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_第1页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_第2页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_第3页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_第4页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大家知道哪些呢?王大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2025“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必看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关心。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篇1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天文气象学家,也是中国天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王应伟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主见因材施教。王大珩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家风有着很大关系。

王大珩自幼聪敏过人,5岁就直接读学校二班级。王应伟担忧孩子傲慢,对他的教育非常严峻。学校四班级时,老师曾出一道“鸡兔同笼”题,班里只有王大珩答对了。回家后,王大珩兴致勃勃地告知父亲解题过程,父亲却说他思路不对,根本没有搞懂,答对不过是巧合而已,并告诫他:“学子最忌骄躁二字,骄则浮华不实,躁则浅尝辄止。”多年后,王大珩还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博士生:科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容不得丝毫懈怠。

王应伟曾将王大珩带到自己工作的北京观象台,对他进行人文历史教育。北京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著名于世。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将放置于此的天球仪、四分仪等8台宝贵天文仪器掠走。王应伟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对儿子说:“在这个世界上,靠恳求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只有靠自强。人自强了,就没有人敢欺侮你了;国自强了,就没有人敢欺侮你的国家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强盛了,我们这些中国人在别人眼里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个人。”

在父亲的教育下,王大珩养成了踏实进取的品行。学校毕业时,他已经学完高中数学的全部内容,学校与高中阶段,他的数学成果几乎都是满分。1938年,清华高校毕业的王大珩考取“庚款”留英公费生。在英国他先后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高校。1948年,王大珩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参加大连理工高校创建,后历任长春光机所所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为长春理工高校)院长等职。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篇2

在清华高校,他倾听了叶企孙教授的磁学、热力学课程,学习了吴有训教授的X射线放射课程,还有萨本栋教授的无线电课程、周培源教授的理论物理学课程以及赵忠尧教授的光学课程。清华高校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令他走进了科研的大门,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清华高校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王大珩牢记终生。在校期间,他在学习上奋斗不止,用学问填充自己;走上社会后,他百折不挠,切实践行校训的教导。

对于王大珩放弃博士学位的事,他的挚友钱三强非常理解,也非常欣赏,“大珩不是不知道没有博士学位对个人的不利影响,但他为了国家将来需要,做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在那个时候真是难得。”王大珩自己也说过:“我们这代人是习惯了把做事放在第一位的,个人生活其次。我们做起事情来,从来不会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都是从国家考虑,从事业考虑。”王大珩的每一次选择,都只考虑两件事:国家需求、科学追求。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篇3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诞生于日本东京。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气象台工作。母亲周秀清出自苏州书香门第周家,毕业于苏州兰陵女学。1915年9月,父亲带着家人一起回到中国。未上学前,王大珩的父母就引导他熟悉了许多字,学会了简洁的算术。1920年,5岁的王大珩去考北京孔德学校,成果优秀,直接升入初小二班级就读。

1922年,为就近上学,王大珩转到北京汇文学校,后升入汇文高小,1926年升入汇文中学。1929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王大珩随父到青岛,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王大珩的数学学得很好,学校的进度往往让他“吃不饱”。学校毕业前,在父亲的辅导下王大珩已经学完了全部高中数学课程及高校的微积分课程。:22-251932年,王大珩考入清华高校物理系,师从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人。

1936年,王大珩毕业于清华高校物理系。1938年考取“庚款”留同学,在英国伦敦高校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1942年,转入英国雪菲尔高校,在闻名玻璃学家特纳(W.E.S.Turner)教授指导下进行有关光学玻璃的讨论。1942年,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专攻光学玻璃讨论。同年加入留英工程师学会。1945年,研制出V-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装置,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获得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进展奖(Bowen奖)”。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篇4

1977年,中国参与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代表中国参与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工作。

1979年至1992年,他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连任三届达13年之久。1978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他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当选为理事长,1989年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王大珩多次呼吁加强计量的基础讨论,在他的提倡下,成立了由中国计量科学讨论院和北京高校等单位联合的“计量测试高技术联合试验室”。

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放射远程运载火箭。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精彩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平稳跟踪、定位、标定、校正的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在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和船体摇摆及挠曲与实时修正方面均有重要制造。

1979年,由于在中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王大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1983年,王大珩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3年至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参加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5年王大珩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同时还担当过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他还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在国内召开的历次激光会议、国际遥感会议、国际高速摄影和光子学等会议上,他都曾担当主席。1991年他又当选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院士事迹篇5

王大珩对我国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的进展赐予了极大关注。他多次和其他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重视大型飞机的研制等建议。

除此之外,王大珩为我国科学事业的进展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包括开展激光核聚变讨论,加强原子、分子尺度上的纳米技术讨论等等。

直到晚年躺在病床上,王大珩仍牵挂着国家科技事业的进展。他曾经这样写道:“我们这些老科技工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今年我已95岁了,仍盼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

“搞这般专业很称心”,简洁的一句话,道出了先生为中国光学事业一生付出的无怨无悔。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致敬方阵”中,大珩先生女儿王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