霎:极短的时间D.襭之: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莳:栽种匝:遍;满3.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薄言掇之缀满枝头啜汤笔耕不辍B.哀鸿遍野衰草离披蓑笠赤胆忠心C.刹那芳华杀羽而归霎时钩戟长铩D.绕树三匝搬石砸脚雏鸭焦眉皱眼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A.儿已薄禄相B.不宜自暴自弃C.日薄西山D.薄言有之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建了语言浅近明白、清爽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C.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时进一步发展定型。D.七律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联都要求对仗。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薄言有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言和而色夷成一家之言C.秧根未牢莳未匝绕树三匝D.小人比而不周朋比为奸7.下列各项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其中“雅”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义”。C.我国文学史上一直“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D.《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关键实力综合练进阶训练其次层:思维发展与提升eq\a\vs4\al\co1(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黍”“麦”“苗”分别指黄米、麦子和未成熟的庄稼苗,从中可见奴隶主无所不贪的特点。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表明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C.“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祈求,表现出“硕鼠”贪欲凶残的本性。D.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奴隶时代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们的抗拒精神。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采纳了什么形式?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夜寒独觉杨万里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注】问津。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愿晨。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注】华胥政:黄帝梦入华胥仙国。该国百姓听任自然,甚为自得。后遂用“华胥梦、梦华胥、华胥路、华胥境、华胥国、华胥政”等指梦境、仙境。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小儿啼哭惊扰了自己的美梦,对小儿啼哭表现出了烦躁的心情。B.“恰则华胥政问津”运用典故,反衬出诗人现实境况艰辛、生活不如意的境况。C.“老来万事不如人”是诗人“脚到五更偏作冷”的干脆感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D.“若无窗月谁相伴”以窗外明月烘托出孤寂的氛围,以“谁相伴”抒发内心的孤独。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君子于役①《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③?鸡栖于桀④,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⑤。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①役:徭役或兵役。②埘(shí):在墙上凿洞修成的鸡窝。③佸(huó):会面。④桀:这里指供鸡栖息的横木。⑤括:义同“佸”,这里指牛羊聚集在一起。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很朴实的诗,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来推动情感的抒发。B.每节开头,都是男主子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C.主子公带着叹息问出了“曷至哉”: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D.本诗抒发了思妇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斗争或劳役给家庭带来的苦痛。6.本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分析。答:eq\a\vs4\al\co1(名句名篇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视察。(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4)《插秧歌》一诗中运用比方示意抢插稻秧就像一场惊慌的战斗,突出了农忙抢种的两句是:,。(5)《插秧歌》一诗中描写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劳作者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的两句是:,。(6)《插秧歌》一诗中模拟田夫口吻回应送饭人的两句是:,。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建+文化传承与理解eq\a\vs4\al\co1(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山水画意境的产生,()于思想感情。①,又与对客观事物相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化全面地相识对象,()身临其境,长期视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视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相识才渐渐深化了,也()对事物的相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心中有数”“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给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识或不太熟识,就肯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或者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相识、视察现实,就可能全面深化。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留意表现长期视察的结果。②,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视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走马观花,不行能深刻相识对象,更不行能创建意境。一棵树、一座山,③,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显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肯定要有剧烈的、真挚的、朴实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剧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赖须要只要就能B.依附必需只要就能C.有赖必需只有才能D.依附须要只有才能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视察、相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化。B.无论写诗或者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视察、相识现实,就可能全面深化。C.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相识、视察现实,就可能全面深化。D.无论写诗或者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相识、视察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化。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①②③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桥从《诗经》里延长开来,横跨在岁月的河流上,①,仰看日月星宇,承载着全部人的脚步,谦卑地迎来送往。任时间的流水从脚下消逝,让胸膛里带着菜花香的习习河风,去抚慰岁月的苍凉。桥下是潺潺流水,水中是参差荇菜,古代的月亮照着今人。谁是那窈窕淑女?②?谁还在溯游从之,寤寐求之?谁还在水边寄予着相思?走进水乡,不经意,③。5.下面是某中学“汉服成人礼”中“及笄礼”打算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eq\a\vs4\al\co1(拓展阅读)(一)阅读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元日田家[唐]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①出门儿妇去,乌龙②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①蛮榼:酒器。②乌龙: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6.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标题中,“元日”点明白写作诗歌的时间,“田家”点明白诗歌的内容。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喧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安静。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愿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D.“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7.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加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激励农人们主动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9.“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答:(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初发太城留别田父①范成大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②。