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PDBJ/T45-xxx-XXXX市政综合管廊管线入廊规范(征求意见稿)Standardforpipelineintourbanutilitytunnel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市政综合管廊管线入廊规范StandardforpipelineintourbanutilitytunnelDBJ/T45-XXX-XXXX主编部门: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批准部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施行日期:202*年*月*日202*广西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市政综合管廊入廊规范》的通知桂建标[202*]xx号各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局),各有关单位:由我厅批复立项,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编的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市政综合管廊管线入廊规范》已获专家评审通过,现予批准发布。标准编号如下:DBJ/T45-***-2016《市政综合管廊管线入廊规范》该标准于202*年**月**日发布,自202*年**月**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x年x月x日前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集2018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桂建标函〔2018〕196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科学推进综合管廊建设,为解决广西管线入廊遇到的问题,为提高管廊规划水平、设计和施工质量,便于运营维护,实现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安全性好、环境影响小的目标。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市政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结合广西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规程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给水管道;5.再生水管道;6.雨水管道;7.污水管道;8.天然气管道;9.热力管道;10.电力电缆;11.通信电缆;12.管线竣工模型;13.入廊管理;14.维护管理。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条文内容解释。为了提高标准质量,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供以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中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保东、熊新、周毅、李彪、韦敏生、尹仕友、黎冬来、甘筱英、彭烨、卢希、陆华、谢春盛、谭浩、王建军、徐斌元、贝德光、罗莹、唐海英、解威威、杨朔、刘勇、曾晓辉、董欣刚、张金顺、李坡、孙会洁、王珂、甘峰瑜、苏荣、闭勇贵、王锐、沈程林、李振强、刘竑林、卢佳琪、肖伟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xxx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给水管道 44.1一般规定 44.2入廊标准 44.3基本设计 44.4详细设计 54.5安装施工 54.6工程验收 55再生水管道 75.1一般规定 75.2入廊标准 75.3基本设计 75.4详细设计 75.5安装施工 85.6工程验收 86雨水管道 96.1一般规定 96.2入廊标准 96.3基本设计 96.4详细设计 96.5安装施工 106.6工程验收 107污水管道 117.1一般规定 117.2入廊标准 117.3基本设计 117.4详细设计 117.5安装施工 127.6工程验收 128天然气管道 138.1一般规定 138.2入廊标准 138.3基本设计 138.4详细设计 148.5施工 148.6工程验收 159热力管道 169.1一般规定 169.2入廊标准 169.3基本设计 169.4详细设计 169.5安装施工 179.6工程验收 1710电力电缆 1810.1一般规定 1810.2入廊标准 1810.3基本设计 1910.4详细设计 2010.5安装施工 2210.6工程验收 2211通信电缆 2311.1一般规定 2311.2入廊标准 2311.3基本设计 2311.4安装施工 2511.5工程验收 2512管线竣工模型 2612.1一般规定 2612.2交付物 2613入廊管理 2713.1一般规定 2713.2入廊期间施工管理 2713.3运维期间入廊管理 2713.4入廊费用管理 2813.5入廊责任与义务 2914维护管理 3114.1一般规定 3114.2附属设施维护 3514.3管线设施维护 4814.4技术管理 48附录A入廊管线竣工模型深度表 51本标准用词说明 57引用标准名录 58条文说明 60Contents1General12terminology23basicprovisions34watersupplypipeline44.1GeneralProvisions44.2corridorstandard44.3basicdesign44.4detaileddesign54.5installationconstruction54.6projectacceptance55regenerationwaterpipe75.1generalprovisions75.2corridorstandard75.3basicdesign75.4detaileddesign75.5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85.6projectacceptance86rainwaterpipe96.1generalprovisions96.2corridorstandard96.3basicdesign96.4detaileddesign96.5installationconstruction106.6projectacceptance107sewagepipe117.1generalprovisions117.2corridorstandard117.3basicdesign117.4detaileddesign127.5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127.6projectacceptance128naturalgaspipeline138.1generalprovisions138.2corridorstandard138.3basicdesign138.4detaileddesign148.5construction148.6projectacceptance159thermalpipeline169.1generalprovisions169.2corridorstandard169.3basicdesign169.4detaileddesign169.5installationconstruction179.6projectacceptance1710powercable1810.1generalprovisions1810.2corridorstandard1810.3basicdesign1910.4detaileddesign2010.5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2210.6projectacceptance2211communicationcable2311.1generalprovisions2311.2corridorstandard2311.3basicdesign2311.4installationconstruction2511.5projectacceptance2512pipelinecompletionModel2612.1generalprovisions2612.2deliverables2613CorridorManagement2713.1generalprovisions2713.2constructionmanagementduringcorridoraccess2713.3CorridorManagementduringoperationandmaintenance2713.4corridorfeemanagement2813.5responsibilitiesandobligationsforcorridoraccess2914maintenancemanagement3114.1generalprovisions3114.2maintenanceofauxiliaryfacilities3514.3maintenanceofpipelinefacilities4814.4technicalmanagement48AppendixAasbuiltmodeldepthtableofpipelineingallery51Descriptionofwordsinthisstandard57Listofcitedstandards58Descriptionofprovisions601总则1.0.1为了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综合管廊的管线入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达到技术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使用顺利、依据检查、有序安装,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内市政综合管廊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各个管线的入廊管理。