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 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 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答案〗B〖解析〗【详析】后期占卜范围缩小,并且多为商王行止记录,说明贞人不能随意进行占卜并发布卜辞,发布和解释卜辞的权力更多的被掌握在商王手中,体现了商王权力的增强,故选B;材料体现的是商王权力的增强,不能说明政局更加稳定和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排除AC;神权与王权分离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故选B。2.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开创统一格局 B.实行郡县制C.废除分封制 D.建立皇帝制度〖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可得出作者强调秦朝建立的功绩在于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创了统一的格局,A正确;BCD项都不是其主旨,排除。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详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礼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礼门”占了《通典》全书篇幅的一半,说明该书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C项正确;根据“礼门”所占篇幅可知是强调了儒家的伦理纲常,而非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史学的通古贯今,排除AB项;理学出现在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4.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答案〗C〖解析〗【详析】根据材料“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并结合所学可知,“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道者万世无弊”指的是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交情深厚,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批评了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不动摇。司马光见劝不动王安石,便向宋神宗进谏,并讲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宋神宗反问他:“汉代如果永远遵守萧何的法规不变,能行吗?”司马光说:“汉武帝对高祖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变,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了宣帝的政治,于是汉朝衰落下去。所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即提出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由此可见,朝廷对改革未形成共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非强化权力的制衡,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了汉朝的改革经验,但并非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强调宋朝廷对改革未达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5.唐宋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唐宋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可知,唐宋诗人借助诗词表达对西北地区的关注,且秦汉时期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体现了诗人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下对国家统一的期望,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D项正确;唐宋诗词转换时空背景为秦汉,不代表历代文人都仰慕秦汉,以偏概全,排除A项;唐朝部分时间西北地区在中央政府统治之下,且材料没表达收复西北的意思,排除B项;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排除C项。故选D项。6.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帝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的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无法独自承担国家的治理,明太祖要设立替代丞相的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任用亲信来参与决策,导致国家中枢行政机构遭到破坏。A项正确;明初废除丞相,皇权加强,而不是受到制约,排除B项;内阁是非正式机构,不是合法机构,内阁参与决策是不合法的,排除C项;明初丞相制度被废除,没有得到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7.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逐渐形成若干帮别,其中比较大的有北京帮、东北帮、川帮等,还有来自西北、西南边远省份的规模较小的帮别。各地客帮采购贩运,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A.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 B.口岸幅射效应显著C列强资本深入中国内地 D.传统商路日趋衰落〖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后(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形成若干帮别,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成为对外贸易中心,洋货进口大部分由此集散,各地商人竞来上海采购,这样在上海就逐步形成若干采购帮别,所以,材料反映了口岸幅射效应显著,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各地商人到上海采购,没有各地区间的比较,不能得出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排除A项;材料中的商人是中国人,与列强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路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详析】该评价认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专制制度,但对于整个封建制度没有触动,这个认知符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故选A项,排除D项;该评价是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不是对思想启蒙的评价,排除B项;该评价主要是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弊端,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9.1921年8月后,中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至1923年全国主要的铁路、矿山以及城市、工厂都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也由“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阶段”。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C.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D.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答案〗D〖解析〗〖祥解〗【详析】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1日建立,一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故选D;A、C两项不是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排除;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立联俄练功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排除B。【『点石成金』】10.红军长征后,国民政府恢复原苏区农村旧秩序时,矫正了"耕农与地主之对立"的一些弊失,规定地主占地不得超过200亩,放债年利率不得超过一分二厘。这主要反映出国民政府A.主动进行土地改革 B.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冲击C.推行"耕者有其田" D.贯彻了"平均地权"的政策〖答案〗B〖解析〗【详析】据题意可知,由于红军在原苏区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因此在红军长征后国民党政府也对地主土地数额和放债利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都是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冲击带来的结果,故选B;国民政府是部分恢复原有制度,不是进行土地改革,排除A;国民党政府的措施不是”耕者有其田”和贯彻“平均地权”,排除CD。11.有位同学在研究抗日战争史时,看到一段史料记载: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史料中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指()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九一八事变后的陕西地区C.华北事变后的中原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华北地区〖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可知,“白山黑水之间”是指东北地区,东北军应该在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而不是在陕西一带和红军进行战争,A项正确;BCD项的地区都不是“白山黑水之间”,排除BC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A.取得抗战领导权 B.