【注】①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②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知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C.第五、六句写诗人的兴奋及缘由: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夫生活的深切关切之情。11.请赏析最终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答:第6课芣苢插秧歌必备学问基础练1.解析: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答案:B2.解析:采采:茂密的样子。答案:A3.解析:杀羽而归—铩羽而归。答案:C4.解析:例句和D项均属语助词,无实义,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A.形容词,微,少;B.动词,轻视;C.动词,迫近。答案:D5.解析:“四联都要求对仗”说法有误,仅中间两联要求对仗。答案:D6.解析:A.助词,无实义/动词,说;B.名词,言辞/名词,著作,书籍,学说;C.遍,满/周,绕一圈;D.动词,勾结。答案:D7.解析:“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答案:B关键实力综合练1.解析:“祈求”说法不当,应当是“奴隶们对‘硕鼠’残酷剥削的罪恶行径的揭露和斥责”。答案:C2.解析:(1)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纳“比”的手法,把奴隶主比作贪欲可憎的大老鼠,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还揭示了他们的凶残本性。(2)结构上,本诗最大的特点是每句四字,重章叠句,反复咏唱。每章的前四句重在揭露和斥责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后四句重在表现劳动者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重章叠句的普遍作用是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开拓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容,有利于感情的抒发。答案:(1)通篇采纳“比”的手法,把剥削阶级比作偷吃劳动果实的大老鼠,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的贪欲嘴脸。表达效果:揭露了剥削阶级的凶残本性。(2)重章叠句。表达效果:①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②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内容;③使抒情更加有力,剧烈地表达了奴隶们对剥削阶级残酷剥削的罪恶行径的揭露和斥责。(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即可)3.解析:A“对小儿啼哭表现出了烦躁的心情”错误,从下文的境况可以看出诗人惊觉不完全是因为小儿啼哭,因此对小儿啼哭并无烦躁的心情。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留意结合诗歌中诗句进行分析。诗人用“梦中身”“谁相伴”点明白客居他乡的身份;用“老来万事不如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用“听尽鸡声”表达出内心的孤独;用“布衾寒似铁”写出了生活的贫困。答案:刻画了一个客居他乡,年老体衰,孤独贫困的老人形象。诗人用“梦中身”“谁相伴”点明白客居他乡的身份;用“老来万事不如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用“听尽鸡声”表达出内心的孤独;用“布衾寒似铁”写出了生活的贫困。5.解析:B项,“都是男主子公……的内心独白”理解有误,本诗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是女主子公的内心独白。答案:B6.解析:本诗通过刻画日常生活细微环节,点染思妇家庭生活的情景与其思夫的气氛,用黄昏的群鸡归窝、羊牛下山归栏的情景,衬托出女主子公对远方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答案:①日暮黄昏,牛羊下山,群鸡归窝,思妇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②运用衬托手法,以禽畜归家衬托女主子公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更见情浓。7.解析:留意题干要求,必需一一对应,这就要求平常必需对诗句理解分析到位;其次留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答案:(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2)薄言掇之薄言捋之(3)薄言袺之薄言襭之(4)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5)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6)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有赖:意思是要依靠,往往与“于”连用。依附:附着在其他事物上;也指依靠或从属。句子指山水画意境的产生,要依靠于思想感情,故用“有赖”更符合语境,故解除BD。须要:强调对可见可感物件的要求,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要求与被要求,运用与被运用关系。必需: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句中指要深化全面地相识对象,在情理上就肯定要身临其境。故用“必需”更符合语境,故解除AD。只要: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往往与“就”“就能”搭配。只有:唯有,仅有,连词,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与用“才”“方”等词语呼应。句中对事物的相识全面并达到肯定的程度,是“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给予对象以生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用“只有……才能”,故解除AB。故选C。答案:C2.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无论……或者”搭配不当,应改为“无论……还是……(都)……”,故解除BD。语病二是依据“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说明句子强调必要条件,故“就可能全面深化”的“就”运用不当,因为“就”表示充分条件,应将“就”改为“才”,据此解除BC。故选A。答案:A3.解析:第一处,依据后句的“又与对客观事物相识的深度有关”,说明横线上须要补充主语对象;又依据前句“山水画意境的产生……于思想感情”的内容和句式,可推出答案。其次处依据“山水画……而是留意表现长期视察的结果”“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视察”可知,后文画松是对前文“留意表现长期视察的结果”的举例阐释,由此可推出答案。第三处依据前文“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一棵树、一座山……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显明”可知,句意强调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能创建更显明的意境,更表现物的精神实质,据此可推出答案。答案:①而思想感情的产生②拿画松树来说③观其精神实质4.解析:依据瞻前顾后原则,①空后有“仰看”,那么第一个空应与“俯”有关,后面还有“桥下是潺潺流水”,说明是听水声,故用“俯听流水淙淙”。其次空前面内容与《关雎》有关,前一句为“谁是那窈窕的淑女”,那么这句应是“谁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第三个空,结合上文,“走进水乡,不经意”,该是总结,可填写“就走进古人为今人设计的梦中”。答案:示例:①俯听流水淙淙②谁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③就走进古人为今人设计的梦中5.答案:及笄礼打算工作首先须要落实参礼人员,参礼人员包括主子、笄者、正宾、帮助正宾的赞者以及若干观礼者;人员确定后,要选好场地;随后打算好及笄所须要的服饰、礼器以及相应的音乐曲目。6.解析:A项,“‘元日’点明白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元日的情形,不肯定是诗人写诗的时候。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在读懂诗的基础上做题。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早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庆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蛮榼出门”“乌龙迎路”,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艳羡之情。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第二外语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玉林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名作与中学语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伦理与药事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现代舞基础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进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艺术雕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程学院《世界新能源战略与政策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初级韩国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理学考研历年真题汇总(重点题)
- DB32T 3904-2020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施工组织设计-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 质量目标管理表
- DBJ41T 074-2013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Q∕SY 05262-2019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
- 《出纳员登记日记账》 课件
- DB32∕T 2518-2013 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塘构建技术规范
- 拳击单招考试评分标准
- DBJ51 014-2021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