1.0.3本标准以“规划”和“设计文件”以及现行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管线的行业管理文件为依托,以多规合一、设计协同、标准化施工、信息化交付为原则,理清管廊管理单位和入廊管线主管单位的责权利,力求确保管理的科学、可操作和先进性。1.0.4管线入廊的质量标准、移交管理,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1.0.5本规范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0.6广西市政综合管廊管线入廊,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未规定的内容,可参考现行的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行业标准、规范执行。2术语2.0.1综合管廊附属工程subsidiaryfacilityoftheutilitytunnel以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或实木结构为主,且房屋布局密集、防火间距不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村寨(屯)。。2.0.2通信线缆communicationcable用于传输信息数据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各种导线的总称,包括通信光缆、通信电缆以及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
2.0.3定期维护periodicmaintenance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按一定时间周期进行保养、维护的养护方法。
2.0.4监控系统supervisionandcontrolsystem使用采集、监视和处理设备,通过收集、处理综合管廊运行状态及附属设施设备的工作状态等信息,对相应设施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以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行的系统。2.0.5视频监控系统CCTV-closedcircuittelevisionsystem通过摄像机以及附属设备(镜头、云台等)采集综合管廊内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并在监控中心的监视器或显示屏上显示的系统。
2.0.6红外入侵报警系统infraredintrusionalarmsystem采用红外技术检测和判断是否有物体侵入综合管廊并向监控中心发送相关报警信息的系统。
2.0.7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communicationsystem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将相关人员定位数据、人员巡检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
2.0.8有线通信系统wiredcommunicationsystem采用通信技术,通过通信电缆,实现综合管廊内的通话。2.0.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firealarmsystem用于自动发现和通报火灾早期灾情,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系统。
3基本规定3.0.1综合管廊规划区内的管线规划,应当与城镇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相衔接。已明确纳入城镇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线,不再保留另外规划的管线位置。管线单位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行地下管线施工。3.0.2已建设综合管廊的区域,新建管线应当入廊,既有管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入廊。3.0.3主管部门和有关管线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做好管线入廊工作。3.0.4综合管廊管理单位是管廊运营、维护的责任主体,对管廊进行运营和维护,并按约定向入廊管线单位提供管廊使用及维护服务。3.0.5综合管廊运营单位应当与入廊管线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入廊管线种类、时间、费用以及各方的权利和义务。3.0.6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入廊管线单位应当向管廊运营单位缴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具体收费标准根据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指导意见形成的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执行。3.0.7综合管廊运营单位负责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3.0.8管廊内敷设的入廊管线由其产权单位负责维护。3.0.9综合管廊运营单位应当与入廊管线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联络机制。4给水管道一般规定给水管道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相协调,管线设计应以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为依据。给水管道设计应符合GB50013的有关规定。给水管线配套检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的设置应与综合管廊的信号传输接口进行联通;当管线采用自成体系的专业控制系统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接入综合管廊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入廊标准给水管道入廊前应进行专项管线设计,合理确定管道附件安装设置要求。宜与管廊主体同步设计,分步实施。给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根据水量、水压、外部荷载、施工维护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选用钢管、球墨铸铁管、塑料管等。钢管可采用沟槽连接。给水管道根据管廊断面布置、管径大小及管道连接方式等一般采用支(吊)架及支墩的安装方式。基本设计给水管道应考虑水锤的影响,必要时进行水锤分析计算,并对管路系统采取水锤综合防护设计。给水管道冲洗排水出路宜在管廊外设置排水阀(井);管道的检修放空宜设置在管廊外,条件不满足时可利用管廊内排水泵进行放空。给水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部设置阀门井及阀门,宜优先采用具有远程控制关闭功能的紧急切断阀。管廊外给水管直埋敷设时,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及场地地址情况合理选择。给水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根据不同管材特性通过计算确定,应满足GB50332的有关规定。纳入综合管廊的给水管线应考虑管道伸缩需要,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给水管道在管廊内的安装净距应满足GB50838的要求。当管径等于或小于DN400,并采用支架安装时,在满足安装间距的前提下,与管廊侧壁的净距可适当缩小。给水管道的阀门、管材及管件的内防腐材料和承插口处的填充料应符合GB/T17219的有关规定。给水管道采用金属管道时应考虑防腐措施,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污水管道的上方,且不应有接口重合;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详细设计管廊内给水管道宜置阀门、排气阀、泄水阀、测压、测流以及流量自动控制等装置。给水管道隆起点上应设自动排气设施,管道布置平缓时,宜间隔1000米左右设一处自动排气设施。当给水管道设有市政消火栓时,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给水管道阀门、管道附件等选用应充分考虑管廊内预留空间,安装时不应影响到其他管道的设置。当管廊内输配水管道系统需要进行压力(流量)调节,且调压(流)装置设置在管廊内时,应满足管廊内空间及受力要求,必要时设置减震设施。综合管廊顶板处,应设置供给水管道及附件安装用的吊钩、拉环或导轨。吊钩拉环间距不宜大于6m。饮用水管道系统严禁与再生水管道系统连接。给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在显著位置应设置“给水”耐久标识,安装时应涂上有关标准规定的标志颜色和“给水”字样。