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学案第三单元
第一部分:阅读
一、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以“小人物"为主题,通过描写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展现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引导学生认识到普通人也能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境界,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
二、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小说、散文等文体的特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学习在写作中运用。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把握文章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图。
3.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4.学习做批注,记录自己的点滴体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小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朴实善良、勤劳坚韧、乐于助人的精神。
2.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培养尊重、关爱普通人的情感。
3.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
三、各篇课文核心知识笔记
10.阿长与《山海经》
(一)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通过对“阿长”的回忆,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这位保姆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山海经》"为线索,记叙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故事,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阿长善良、朴实、热心、真诚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对“我"的关爱之情。
(二)核心知识点:
1.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7段):介绍阿长,并写“我”对她的最初印象。
(2)第二部分(第8-17段):回忆阿长教“我"的规矩和“我”对她的“空前的敬意"。
(3)第三部分(第18-25段):写“我”对绘图《山海经》的渴慕和阿长为“我"买书。
(4)第四部分(第26-28段):写“我”对阿长的怀念。
2.主题思想:表达了对阿长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3.人物形象:
阿长:一个封建思想浓厚、粗俗、迷信,但心地善良、热心、真诚,对“我"充满关爱的劳动妇女形象。
4.写作手法:
(1)对比:将阿长令人讨厌的一面与她令人敬佩的一面进行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细节描写:通过对阿长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5.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亲切感人,富有个性特色。
6.原文解析:
(1)文章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了阿长,并通过描写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等细节,以及“我”对她“不大佩服”,点明了“我”对阿长的最初印象。
(2)然后,文章通过回忆阿长教“我"的规矩,以及她讲“长毛”的故事,展现了她封建思想浓厚、粗俗、迷信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她讲“长毛”时,说“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以及“我们也要被掳去”时,作者的“敬意"油然而生,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恰恰体现了阿长性格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3)文章接着写了“我”对绘图《山海经》的渴慕,以及阿长为“我"买书的故事,这一事件成为文章的高潮部分,通过这一事件,作者突出了阿长善良、朴实、热心、真诚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对“我”的关爱之情。
(4)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却饱含深情。
11.老王
(一)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是杨绛先生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以及对自己未能给予老王更多帮助的愧怍之情。文章以“老王"的善良和作者的“愧怍”为线索,记叙了老王在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以及他对作者一家真诚、朴实的帮助,突出了老王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
(二)核心知识点:
1.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老王的身份和生活状况。
(2)第二部分(第3-8段):回忆老王为“我"家送冰、送钱先生看病等事情,表现老王的善良和真诚。
(3)第三部分(第9-16段):描写老王临终前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表现老王知恩图报的品格。
(4)第四部分(第17段):总结全文,点明作者的“愧怍"之情。
2.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以及对自己未能给予老王更多帮助的愧怍之情。
3.人物形象:
老王:一个生活贫苦、身体残疾,但却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劳动者形象。
4.写作手法:
(1)细节描写:通过对老王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2)对比:将“我”一家与老王的身份、地位、生活状况进行对比,突出了老王的善良和不幸,以及作者的“愧怍"之情。
5.语言特色:语言平实自然,质朴感人,富有真情实感。
6.原文解析:
文章开头以“闲话”的方式,介绍了老王的身份和生活状况,并通过“人老了,没用了"失群落伍的惶恐”等语句,暗示了老王的孤独和不幸。
接着,文章回忆了老王为“我"家送冰、送钱先生看病等事情,通过描写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以及他送钱先生看病“坚决不肯拿钱"等细节,表现了老王的善良和真诚。
文章的重点部分是描写老王临终前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作者详细描写了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通过“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色死灰”“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等细节描写,突出了老王的病重和虚弱,以及他强烈的求生欲望。而他送来香油和鸡蛋,则表现出他知恩图报的品格。
文章结尾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点明主题,作者的“愧怍"之情,既是对老王不幸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未能给予老王更多帮助的反省,更是对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关爱的呼唤。
