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用X射线处理某植物后,若未出现新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可遗传的变异均可导致生物进化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2.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3.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井冈霉素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纹枯病菌突变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C.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D.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4.如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为变温动物,b为恒温动物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表示进食后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5.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在细胞运输“货物”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用32P标记高尔基体,被标记的物质可以是DNA和磷脂C.高尔基体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实现了细胞各结构上的紧密联系D.兔睾丸细胞的高尔基体能合成性激索,这与柳树细胞内高尔基体的功能不同6.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不可能含有线粒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中国的传说中,醋最早是由“酒圣”杜康之子发明。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墨塔便把“廿一日”加一“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产生的,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酒精的产生。(2)墨塔酿的酒变酸是_______菌发酵的结果,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____含量增多;为提升发酵产量,需要筛选和纯化对发酵环境耐受性强的酵母菌种,纯化过程中最常用的2种微生物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受到惊吓后出现了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尿崩症是指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症状是尿量显著增多。试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可能致病机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_____。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通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__。如果不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3)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为什么?_____________。(4)如果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是供体动物100%的复制吗?___(是/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糯稻:禾本科一年生植物,是稻的粘性变种,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还可加工成米酒、米醋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请据图回答:(1)糯稻秸秆中的纤维素需要被分解才能得到更多副产品。因此在①过程中,需要筛选出优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菌菌种进行稀释,用________________(工具)接种在________________并添加刚果红(能将纤维素染成红色复合物)的固体培养基上,挑选若干个________________的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___。(2)与酿制果酒相比,在②中利用糯米酿酒,需增加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酒曲中的黑根霉或________________中的淀粉酶完成的。(3)欲进一步进行③过程酿醋,在原有培养条件下接种醋化醋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但几乎未能得到果醋,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醋化醋杆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则可实现其与发酵产物的分离。(二)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奶牛品种进行改造,可以从奶牛中提取人类临床所需的大量血清白蛋白。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问题:(1)过程①中奶牛组织经___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悬浮液。若将其接种到细胞培养瓶中,形成________________并增大以后进行传代培养,得到的细胞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2)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为了避免质粒和人血清蛋白基因自身环化,需使用________________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相应DNA分子进行切割。(3)过程③需要借助精密的________________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过程④和⑤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A.过程④需要配置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液B.过程⑤前不需要鉴定重组胚胎的性别C.分割后的重组胚胎还需过程④和⑤才能获得转基因奶牛D.最终培养得到转基因奶牛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11.(15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早孕。图甲是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X、Y表示细胞,a~f表示操作过程。图乙是医学上定量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示意图,需先将抗体固定并与受检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加酶标抗体和底物,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中培养的Y细胞是____________,b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e过程培养的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数量,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现有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以便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详解】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是将花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会发生突变,但是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用X射线处理某植物,该植物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因此不一定出现新性状,如显性纯合子突变为杂合子,B错误;C、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均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正确;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解析】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A错误;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B错误;设当食物比例A∶B为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x÷10%+x÷10%÷10%=55x。设当食物比例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y÷10%+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C错误;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3、A【解析】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能适应环境的突变积累。【详解】AC、基因突变在井冈霉素使用之前就已存在,井冈霉素的使用只是起选择作用,将耐药个体选择并保留下来,A错误、C正确;B、纹枯病菌突变会出现新的基因,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B正确;D、纹枯病菌抗药性增强,会导致不抗病的水稻死亡,进而保留下抗菌个体,故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A选项需要明确选择与变异的关系:变异在前,选择在后。4、D【解析】
分析曲线图:曲线a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增大,后趋于平衡;曲线b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减小,后趋于平衡;两者呈负相关。【详解】A、对于恒温动物来说,在低温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耗氧量逐渐增加,而温度增加后,耗氧量就会下降,与曲线b符合,而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体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所以体内酶的活性也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外界温度升高,变温动物体内温度也会升高,新陈代谢加强,耗氧量增加,与曲线a相符,A正确;B、若表示O2浓度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的关系,则在O2浓度较低时,生物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逐渐减少,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产生的CO2也逐渐增加,有氧呼吸强度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最终趋于平稳,因此a表示有氧呼吸强度,b表示无氧呼吸强度,B正确;C、机体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较高,需要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恢复正常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再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两者曲线变化相反,C正确;D、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与曲线b相符,而茎则表现出促进生长,与曲线a相符,D错误。故选D。5、A【解析】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据此答题。【详解】A、高尔基体接受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又形成“囊泡”给细胞膜,在细胞运输“货物”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B、高尔基体中无DNA,不能用32P标记到DNA,B错误;C、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实现了细胞各结构上的紧密联系,C错误;D、性激素在滑面内质网中合成,D错误。故选A。6、C【解析】