安装施工从事给水管道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给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入廊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例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给水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对于采用支、吊架安装的给水管道的施工及验收,还应符合GB50242的有关规定。再生水管道一般规定本章节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纳入城市综合管廊的污水再生利用管道工程设计。应结合工程近期、远期规划,综合确定纳入综合管廊的输配水管网的设计水量、水压和水质保障措施。再生水管道水力计算等应符合GB50335的有关规定。入廊标准入廊管道管径不宜大于DN1200,大于DN1200的再生水管道若纳入综合管廊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输配水管道管材可采用塑料管、钢管及球墨铸铁管等。管材的选择应根据水量、水压、外部荷载、施工维护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基本设计可能产生水锤危害的再生水输配水管线,应采取水锤保护措施。配水干管宜布置成环状管网。枝状管道末端应设置排水阀(井),并应考虑排水出路。排水阀(井)宜布设在管廊外部。再生水管道水力计算、管道敷设及附属设施设置的要求等,应符合GB50013的有关规定。再生水管道在管廊内的安装净距应符合GB50838的有关规定。当再生水管道管径小于DN500时,并采用支架安装时,在满足安装间距的前提下,与管廊侧壁的净距可适当减小。再生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宜布置在热力管道的下方。管道试验要求应符合GB50268的有关规定。管道接口宜采用刚性接口连接,钢管可采用沟槽式连接,球墨铸铁管道在管道的弯头、三通等处,需设置止推或拖拉墩,或采用自锚接口。采用钢管及球墨铸铁管等金属管材时应进行管道防腐。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GB50332的有关规定。详细设计输配水管道中宜设置阀门、排气阀、泄水阀、测压、测流等装置。再生水管道进出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部设置阀门井或阀门。管廊内再生水管道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主干管上任意两个相邻阀门之间不宜超过3条配水管,且阀门设置间距宜为lkm~2km。主干管变径处设置阀门时,宜设置在小口径管道上。干管与配水管的连接处阀门宣在配水管起端设置。输配水管道的起点、终点、分叉点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处,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置阀门。输配水管道的阀门设置应方便事故检修隔断及放空排水的需要。输配水管道的隆起点及平直段每1000m应设置排气阀。再生水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若根据计算需要选用管道补偿器时,应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输配水管道宜设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再生水管道系统严禁与饮用水管道系统、自备水源供水系统连接。管廊内再生水管道取水接口和取水龙头处应配量“再生水不得饮用”的耐久标识。再生水输配水管网中所有组件和附属设施的显著位置应配置“再生水”耐久标识,再生水管道明装时应采用识别色,并配量“再生水管道”耐久标识。安装施工从事给水、再生水管道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所需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给水、再生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施工。给水、再生水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68的规定。对于采用支、吊架安装的给水、再生水管道的施工及验收,还应符合GB50242的有关规定。雨水管道一般规定综合管廊中的雨水管渠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规划、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以及海绵城市规划相协调。雨水管渠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有关规定,同时应以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为依据。综合管廊内雨水管渠的雨水控制和利用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014和GB50400的有关规定。进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道应采取分流制,雨水纳入综合管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方式。在条件允许时进入综合管廊的雨水管渠系统应以重力流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压力流。当采用压力流排水管道应考虑水锤影响,并采取消减水锤的措施。入廊标准纳入综合管廊的雨水管渠及附属设施应保证其严密性。重力流雨水管道入廊时,设计综合管廊的坡度宜结合雨水管道坡度进行同坡设置;当受地形条件限制,综合管廊坡度无法满足雨水管道坡度要求时,局部雨水管渠可与管廊呈一定坡度敷设。雨水管道可选用钢管、球墨铸铁管、塑料管等。钢管可采用沟槽式连接。基本设计雨水管渠的设计宜与海绵城市设计相结合。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输送雨水时,可采用独立舱室或采用渠道与其他管道共舱,且雨水检修口应独立设置,不得与其他舱室共用。当与其他管道共舱室时雨水渠道结构空间应完全独立和严密,并应采取防止雨水倒灌或渗漏的措施。当雨水纳入综合管廊采用管道排水时,宜采用支墩或支架固定。雨水管道支撑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GB50332-2002的有关规定。雨水管渠纳入综合管廊前,宜设置沉泥槽,并应设置检修闸门或闸槽。详细设计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可参照GB50014中最大的间距,当管渠内部空间能够满足检修要求时可适当放大。检查及清通设施应满足如下要求:雨水管渠的检查及清通设施应满足管渠安装、检修、运行和维护的要求。综合管廊内排水管渠应根据需要设置密闭的内置检查井或检查口。压力排水管道应设置压力检查口。在同一断面接入综合管廊内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数量不宜超过3条。管道设计和布置要求如下:雨水管径变换时,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雨水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采用重力流排水时,应考虑外部排水系统变化、冲击负荷等对综合管廊内排水管渠运行安全的影响,可适当提高进入综合管廊的雨水管渠设计标准,保证管道运行安全。管廊外雨水支管直埋敷设时,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及场地地质情况合理选择。重力流雨水管道在倒虹管、长距离直线输送后变化段宜设置排气装置,重力流雨水管道可通过检查井及设置排气管进行排气。压力流雨水管道应在管道的高点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排气阀。排气装置可结合综合管廊排风口设置,确保气体顺畅排出;当排至综合管廊以外的大气中时,其引出位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开人流密集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区域。容纳雨水管渠的舱室,应监测环境的温度、湿度、水位、O2等环境指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监测H2S、CH4等环境指标。检查井宜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应低于地面。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安装施工从事雨水管渠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雨水管渠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例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综合管廊内排水管渠检查井、检查口应进行闭水试验。雨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68和GB50141的有关规定。污水管道一般规定纳入综合管廊的污水管道应为雨污水分流后的城镇污水管道,不应接纳雨水或其他非城镇污水排水管道。排入管廊内污水管道的水质应符合GB/T31962的相关要求。工业废水接入管廊内污水管道的水质不应影响管廊内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排水管道养护,应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应符合GB50014的有关规定。