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1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疾风劲草(jìng)骠勇(piào)自怨自艾(ài)隽永(juàn)B.怙恶不悛(jùn)趑趄(zī)休戚与共(qì)舌苔(tāi)C.瞠目结舌(chēng)娴熟(xián)间或一轮(jiàn)掣肘(chè)D.混水摸鱼(hùn)档案(dǎng)畏葸不前(xǐ)榫头(sǔ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悬梁刺骨鸠占雀巢远见卓识瞋视B.估名钓誉宽洪大量钟灵毓秀门槛C.日薄西山叱咤风云气势磅礴寒暄D.蜂拥而入钟鸣鼎食雕粱画栋罪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_____好多啦。②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_____、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③在四月的蓟县盘山山区,怒放的山花漫山遍野,__________,吸引了许多游客。④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__________的。A.毕竟捉摸比比皆是微不足道B.到底捉摸俯拾即是微不足道C.毕竟琢磨俯拾即是微乎其微D.到底琢磨比比皆是微乎其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由于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他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我们的夙愿虽然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D.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5.下面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C.“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6.对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是运用互文的写法,兼写主客,前后映衬,抒发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B.《锦瑟》第一联,是铺陈之笔。锦瑟的50根弦,象征诗人将近50岁的人生。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兴寄遥深,感情凝重。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D.“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运用夸张手法,由远而近,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们学过的作品除了《祝福》选自《呐喊》之外,其余篇章全选自《彷徨》。C.《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D.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曾获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二、科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新技术窥探大脑思维德国计算神经科学伯恩斯坦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宣布,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他们已经能够窥探人类思维,这是科学界首次进行类似研究。在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及脑部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中,受试者进入核磁共振成像机并接受测试,他们将就诸如对二个数字进行相加、相减或在二个键中选择按哪一个做出决定。与此同时,坐在另一间屋子里的科学家们则用脑部扫描器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以预测出他们的思考结果。这项研究始于2005年7月,共有21人参加测试,预测成功率达71%。由海恩斯领导的科学小组还试图弄清楚人类的想法来自于大脑的哪个部分。他们通过对大脑的扫描发现,人在进行思考时,大脑前额叶皮质区域表现活跃。且不同想法,如数字的加或减,会在大脑前额叶皮质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活动模式。海恩斯说:“只要你知道应该监测哪个脑区,理论上你就可以预测出此人在未来会做些什么。”科学界人士普遍对海恩斯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沃尔普说:“能确定一个人想法的事实将我们对主观想法的理解推上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布拉维尔说:“海恩斯实验最让人心动的地方是,我们将在预测人类想法方面做得多么好。”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律和生物科学中心负责人格雷利说:“这些技术第一次提供了我们直接了解某人思考和感觉的可能性。”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机来测试人类大脑的不同活动。这次实验之前,脑部成像技术已用于研究某人是否有说谎、暴力及种族歧视倾向等问题。同时,科学家已经能够探测到人类进行身体运动的决定。海恩斯小组取得的最新进展更加显示出神经科学的惊人力量。在未来,这项技术可望应用在犯罪审讯或飞机安检上。一些民权人士则担心这一技术被政府、商人或雇员滥用。就像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出现的场景一样,执法部门会在某人想犯罪但还没行动前,就先把他关入大牢。不过,海恩斯相信这项研究的利大于弊。他说,这项技术可望让瘫痪的病人切换电视频道、到网上冲浪并操作小型机器人。他说:“通过理解大脑的语言,我们在读出人们特殊想法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就会有一架能读出人类所有想法的机器。”8.对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窥探人类大脑思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世界科学界首次进行研究的、全新的领域。B.这项技术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C.这项技术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脑部扫描仪的质量。D.这项技术从理论上说能够预测人将来的所作所为。9.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脑部成像技术的应用始于2005年7月进行的共有21人参加的那次测试。B.核磁共振成像机一直是用来测试人类大脑不同活动的主要工具。C.人类进行思考时,大脑前额叶皮质区域的不同表现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的主要依据。D.对人类进行身体运动的决定,科学家目前已经能够探测到。10.下列对窥探大脑思维技术应用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造出能了解人类所有想法的机械,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变成现实。B.如果措施不当,此项技术有可能被政府、商人或雇员滥用,导致侵权行为发生。C.此项技术可望让瘫痪的病人自己切换电视频道、到网上冲浪并操作小型机器人。 D.未来的某一天,这项技术将可能运用在犯罪审讯或飞机安检上。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传》)[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戎尝与阮籍饮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①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①正当不欲为异耳②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⑤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5分)四.(17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4分)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经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17.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谁偷了曹操同学的魏金树刘备同学偷了曹操同学的。这件事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办公室里。刘备“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班长曹操同学的在宿舍里被盗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住在一个宿舍,当时只有刘备因病在宿舍里睡觉。大家做完早操回来,曹操的便不见了。

一开始刘备也不肯承认,后来刘老师发了怒,说你们若全不承认,就统统停课反思,查不出来谁也别想上课。刘老师说到做到,课,真的就停了。同学们情绪很大,对刘备也“另眼相看”了。不到两天,刘备就挺不住了,向刘老师承认自己偷了。可追究赃物时,刘备却说又弄丢了。

刘老师强抑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刘备说,念你平时表现还不错,你只要将交出来就没事了。如若继续顽固不化,哼!———你先回去想想吧。