A、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乙、丙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A错误;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第三等多个营养级,B错误;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C正确;D、生物X是生产者,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如硝化细菌,生物Y是分解者,可能含有线粒体,如蚯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细胞质基质酸性重铬酸钾醋酸杆(醋酸)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酒精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解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3、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酒精的产生。(2)酒变酸是醋酸杆菌发酵的结果,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导致醋酸菌混入发酵液中。(3)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纯化过程中最常用的2种微生物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识记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或:膀胱内压力→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大脑失去了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失去了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或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控制异常)正反馈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或肾小管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抗利尿激素无法发挥作用,或肾小管壁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异常)。【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3、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尿意;某人受到惊吓后出现了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活动正常进行,只是大脑失去了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失去了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或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或大脑皮层对脊髓的控制异常)。(2)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由于是兴奋后,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是正反馈。(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发生尿崩症,尿量显著增多,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也可能是肾小管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或肾小管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或抗利尿激素无法发挥作用,或肾小管壁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异常)。【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信息传递以及神经调节、水分调节等多方面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小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显微操作去核法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否“中中”和“华华”绝大部分的DNA来自于供体细胞,但其核外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是来自受体卵母细胞。另外即使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一些行为、习性等与环境有关【解析】
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核移植主要用于细胞移植和异种器官移植。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还有人采用其他方法,如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这些方法是在没有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去除细胞核或使卵细胞核DNA变性,从而达到去核目的。【详解】(1)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根据供核细胞的种类不同,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故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2)由分析可知,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通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如果不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3)由于细胞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为了保证所提供的细胞核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提供细胞核。(4)“中中”和“华华”绝大部分的DMA来自于供体细胞,但其核外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是来自受体卵母细胞。另外即使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一些行为、习性等与环境有关,所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并不是供体动物100%的复制。【点睛】熟知核移植技术的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核移植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第2小题是学生的失分点,因为该知识点处于旁栏资料卡中,提醒学生关注旁栏内容。10、玻璃刮刀/涂布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扩大培养(扩增)将淀粉水解成糖曲霉温度不适宜固定化胰蛋白酶/胰酶生长晕异质转化2显微操作仪超数排卵C【解析】
1.刚果红染液遇纤维素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会出现透明圈,可以用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3.动物细胞培养时,需用胰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4.要得到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母畜进行超数排卵处理。5.核移植过程,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去核处理,以保证克隆后代的遗传性状主要来自于供体核。6.分析图(二):①为分散动物细胞、②目的基因的导入、③为核移植、④早期胚胎培养、⑤为胚胎移植。【详解】(一)(1)将纤维素分解菌菌种进行稀释,采用涂布分离法,用涂布器(或玻璃刮刀)涂布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起到选择作用)的固体培养基上,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才能生存下来。添加刚果红(能将纤维素染成红色复合物)能起到鉴别的作用,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说明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利用液体培养基可以进行扩大培养。(2)与酿制果酒相比,在②中利用糯米酿酒,糯米中主要是淀粉,故需增加将淀粉水解成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酒曲中的黑根霉或曲霉中的淀粉酶完成的。(3)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除了考虑氧气,还要注意温度的改变。若将醋酸杆菌进行固定化处理,则可实现其与发酵产物的分离。(二)(1)胰蛋白酶处理可以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悬浮液。若将其接种到细胞培养瓶中,形成生长晕并增大以后进行传代培养,得到的细胞系未经克隆培养,故具有异质性。(2)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称为转化。构建重组质粒时,为了避免质粒和人血清蛋白基因自身环化,需使用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相应的DNA分子进行切割。(3)过程③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4)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生理代谢的需求不同,需要配置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液,A正确;从哪种性别奶牛组织提取的细胞,发育成胚胎就是对应的性别,不需要鉴定重组胚胎的性别以便获得母牛,B正确;分割后的胚胎可以直接移植给受体,C错误;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典型案例与创新模式研究
- 2025版大型商业综合体水电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合同:地方政府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3篇
- 2025版学校食堂承包合同包含食品安全培训与监督3篇
- 2025版微信公众号与电商平台跨界合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化苗木培育与种植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信息服务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便利店加盟店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广告宣传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品牌授权及区域保护合同3篇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2024年中考英语专项复习:传统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含答案)
- 音乐培训合同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图文类内容的打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