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0月高二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16分)1.(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远古之时,先民生存环境恶劣,认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赐、群体首领与英雄的护佑才能得以生存。于是,先民把日月山川、动植物等万物和群体首领与英雄进行神化,由此产生了神话。最为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神话,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俊生日月等创世神话,伏羲画卦、神农尝草、轩辕造物、尧舜禅让、鲧禹治水等始祖神话,共工斗诸神、蚩尤战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英雄神话,百物发明、绝地天通、女丑曝日等文化神话,龙凤牛羊狗枫树等图腾神话,日月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神话,以及三身国、无肠国、不死民等域外神话。与系统严密、源流清晰的西方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朴素、片段地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灾害、护佑人类的主题,引导规范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这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相一致。由于古代神话世代口口相传的特征,加上民族迁徙、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等因素,中国古代神话也随时代而流变。神话流变有着鲜明的历史化特征。作为中原华夏民族建立起来的夏商周王权,为了王权的统治需要从神话中寻找先祖,于是禹、契、后稷分别成了夏、商、周的始祖。“神祖合一”在与天帝取得联系的同时,也淡化了大神们的神性,使众多的大神变成了人类始祖、人间帝王、文明创造者等,并步入历史文化殿堂。汉初司马迁在《史记》开篇讲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历史功绩与血缘承继,使五帝系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话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缘之本与共同历史,奠定了华夏民族发展的根基。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认可。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并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材料二:(有一位名叫大卫•普曼斯的哈佛教授表示:火种是敲开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种子,在西方的神话里,火种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在希腊神话中,火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在中国的神话中,火种是人类坚持不懈地钻木得来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附注)①哈佛教授称赞中国的神话优于西洋神话,中国神话能代表中国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自然斗争。报道说,这位教授引用的是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故事。教授重视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对人不怀好意,人只有靠自己,不能靠神,他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是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②请恕直言,中国古代神话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哈佛教授所举的这几个例子,钻木取火、大禹治水不能算是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最后的结局是人类失败了。……说到神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并不认为上古时期的洪水泛滥是神要灭绝人类,神并未扰乱人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各地不能团结,神也并未派一个美女提着一箱子灾难[注]下嫁人间。而且中国古代神话没有建立一个有系统的天界,缺少神与神的斗争。这都是想象力不足的证明。(摘编自王鼎钧《中国神话大检阅》)[注]一箱子灾难,指潘多拉魔盒。(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诞生于人类原始蒙昧时代,其中有生存环境恶劣的因素,也有先民认知水平低下、无法解释宇宙万象的因素。B.中国流传的各类神话的呈现特征,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反映了先民的思想观念。C.