根据GB50014的有关规定,需在污水系统设置潮门、闸门、事故排出口或泵站等时,如条件具备,应尽量考虑在管廊外部设置。入廊标准对于采用压力流方式的污水管道,可参考本规范中再生水管道相关要求执行。入廊的污水管道埋深不宜大于8米,对于埋深大于9米的污水管道纳入管廊时,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污水纳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道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综合管廊舱室的底部。当管道管径大于DN1200时,可采用管廊结构本体,管廊结构本体应采取防腐蚀措施。纳入管道的污水管道可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塑料管等。基本设计污水管道应按规划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确定其断面尺寸,并应按近期流量校核流速。当输送易造成管渠内沉析的污水时,管渠形式和断面的确定,必须考虑维护检修的方便。污水管道系统应严格密封,应进行功能性试验,防止污水外渗。管廊内,污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的净距应符合GB50838的有关规定。不同直径的管道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跌水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此限制。管道接口宜采用刚性接口连接,钢管可采用沟槽式连接。采用钢管及球墨铸铁管时应进行管道防腐。污水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GB50332的有关规定。详细设计污水排水管道进(出)入综合管廊前(后),应设置检修闸门或闸槽。污水管道的检查及清通设施应满足管道安装、检修、运行和维护的要求。重力流管道应考虑外部排水系统水位变化、冲击负荷等工况对综合管廊内管道运行安全的影响。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污水管、雨水管和合流污水管的检查井井盖应有标识。检查井宜采用成品井,检查井应进行闭水试验。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可参照GB50014中最大的间距。检查井各部尺寸以及流槽的设置可参照GB50014的有关系规定执行。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设置在主干道上的检查井的井盖基座宜和井体分离。检查井宜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应低于地面。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在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需要时可设置闸槽。管道跌水水头为1.0m~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应设跌水井。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跌水井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mm~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应大于4m。跌水方式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600mm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安装施工从事排水管道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所需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施工。排水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268的规定,还应符合GB50141的有关规定。天然气管道一般规定天然气管道系统设计应以当地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为依据。容纳天然气管道的舱室尺寸应满足城市近期及远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应符合GB50028和GB50838的有关规定。管廊中管输天然气质量指标应符合GB18720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且应为加臭天然气。入廊标准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压力级别不应大于1.6MPa。天然气管道的阀门、附件系统设计压力应按提高一个压力等级设计。基本设计天然气管道的敷设应便于安装及维护。天然气调压装置不应设置在综合管廊内。天然气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设置具有远程关闭功能的紧急切断阀。天然气管道的分段阀应设置在综合管廊外部,并应在阀门两侧设置地面放散管快速接口。在天然气支管的起点处,应在管廊外部设置切断阀门。天然气管道应设防雷、防静电接地,并符合下列规定:天然气管道进出综合管廊处应在管廊外部设置绝缘接头;放散管、天然气设备等应满足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要求;天然气管道的防雷、防静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天然气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应符合GB50028的有关规定。天然气舱室应采用防爆机械进、排风的通风方式,舱室内不应有通风死区,通风口应满足防淹要求。天然气舱的附属设施设计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等应符合GB50838的有关规定。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无线通信设备发射功率应符合爆炸危险环境本质安全的有关规定。天然气管道舱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系统应符合GB50838的有关规定。应对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等进行远程监测。详细设计天然气管道直管段的壁厚应按GB50028的中的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壁厚公式计算确定。强度设计系数按F=0.3选取,且管道最小公称壁厚应符合GB50028的规定。天然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且管材技术性能指标不应低于GB/T8163的规定。天然气管道管件应符合GB/T12459和GB/T13401的规定。天然气管道敷设宜采用自然补偿。当采用不锈钢波纹补偿器时,其设计压力级别应比管道设计压力提高一级。天然气管道应进行防腐设计;当管道采用金属支撑时,支撑应进行防腐。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缝检测要求应符合表8.4.6的规定。表8.4.6焊缝检测要求压力级别(MPa)环焊缝无损检测比例0.8<P≤1.6100%射线检验100%超声波检测0.4<P≤0.8100%射线检验100%超声波检测0.01<P≤0.4100%射线检验或100%超声波检测P≤0.01100%射线检验或100%超声波检测注:1射线检验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AB级)为合格。2超声波检验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3规定的Ⅰ级为合格。天然气管道的安装净距,宜按a≥500mm,b1≥500mm,b2≥800mm数值标准执行。图8.4.7管道安装净距图示天然气管道穿过防火隔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天然气管道必须敷设于套管中,且宜与套管同轴,套管应预埋于墙体中;套管内的天然气管道不应有焊接接头;套管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间隙应采用难燃且密封性能良好的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填实;套管内径应比天然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施工从事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建设单位对工程所需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施工。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CJJ33的有关规定。热力管道一般规定热力管道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当地城市热力专项规划和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相协调,管线设计应以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为依据。热力管道入廊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入廊标准纳入综合管廊的热力管道的设计应符合CJJ34和CJJ105的有关规定。