12.台阶
(一)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是李森祥创作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对台阶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新台阶的“不自在”,揭示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执着、善良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章以“台阶"为线索,记叙了父亲为建造新屋和新台阶,以及他对新台阶的“不自在”,反映了中国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方面的变化。
(二)核心知识点:
1.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23段):写父亲对台阶的执着追求。
(2)第二部分(第24-56段):写父亲建造新屋和新台阶的过程。
(3)第三部分(第57-72段):写父亲对新台阶的“不自在"。
2.主题思想:揭示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执着、善良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人物形象:
父亲:一个勤劳、朴实、执着、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却又有些守旧的中国农民形象。
4.写作手法:
(1)象征:以“台阶”象征父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细节描写:通过对父亲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3)对比:将老台阶与新台阶、老屋与新屋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勤劳和执着,以及他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方面的变化。
5.语言特色:语言朴实自然,生动形象,富有地方特色。
6.原文解析:
文章开篇点明“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并以“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强调了父亲对台阶的执着,引出下文对父亲建造新台阶的叙述。
接着,作者回忆了父亲当年背青石板、在台阶上洗脚、抽烟等情景,突出了父亲的勤劳和能干,以及他对老台阶的感情。
然后,文章详细描写了父亲建造新屋和新台阶的过程,通过“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等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勤俭节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新屋建成后,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对新台阶的珍爱之情。
然而,新台阶建成后,父亲却感到“不自在”,他“一级级地往下挪”,最终坐到了门槛上,这反映了父亲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他渴望美好生活,却又对新事物感到不适应。
文章结尾写“父亲老了”,并将父亲的“古铜色的脸"比作“一块青石板”,既是对父亲饱经风霜的感叹,也是对中国农民勤劳坚韧、朴实善良品质的赞美。
13.卖油翁
(1)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选自《归田录》,讲述了北宋名臣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却因卖油翁“惟手熟尔"的回答而引以为戒的故事。文章通过描写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倒油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对话,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核心知识点:
1.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3句):写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并以此自矜。
(2)第二部分(第4-9句):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并以倒油的技艺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2.主题思想: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说明任何技艺都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3.人物形象:
(1)陈尧咨:一个射箭技艺高超,但有些自矜自满的人物形象。
(2)卖油翁:一个技艺娴熟,谦虚谨慎,富有生活智慧的人物形象。
4.写作手法:
(1)对比:将陈尧咨的自矜自满与卖油翁的谦虚谨慎进行对比,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细节描写:通过对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倒油过程的细致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5.语言特色:语言简洁凝练,寓意深刻。
6.原文解析:
文章开篇点明陈尧咨“善射”,并且“当世无双”,接着写他“尝射于家圃”,引出卖油翁的故事。作者通过“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的评价。
当陈尧咨询问卖油翁是否懂得射箭,并夸耀自己射箭技术高超时,卖油翁以“无他,但手熟尔"回答,既肯定了陈尧咨的射箭技艺,又点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卖油翁表演了倒油的绝活,并再次强调“我亦无他,惟手熟尔"。陈尧咨听后“笑而遣之”,说明他明白了卖油翁的言外之意,并引以为戒。
第二部分:写作——抓住细节
一、写作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深刻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环境描写更加逼真,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核心知识点
(一)理解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是文章的血肉,是使文章生动传神的关键。它往往能够以小见大、画龙点睛,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2.细节描写的内容:细节描写可以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也可以是人物所处的环境、使用的物品,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等。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
例如:《老王》一文中,作者描写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老王病重、虚弱的形象,以及他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知恩图报的品格。
2.渲染环境氛围:细节描写可以描绘环境的特点和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台阶》一文中,作者描写了父亲在台阶上洗脚的细节:“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父亲的勤劳,也渲染了一种温暖、朴实的乡村生活氛围。