龙以其超自然力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各族图腾中突显而出,得到公认,为融合凝聚各族起到了文化核心和纽带作用。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哈佛教授重视老子这句话,并用这句话归结了中国上古时期神话的产生来由。(2)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第二段与最后一段遥相呼应,前者介绍神话本身,后者概说神话的精神内涵,行文严谨周密。B.材料二的第②段中省略的部分可能是说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类神话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构架宏大的故事,只能仓促结尾。C.两则材料都认为西方神话系统较严密,而中国神话系统性没那么强。D.两则材料的情感立场有明显的不同:材料一在祖先认同的前提下对中国神话的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材料二则基本否定了中国神话。(3)下列能证明中国神话流变具有历史化特征的一项是A.有的大神被逐出神坛,有的大神被创造出来,如帝俊被后世遗忘,帝喾跻身于五帝之列;有的大神被妖魔化,如共工、蚩尤等成了传统文化中的恶神。B.女丑曝日、后稷农耕、刑天断首等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衍化出了天穿节、接姑姑等习俗。C.神话受到神仙方术的浸染表现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话色彩,如不死国、不死药等。D.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神话宣传教义,以灵魂不灭、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为内容的死而复生、鬼魂、地狱神话应运而生。(4)请从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阐述材料二第②段的论证特点。(5)德国思想家谢林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1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人(节选)衣向东划归运河支队的那个新四军营里面就有胡剑龙的儿子胡爽,胡剑龙跟儿子胡爽成了不折不扣的父子兵。自然,胡剑龙心情舒畅,走路时腰杆挺得笔直,很有总司令的派头。胡爽虽然才二十二岁,却已当了一年连长。小伙子长得挺帅,打仗有勇有谋,在战士中威信很高。有人私下赞叹,说虎父无犬子,胡爽确实是胡剑龙的儿子。这天上午,胡剑龙和支队几位干部闲聊着走在大街上,胡爽恰好从对面走来,忙给几位领导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然后步幅很大地走去。胡剑龙身边的王真理忍不住扭头去看胡爽的背影,对胡剑龙说:“胡支队长,大家私下里都议论,说胡爽确实是你的儿子。”胡剑龙愣怔了一下:“这话,这话说的,不是我的儿子是谁的?”众人哄笑。邱正勇接了王真理的话头,说道:“走路都跟你一个姿势,脚下带着弹簧呢。”胡剑龙自豪地笑笑:“他就是一头小倔驴。”“那你呢?”王真理很快地跟了一句,众人又笑起来。胡剑龙尴尬地笑笑,瞪了王真理一眼:“哎,王真理,你今天对我有意见啊。”王真理顺坡滚驴说:“对,有意见,你把骑兵连放在一营李振生那里,我就是有意见。”运河支队改编后,根据形势发展决定成立一个骑兵连,放在一营,营长是李振生。王真理曾跟胡剑龙请求,想当骑兵连连长,没想到被任命为二营教导员。胡剑龙建议大家一起去骑兵连,看他们这两个月的训练成果。一块平坦的荒地,成为骑兵连的训练场,成片的荒草已被马蹄踩踏得稀烂,官兵们三五人一组,在教官的指导下,或练习骑术,或训练“三十二路刀法”。李振生看到王真理来了,似乎故意显示自己的本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王真理面前飞驰而过。王真理看到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心里痒痒,跟一位教官请求,要感受一下骑马的滋味。教官四十多岁,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骑兵班长,他经不住王真理的缠磨,挑选了一匹最温良的枣红马,一手抓住马缰绳,一手扶着王真理上了马背。老班长本想牵着枣红马绕场地转一圈,让王真理过一把瘾就行了,没想到王真理上了马鞍,学着身边战士的样子,两只脚拍打了马肚子,枣红马突然挣脱了老班长手中的缰绳,飞驰而去。王真理慌了,禁不住惊叫两声,两腿夹紧马鞍子,左手抓紧马鞍子的把手,右手抓紧了马缰绳。枣红马绕着训练场跑了一圈又一圈,似乎越跑越快。众人一片惊慌,追在枣红马身后奔跑。王真理双手猛地拽紧马缰绳,枣红马两只前蹄腾空跃起,长啸一声,将王真理抛下了马背。王真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胡剑龙飞奔过去,一把抱起她,急切地问:“摔哪啦?你没事吧?”王真理眯着眼睛,好半天才慢慢站起身子。胡剑龙搀扶着她,让她活动了一下身子。她挣脱了胡剑龙的手,拧巴着身子走了十几步,然后又弯腰走回胡剑龙面前。“我要到骑兵连……”她龇牙咧嘴地说。王真理并无大碍,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邱正勇吓坏了,瞅着王真理想发脾气,最后还是冲着老班长说:“你怎么让她骑马?简直胡闹!”老班长吓得面色如土,僵硬地站在那里。李振生揶揄地说:“你只能骑一头小毛驴。”王真理气愤地瞪了李振生一眼,又对邱正勇说:“政委,我要到骑兵连,我就要骑这匹枣红马!”胡剑龙恼怒地对王真理吼了一嗓子:“回去!”