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_第1页
12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_第2页
12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_第3页
12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_第4页
12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一)翻译技巧(一)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强行翻译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2.该译不译,文白掺杂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虚词、语气)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句式、语气)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句式)(二)翻译原则翻译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三)文言文翻译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太行、王屋、冀州是地名,七百里是度量衡,可以保留。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2.删“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结尾会有一些语气词,它的作用是增强语气,这样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不翻译。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还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性词语、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等。如:“夫战,勇气也。”“夫”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引起议论。“也”也是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判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比如“何陋之有”——之,不译。3.补“补”,就是增补。(1)加字组词法解词①变单音词为双音词例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中”为“中间”、“通”为“贯通”、“外”为“外形”、“直”为“挺直”解释为“(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例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这句话译为: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像以前一样。(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或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这个句子既有省略主语,又有省略宾语,翻译时都应补足。这句可以译为:(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4.换“换”,即换字法解词。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术语、惯用语等;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等。例如“吾、余、予”等换成“我”;“尔、汝”等换成“你”。“岁赋其二”中的“岁”换成“年”。“予谓菊”中的“予”换成“我”。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例如:“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属主谓倒装句,正确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话属于宾语前置,可以把这个句子译为:古代的人不会欺骗我。

6.变(贯)“变”就是变通,“贯”指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这就是所谓的“意译”。例如“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为借代丝竹:指代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可译为: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按照字面翻译:兵器不是不锋利,铠甲不是不坚固。也可以翻译为: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四)注意事项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准确把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常用文言虚词,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宏观上: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翻译时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通读全文,找准译句的关键词(得分点)。2.将要求翻译的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3.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4.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要使一句话完整通顺。5.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6.借助前后语言环境,深入理解文句内容。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跳出文句,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例题解析司马光勤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②俟:等到。③讽诵:背诵。④志:记,记住。译文司马光小时候,担心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并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等到能够背诵才停止。(司马光)自己说:“(因为)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等到(司马光)长大了,他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所得到的收获就多了。”7.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忆不若人(2)及长9.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句。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10.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答案】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7.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8.①若,比得上,如;②及,等,等到。9.示例:(因为)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10.C【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①句意:担心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若,比得上,如。②句意:等到(司马光)长大了。及,等,等到。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重点词语:远,长远;精诵,精读和背诵;乃,才。4.本文通过讲述司马光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的经历,得出只有经常诵读才能收获大的道理,从而总结了读书不能不经常诵读的结论。A.句意为:下力气多了收到的成效也就显著。而文章内容是围绕诵读来展开的,主要讲要经常诵读,而不是有关下力气多少的。选项不能概括主旨;B.句意为:他能够多遍准确无误地背诵,记得牢固,才能终身不会忘掉。此句话是在讲司马光的背诵效率。选项不能概括主旨;C.句意为:书不可以不经常诵读。