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 D.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材料中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代表包括中共、国民党、地主士绅、军界代表、妇女等各个阶层,说明民主具有广泛性,D项正确;图片显示此次会议中共代表占比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共取得抗战领导权,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土地政策问题,排除B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题干涉及时间是1943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1978年9月,邓小平出访朝鲜回国后,指出我们需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需要严格按照价值规律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简单的改良。这一主张()A.厘清了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 B.意在彻底否定原有管理制度C.促进了科学技术设备的引进 D.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指出要重视对科学理论的学习,要按照基本的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改革,这有利于解放思想,厘清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理论的学习,而不是引进科学技术,排除C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而1978年9月尚未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14.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6年的八大,结合八大的内容,B项正确。1953年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A项;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是1980年和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时间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农业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份额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单位:万户)农村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单位:万)1980年68.86%31.14%6.8%96.1121.91992年35.79%64.21%22%1057.351727.54A.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D.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圆满解决〖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材料表格数据可知农村经济中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减小、农业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份额占比增加、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增加、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增多、农村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增多,说明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农村内部的变化,无法体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排除B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圆满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6.尽管修建时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世界瞩目的青藏铁路的修筑。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答案〗B〖解析〗【详析】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资金技术科技人员等方面已经具备修筑京九铁路的能力,B项正确;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项;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修筑铁路的必要性,而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7.自公元前621年《德拉古法典》公布后,雅典先后颁布了梭伦宪法、克里斯提尼宪法、阿菲埃尔特宪法、伯里克利宪法。上述宪法大体包括国家制度、国家组织形式及国家机关的产生、组成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获得公民权的条件和程序。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B.法制建设推动了民主发展C.政府严格执法捍卫民主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详析】依据材料“自公元前621年《德拉古法典》公布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获得公民权的条件和程序。”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B项正确;“完备”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的执行过程和效力,排除CD项。故选B项。18.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国)。根据材料“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签署了《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的权力,明确了很多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与权力,主张财产自由和人身婚姻自由,为英国民众和贵族阶级维护人权开了明文的先例,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B项正确;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排除A项;宪章内容规定国王不得私自占有教会财产,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宪章内容主要与国王有关,与市民阶层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9.1541年,一位德意志的教授在论述提高牧师薪俸的必要性时说:“以前1舍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15个鸡蛋值3芬尼,而现在1舍尔谷物就值90一120芬尼,15个鸡蛋值17芬尼。”该教授所陈述的现象()A.是欧洲阶级结构变化的结果 B.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C.源于欧洲金银开采技术的进步 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答案〗B〖解析〗【详析】依据材料“以前1舍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15个鸡蛋值3芬尼,而现在1舍尔谷物就值90一120芬尼,15个鸡蛋值17芬尼。”,可以看出此时德意志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是价格革命的表现,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促进封建制度的瓦解,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金银技术,排除C项;材料是价格革命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0.德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曾说:“但丁伟大,但是他的背后是几个世纪的文明”。据此,歌德认为欧洲中世纪()A.并不能简单概括为“黑暗时代” B.文学领域具有厚重的人文气息C.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发展 D.宗教神学完全操控着舆论导向〖答案〗A〖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歌德认为但丁的伟大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文明,即欧洲中世纪的文明有其可取之处,不能简单的将其概括为黑暗时代,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文学领域厚重的人文气息的特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宗教神学完全操控着舆论导向”的表述不符合中世纪的史实,也不符合歌德对中世纪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A项。21.下图反映了1850~1900年德国人口变化的相关状况。这可用于说明()A.帝国政府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B.民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C.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压力剧增 D.代议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900年(德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德国人口增长出现出生率下降,而死亡率下降更加明显的现象,这是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反映出当时的德国代议制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出生率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生存压力,排除B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当时德国并不存在人口压力剧增问题,C项所述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2.