胡剑龙和邱正勇回到支队部,地下交通员老赵匆忙走进屋子,不等胡剑龙和邱正勇问话,就说道:“韩庄的小鬼子有动作,根据可靠情报,伊藤大佐要带着小鬼子倾巢而出,明天凌晨包围黄邱山套根据地,跟运河支队决一死战!”邱正勇听了,略一思忖,说道:“当前我抗日军民已经进入局部反攻阶段,伊藤大佐自知难逃失败的命运,要做垂死挣扎。”胡剑龙兴奋地说:“好呀,他不找我,我还要找他呢,来得正好!”夜幕降临时,运河支队将驻地几个村庄的群众转移出去后,分别隐蔽在周边的庄稼地里。凌晨四点多,伊藤大佐带着两千多日伪军,包围了运河支队的几处驻地,发起攻击后,才发现村里空无一人,慌忙撤出。这时候,早已埋伏在村外的战士们,把日伪军切割成一个个包围圈,打得他们抱头鼠窜。天亮时分,战斗结束,运河支队消灭了一千多个日伪军,剩下的逃进了枣庄和台儿庄的日军据点。伊藤大佐无法向上司交代,在庄稼地里剖腹自杀。运河支队牺牲二十几名官兵,有四十多人受伤。牺牲的官兵中,就有胡剑龙的儿子胡爽。按照惯例,每次战斗结束后,胡剑龙都要亲自查看牺牲的官兵。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走到摆放的一排尸体前,掀起盖在尸体上的白布,跟他们一个个告别。然而掀到儿子胡爽时,他停住了手,不忍去看,对身后的警卫员小滕说:“你看一下,子弹从哪儿打进去的。”警卫员小滕刚要去掀白布,被王真理挡住了,她慢慢地弯下腰,小心掀开白布,查看了胡爽中弹的伤口,然后站起来说:“子弹从前额打进去,击中要害部位……”胡剑龙松了一口气,说道:“嗯,子弹从前额打进去,那就不是逃兵,是条汉子!”说完,他挺直腰板,气昂昂地大步朝前走去。王真理看着他的背影,眼窝里的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因为打了胜仗,运河支队放假一天,晚上各个伙房都有肉吃。王真理吃晚饭的时候,没见到胡剑龙,就直接去了他的住处。门关着,夜幕还没有降临,屋里却亮起了油灯。她有些疑惑,从窗户窥视,发现胡剑龙手里拿着一件衬衣,抚摸着,最后将衬衣贴在自己脸上,突然把衬衣举到油灯的火苗上。王真理飞快地推门冲进屋里,一把将衬衣夺下来,使劲儿甩了几下,将衣服上的火星拍打掉,衬衣已经被烧了一个大窟窿。胡剑龙慌张之后,对王真理说:“烧掉吧,我不想再看见……”王真理什么也没说,拿着衬衣走出屋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爽年轻帅气有勇有谋却不幸牺牲揭示了侵略者的罪恶,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B.王真理说大家私下里议论胡爽确实是胡剑龙的儿子反映了大家曾经一度对此表示怀疑。C.政委邱正勇冲老班长发火,是不忍心再责怪王真理,表现了他对年轻干部的爱护。D.胡剑龙亲自查看牺牲的官兵,既是跟战友告别,也能通过伤口来推测战斗的情况。(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写虎父虎子开头,又以写白发人送黑发人结尾,首尾呼应,令人唏嘘。B.“那你呢?”王真理追问胡剑龙的话运用暗示手法,风趣地调侃胡剑龙也是“倔驴”。C.小说以胡剑龙的活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叙事紧凑,激烈的战斗描写扣人心弦。D.王真理看着胡剑龙的背影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从侧面衬托了支队长的高大形象。(3)本文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有人认为王真理这一形象是这篇沉重战争题材小说里的一抹亮色,你怎么看?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3.(1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夏至后得雨苏辙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干春泽匝,禾槁夏雷坠。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麦子快要干枯,禾苗快要枯槁的时候,上天降下甘霖,作者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让人走投无路。B.如果一年中没有春泽和夏雨,糊口的粮食真的难以为继,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填饱肚子,是上天赏赐。C.作者在失去了俸禄的十多年间,幸亏在颍川有自己的田地,虽然无力亲自耕种,但获得了不少粮食,作者颇感骄傲。D.虽然诗歌的标题是“夏至后得雨”,但内容更多的是写雨泽带给自己的恩惠及作者居住在颍川时的生活境遇、感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4.(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的两句是“,”。(3)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5.(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申叔时老矣,在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楚子役郑,及暴隧①,遂侵卫,及首止。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栾武子欲报楚,韩献子曰:“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空,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向戌在。