3.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可以暗示情节的发展方向,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驿路梨花》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小茅屋门上的“请进"二字的细节:“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这个细节,暗示了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也为后文“我"和老余寻找小茅屋主人埋下了伏笔。
4.突出文章中心:细节描写可以集中笔墨描写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细节,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例如:《阿长与》一文中,作者描写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细节:“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个细节,突出了阿长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使文章“纪念阿长”的中心更加突出。
(三)细节描写的要求
1.真实性: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不能随意编造,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例如:《卖油翁》中,作者描写卖油翁往葫芦里倒油的动作:“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个细节描写非常真实,符合生活常识,也体现了卖油翁技艺的娴熟。
2.典型性:细节描写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突出文章中心的细节进行刻画,避免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画龙点睛。
例如:《台阶》中,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父亲建造新屋的全部过程,而是选择描写了父亲在台阶上踏黄泥、放鞭炮、撬青石板等几个细节,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勤劳、执着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3.生动性:细节描写要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细节描写的生动性。
例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描写紫藤萝花的细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作者将紫藤萝花比作“帆"和“船舱”,并赋予其人的表情,使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四)细节描写的角度
1.视觉:通过描写颜色、形状、大小、光线等,展现事物的视觉形象,给读者留下直观的印象。
例如:《老王》中,作者描写了老王的眼睛:“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个细节描写,突出了老王眼睛的病态,也暗示了他的不幸遭遇。
2.听觉:通过描写声音的特点,比如音调、响度、节奏等等,展现事物的听觉形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老山界》中,作者描写了夜行军时听到的声音:“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些声音,既有自然的声响,也有人为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渲染了一种神秘、紧张的氛围。
3.嗅觉:通过描写气味的特点,比如香、臭、浓、淡等等,展现事物的嗅觉形象,使读者仿佛闻到了气味。
例如:《台阶》中,作者描写了父亲抽烟的味道:“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个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父亲的习惯,也使读者仿佛闻到了旱烟的味道,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氛围。
4.触觉:通过描写触觉的特点,比如软、硬、冷、热等等,展现事物的触觉形象,使读者仿佛触摸到了事物。
例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描写了触摸紫藤萝花的感受:“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这个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触摸到了紫藤萝花,感受到了它的柔软和生命力。
5.味觉:通过描写味道的特点,比如酸、甜、苦、辣等等,展现事物的味觉形象,使读者仿佛品尝到了味道。
例如:《老王》中,作者描写了鸡蛋的味道:“这么新鲜的大鸡蛋"。这个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品尝到了鸡蛋的味道,感受到了老王的真诚和善良。
三、写作练习
1.观察生活,记录细节:观察你周围的人、事、物,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用文字记录下它的细节特征,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
2.改写文章,添加细节:选择一篇你写过的文章,或者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尝试添加一些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创作片段,突出细节: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或事件,创作一个片段,集中笔墨描写一个或几个细节,使场景或事件更加生动感人。
四、例文评析
例文:《奶奶的菜园》
奶奶家的后院有一方小小的菜园,那里是奶奶的乐园,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菜园的篱笆是用竹子编成的,上面爬满了牵牛花,五颜六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在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菜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还有胖乎乎的冬瓜……它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每天清晨,奶奶都会到菜园里浇水、施肥、捉虫。她戴着一顶草帽,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一个小锄头,在菜园里忙碌着。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仿佛在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到了收获的季节,奶奶的菜园里硕果累累。她会把最新鲜的蔬菜送给我们,让我们品尝到她的劳动成果和对我们的爱。
奶奶的菜园,不仅是一个小小的菜园,更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和对奶奶的思念。
评析:
这篇作文以“奶奶的菜园”为写作对象,通过描写菜园的环境、蔬菜的生长以及奶奶的劳动,展现了菜园的美丽和奶奶的勤劳、慈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作文运用了多种细节描写,比如“牵牛花"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胖乎乎的冬瓜"草帽”“粗布衣服"小锄头”“慈祥的笑容"等等,这些细节描写使菜园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奶奶的形象更加鲜明。
作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总结
细节描写是文章的血肉,是使文章生动传神的关键。要写好细节描写,需要认真观察生活,选择典型细节,运用生动的语言,并做到真实可信、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第三部分:课外古诗词诵读