结合题目“司马光勤学”突出了司马光读书勤奋苦学,全文是在讲要经常诵读,不管是在马上,还是在睡不着的时候,只有在经常诵读的情况下才能有各种收获。选项能概括主旨;D.句意为: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此句只谈了吟读的意义,没有讲到背诵。选项不能概括主旨。本题要求选择能够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故选C。练习(一)(7分)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①)【注】①《广笑府》,明代文言谐谑小说。译文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恰巧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9.翻译文中画线句遣子入城市肉。10.文中“父寻至”的地方具体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11.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B.告诉大家为人的品性: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胸怀。C.告诉我们生活中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D.告诉我们要容忍生活中凡事斤斤计较、不懂谦让的人。【答案】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8.都9.父亲派儿子到城里去买肉。10.将要出城门的地方11.D【解析】【详解】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句意: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俱。都。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重点词语:遣,派;市,动词,买。这句是省略句,补出主语“父亲”。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分析,“父寻至”的地方是“将出城门”,即将要出城门的地方。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主旨的正确理解。D.有误,本文主要记叙了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倘若使气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讽刺了那些不懂得谦让、气量狭小、凡事斤斤计较的人。故选D。(二)(10分)华佗治病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②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注释】①差: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②嗔志(chēnhuì):恼怒。参考译文:又有一个郡太守病了,华佗认为他的病在十分愤怒的情况下就会痊愈,于是就接受了太守很多的财物,却不给他治病,不多久就不辞而别,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郡太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杀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使吏不要追赶。太守更加生气,接着吐出很多(数升)黑血,病就痊愈了。7.解释加点字(1)留书骂之()(2)吐黑血数升而愈()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9.郡守之子在文中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华佗采用了哪些办法让郡守“嗔患吐血而愈”?【答案】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7.(1)信(2)痊愈8.华佗认为让这个人极其愤怒差不多就能好了。9.嘱咐使者不要追赶华佗。10.接受他的礼品不加医治;丢弃他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解析】【7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留书骂之”的意思是: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书:信,书信。(2)“吐黑血数升而愈”的意思是:吐出很多升黑血,病就痊愈了。愈:痊愈。【8题详解】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以为(认为)、盛(大)、差(痊愈,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来概括作答。【10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能体现华佗给太守的行为句子概括作答。华佗为了让太守“盛怒”,采取了“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等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8分)书马犬事欧阳公在翰林时①,常与同院②出游。有奔马毙③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④,逸⑤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⑥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选自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翰林:指宋代的翰林学士院。在此供职者称翰林学士,专为朝廷起草命令、修撰史书等。②同院:指与欧阳修同在翰林院供职的人。③毙:杀。此处指踢死或踩死。④通衢(qú):大道。⑤逸:奔驰。⑥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试书其一事()(2分)11.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命令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册足够了。B.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册(也写)不完。C.命令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册(也写)不完。D.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册足够了。12.选文“公曰:‘试书其一事’”的起因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选文最后大家“相与一笑”的原因是:。(2分)1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中提议“试书其一事”的人是欧阳修。B.文中人物的身份特征为故事展开提供依据。C.文中说“逸马杀犬于道”是欧阳修同院人。D.选文启示我们写作时要精粹扼要言简意赅。【答案】上海市罗南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评价测试语文试题10.(2分)写(2分)11.(2分)B(2分)12.(2分)(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1分)(1)欧阳修仅用六个字就把事情说清楚了;(2)对欧阳修用词准确精炼表示佩服【写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共1分】13.(2分)C(2分)(四)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①。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②,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乞留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③。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④,即日焚裘。(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①桓南郡:桓玄,东晋将领,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殷荆州:殷仲堪,东晋将领,官至荆州刺史。罗企生:时任殷仲堪幕府咨议参军。②出市:到刑场。③宥(yòu)赦免。之:指罗企生的弟弟罗遵生。④问:音讯。这里指罗企生被杀的消息。参考译文:桓南郡(桓玄)打败了殷荆州(殷仲堪),俘虏了殷的将领十几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其中。桓玄向来厚爱罗企生,要杀他时,先派人对罗企生说:“如果向桓玄道歉,就会免去死罪。”