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宋杀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华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鱼府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骋而从之,则决睢澨,闭门登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韩献子曰:“郤氏其不免乎!善人,天地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节选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注】①暴隧,地名。②子山:即荡泽。(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B.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C.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D.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与晋盟而背之”与“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背”字含义相同。B.“今公室卑而不能正”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两句中的“而”字用法不同。C.“出舍于睢上”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舍”字含义不同。D.“闭门登陴矣”与“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登”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A.楚国不顾与晋国的结盟,挥师北上,申叔时听说后认为子反不讲信用和礼义,一定会遭到祸难。B.荡泽杀了公子肥后,华元认为自己作为右师,不能扶正公室,罪过很大,于是投奔到晋国。C.鱼府认为华元回来会对桓氏不利,鱼石则认为华元有威望,如果他不回来,桓氏就会失去民心。D.华元亲自劝说鱼石等人进入国都,他们不同意,于是华元将他们驱逐到楚国,任用他人治理国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②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5)从申叔时、华元,韩献子的话语中,我们能分别领悟到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诸简要概括。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读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读泰戈尔的作品。我们学校是所百年老校,图书馆有很多老书。我在周末到图书馆,盲人摸象一般,摸到一本《飞鸟集》,作者是泰戈尔,20世纪40年代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郑振铎翻译。郑振铎听说过,泰戈尔第一次见。书很薄,文字清浅,每一小节只是简单一两句,有点儿像我们古诗中的绝句,很好读,很有味道,我一下子便喜欢上了,①,站在那里读了很长时间。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这样的句子。①我从来没有读过这么美好的诗句,②都是由日常微小事物引发出的诗情和思考。③那些诗情来自朴素而美丽的大自然,④那些思考并不故作高深,⑤是那样真切动人。⑥我在想,那些鸟、草、麻雀、云、花……多么②,为什么我也看见了,却写不出这样动人的句子?我真的很佩服泰戈尔,痴迷泰戈尔。高一那年暑假,我在一家旧书店,看见一套《泰戈尔全集》插在书架中间的一层上。我抽出全集中的第一卷,扉页上,一幅泰戈尔的彩色画像,是徐悲鸿画的。画像前面有一张透明玻璃纸,像窗帘一样遮挡住了画像,画像显得③,有些梦幻般的色彩,很吻合我对这个大胡子泰戈尔的想象。(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但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除伤亡了一些同志外,原团参谋长现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也壮烈牺牲了。他是在哈达铺整编时由四团调到二大队去的,在此之前,一直在我们四团任参谋长,我们天天生活、战斗在一起。长征途中,他组织司令部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就在我们回击二马骑兵的同时,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原来那里有一股反动民团,经常下山来作恶,当地老百姓恨之入骨,这次把他们消灭了之后,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拍手称快,他们欢天喜地,抬着猪、羊慰问红军,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破产”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B.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D.在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六.