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复习题(手打应用题答案)(一)_第1页
变质岩复习题(手打应用题答案)(一)_第2页
变质岩复习题(手打应用题答案)(一)_第3页
变质岩复习题(手打应用题答案)(一)_第4页
变质岩复习题(手打应用题答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

1、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10、变质作用:是指在地球内力作用下。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可有流体的参与。所发生的矿

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2、正变质岩:由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3、副变质岩: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4、麻粒岩:是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含有紫苏辉石等高温变质矿物组合的区域高

级变质岩石。是麻粒岩相的代表性岩石

5、榴辉岩:是-种主要由绿辉石和含钙的铁镁铝榴石组成的区域变质岩石。是超高压、

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可以达到6GPa,120-180km以上,。

6、TTG片麻岩:(英云闪长-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是产于太古宇绿片岩地

区的一类特殊的花岗岩组合,其在太古宇低绿片岩区广泛分布。

7、孔兹岩,主要由矽线石、石榴子石、石英、长石组成的泥质变质岩习惯称为孔兹岩。

8、矽卡岩:属于接触-交代变质岩类。主要由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

石•钙铁辉石,.符山石、方柱石、硅灰石等含钙高的硅酸盐矿物组合。

9、云英岩-酸性阶段形成的交代岩:是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黑云母花岗岩受到气液变质

作用后形成的岩石,主要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

11、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

矿物的过程

12、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

13.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

成分(除H20、C02等挥发分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14、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圈范围规模巨大、体积大于数千立方米的变质作用。变

质因素复杂。往往多个因素综合作用。

15、冲击变质作用:分布在陨石坑附近,陨石冲击地表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所导致的变

质作用。主要因素是瞬时高压和高温。

16、动力变质作用:分布于断裂带、由构造作用导致的变质作用。主要控制因素是应力、

通常具较高的P“比。变质机制以变形和动态重结晶或动态变质结晶为主。

17.交代变质作用:分布于局限侵入体接触带及其附近和火山活动区或断裂带附近及热

液矿脉两侧等流体强烈活动地段.主要由热液引|起的异化学变质作用。主要因素是流体活

动组分化学位。

18、接触热变质作用:分布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导致的变质作用。

19、造山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大规模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显生宙造

山带的变质作用。

20、洋底变质作用,在大洋中脊附近、洋壳岩石在上升的热流和海水的作用下发生的规

模巨大的变质作用。

21、混合岩化作用:是高级区域变质伴随的部分熔融产生的低熔物质与变质岩混合形

成混合岩的大规模变质作用。它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过度类型,又称超变质作用

22、热峰条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所经历的最高温度状态时的条件。

23、P-T-t轨迹:是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压力(p)和温度(T)随时间(t)而变化的态势

和轨迹。

24、等化学系列:是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只取决

于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

25、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

学成分决定的。

26、变余结构: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进行不彻底,原岩中部分保留下来的结构。

27、变晶结构:由变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28、变晶系:区域变质岩中矿物可按照在固态生长条件下结晶成完好晶面的相对能力,可

自大至小排出经验性的顺序

29、反应结构:蓝晶石和铝直闪石之间分布的十字石和堇青石反应边组成冠状体

30、交代结构: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发生交代作用时。原岩的矿物被取代、消失,

与此同时形成新生矿物。

31、碎裂结构:碎斑为大的破裂的岩石或矿物颗粒。基质为细小的同成分粉碎物质。

32、糜棱结构,碎斑通常是变形的原岩颗粒。常发育有波状消光、变形带、变形双晶、

变形纹、压溶和压力影等晶内、晶界塑性变形结构。

33、筛状变晶结构:当包裹体很多、变嵌晶呈筛状时,则称为筛状结构。

34、板状构造,又称板劈理、是重结晶程度很低的低级变质岩典型的面理形式。通常由

密集的间隔平面显示,沿着劈理面岩石容易裂开呈平整、光滑但光泽暗淡的板片。

35、千枚状构造、面理由细小的。多小于01、片状硅酸盐定向排列而成、重结晶程度

比板状构造高。但肉眼难以识别矿物颗粒。岩石易沿面理裂开。劈开面不如板劈理面平整、

但有强烈丝绢光泽。

36、片状构造:岩石重结晶程度高。面理由肉眼可识别的,粒径>0.1mm,的片、板、针、

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而成。岩石较易沿面理裂开,但裂开面平整程度比千枚岩构造差些。

37、片麻状构造:又称为片麻理。粒状矿物为主。片状粒状都定向排列、但不连续。、

38、变质反应:岩石在变质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矿物成分的变亿。而矿物成分变化都

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实现的,这种发生在变质作用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称作变质反应。