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廊应有照明设备和良好的通风,管廊内工作温度不得超过40℃。基本设计热力管道的布置应满足综合管廊内部空间的统筹布置,满足管廊空间设计。管道活动支架宜采用滚动支座或使用减摩材料的滑动支座。当管道运行时有垂直位移且对邻近支座的荷载影响较大时,应采用弹簧支座或弹簧吊架。综合管廊内宜选用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球型补偿器和旋转补偿器,应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的补偿器,并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热力管道支撑的型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固定管墩(架)应能满足抵抗推力的要求。热力管道及支架应进行防腐设计。管道设计时应根据吊装口长度确定单管长度。详细设计管廊内热力管道的管材、附件等应符合CJJ34的有关规定。综合管廊内敷设供热管道的许用应力取值、管壁厚度计算、补偿值计算及应力验算应按DL/T5366的规定执行。热力管道进出管廊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宜采用焊接。热力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部设置阀门,并具有远程关闭功能。综合管廊内的热力管道阀门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热水热力网干线应装设分段阀门。输送干线分段阀门的间距不宜超过3000m,输配干线分段阀门的间距不宜超过1500m,蒸汽热力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热力网的关断阀和分段阀均应采用双向密封阀门。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排出的水宜汇集后排至管廊外部。热水、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水压试验排水宜设临时管道直接排放至管廊外部;蒸汽的启动排水宜通过管道汇集后直接排至管廊外部。当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排气管应引至综合管廊外部的安全空间,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蒸汽管道的低点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启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管道及附件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供热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GB/T4272,GB/T8175和GB50264的有关规定。热力管道与其他管线同舱敷设时,当其他管线有正常运行所需环境温度限制要求时,应按舱内温度限定条件校核保温层厚度。热力管道及配件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材料或不燃材料。阀门、补偿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管廊敷设的热水(或凝结水)管道、季节运行的蒸汽管道及附件、支座、支架等,应涂刷耐热、耐湿、防腐性能良好的涂料。安装施工从事热力管道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建设单位对工程所需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验收热力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施工。热力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CJJ28的有关规定。电力电缆一般规定入廊电力电缆设计应符合GB50217及DL/T5228的有关规定。入廊电力电缆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电力专项规划相协调。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应按支架或梯架形式设计,并应符合GB50217和GB/T50065的有关规定。当需布置电缆接头时,电缆支架层间间距应能满足电缆接头放置和方便安装的要求。电力电缆入廊时管廊的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电力电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电力电缆不应与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及热力管道同舱敷设。综合管廊电缆舱断面应满足电缆安装、检修、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要求,电缆舱内通道宽度单侧支架时不小于900mm,双侧时不小于1000mm,配备检修车的综合管廊检修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200mm。综合管廊电缆舱出入口应满足电缆放线、管线进出、人员出入、通风、安装检修敷设作业的要求,并应符合DL/T5484-2013第12.3节的有关规定。综合管廊电缆舱竖井应符合DL/T5484-2013第5.3节的有关规定。综合管廊电缆舱出入口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设防等级应与地区的防洪标准相一致,并应采取防止地面水倒灌及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入廊标准入廊电缆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电缆选择原则如下:电缆导体:35kV及以下电缆可选用铜芯或铝芯;66kV、110kV应选用铜芯。220kV、330kV电缆宜选用铜芯电缆,每回路应选用单芯电缆。地下廊道内高压电力电缆不应采用自容式冲油电缆,宜采用挤包绝缘干式电缆。管廊内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不燃电缆。高压电缆金属套上过电压保护设置方案、金属套上正常运行感应电压允许值均应满足GB50217及DL/T5228的有关规定。高压电缆金属套接地方式采用交叉互联方式时,可采用分段交叉互联方式、连续交叉互联方式或改进型交叉互联方式。高压电缆绝缘水平应满足GB50217及DL/T5228的有关规定。基本设计电力支架、桥架选材及安装电缆沿管廊内敷设时,应沿全长采用电缆支架、桥架、挂钩或吊绳等支持固定。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壁式支架)、吊架允许跨距,宜负荷表10.3.1所列值。表10.3.1-1普通支架(壁式支架)、吊架允许跨距电缆特征敷设方式水平(mm)垂直(mm)未含金属套、铠装的全塑小截面电缆400*1000除上述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800150035kV以上高压电缆15003000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等层间距离,应满足能方便的敷设电缆及其固定、安置接头的要求,且在多根电缆同置于一层情况下,可更换或增设任一根电缆及其接头。在采用电缆截面或接头外径尚非很大的情况下,符合上述要求的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可取表3所列值。表10.3.1-2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电缆电压级和类型、敷设特征普通支架、吊架(最小间距)(mm)桥架(最小间距)(mm)支架、桥架(常用间距)(mm)控制电缆明敷120200300350电力电缆明敷6kV以下1502506~10kV交联聚乙烯20030035kV单芯25030035kV三芯300350110~220kV、每层1根以上400330kV350400600电缆敷设于槽盒中h+80h+100注:h为槽盒外壳高度。电缆支架和桥架,应符合下列规定: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应适应使用环境的耐久稳固。应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应符合工程防火要求。电缆支架除支持工作电流大于1500A的交流系统单芯电缆外,宜选用镀锌钢制支架。在潮湿环境下的普通支架(壁式支架)可选用其他耐腐蚀的刚性材料制。电缆桥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桥架的组成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电缆桥架组成的梯架、托盘,可选用满足工程条件阻燃性的玻璃钢制。经济技术综合较优时,可选用铝合金制电缆桥架。金属材质电缆桥架应设置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非金属桥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专用接地线。线缆敷设要求如下:长距离的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敷设宜采用蛇形敷设方式。