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虽然有时代赋予的局限性,但在智商、情商、逆商方面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人际关系上,她广结善缘,几乎团结了大观园中所有的人,连最底层的小丫头们也多爱和她亲近;日常生活中,她衣着半新不旧,住处没有任何玩器;知识储备上,几乎是万事通,在探春大刀阔斧改革时,她的“小惠全大体”做了极好的查漏补缺和细节完善;家庭生活中,她历经了家道中落,体验过世态炎凉,所以能居安思危,对待任何变化都能淡然处之、从容应对。作为当代青年,你是如何看待薛宝钗拥有的智商、情商、逆商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16分)1.(1)C(2)D(3)A(4)第②段是总一分一总式结构,先提出中国神话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然后结合第①段中哈佛教授的观点进行反驳论证,最后回扣观点。第②段主要采用驳论,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还采用了举例论证,举西方潘多拉下嫁人间的神话来说明中西方神话中神的不同立场。(5)①共同的神话引导规范着先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生产力;②共同的神话使不同民族因对同一祖宗的认同而融合团结,有利于民族的壮大强盛;③共同的神话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品格,引领着民族走向辉煌。2.(1)B(2)C(3)①第一个场景为大街上战友们相互打趣引出骑兵连长的话题,胡剑龙趁机建议去骑兵连看看训练成果,衔接自然。②第二个场景骑兵连训练场王真理骑马遇险,胡剑龙吼了一嗓子“回去”,回去后刚好遇到交通员汇报敌情,情节流畅。③第三个场景根据地迎敌作战,运河支队大胜但也有战士伤亡,自然地引出胡剑龙查看牺牲官兵以及在屋里怀念牺牲的儿子的场景。(4)我认为是亮色。理由:①王真理和支队长开玩笑并直言不讳自己有意见,有幽默感且体现新四军军中的平等之风。②训练场骑枣红马遇险的情节体现她勇于尝试不服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和“拿着衬衣走出屋子”体现了她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④作为一名女性,以真理为名字,令人眼前一亮。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3.(1)C(2)①对久旱逢雨的喜悦之情。②对上天眷顾得以填饱肚子的感激之情。③对自己无力耕种却享受人间收获的惭愧之情。④对自己不能揣测圣意,得到朝廷重用的自嘲之情。三.默写(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4.(1)可以群可以怨(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5.(1)C(2)B(3)D(4)①无须这样做了,让他们加重自己的罪过,老百姓就将背叛他们。失去了民心,谁还会为他们打仗?②盗贼憎恨物主的防范,百姓则对欺压他们官僚痛恨无比,你喜欢直言,一定会招致灾祸。(5)①申叔时:不讲信用和礼义,一定会遭到祸难。②华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③韩献子:不能一意孤行忽视他人感受,要倾听他人意见,善待他人。参考译文:楚国准备向北方出兵,子囊说:“新近和晋国结盟而又背弃它,恐怕不可吧?”子反说:“敌情有利于我就进攻结什么盟?”申叔时已经老了,住在采邑申地,听到这话,说“子反必然不能免于祸难。信用用来保持礼义,礼义用来保护生存。信用、礼义都没有了,想要免于祸难。行吗?”楚子入侵郑国,到达暴隧。因此入侵卫国,到达首止。郑国子罕入侵楚国,占领了新石。晋将栾武子想要报复楚国,韩献子说:不用,让他加重自己的罪过,百姓将会背叛他。没有百姓谁去打仗?”秋季,八月,安葬宋共公。在这时,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荡泽做司马,华喜做司徒,公孙师做司城,向为人做大司寇,鳞朱做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做少宰。荡泽要削弱公室,杀了公子肥。华元说:“我做右师,国君和臣下的教导,这是师所掌管的。现在公室的地位低下却不能拨正,我的罪过大了。不能尽到职责,岂敢以得到宠信为利呢?”于是出奔晋国。二位华氏,是戴公的后代;司城,是庄公的后代;其他六大臣都是桓公的后代。鱼石准备阻止华元逃亡,鱼府说:“右师如果回来,必然要讨伐荡泽,这就会没有桓氏这一族了。”鱼石说:“右师如果能够回来,虽然允许他讨伐,他必然不敢。而且他建立了大功,国内的人们亲附他。如果他不回来恐怕桓氏在宋国没有人祭祀了。右师如果讨伐,还有向戌在那里。桓氏虽然灭亡,必然只是亡掉一部分而已。”鱼石自己在黄河岸上阻止华元。华元请求讨伐荡泽,鱼石答应了。华元回来,派遣华喜、公孙师率领国内的人们进攻荡氏,杀了荡泽。《春秋》记载“宋杀其大夫山”,就是说荡泽背弃了自己的宗族。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离开都城住在睢水旁边。华元派人劝阻他们,他们不同意。冬季,十月,华元亲自去劝阻,他们还不同意,华元就回来了。鱼府说:“现在不听从华元的话,以后就不能进入国都了。右师眼睛转动很快而说话很急,有别的想法呀。如果不接纳我们,现在就要疾驰而去了。”他们登上山头一看,就看到华元疾驰而去。这五个人驱车跟随华元,华元已经掘开睢水堤防,关闭城门登上城墙了。左师、两个司寇、两个宰就逃亡到楚国。华元派向戌做左师,老佐做司马,乐裔做司寇,来安定国内的人。晋国三郤陷害伯宗,诬陷以后再杀了他,并且连累到栾弗忌。伯州犁逃亡到楚国。韩献子说:“郤氏恐怕不能免于祸难吧!善人,是天地的纲纪,而多次加以杀害,不灭亡还等什么?”当初伯宗每次朝见,他的妻子一定劝诫他说“盗贼憎恨主人,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