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派遣工商局长到英国参观学习。19世纪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政府还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A.开始了计划经济尝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 D.完善了德国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详析】材料反映了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通过立法、考察、制定规划的形式来指导工业革命,说明德国工业革命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C项正确;所谓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国家经济发展,排斥市场,是苏俄(联)开创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德国工业革命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排除B项;普鲁士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指导工业革命,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3.X3图是1871年巴黎公社画家萨伊德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月18日”,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此漫画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C.揭示巴黎公社兴起的原因 D.反思普法战争失败的教训〖答案〗B〖解析〗【详析】根据材料时间及关键信息“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可知该漫画表达了巴黎公社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见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B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A排除;巴黎公社的起因是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排除;材料未涉及对普法战争失败教训的反思,D排除。故选B。24.法国殖民主义者认为殖民地是母国的一部分。1912年,法国殖民者颁布《入籍法》,规定凡出生于法属西非、担任公职10年、受法语教育或服兵役获得奖励者可获得法国公民权。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对殖民地进行文化殖民 B.促进与殖民地文化交流C.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 D.鼓励殖民地向法国移民〖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法国的《入籍法》可知法国殖民地的人民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获得法国的公民权,这就增加了殖民地地区人民对法国的向心力,所以是对殖民地进行了文化殖民,A项正确;这一做法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而非为了与殖民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排除BC项;殖民地人民向法国移民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因此并不是进行鼓励,排除D项。故选A项。25.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觉醒”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A项正确;“亚洲觉醒”主要是指资产阶级领导成为革命领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二战后,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革命后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6.一战时,英国报纸评论道:“华工来到法国……不仅在各种场所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类型的任务,比如在轮船和火车上从事装运和卸载工作,建筑铁路,维修公路,在石油厂和整个法国北部地区的许多补给站工作,而且他们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修筑了数百英里的战壕。”这说明()A.华工在法国社会地位低下 B.英国舆论对在法华工歧视C.华工为一战胜利作出贡献 D.一战中大量华工献出生命〖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一战时(英国和法国)。据材料“华工来到法国……不仅在各种场所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类型的任务……而且他们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修筑了数百英里的战壕”,可知,华工出国,不仅出色完成任务,同时又在前线修筑了数百公里的战壕,说明华工为一战胜利作出贡献,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对华工的赞扬,不能说明华工在法国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项;英国舆论对在法华工是赞扬的,并不是歧视,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一战中大量华工献出生命,排除D项。故选C项。27.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A.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C.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趋于停滞是由于集权体制而造成的,即这一变化说明苏联集权体制是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的,C项正确;苏联也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排除B项;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28.如表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地区国家主要史事亚洲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印尼印尼民族大起义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B.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C.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答案〗C〖解析〗【详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土地革命、印尼的民族大起义都是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说明这一时期的民主运动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C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导致国际格局改变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亚非拉地区的斗争都是属于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斗争性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据(清)《永定河续志》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据《海河志》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特点: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解析〗【详析】(1)措施:根据“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设立专门机构;根据“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可知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根据“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该修河道,筑堤束水;根据“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根据“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可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特点:根据“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得出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根据“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群众广泛支持、参与,地区将团结合作;根据;根据“《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得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制定了正确的;根据“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意义: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海河的治理,有效的治理了水患,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治理海河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关于东西方的“大分流”,学术界持有不同观点。观点一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其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逐渐开始背离,英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则继续在集约型的农业道路上发展着。造成这种背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观点二王国斌和罗森塔尔合著的《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则提出,促使这两个发生经济大分流的,其实是她们的政治进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和欧洲迥异的政治结构中去寻找。