1.泊秦淮(杜牧)
1.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注释:
(1)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城,是六朝古都的繁华之地。
(2)商女:歌女。
(3)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歌曲,被认为是亡国之音。
3.译文:
(1)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河水,月光照耀着沙滩,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
(2)歌女不懂得亡国的悲恨,还在对岸吟唱着那首《后庭花》。
4.赏析:
(1)这首诗借描写秦淮河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国事衰微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沉迷享乐的讽刺。
(2)首句描写了秦淮河的夜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3)次句点明了诗人夜泊秦淮的地点,并以“近酒家”暗示了当时统治者的荒淫腐败。
(4)后两句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对比,突出了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
2.贾生(李商隐)
1.原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注释:
(1)宣室:汉未央宫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
(2)贾生:指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
(3)才调:才华。
(4)苍生:百姓。
3.译文:
(1)在宣室殿,汉文帝寻求贤才,召见了被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实在无与伦比。
(2)可惜到了半夜,皇帝徒然空出靠近自己的座位,却不询问治国安民之道,反而去问鬼神之事。
4.赏析:
(1)这首诗借汉文帝求贤访道的典故,讽刺了晚唐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疾苦,只沉迷于求仙访道的现象。
(2)首句点明了汉文帝求贤若渴,召见了被放逐的贾谊。
(3)次句赞扬了贾谊的才华出众。
(4)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对比,突出了汉文帝的昏庸无能,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失望和讽刺。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1.原文: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注释:
(1)松源:地名,在今江西省弋阳县。
(2)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省余江县。
(3)赚得:骗得。
(4)错喜欢:空欢喜。
3.译文:
(1)不要说下山就没有困难了,那只不过是骗得行人白白高兴一场罢了。
(2)正走到万山包围的圈子里,翻过一座山,却又有一座山挡住去路。
4.赏析:
(1)这首诗以翻山越岭的经历,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首句以否定的语气,点明下山并不意味着轻松,暗示人生道路的漫长和曲折。
(3)次句以“赚得行人错喜欢"的比喻,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人。
(4)后两句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道路上的层层阻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4.约客(赵师秀)
1.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注释:
(1)黄梅时节:指江南梅子黄熟的季节,正是梅雨季节。
(2)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旧俗认为灯花落下来是吉兆。
3.译文:
(1)黄梅季节,家家户户都被雨水笼罩,青草池塘边到处都是蛙鸣。
(2)与朋友相约,他却过了半夜还没来,我只好百无聊赖地敲着棋子,任凭灯花落下来。
4.赏析:
(1)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之情。
(2)首句描写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典型景象,渲染了一种潮湿、烦闷的氛围。
(3)次句以“青草池塘处处蛙"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嘈杂和诗人的烦躁。
(4)后两句以“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等候客人时的无聊和无奈。
第四部分:字音字形
9.阿长与《山海经》
掷(zhì)憎恶(zēngwù)竹竿(gān)辫子(biànzi)胸脯(pú)疮(chuāng)疤诘(jié)问哀悼(dào)书斋(zhāi)震悚(sǒng)粗拙(zhuō)菩(萨)竹(竿)烦(琐)(辫)子哀(悼)
10.老王
取缔(dì)蹬(dēng)捎(shāo)门框(kuàng)荒僻(pì)滞(zhì)笨侮(wǔ)辱愧怍(zuò)(惶)恐荒(僻)取(缔)
11.*台阶
蹦(bèng)撬(qiào)磕(kē)门槛(kǎn)晌(shǎng)午头颅(lú)庄稼茬(chá)(晌)午
烦(躁)头(颅)微不足(道)
12.卖油翁
自矜(jin)家圃(pǔ)睨(nì)酌(zhuó)油(忿)然(覆)其口笑而(遣)之
第五部分:成语
9.《阿长与》
深不可测:深的无法测量,形容极深。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度惊恐。
11.《台阶》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低眉顺眼:默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长新年寄语祝福九年级(初三)同学
- 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 买卖合同(供进口成套设备用)5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合同3篇
- 第17章-第1节-总需求曲线教材课程
- 《科幻小说赏析与写作》 课件 第3、4章 “太空歌剧”的探索与开拓-《2001太空漫游》;“生命奇迹”的重述与复魅-《弗兰肯斯坦》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维保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陇南市精神病康复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制造项目反担保协议3篇
- 2024年阳江市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设计
- 上海某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案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 精神病医院财务后勤总务管理制度
- 停车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B/T 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河道治理工程监理通知单、回复单范本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一)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PPT】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选择和剪裁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