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设计史_第1页
中国室内设计史_第2页
中国室内设计史_第3页
中国室内设计史_第4页
中国室内设计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室内设计史中国室内设计史一、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1、巢居、穴居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2、最基本的空间布局:方形和圆形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3、装饰与陈设:多为几何纹样,运用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①人面纹(人面和太阳结合)②鱼纹(单体/复体)③植物纹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二、设计萌芽和发育—夏、商、周、春秋时期1、社会背景奴隶社会阶段,又是青铜时代,西周的版图已近我国现今版图,西周是奴隶制完备与衰落时期,也是华夏民族进一步融合、国家巩固统一的时期。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2、建筑概况与规划①建筑概况:城堡、城市、宫殿、庙宇和墓葬。(这些建筑更加适合于“礼”的规范)②建筑平面形式:平面大都是大尺度的矩形,有前廊、围廊和回廊围成庭院,大门基本位于中轴线上。3、室内空间布局:堂、室、旁、夹的说法此时的建筑“开间”的概念已经明确,空间功能分区也更加合理。空间分隔已经有了堂、室、旁、夹室的说法,是中国宫殿“前堂后室”或“前朝后寝”的雏形。夏——堂和室在同一建筑内商——堂和室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建筑内周——在商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筑群4、四大纹样自然纹样(云、雷、波纹);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象、龟、鱼)5、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转折点⑴斗拱被运用和普及⑵屋顶、宫殿几乎使用瓦片⑶园林的发展:园囿观念形成,以宫苑结合的方式建造皇家园林的做法形成风气。彩绘虎座鸟架鼓(战国)衣箱(战国)三、室内设计的雏形—秦汉时期1、秦砖汉瓦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当时的建筑装饰构件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成就,“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尽完善了瓦当艺术,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更加鲜明的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总之,汉代瓦当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质量,时代特征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2、阿房宫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四、室内设计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1、承前启后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建筑没有因为战乱而停滞,只是建毁交替中变化,当时五朝十六国之乱,西域文化流入中国,尤以佛教为盛,此时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城市规划与建筑有突出的成就(除了重建汉之长安和洛阳外)还在北方新建了许多城市如盛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平域(山西大同)等。②佛教建筑兴起:佛教建筑的数量迅速递增,由最初的几十所猛增至几百所至几千所几万所。这些佛寺精美富丽,在诸类建筑中成了仅次于宫殿者。佛教建筑→佛塔→石窟(礼佛、聚会、供人瞻仰,佛堂(讲堂)、僧院。③园林有了新契机(由于士人阶层兴起、玄等思想和山水文学盛行)2、家具与陈设:屏风,盛行书画(家具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革新)受佛教和外域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希腊、波斯风格为一体的新艺术,对中国的家具和其他艺术门类都有较大的影响。⑴高型坐具——凳椅类、胡床⑵床榻类——面积较大,可坐卧、饮宴、品茶、游戏⑶茶几类——凭几、隐囊、书案⑷屏风类——图文并茂(渲染方式)五、室内设计的成熟—宋辽金时期宋、辽、西夏、金——在两个高潮中承上启下1、建筑空间①宫殿与住宅基本上采取“工”字型。②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在其空间形式上基本沿用隋唐,只是宋代商贸发达,餐饮娱乐建筑大增,且专门出现了各种行业街。③寺庙建筑布局形式以塔为中心或以佛殿为中心。特点:(1)山门和主殿采用楼阁形式(2)出现了“龟头屋”(3)“工”字型2、家具①门头设计②桌(琴桌),尺寸有最大的研究③椅,靠背椅④平台床(休息作用)高型家具普遍流行起来。出现了新的家具(圆形和方形高几、炕桌、儿童椅、桌,适应宴会要求的长桌、连排椅。特点:简洁、挺秀与唐代的富丽、豪华大不相同。⑴床榻类:由唐代的庞大和厚重转成灵活、轻便、实用。床大多数没了围子。⑵桌、案类、矮几逐渐被高桌所代替,方桌与条桌普及⑶箱柜类:种类基本沿用唐代,造型比唐代简洁更加讲究实用。⑷屏风类:屏风普及,是家具组群中即为重要的角色。⑸架子类:衣架和盆架。6、凳椅类:普遍使用其造型、高度、结构与现代椅子接近。3、室内布局一般厅堂常在屏风前面的正中放置座椅,在其前方两侧各置相对的四椅或仅在屏风前边放置两个圆凳,以供宾客对坐,书房与卧室的家具常采取不对称的形式,没有固定格局。六、终结时期—元朝1、建筑概况元代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宋辽金建筑与明清建筑的过渡时期。元代木构建筑技术,总的来说,一方面沿用传统规则的结构方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减柱和移柱的结构。此外,在局部上,如抹角梁的应用,也加强了结构转角部位的刚度,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固。元代建筑装饰在继承宋、金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了中亚建筑的手法。元代也是琉璃瓦的重要发展阶段,琉璃色彩趋向多样化。元代砖雕比较盛行。砖雕已由建筑基座部分转向屋顶以及其他部分,正式走上了建筑装饰的道路。2、蒙古族的装饰,等级制度:东女西男,中间成吉思汗元代(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1368年灭亡于明朝,前后共历时97年。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370年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这为之后明清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3、按方位摆放东西4、空间形式元代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广泛用于游牧民族的毡帐;另一类是都城及其他城市中的木结构建筑。5、装饰与装修元代建筑的地面有砖的、瓷砖的、大理石的,更多的是铺地毡。元代建筑的墙面、柱面有以云石、琉璃装修的,还常常包以织物。甚至饰以金银,元代已大量用金箔。元代建筑的天花常常张挂织物,这在此前较少见到的。元代建筑中广用刺绣,间用雕刻,其内容甚至包括圣母像等,说明此时的内外交流对建筑的影响极其深刻。七、明清时期1、建筑概况明清建筑,沿续古代建筑传统并继续发展,在定型化和世俗化方面有新的突破,并达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又一个高峰。2、都城与宫殿明清的都城与宫殿,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材力、物力和优秀工匠。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重要位置,也为世界所瞩目。明永乐帝于1403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扩建了北京城。3、装饰与装修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官式建筑——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其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民间建筑——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祠堂、寺观、民居,特点:样式丰富、构图自由、风格质朴。明清建筑还有“大式”、“小式”的区分。大式建筑一般指有斗拱的高级建筑,小式建筑指没有斗拱的一般建筑。明清木雕题材多样,技法纯熟,在室内已经成为分隔空间、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木雕技法与石雕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