罗企生回答道:“我作为殷荆州的下属,现在殷荆州跑了,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面向桓公谢罪。”已经到了刑场,桓玄又派人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罗企生答道:“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条性命,服侍我的老母。”桓玄答应了他的要求。桓玄以前曾给罗企生的母亲胡氏送了一件羊皮袍子,胡氏当时在豫章,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桓素待企生厚()(2)存亡未判()9.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放了你B.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放了你C.如果你能报答我,我就赦免你罪行D.如果你能向我认错,我就赦免你的罪行10.罗企生的两次回答反映了他内心的两难:第一次回答拒绝偷生是想要(),第二次回答恳请桓玄则是想让弟弟代替自己()。(每空2字)11.根据选文内容,它最适合归入的《世说新语》门类是()。A.德行 B.文学 C.自新 D.捷悟【答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8.①.(1)一向,向来②.(2)死亡9.D10.①.尽忠②.尽孝11.A【解析】【8题详解】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素”,向来;“亡”,死亡。【9题详解】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谢”,道歉,认错;“罪”,罪行。翻译为:如果你能向我道歉,我就赦免你的罪行。故选D。【10题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可以得出:罗企生是在向殷荆州“尽忠”;结合“乞留一弟以养老母”可以得出:尽孝。【11题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文本主要记叙了罗企生尽忠就义前,不忘尽孝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德行。故选A。(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①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②,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③,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注释]①餐:大铃。②缣(jiān):细绢。③络:网。译文: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车子)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天色已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但没有一点办法。(这时)有一个名叫刘颇的人(骑着马)挥着马鞭赶来,问道:“车上的瓦罐(一共)值多少钱?”(赶车的人)回答说:“共值七八千贯钱。”刘颇立刻打开行囊取出细绢交给那个赶车的人;又叫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部推到了山崖下。一会儿功夫,车身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进退不得()(2)命童仆登车()8.解释文中画线句意思。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9.刘颇解囊破瓮的目的是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10.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抉择。B.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当机立断,排除前进的障碍。C.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克己为人,舍弃个人的小利。D.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带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答案】宝山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1).(1)能(2).(2)命令8.把绳子弄断,把坛子都推到了崖下。9.车轻得进,群噪而前10.D【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1)句意: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得:能。(2)句意:又命令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命:命令。【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有:络:网。悉:全、都。【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结合文中“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可知,刘颇解囊破瓮的目的是:把绳子弄断,把坛子都推到崖下,以便于道路疏通。故可用原文语句“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作答。【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由于道路峻滑、车马太多、车身太重,载瓦瓮车“进退不得”,阻碍了交通。刘颇解囊破瓮,“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道路得以通行。可见他当机立断、处事果断。故事启示我们面对问题不慌张,要冷静而果断地处理问题。刘颇打开行囊拿出缣,马上偿还给那个瓦瓮主人。可见刘颇权衡利弊,他舍弃个人的小利,为了大家能够通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ABC项均正确。D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错误。故选D。(六)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4分)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成④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因次走而振⑤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⑥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注释】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振:同“赈”,接济。⑥字:嫁女儿。【翻译】赵开心出任御史大夫时,门前车马归聚,谄媚贵权的人几乎在路上排起队来。等到他被免职,离开了京城,来送的只有三五个人。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当时独有吴园次一个人与众不同,不因赵开心的宦途浮沉改变(对他的)态度。赵开心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看儿子友沂,对他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办事。”没多久,友沂过早去世,赵开心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于外地客寓。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园次一边哀悼,帮助办理后事;一边扶助他们,把小的那个当儿子看待,又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这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开心善于识别他人。15、解释句中划线词语意思(2分)(1)及罢归及()(2)顾谓子友沂曰顾()16、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地体现。【答案】浦东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学科15、(1)等到(2)回头看(1+1分)16、A(2分)(七)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01)钞:通“抄”,抄写(02)已:停止,完(03)过:(一)遍(04)即:就,立即(05)焚:烧(06)如是:像这样。(07)始:才(08)管:笔管(09)皲(jūn):皮肤因受冻而开裂(10)沃:浸泡(11)汤:热水,开水数:多(12)名:命名之:的(13)斋:指书房录:抄写(14)索:索取(15)草:草稿(16)毫:毛笔(17)俄顷:一会儿(18)就:完成(靠近)(19)以故:因为这个原因(20)名:名气【参考译文】张溥从小就爱好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之后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热水里洗几遍。