刘备刚走,刘备的朋友诸葛亮敲门进来,“刘老师,我看这事可疑,我刚才看见刘备同学很委屈的样子,料定其中必有冤情。”“你有什么依据吗?”“当然有!”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据我分析,案发现场只有他一个人,按说最易成为怀疑对象,刘备若行窃岂不是太蠢了吗?何况刘备同学平时仗义疏财,怎会做这种事呢?”“可他已经承认了呀。”刘老师说。“不错,但我想他可能另有苦衷。现在高考临近,寸阴足惜,为追查,你给大伙儿停了课,刘备同学肯定是为了让大伙儿尽快复课,才选择了牺牲自己的下策。”“那谁偷了曹操同学的呢?”“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我怀疑孙权。记得那天早操期间他去了一趟厕所。操场离宿舍很近啊。”“啊,我想起来了。”刘老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请假说拉肚子去厕所,而且时间很长。对,肯定是孙权偷的。”“不,不可能是孙权偷的!”门一响,孙权的朋友周瑜推门进来。“周瑜同学有何高见呢?”刘老师问。“孙权家中非常有钱,为人也很豪爽,他不可能去偷别人的东西。倒是刘备最为可疑,刘备虽不爱财,但可能由于赌博、谈恋爱等原因急需用钱,而他家中很穷,便只有去偷。”“不!”诸葛亮打断周瑜的话,“谁不知道刘备胆小怕事,而曹操身强体壮,性情暴戾,咱班上哪个同学不畏他三分。不怕他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副班长孙权。”“好了,你们别争了。”刘老师站起来说,“周瑜同学去调查刘备,诸葛亮同学去调查孙权。就这样吧!”二人走后,刘老师将曹操叫来,说了刚才的事情,然后问:“你说谁有可能偷了你的呢?”①曹操很大度地摆摆手,说:“无论是谁偷的,都应以大局为重,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同学之间,别伤了和气。”“不行!难得你如此宽宏大量,别人要都像你这样就好了,此事虽小,但关系到咱们三国中学的声誉,曹操同学你就别管了。”曹操还想分辩,刘老师挥挥手,曹操只好退了出去。周瑜和诸葛亮受命后,分别对刘备和孙权展开调查,虽无进展,却搞得刘、孙二人声名狼藉。后来学校推荐唯一一名重点大学保送生时,刘老师理所当然地提名曹操,②曹操一再推辞,并力荐与他同样成绩优秀的孙权和刘备。此举再次获得同学们的由衷赞叹,唯曹操的朋友杨修在一边冷笑。毕业了,大家收拾东西各奔前程时,杨修忽然站了出来,大声说:“你们想知道到底谁偷了曹操同学的吗?”嗯,是谁呢?人群一阵骚动。杨修掏出自己的,只摁了一遍曹操的号码,就听曹操身上“嘀嘀嘀”地响了起来——大家都怔住了。随后有人问杨修:“你怎么知道曹操自己藏了呢?”杨修哈哈大笑:“诸葛亮,是刘备的朋友;周瑜,是孙权的朋友;我,是曹操的朋友啊!”言罢,扬长而去。18.解释画线句子中“另眼相看”一词的含义。(2分)19.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你对①②处画线句子中曹操这些行为的理解。(6分)20.本文是一则移植经典名著人物的故事新编,既再现生活,也符合三国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有趣又可信。请你说一下本文中的曹操、刘备与历史故事中的曹操、刘备有什么共性?作者又是如何刻画他们的?(4分)2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刘备因为“仗义疏财”、公而忘私,所以有真心朋友诸葛亮同学鼎力支持,最后不被冤枉。B.曹操因为狡猾奸诈,所以他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即使有朝夕相处的朋友,也难保不被朋友出卖。C.老师推荐曹操当保送生,曹操一再推辞,并力荐刘备、孙权,同学们赞叹,唯杨修在一旁冷笑,可见杨修的嫉妒与阴险。D.杨修在揭露了真相后说“我,是曹操的朋友啊”,以不言之言的弦外之音,一语道破了真相的缘由,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六、语言表达题(4分)2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1)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50分)23.请以“眼泪的重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感受和态度,可以叙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明观点,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C2、C3、A。15.(1)王戎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2)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对策。16.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1分)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1分)苏诗爱花之盛开,(1分)白诗惜花之将谢。(1分)17.(略)18.答案:有轻视、看不起,埋怨的意思,(1分)写出了同学们对刘备的不满情绪。(1分)19.答案:①处是曹操明明知道刘备和孙权都没有偷自己的,而故意装作大度,以博得老师的好感。②处是曹操明明知道刘备和孙权都因事件的影响,已经不具备和自己竞争的资格,而故作高姿态,以此获得同学们的赞扬。③这两处描写突出了曹操阴险奸猾的性格特征。(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答:共性:曹操性情暴虐、刘备胆小怕事等都符合三国故事的“真实”。(2分)主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对曹操的描写,既有正面的语言动作描写,也通过杨修的话语、神态来侧面烘托;对刘备的描写,既有正面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也通过诸葛亮的话语来侧面反映。(答对一点给1分,共2分)21.C(2分)22.(1)家父改成您父亲或令尊(2)小有名气改成很有影响(3)犬子改成儿子(4)有幸改成应邀参考译文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王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