评述材料中关于“大分流”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大分流》认为1800年前后,英国和中国出现的巨大差距主要源自于经济层面的偶然因素,《大分流之外》则指出东西方政治结构的差异是促使经济人分流的主要因素。我认为这一时期东西方的“背离”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阐述:18世纪以前,中国长江三角洲和英国经济水平不相上下,然而19世纪以来,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新的经济因素成长,阶级矛盾尖锐,不利于发生社会转型。英田的君主立宪民主政体不断完善,维持了国内稳定的社会局势,为工业化的实现准齐了政治条件。清朗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极度菱缩,个利于资本积累和技术交流。与此同时,英国却在展开人规模的殖民扩张,不仅美洲殖民地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推手,它在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侵略与掠夺,也为英国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本、原料和市场。清政府还采取文化高压政策,八股取士不利于思维创新,市民文化多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英国在经历宗教改革后,民族国家不断发展,新教鼓励追求财富也为推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总之,根据唯物史观,18业纪末19业纪初,“大分流”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机缘巧合,而是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解析〗【详析】根据两段材料,分别提取两本书的主要观点。前者强调单纯的经济偶然性,后若更多关注政治结构的差异。根据唯物史观,历史的演进往往是多种因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个方而分析这一时期中英两国走上不同道路的历史原因,从而更加全而客观的把握历史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湖南省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 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 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答案〗B〖解析〗【详析】后期占卜范围缩小,并且多为商王行止记录,说明贞人不能随意进行占卜并发布卜辞,发布和解释卜辞的权力更多的被掌握在商王手中,体现了商王权力的增强,故选B;材料体现的是商王权力的增强,不能说明政局更加稳定和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排除AC;神权与王权分离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故选B。2.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开创统一格局 B.实行郡县制C.废除分封制 D.建立皇帝制度〖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可得出作者强调秦朝建立的功绩在于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创了统一的格局,A正确;BCD项都不是其主旨,排除。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详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礼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礼门”占了《通典》全书篇幅的一半,说明该书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C项正确;根据“礼门”所占篇幅可知是强调了儒家的伦理纲常,而非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史学的通古贯今,排除AB项;理学出现在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4.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答案〗C〖解析〗【详析】根据材料“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并结合所学可知,“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道者万世无弊”指的是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交情深厚,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批评了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不动摇。司马光见劝不动王安石,便向宋神宗进谏,并讲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宋神宗反问他:“汉代如果永远遵守萧何的法规不变,能行吗?”司马光说:“汉武帝对高祖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变,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了宣帝的政治,于是汉朝衰落下去。所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即提出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由此可见,朝廷对改革未形成共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非强化权力的制衡,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了汉朝的改革经验,但并非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强调宋朝廷对改革未达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5.唐宋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唐宋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可知,唐宋诗人借助诗词表达对西北地区的关注,且秦汉时期实现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体现了诗人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下对国家统一的期望,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D项正确;唐宋诗词转换时空背景为秦汉,不代表历代文人都仰慕秦汉,以偏概全,排除A项;唐朝部分时间西北地区在中央政府统治之下,且材料没表达收复西北的意思,排除B项;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排除C项。故选D项。6.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帝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的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无法独自承担国家的治理,明太祖要设立替代丞相的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任用亲信来参与决策,导致国家中枢行政机构遭到破坏。A项正确;明初废除丞相,皇权加强,而不是受到制约,排除B项;内阁是非正式机构,不是合法机构,内阁参与决策是不合法的,排除C项;明初丞相制度被废除,没有得到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7.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逐渐形成若干帮别,其中比较大的有北京帮、东北帮、川帮等,还有来自西北、西南边远省份的规模较小的帮别。各地客帮采购贩运,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A.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 B.口岸幅射效应显著C列强资本深入中国内地 D.传统商路日趋衰落〖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后(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形成若干帮别,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成为对外贸易中心,洋货进口大部分由此集散,各地商人竞来上海采购,这样在上海就逐步形成若干采购帮别,所以,材料反映了口岸幅射效应显著,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各地商人到上海采购,没有各地区间的比较,不能得出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排除A项;材料中的商人是中国人,与列强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路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详析】该评价认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专制制度,但对于整个封建制度没有触动,这个认知符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故选A项,排除D项;该评价是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不是对思想启蒙的评价,排除B项;该评价主要是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弊端,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9.1921年8月后,中国工会组织迅速增加,至1923年全国主要的铁路、矿山以及城市、工厂都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也由“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阶段”。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国民党实行“扶助农工”政策C.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D.