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句子抄写:请用楷书把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抄写在横线上,注意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酒滑轴流,温润着中年儿女的心灵。

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6+2分)

手(

)眼(

)

半(

)三(

)

养(

)处(

)

(

)平(

)静

摩(

)擦(

)

(

)(

)欲试

(1)这位司机_____________,及时刹车,避免了一场灾难。

(2)听说要举行运动会,同学们个个____________,决心取得好名次。2).日积月累

(1)诗人林升面对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收复故土,不由问道“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表明建设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的一句话“________,不在他人,________。”

(3)《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生动的表现幽清明净自然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遇事不果断,“前怕狼,_____。”老想这样做可能会有风险,结果把自己的机会白白放过了。(填入俗语)。3).按课文内容填空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弟敦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于饰貌。

(4)爱亲者,___________________;敬亲者,________________。

(5)“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为什么觉得幸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合适的成语填空,注意表达效果的不同。

①1700年前,魏、蜀、吴三国鼎立,(

)的诸葛亮以现在的成都为中心经营蜀地。

②为了谋求生存,(

)的细菌会使出浑身解数,神出鬼没,试图对抗抗生素,这就是细菌耐药现象。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前两句诗用了两个比喻,“风雷”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首诗揭露了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诗人渴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2)《少年中国说》(节选)的作者是_______。课文述说了中国人的_________。课文第一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________;第2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_________;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赞颂了少年中国“_________”,讴歌了中国少年“_________”。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_______和_______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话剧社团的同学将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成话剧,请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序(

①三年同窗情谊深

②阴阳相隔伤别离

③化作蝴蝶共蹁跹

④再次相见明真意

⑤依依惜别难分离

⑥女扮男装去求学A.⑥①⑤④②③B.⑥②①⑤③④C.①⑥⑤④③②D.③⑥⑤②①④2).关于《我的妈妈是精灵》一书,下列对故事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陈淼淼想用“学坏”的办法来阻止妈妈离开人间,但没有成功。B.陈淼淼认为一个孩子不容易找到好朋友,是因为很少有共患难的机会。C.妈妈说她也是一个快乐的精灵,下次会让别的精灵变成杜鹃鸟,不停地唱歌。D.妈妈说,他们那里的人,都是为了金钱来到我们这个空间的。3).课文题目为“将相和”,下列古训说明了“和”的重要性的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B.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C.吃一堑,长一智。

D.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①白鹭是一首_________的诗。②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_________的散文诗。1.把句子补充完整。

2.这两句话都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而第①句概括了白鹭美在“_________”的特点;第②句突出了白鹭_________的美。

3.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之情。这样的写法叫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填空并连线。

诗中有

明月松间,清泉石上。

诗中有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无忘告乃。

诗中有

月落乌啼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诗中有

家家乞望秋月,穿红丝几万条。

2).把人物与相应的传说连起来。

盘古

背岭导江

神农

斩蟒开天地

大禹

替父从军

花木兰

尝百草分五谷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排列顺序。

(

)耳边响起国歌,我兴奋得几乎抓不住绳子。

(

)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之中。

(

)这星期轮到我班升旗了,老师会选谁升旗呢?

(

)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也要为国旗争光。

(

)老师选我当,我真自豪。

(

)随着国歌,红旗上升。

(

)我向国旗走去。2).排列句序。

()雷声接着闪电,隆隆直响,哗哗下起了大雨。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蝉叫起来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垂落下来也逃走了。

()雨越下越大,往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池塘里水满了,太阳照得明晃晃的,像一面镜子。

()满天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们开始一声不叫了。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他生得——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这句话中所描写的人物是牛魔王。(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_真好。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字数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理解。苏七块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圆?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哎哟哎哟叫疼。谁料苏大夫没听见似的,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圆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⑦直到点灯时分,牌桌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1.阅读④~⑧段,梳理事情经过,在横线上填恰当的内容。2.文中“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中的“闯”字换成“走”,好不好?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当时苏大夫和华大夫是怎么想的?写在下面横线上。

第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大夫钦佩苏大夫医术高明、打破规矩、知错就改。B.华大夫钦佩苏大夫医术高明、遵守规矩、心地善良。C.华大夫钦佩苏大夫医术高明、规矩特别、唯利是图。5.鲜活的人物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采用了哪些写人的基本方法?请你结合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下列每组词语中只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龇牙(cī)

B.桅杆(wéi)

C.遐想(xiá)

D.碧波万顷(qǐng)

(2)(

)A.孙膑(bìn)

B.发怔(zhēng)

C.船艄(shāo)

D.一模一样(mú)

(3)(

)A.膝盖(xī)

B.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