电力电缆在穿越变形缝时,应将电缆敷设成“S”或“Ω”形弯,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宜设置金属套泄露电流在线监测、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电缆接头、终端处宜设置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高压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与管道或其他电缆的间距、在支架(桥架)上的排列顺序等应符合GB50217和GB50168的有关规定。高压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保护箱和接地箱箱体不得采用铁磁材料,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密封满足长期浸水要求。详细设计电缆终端的选择如下:终端的额定电压及其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终端的外绝缘,必须符合安置处海拔高程、污秽环境条件所需。终端应能承受连接导线的拉力。330kV空气终端应有防晕罩或屏蔽环。电缆中间接头的选择如下:高压电缆接头宜选用预制式接头。电缆接头外可采用耐火防爆槽盒封闭。电缆中间接头外壳应对地绝缘,外壳绝缘保护罩的绝缘水平与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水平一致。绝缘接头的绝缘隔离板应能承受所连电缆护层绝缘水平2倍的电压。避雷器的选择如下:冲击放电电压应低于被保护的电缆线路的绝缘水平,并留有一定裕度。冲击电流通过避雷器时,两段子间的残压值应小于电缆线路的绝缘水平。当雷电过电压侵袭电缆时,电缆上承受的电压为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两者之间数值较大者称为保护水平。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于110kV、220kV、330kV中心点直接接地系统,额定电压取系统最大工作线电压的80%;对于110kV及以下中心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应分别取最大工作线电压的110%和100%。一般采用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方式如下:一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不长,且金属套上任一点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规定时,应采用一端直接接地方式。两端直接接地:只有当传输容量很小或利用率很低的电缆线路,若一端直接接地不能满足规定时,才可采用两端直接接地。交叉互联接地:电缆线路较长,采用一端直接接地的感应电压超过规定时,应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电缆金属套绝缘的过电压保护要求如下:为降低110kV与220kV电缆线路外套绝缘和保护区所承受的工频电压,宜敷设均压线;均压线应采用裸导线。为降低220kV及以上电缆外护套绝缘所承受的工频过电压,抑制对邻近弱电线路和设备的电磁干扰,宜沿电缆线路装设平行的回流线。回流线应采用绝缘电缆,回流线宜采用铜芯电缆,其绝缘等级宜采用10kV电压级或与电缆金属套绝缘相匹配。正常运行时电缆金属套上感应电压,在不接地端处不应大于50V;超过50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雷电冲击波进入电缆时,不论是否有均压线或回流线,金属套不接地端都会出现很高的雷电冲击过电压,必须装设金属套绝缘保护器。电缆金属套绝缘保护器选择要求如下:选择原则如下:当最大雷电冲击电流通过时,绝缘保护器应能通过最大雷电流20次而不损坏。绝缘保护器在最大工频过电压作用下应能耐受5S而不损坏。绝缘保护器通过最大雷电流时,外护套绝缘承受的雷电冲击过电压应低于外护套绝缘允许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其安全系数取1.2。绝缘保护器在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的连接端处,通过绝缘保护器的雷电流最大,应按此情况确定绝缘保护器的通流容量。绝缘保护器应选用氧化锌保护器,并配有动作记录器。电缆金属套与绝缘保护器连接的要求如下:连接导线应尽量短,宜采用同轴电缆。连接导线截面应满足热稳定要求。连接导线的绝缘水平与电缆外护套绝缘水平相同。安装施工从事电力电缆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工程所需的管材、构(配)件和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并应检查相关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复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电力电缆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168的有关规定。电力电缆舱内电气装置接地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169的有关规定。电缆舱内电力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168内关于防火封堵的及DLGJ154的有关规定。电缆舱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166的有关规定。工程验收电力电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施工。电力电缆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50168的有关规定。电力电缆交接试验应符合GB50150电力电缆部分的有关规定。橡塑电缆绝缘宜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高压电缆垂直敷设固定方式按DL/T5221附录A.4的有关规定执行。通信电缆一般规定通信线缆设计应符合GB51158、YD/T5151、GB50311及其它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通信专项规划相协调。通信线缆根据管廊断面布置,敷设安装应按桥架形式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和《光缆进线室设计规定》YD/T5151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通信线缆在穿越变形缝时,应预留补偿余量。电缆线路及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当其与高压电力线路接近时,应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金属线对及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影响及其防护。综合管廊内通信线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线缆直径的15倍,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应考虑防雷电保护措施。通信线缆施工、验收与维护应符合国家、地方、行业现行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入廊标准入廊光缆选型要求如下:光缆宜采用的最佳使用波长在1310nm区域,并能在1550nm区域使用的单模光纤。光缆结构宜使用松套层绞式、中心管式,也可使用骨架式或其他更为优良的方式。同一条光缆内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光纤,不宜混纤。光缆宜采用无金属线对光缆。根据工程需要,在雷害或强电危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非金属构件的光缆,在蚁害、鼠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防蚁、防鼠光缆。光缆应采用非延燃材料外护层结构。入廊电缆选型要求如下:入廊电缆应优先采用全塑电缆。入廊电缆宜选用非延燃型电缆。同一条管廊内不宜采用过多的电缆品种型号。基本设计通信线缆设计和布置如下:入廊通信线缆敷设安装应按桥架形式设计。进、出综合管廊的各节点通信线缆,其线缆在桥架中的占用位置前后应保持一致,且应本着自上而下,先里侧,后外侧,按层分配的原则,按统一规定走线位置敷设。布放缆线在桥架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遇特殊情况或受条件限制时,通信线缆与35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能分舱布置时,在同一舱室内,通信线缆应与其分侧布置并满足GB50373的有关规定,同时在舱内设置安全隔离措施。综合管廊中通信线缆与其他管线同舱敷设时,其他管线与通信线缆间应满足GB50373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通信线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增长和预留长度,需符合及参考GB51158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支架、桥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应满足GB50217的有关规定。光缆接续要求如下:入廊光纤光缆接头盒设计应符合GB/T16529、YD/T814及其它相关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光缆的接续、分歧应使用光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采用密封防水结构,并应具有防腐蚀和一定的抗压力、张力和冲击力能力。