39、晕长石。在变质岩中往往见不到成分均匀的钠质斜长石,这些钠质斜长石多为钠

长石和钙质奥长石两相显微交生。这种显微交生体称为晕长石。

40、不连续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是一种突变关系。当反应偏离了平衡的P-T条件。,

不是反应物消失,就是反应物稳定,这样的反应称为不连续反应。

连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

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在一定的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和生成

物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这种变质反应称为连续反应或滑动反应。

41固-固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固相,不涉及流体相。

42.变质带:在变质岩区,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在空间上往往呈有规律的带分布,根据变质

岩矿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点可以划分出变质程度不同的带,其中能指示变质程度的

带称为变质带。

43、成岩格子:一种在P-T空间上单变线相交的网状系统称为成岩格子,

44、共生分析:从研究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分析矿物组

合与岩石化学成分和物化条件的关系。

45、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l矿物相律:在一定温、压范围内平衡的矿物相数不大于该岩

石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46、开放系统的Korzhenki矿物相律: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一定范围内,能

够稳定平衡共存于一开放系统的矿物相数小于或等于惰性组分数,而与活动组分无关。

47.矿物共生组合:-定化学成分的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称矿物组合或矿物共

生组合。

48、ACF图解:表示成分广泛的含石英变质岩的矿物共生三角图解、

49、变质相:一个变质相是指在热峰附近一定P-T-uH20范围内达到化学平衡的所有变

质岩的总和,其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50、变质相系:“一个递增变质地区观察到的变质相的系列”。

二、填空题

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原岩化学成分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和变质分异。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变质结晶、变形和变质分异.

3、交代作用是使岩石的总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

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乙、压力、流体成分和时间等。

6、温克勒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一很低级、低级、中级、高级。

7、铝硅酸盐AbSiOs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蓝晶石、矽线石。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名甚置_、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

置、超铁镁质岩和混合岩。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T•枚岩、片岩、片麻岩、碎裂岩和糜棱岩.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

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

变质岩名称为石榴十字二云片岩,可能原岩为富铝(泥质岩)系列,变质程度为

低角闪岩相°

11、某区域变质岩含蓝晶石8%;石榴子石10%;黑云母15%:斜长石(An=35)35%;石英

25%;少量白云母(〈5%)和副矿物。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

石的结构应是一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构造为片麻状构造,岩石完整的名称是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

12、某区域变质岩含石榴子石8%;矽线石12%;黑云母12%;钾长石25%;斜长石15%;

石英25%和少量钛铁矿。岩石中片、粒状矿物呈不连续定向排列,则该岩石的结构应是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构造为片麻状构造,岩石的精确命名为石榴矽线黑云二长片麻

石O

13、混合岩是由基体和脉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14、变质作用根据产生的地质背景可分为;接触-热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冲击

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造山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和

混合岩化作用等类型。

15、榴辉岩是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

16、正变质岩的原岩是一火成岩,副变质岩的原岩是一沉积岩。

17、变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为

18、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

石榴石(10%)+蓝晶石(15%)+白云母(3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

榴蓝晶白云母片岩,可能原岩为泥质岩(富铝系列),变一程度为低角闪岩相。

19、看下图填写变质相的名称(请按序号):

1.6

7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Temerature(℃)

1浊沸石相:2葡萄石•绿纤石相;3绿片岩相;4角闪岩相:

5麻粒岩相;6蓝片岩相;7榴辉岩相°

20、接触交代变质岩的代表岩石为上相;角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1、常见的局部变质作用类型包括接触-热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和

交代变质作用等四种类型。

22、五大常见的化学类型变质岩包括泥质变质岩、长英质变质岩、钙质变质岩、

基性变质岩、镁质变质岩。

23、典型的巴罗(Barrow)递增变质带包括(从低级到高级):Chi1绿泥石)带、Bt

(黑云母)带、Grl(石榴子石)带、St(十字石)带、KY(蓝晶石)

带和Sil(矽线石)带六个变质带。

24、矽卡岩是在岩浆侵入体和钙镁质的围碉接触带附近经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

岩石。

25、ACF图解中三个端元(顶点)表示的有效惰性组分是:A端为AkO3+Fe2O3,

C端为CaO,F端为MgO+FeO+MnO。

26、交代作用过程中,组分是主要通过一渗透作用和扩散作用两种方式迁移的。

27、变质双带是包括一个高P/T变质带和一个低P”变质带。

28、泥质和钙质变质岩的原岩为沉积岩,镁质变质岩的原岩主要为超基性火成

S____o

29>下列变质岩的原岩是:蛇纹岩超基性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硅灰石大理岩硅质

灰岩,白云母石英片岩泥质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绿泥绢云千枚岩泥质岩,榴辉

岩超基性-基性岩。

30、戈尔特斯密特矿物相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一PWC,它说明变质作用过程中稳定平衡状

态下共存的矿物相数(P)等于或少于体系中的独立组分数(C)O

31、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一定范围内,能稳定平衡共存7—开放系统的矿物相

数等于或小于惰性组分数.