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张)溥幼嗜学()A.讨厌B.爱好C.害怕D.关心(2)如是者六七始已()A.这样B.确实C.对的D.是否2.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翻译()(2分)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A.冬天手皮肤干裂,白天在热水里洗几遍。B.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汤水里洗几遍。C.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热水里洗几遍。D.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烫水里洗几遍。3.你认为张溥成功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1.(4分)⑴B⑵A2.(2分)C3.(2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八)阅读文言选段,完成小题。赎牛护主护持寺村,在河间东四十里。有农夫于某,家小康。一夕,于外出。劫盗数人,从屋檐跃下,挥巨斧破扉,声丁丁然。家惟妇女弱小,伏枕战栗,听所为而已。忽所畜二牛,怒吼跃入,奋角与盗斗。梃刃交下,斗愈力,盗受伤狼狈去。盖①乾隆癸亥,河间大饥,畜牛者不能刍秣②,多鬻③于屠市。是二牛,至屠者门,哀鸣伏地,不肯前。于见而心恻,解衣质④钱赎之,忍冻而归,牛之效死固宜。——《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盖:原来。②刍秣chúmò:牛马的饲料。③鬻(yù):卖。④质:抵押。【参考译文】护持寺村,在河间县以东四十里。那里住着一位姓于的农夫,他家小康,日子还算过得去。一天夜里,于某因事外出,有几个盗贼从于家的屋檐上跃下,挥动大斧头乒乒乓乓把门劈开。当时,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子,他们吓得趴在床上打哆嗦,惟有听天由命而已。在这紧急的当头,他家所饲养的两头牛,突然怒吼着跳进屋里,奋起犄角与盗贼博斗。在刀斧交加的情形下,二牛愈斗愈勇。盗贼们纷纷受伤,终于狼狈逃窜而去。这二牛为什么这样拚命护主,说起来还是有前因的。原来乾隆癸亥(1743)年,河间县闹了大饥荒。许多养牛人家买不起草料,多半把耕牛卖给了屠宰场。这两头牛被赶到屠宰场门前的时候,悲哀地趴在地上吼叫,不肯往前走。于某见了,心生怜悯。竟脱下身上的衣服当了钱,把这两头牛赎过来,自己忍着寒冷把牛赶回家。所以,牛在危急时刻誓死报效主人,自有一定的道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忽所畜二牛()(2)盗受伤狼狈去()(3)是二牛()(4)哀鸣伏地,不肯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于见而心恻,解衣质钱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赎牛护主》的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饲养(喂养、养);(2)离开;(3)这;(4)上前。2.这位姓于的农夫见后心中不忍,脱下身上穿的衣服抵押换钱把两头牛赎出。3.可以从农夫的角度:人要有恻隐之心,善良会有善良的报答;可以从牛的角度:要有感恩之情,知恩图报。【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畜”名词用作动词,饲养;“去”,古今异义,离开;“是”古今异义,这;“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注意“恻”“质”“赎”的翻译。【3题详解】本题考查读后感受。解答此类题先回答“我得到什么启示”“我认为……”等,再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文中“于见而心恻,解衣质钱赎之,忍冻而归,牛之效死固宜。”一句从农夫的角度可见人要有恻隐之心,善良会有善良的报答,从牛的角度可见要懂得知恩图报。(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8分)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选自《后汉书》,有删节)参考译文: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走近刘宽的牛车指认是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就交给了他然后自己步行回家。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样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给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他的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温和慈爱。国内的人都称他是忠厚的长者。9、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宽尝行尝:曾经B.叩头谢曰谢:道谢C.乃徐言曰徐:缓缓地D.其性度如此度:气量10、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B.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C.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D.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一个丢了牛的人,认为刘宽驾车的牛是自己的。B.认牛者觉得自己愧对刘宽,愿意到刘宽住处领受刑罚。C.州里的人都很佩服刘宽不跟认牛者计较。D.刘宽的夫人故意让婢女弄脏了刘宽的朝服。【答案】9.B(2分)10.D(2分)11.B(2分)(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8分)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①尝与其父奢言兵事()②括母问奢其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10.赵奢不说赵括“善”,理由是(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赵括最终兵败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2分)8.曾经原因(4分)9.(2分)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战事,认为天下没有谁能敌过他。10.(2分)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纸上谈兵【乙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战事,认为天下没有谁能敌过他。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作战的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说他行。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太轻易了。如果赵王不让赵括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了。”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奇兵,假装打败撤退,并断绝赵军的运粮通道,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军心涣散。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8分)推敲《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参考译文】《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韩立马良久()(2)遂于驴上吟哦()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很(2)在(每个1分)2.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炼”“遂”“吟哦”“引”各1分,大意1分)3.示例:①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②文章不厌百回改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每点1分,意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小题。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