长途、本地网光缆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接入网光缆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对不具备熔接条件的环境可采用机械式接续法。光缆进局及成端要求如下:室内光缆应采用非延燃外护套光缆;当采用室外光缆直接引入机房时,应采取严格的防火处理措施。当具有金属护层和加强元件的室外光缆进入机房时,应对光缆金属构件做接地处理。电缆接续要求如下:电缆芯线接续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缆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接头电阻稳定接续牢固。其接续方式的选择应符合GB51158的有关规定。电缆芯线接续器材选择及电缆护套接续的套管选择应符合GB51158的有关规定。纳入综合管廊的通信线缆,其接头盒、接头应安装在相关弱电接线井内。余留部分的通信线缆,盘成半径不小于通信线缆直径15倍的“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在接线井墙壁预埋铁件上。通信线缆线路防强电危险影响、干扰影响及防护:电缆线路及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当其与高压电力线路接近时,应主要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等因素在金属线对及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强电线路故障状态时,通信线缆金属构件上的感应纵向电动势不应大于通信线缆绝缘外护层介质强度的60%。强电线路正常运行状态时,通信线缆金属构件上的感应纵向电动势不应大于60V。有金属线对的光缆线路及音频双线电话线路,应考虑强电干扰影响。通信线缆线路对强电危险影响的防护,选用措施应符合GB50217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线路对强电干扰影响的防护,选用措施应符合GB50217的有关规定。通信线缆线路防雷要求如下: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天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线路应采取防雷措施。通信线缆线路防雷保护选用措施应符合GB50217的有关规定。安装施工进入综合管廊内的通信线缆应选择阻燃的线缆。廊内通信线缆敷设完毕后,应将线缆与钢管间空隙及空闲的管孔,进行可开启防火封堵。通信线缆敷设完毕后,应采用阻燃扎带将线缆与托板绑扎固定。通信线缆进、出综合管廊占用的管孔数量和位置,应根据使用方提出的需求合理安排。通信线缆敷设中,应按照自下而上,先里侧,后外侧,按层分配的原则,统一规定走线位置和占用电缆支架的层位。进、出综合管廊的各节点管道,其线缆在管孔中的占用位置前后应保持一致。线缆占用托板的走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中相关规定做好已敷设线缆的编号和相关标志。施工中应将线缆记忆弯理顺调直;敷设完的通信线缆在廊内托板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错,不出现上下穿越或蛇行现象。与管廊衔接的管道,待线缆敷设完成后,应尽快将穿线管孔的缝隙和备用管孔加以封堵(采用多心层可变直径模块的魔方堵塞),避免受到廊外水、有害气体的侵蚀。进入管廊的线缆外护套层应完整,无可见的损伤。工程验收接入管廊的通信管道验收,应符合GB50374的有关规定。管廊内通信线缆敷设应符合YD/T5138的有关规定。综合管廊中通信舱室验收应符合YD/T5151的有关规定。管线竣工模型一般规定为符合广西有关BIM政策要求,结合智慧管廊对数据基础的需求,管线产权单位应向管廊管理单位移交各自管线竣工模型和附属专业构件资源库。入廊管线竣工模型,应包含结构工程和附属工程,深度要求按照附表规定执行。入廊管线竣工模型附属工程的构件资源库内容应按照附表规定执行。交付物入廊管线竣工模型交付的数据格式应支持IFC格式。入廊管线竣工模型的验收须保证交付物的完整性、正确性、数据的有效性和兼容性。验收形式宜采用包含管廊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线单位在内的验收会议形式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宜按项目不同阶段进行分阶段验收;验收模型的数据格式应符合附表规定的通用格式,保证数据兼容。构件资源库入库设备宜按表12.2.3要求执行:表12.2.3构件资源库入库设备表序号设备类别设备名称关联附件(电子档)信息1给排水、再生水水泵类、水箱类、空压机、鼓风机、消火栓箱、消防器材箱、灭火器箱、控制柜、过滤器、水喷头、窖井类设备1.设备使用说明书;2.维养手册;3.合格证2燃气风机类、消声器、空调机组、静压箱、风机盘管、集流罩、冷水机组、泵类、直流水处理器、旁流水处理器、水箱、分水器、集水器、除污器、多联机、室外机、热交换器、电采暖3电主要设备:开关柜、整流器、变压器、闸刀柜、控制柜、触网闸刀、中央信号屏、交直流充电屏、蓄电池屏、模拟屏4通讯/5其他/模型深度要求宜按附录A要求执行。入廊管理一般规定规范管理管廊外来人员的出入,维护管廊良好的运行秩序,预防人身和设备等事故的发生。适用于所有进入管廊外来人员的管理,包括外来施工人员、参观人员、产权单位维修人员等非项目公司在职人员。入廊期间施工管理进入综合管廊的施工单位,需递交入廊施工申请,施工申请需注明施工人员数量、工作区段、工作时间、安全措施等。施工单位应遵守管廊管理公司相关规定,接受管廊管理公司管理,只允许在指定施工区域内活动,严禁进入非施工区域。施工单位应做好对管廊内所有设施及其它产权单位的成品和半成品保护。在管廊施工时禁止私拆管廊的围栏、门锁、安全标识、疏散指示灯等安全设施。施工单位在综合管廊内涉及焊接等动火工作,应申请办理施工动火证,经批准后方可在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动火作业。施工完毕后,由管廊管理公司会同施工单位对施工地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垃圾的清理,对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所安装(整改)的设备设施、管线等是否符合综合管廊的相关要求。运维期间入廊管理进入综合管廊前,需提前一天向管廊管理公司递交入廊申请表,申请表需包括入廊人员数量、路线及进出管廊时间。管廊管理公司需确定外来人员的入廊路线,并派专人陪同,严禁进入路线以外的其他场所。产权单位巡检人员应在管廊管理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接受管廊公司入廊相关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廊巡检。产权单位巡检人员需要进入配电室、监控室等封闭场所,应严格执行钥匙登记制度,钥匙按照规定借还。产权单位巡检人员在进入天然气管道舱室等危险区域巡检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产权单位巡检人员进入管廊进行相关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完毕后应恢复原状,并填写相关记录。进入管廊内的人员应注意对管廊内设备的保护,严禁未经许可操作相关设备。外来人员进入管廊,必须按照要求佩带无线通讯设备,以确保与外界随时保持信号畅通。外来人员出管廊时,应再次经管廊管理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入廊费用管理综合管廊建成后,管线单位需要向管廊运营单位支付费用,主要包括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入廊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建设成本,由入廊管线单位向管廊运营单位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日常维护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日常维护、管理支出,由入廊管线单位按确定的计费周期向管廊运营单位逐期支付。入廊费测算办法根据当地各管线的直埋成本(含管沟的开挖、支护和回填)的标准作为测算基数,乘以工程类别确定的直埋开挖施工相关利润和国家规定相关税率,作为管线入廊使用费标准。入廊费构成因素中,需要考虑管廊设计寿命周期内,各管线在不进入管廊情况下所需的重复单独敷设成本。入廊费构成因素中,需考虑管廊设计寿命周期内,节省的管线破损率以及水、热、气等漏损率降低而节省的管线维护和生产经营成本。城市综合管廊维护费主要用于各类别管线入廊后,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运行、维护、更新改造等,以及管廊运营单位正常的管理支出。管廊费用标准原则上由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共同协商确定,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平等协商,签订协议,确定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及付费方式、计费周期等有关事项。供需双方协商不成,由管廊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价格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等进行协调,通过开展成本调查、专家论证、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为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有偿使用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暂不具备供需双方协商定价条件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可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并应列入地方定价目录,具体由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确定。