32、变质作用过程中,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分子体积小、比重大的矿物生成。

33、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由普通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

34、榴辉岩是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矿物组成的高压基性变质岩,一般没有斜

长石矿物。

35、千糜岩是糜棱岩、超糜棱岩具千枚状构造的变种,是动力变质作用下形成的

—种岩石。

36、高P"变质地体特有的三个变度相是硬柱石-钠长石-绿泥石相、蓝片岩相和榴辉岩

37、透长石相一般是望触盘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相,它是在高温低压变质条件下形

成的。

38、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和变形结构

四种类型。

39、混合岩的成因可归纳为:深熔(即部分熔融)、岩浆注入、交代和变质

分异四种基本机制。

40、片沸石分解形成浊沸石或硬柱石是沉积岩的成岩作用向低级变质作用转变过程的

界限。

41、铝硅酸盐AbSiOs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矿物形成,在麻粒岩相中是一矽线石矿

物形式出现,而在榴辉岩相中以蓝晶石矿物稳定存在。在中级接触变质岩中则常

是一红柱石。

42、不同原岩在相同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且亘的—变质矿物组合,相同原岩在不同变质

作用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

43、蓝闪石片岩是高压低温变质的产物;而白片岩是榴辉岩相北基性变质岩类,

主要由滑石和蓝晶石等矿物组成。

44、接触变质晕发育程度取决于岩体的规模大小、岩体的成分、岩体的冷却速度、

围岩的组分和组构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及产状五个因素。

45、接触变质晕发育程度取决于岩体的规模大小、岩体的成分、岩体的冷却速度、

围岩的组分和组构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及产状五个因素。

46、造山变质岩的变质条件变化大,热峰温度变化范围在200〜800℃以上,热峰压力在

0.2〜2.0GPa,甚至大于3.0GPa,P/T比自5℃/km至80℃/km,包括高"比、

中产“比和低P/T比三种主要类型。

47、识别和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主要依据有:地质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岩相学、岩

石地球化学及副矿物.

48、看下表,根据结构填写出相应动力变质岩的岩石类型:(1)构造角砾岩;(2)碎

裂岩;(3)超碎裂岩;(4)假玄武玻璃;(5)初糜棱岩;(6)糜

棱岩;(7)超糜棱岩;(8)变余糜棱岩。

未同结的同结的

无而理的而理化的

构造角砾(5)魔<50

基(1)碎基质

构造破碎强棱

质(2)裂千糜岩(6)50-90含量

于重结晶断层泥岩

的变种(%)

(3)系(7)>90

重结晶为主列

质(8)

玻璃质(4)

49、看下图填写各反应类型:

①(简单)脱水反应:②(简单)脱碳酸反应;③脱水-脱碳酸反应;④丞

化-脱碳酸反应;⑤碳酸盐化-脱水反应。

0.00.20.40.60.81.0

XCO,

50、冲击变质作用是由陨石撞击地球而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是在高温高压条件

下发生的瞬间变质作用。

51、蓝闪石十硬柱石十硬工十石英是典型的高压低温变质矿物组合。

52、变/岩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它

们主要受两个(大的)方面因素的控制:原岩特征、变质作生类型及强度。

53、下图为造山带的变质带剖面(a)和变质作用P7/轨迹(b),变质作用尸-4轨迹中相

应的三个段落分别代表岩石热演化的三个阶段,其中岩石样品3的轨迹中AB段代表

埋藏期、BC段代表加热期或热松驰期、CA段代表冷却期;C点是岩石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最高温度,该温度称为热峰温度,ABC段(点划线)为二a

变质P-T轨迹,CA段(实线)为退变质P-T轨迹。

54、下图为铝硅酸盐矿物(Ai2SiO5)三个多形变体红柱石(And)、蓝晶石(Ky)和夕线

石(Sil)之间的多形转变反应(即Ky=And,Ky=SiLAnd=Sil).尸-丁曲解上三条反应

线相交于一点(H点),点上红柱石(And)、蓝晶石(Ky)和夕线石(Sil)三相共生,

称为三相点,三条反应线上相应为共生;三条反应线将P-7空间分为三

个区,每个区仅一相稳定:红柱石(And)在低压一区稳定,蓝晶石(Ky)在高

压区稳定,而夕线石(Sil)在高温区稳定。

o

d

s.