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答案〗D〖解析〗〖祥解〗【详析】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1日建立,一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故选D;A、C两项不是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排除;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立联俄练功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排除B。【『点石成金』】10.红军长征后,国民政府恢复原苏区农村旧秩序时,矫正了"耕农与地主之对立"的一些弊失,规定地主占地不得超过200亩,放债年利率不得超过一分二厘。这主要反映出国民政府A.主动进行土地改革 B.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冲击C.推行"耕者有其田" D.贯彻了"平均地权"的政策〖答案〗B〖解析〗【详析】据题意可知,由于红军在原苏区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因此在红军长征后国民党政府也对地主土地数额和放债利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都是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冲击带来的结果,故选B;国民政府是部分恢复原有制度,不是进行土地改革,排除A;国民党政府的措施不是”耕者有其田”和贯彻“平均地权”,排除CD。11.有位同学在研究抗日战争史时,看到一段史料记载: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史料中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指()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九一八事变后的陕西地区C.华北事变后的中原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华北地区〖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可知,“白山黑水之间”是指东北地区,东北军应该在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而不是在陕西一带和红军进行战争,A项正确;BCD项的地区都不是“白山黑水之间”,排除BCD项。故选A项。12.下图为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A.取得抗战领导权 B.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 D.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材料中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代表包括中共、国民党、地主士绅、军界代表、妇女等各个阶层,说明民主具有广泛性,D项正确;图片显示此次会议中共代表占比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共取得抗战领导权,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土地政策问题,排除B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题干涉及时间是1943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1978年9月,邓小平出访朝鲜回国后,指出我们需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需要严格按照价值规律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简单的改良。这一主张()A.厘清了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 B.意在彻底否定原有管理制度C.促进了科学技术设备的引进 D.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指出要重视对科学理论的学习,要按照基本的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改革,这有利于解放思想,厘清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理论的学习,而不是引进科学技术,排除C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而1978年9月尚未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14.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6年的八大,结合八大的内容,B项正确。1953年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A项;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是1980年和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时间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农业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份额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单位:万户)农村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单位:万)1980年68.86%31.14%6.8%96.1121.91992年35.79%64.21%22%1057.351727.54A.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D.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圆满解决〖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材料表格数据可知农村经济中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减小、农业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份额占比增加、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增加、农村个体工商业登记户数增多、农村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增多,说明农村经济结构明显改善,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农村内部的变化,无法体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排除B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圆满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6.尽管修建时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世界瞩目的青藏铁路的修筑。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答案〗B〖解析〗【详析】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资金技术科技人员等方面已经具备修筑京九铁路的能力,B项正确;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项;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修筑铁路的必要性,而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7.自公元前621年《德拉古法典》公布后,雅典先后颁布了梭伦宪法、克里斯提尼宪法、阿菲埃尔特宪法、伯里克利宪法。上述宪法大体包括国家制度、国家组织形式及国家机关的产生、组成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获得公民权的条件和程序。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B.法制建设推动了民主发展C.政府严格执法捍卫民主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详析】依据材料“自公元前621年《德拉古法典》公布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获得公民权的条件和程序。”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B项正确;“完备”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的执行过程和效力,排除CD项。故选B项。18.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国)。根据材料“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签署了《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的权力,明确了很多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与权力,主张财产自由和人身婚姻自由,为英国民众和贵族阶级维护人权开了明文的先例,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B项正确;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排除A项;宪章内容规定国王不得私自占有教会财产,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宪章内容主要与国王有关,与市民阶层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9.1541年,一位德意志的教授在论述提高牧师薪俸的必要性时说:“以前1舍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15个鸡蛋值3芬尼,而现在1舍尔谷物就值90一120芬尼,15个鸡蛋值17芬尼。”该教授所陈述的现象()A.是欧洲阶级结构变化的结果 B.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C.源于欧洲金银开采技术的进步 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答案〗B〖解析〗【详析】依据材料“以前1舍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15个鸡蛋值3芬尼,而现在1舍尔谷物就值90一120芬尼,15个鸡蛋值17芬尼。”,可以看出此时德意志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是价格革命的表现,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促进封建制度的瓦解,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金银技术,排除C项;材料是价格革命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0.德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曾说:“但丁伟大,但是他的背后是几个世纪的文明”。