建立费用标准定期调整机制,确定调整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按期协商调整管廊有偿使用费标准。供需双方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服务质量、资金使用效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协商调整有偿使用费标准的参考依据。入廊责任与义务入廊单位责任与义务要求如下:入廊单位在进入综合管廊前必须提前24小时向管廊管理公司提出申请,填写入廊申请表,并经过审批合格后方可入廊;配合管廊运营维护单位做好管廊的安全运行,并接受其监督检查;严格遵循管廊运营单位制定的相关制度,制定维护和巡检计划,并报管廊运营单位审批,做好维护和巡检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巡查人员(数)、巡查时间、地点(范围)、发现问题与处理措施、报告记录及巡查人员签名等;进出管廊人员必须接受管廊运营单位相关人员的管理,出示身份证件并配合进行实名登记;进出管廊人员所携带的机具设备必须经过管廊运营单位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带入;入廊单位人员必须随身佩戴定位跟踪出入证,出管廊时交还管廊运营单位工作人员;自觉保护管廊内部其他单位管线及管廊附属设施,不得进行破坏,由于现场维护需要临时拆除、移动的设施,应报管廊运营单位申请,经得同意后方可实施,施工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管廊内部的机电设备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管廊内部文明施工,严格遵守管廊运营单位相关规定;发现管廊内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管廊管理公司;出管廊时,应报告管廊运营单位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管廊运营单位责任与义务:建立值班、检查、档案资料等维护管理制度,配备各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安全监控和巡查等安全保障措施;负责管廊内的附属设施养护和维修,保障附属设施正常运行,保持综合管廊内的整洁和通风良好,并建立工程维修档案;统筹安排管线单位日常维护管理,配合和协助管线单位进行巡查、养护和维修;制定并实施相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发生险情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管线单位进行抢修;对管廊及其安全保护范围内的施工作业进行安全监测,对影响管廊安全的施工行为予以制止,及时报告监管部门;巡查保护综合管廊构筑物的安全,及时发现并制止对综合管廊产生危害的行为;定期对管廊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评定和安全评估。维护管理一般规定I基本规定综合管廊维护必须保证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安全稳定、附属工程工作可靠。综合管廊维护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维护单位承担,维护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有相应专业、工种的执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综合管廊宜采用安全、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主体结构和附属工程和各个系统和自动检测,实时掌握其运行状态。综合管廊宜建立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对设施运行状态、维护过程信息、系统安全情况等进行动静态相结合的管理。综合管廊应实施设施保护区管理。需在设施保护区内开展施工作业等活动的,应与综合管廊管理单位联系,经协调同意后方可实施。敷设在综合管廊内的公用管线的权属单位应按年度编制维护计划,报综合管廊管理单位并经协调平衡后统一安排公用管线的维修时间,公用管线权属单位应严格按照统一安排的维护时间实施所属管线的维护。在综合管廊内的公用管线需进行施工作业时,应服从综合管廊管理单位的管理,并按相应的技术规程要求作业。综合管廊维护应选用合格、适用的材料与配件,并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断提高维护水平和设施性能。凡依法需要计量检定的仪器仪表,包括附属工程各系统所属的仪器仪表和维护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计量检定。II维护内容综合管廊维护包括日常养护、小修工程、应急抢修等内容。综合管廊应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的常规保养、检查与检测等日常养护。为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行,应定期轮修和重点检修,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设施、设备及部件进行必要的维修、更换等小修工程。综合管廊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快速对设施、设备故障进行应急抢修。III日常养护通过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的日常养护,准确掌握综合管廊运行质量的状态,及时发现、解决综合管廊设施、设备运行中的问题,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行。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巡检、保洁、保养和维修。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基本技术状况检查。对综合管廊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技术状况检查、系统性功能试验和性能测试。在日常养护中应全面做好养护记录,定期进行养护记录数据分析,编制综合管廊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专项报告和年度报告。常规保养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对各类设施、设备的工作状态、综合管廊和环境状况进行巡视并据实记录。室内、外环境和设施、设备的保洁。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细微缺损和裂缝的修补修复。金属构件的除锈、防腐以及连接件的紧固。集水坑、工作井积水和淤泥的清排。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日常数据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蓄电池的定期充放电试验和保养。监控中心机房及机房设备和设施的保养。附属工程中机械设备和部件的保养。常用设施和备品备件的常规保养。其他的必要常规保养。定期检查与测试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综合管廊的基本技术状况的全面检查。根据综合管廊的质量状况,针对特定部位、技术参数进行应急或专门检查。机房环境测试和调整。供电和接地设备的测试和调整。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参数与性能的测试和调整。各类现场设备的测试和调整。视频图像质量的评判和调整。其他必要的测试和调整。软件与数据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系统软件维护:及时安装系统软件补丁程序或进行软件升级。应用软件维护:对应用软件运行中的缺陷、与实际运行要求不相适应等情况及时进行修改、优化。数据维护:对各种数据和其他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城镇的旅游规划
- 会计服务应收款规范
- 地下安全防范设施引孔施工合同
- 教育视频监制聘请书
- 肿瘤放疗诊所医师聘用合同
- 金融科技产业房产买卖合同模板
- 海景房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
- 印刷业务员录用合同
- 电力设施租赁合同:电力供应服务
- 设备升级中标合作协议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带公式)20240301更新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中国抗日战争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3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02154-数据库应用技术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 水景施工工艺(包括防水)
- DAC数模转换实验报告
- 散货船持证清单
- 师德师风整改台账23668
-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