据此,歌德认为欧洲中世纪()A.并不能简单概括为“黑暗时代” B.文学领域具有厚重的人文气息C.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发展 D.宗教神学完全操控着舆论导向〖答案〗A〖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歌德认为但丁的伟大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文明,即欧洲中世纪的文明有其可取之处,不能简单的将其概括为黑暗时代,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文学领域厚重的人文气息的特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宗教神学完全操控着舆论导向”的表述不符合中世纪的史实,也不符合歌德对中世纪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A项。21.下图反映了1850~1900年德国人口变化的相关状况。这可用于说明()A.帝国政府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B.民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C.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压力剧增 D.代议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900年(德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德国人口增长出现出生率下降,而死亡率下降更加明显的现象,这是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反映出当时的德国代议制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出生率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生存压力,排除B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当时德国并不存在人口压力剧增问题,C项所述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2.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派遣工商局长到英国参观学习。19世纪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政府还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A.开始了计划经济尝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 D.完善了德国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详析】材料反映了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通过立法、考察、制定规划的形式来指导工业革命,说明德国工业革命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C项正确;所谓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国家经济发展,排斥市场,是苏俄(联)开创的经济模式,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德国工业革命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排除B项;普鲁士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指导工业革命,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3.X3图是1871年巴黎公社画家萨伊德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月18日”,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此漫画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C.揭示巴黎公社兴起的原因 D.反思普法战争失败的教训〖答案〗B〖解析〗【详析】根据材料时间及关键信息“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可知该漫画表达了巴黎公社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见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B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A排除;巴黎公社的起因是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排除;材料未涉及对普法战争失败教训的反思,D排除。故选B。24.法国殖民主义者认为殖民地是母国的一部分。1912年,法国殖民者颁布《入籍法》,规定凡出生于法属西非、担任公职10年、受法语教育或服兵役获得奖励者可获得法国公民权。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对殖民地进行文化殖民 B.促进与殖民地文化交流C.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 D.鼓励殖民地向法国移民〖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法国的《入籍法》可知法国殖民地的人民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获得法国的公民权,这就增加了殖民地地区人民对法国的向心力,所以是对殖民地进行了文化殖民,A项正确;这一做法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而非为了与殖民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排除BC项;殖民地人民向法国移民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因此并不是进行鼓励,排除D项。故选A项。25.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详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觉醒”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A项正确;“亚洲觉醒”主要是指资产阶级领导成为革命领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二战后,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革命后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6.一战时,英国报纸评论道:“华工来到法国……不仅在各种场所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类型的任务,比如在轮船和火车上从事装运和卸载工作,建筑铁路,维修公路,在石油厂和整个法国北部地区的许多补给站工作,而且他们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修筑了数百英里的战壕。”这说明()A.华工在法国社会地位低下 B.英国舆论对在法华工歧视C.华工为一战胜利作出贡献 D.一战中大量华工献出生命〖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一战时(英国和法国)。据材料“华工来到法国……不仅在各种场所出色地完成了各种类型的任务……而且他们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修筑了数百英里的战壕”,可知,华工出国,不仅出色完成任务,同时又在前线修筑了数百公里的战壕,说明华工为一战胜利作出贡献,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对华工的赞扬,不能说明华工在法国社会地位低下,排除A项;英国舆论对在法华工是赞扬的,并不是歧视,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一战中大量华工献出生命,排除D项。故选C项。27.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A.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C.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答案〗C〖解析〗【详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趋于停滞是由于集权体制而造成的,即这一变化说明苏联集权体制是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的,C项正确;苏联也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排除B项;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并未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28.如表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地区国家主要史事亚洲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印尼印尼民族大起义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A.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协议专利申请用
- 2024年度道路运输服务合同标的运输范围与时间安排
- 2024版特许经营协议(餐饮行业)
- 2024年度工程项目建设的合同变更与终止合同3篇
- 2024年度道路桥梁照明工程合同
- 电商行业2024年度售后客服劳动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油气管道运输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检测与评估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期满后资产购买合同标的2篇
- 钢管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MOOC 管理咨询-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供水管网抢修管理课件
- (2024年)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25道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岗位高频面试问题附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施工日志及楼工程施工日志
- 改变世界的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形容词比较级练习题
- 毛泽东思想概论 课件 第六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