sn

as

dj

300400500600

Temperature℃

55、看下图,填写出相应变质岩的结构类型:(a)残缕结构;:b)雪球结构

56、看下图,填写出相应动力变质岩的结构类型:(a)碎裂结构;(b)下棱结构

(c)玻璃质碎屑结构。

57、看下图,填写出相应面状构造的类型:(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

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e)层状(条带状)构造;(f)眼球状构

迄。

(b)(c)

(f)

58、看下图,填写山相应无定向构造的类型:(a)块状构造;(b)斑点构造或瘤状构

造:(c)角砾状构造;(d)云染状构造。

59、下图为接触变质岩的ACF、A'KF图,设两种岩石成分点分别为图上的①、②点,则

它们的矿物共生组合判断如下:岩石①为Sil+Ms+Bi+O:岩石②为

Mic+Ms+Bi+0。

60、下图为区域变质岩的ACF、A'KF图,设两种岩石成分点分别为图上的①、②点,则

它们的矿物共生组合判断如下:岩石①为Crd+Ms+Bi+Pl+O;岩石②为

Mic+Ms+Bi+PI+O

61、看下图,根据变斑晶和基质面理的关系,填写出相应的变斑晶类型:(1)构造前变斑

晶;(2)同构造变♦晶;(3)构造后变现晶。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括号中)

1、属于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有(C)0

A、透辉石;B、角闪石;C、堇青石;D、紫苏辉石

2、变质岩中矿物的自形程度越高说明(C):

A、形成越早;B、形成温度越高:C、结晶力越大;D、形成压力越高

3、富铝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D)。

A、泥岩一►大理岩一石英岩一►花岗岩;B、板岩一►石英岩一►辉长岩一混合岩;C、绿泥片

岩一阳起石片岩一斜长角闪岩一二辉麻粒岩:D、板岩一»■千枚岩t云母片岩一片麻岩

4、下列哪种多色性的角闪石形成温度高(C):

A、蓝绿-浅黄绿色;B、深绿.浅黄色;C、棕色.浅黄色;D、浅绿-深蓝绿色。

5、斜长角闪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B)

A、十字石+角闪石;B、普通角闪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D、透辉石+紫苏辉

6、变质岩中容易形成斑晶的矿物是(B):

A、成核速率快,生长速率慢;B、成核速率慢,生长速率快;C、成核速率快,生长速

率大;D、成核速率慢,生长速率慢

7、变质岩的结构包括(C):

A、矿物含量;B、矿物颜色;C、矿物颗粒大小;D、矿物类型

8、不能稳定存在于榴辉岩中的矿物是(A):

A、斜长石;B、多硅白云母;C、石英;D、绿辉石

9、某变质岩含透辉石35%,石榴石45%,方解石15%,黄铜矿5%,岩石为自形-他形不等

粒变晶结构,斑杂状构造,该岩石名称应是(C):

A、榴辉岩;B、透辉石榴大理岩;C、透辉石榴矽卡岩;D、石榴透辉麻粒岩

10、气液变质作用中的最主要变质作用方式是(C):

A、重结晶作用;B、变质结晶作用;C、交代作用;D、变形作用

11、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属于高压(高P")变质相系的榴辉岩相变质程度有(D)。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

C、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

12、双变质带形成于(C):

A、裂谷带;B、造山带;C、板块俯冲带;D、洋中脊

13、下列变质岩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C)

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B、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C、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D、十

字石榴二云母片岩

14、基性系列变质原岩在递进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序列为(C).

A、板岩一►千枚岩一►云母片岩一>片麻岩;B、板岩—>石英岩一>辉长岩一>混合岩;C、绿泥

片岩T阳起石片岩一斜长角闪岩一二辉麻粒岩;D、泥岩T大理岩一石英岩T花岗岩

15、榴辉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合为(C)。

A、石榴石+角闪石;B、绿准石+斜长石;C、绿辉石+石榴石;D、透辉石+紫苏辉石

16、矽线石榴钾长片麻岩最可能形成于(B);

A、绿片岩相;B、高角闪岩相;C、榴辉岩相:D、低角闪岩相

17、下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属于中压(中P/T)变质相系的角闪岩相变质程度有(A)。

A、十字石+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B、绿泥石+阳起石+方解石+钠长石;

C、石榴石+紫苏辉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D、绿辉石+镁铝榴石+金红石

18、下列哪条不是区分片岩和片麻岩的必要条件(B):

A、片柱状矿物与粒状矿物的相对含量;B、变质强弱;C、长石与石英的相对含量

19、下列变质岩石中变质程度属于高级变质岩的有(B)

A、硬绿泥石二云母片岩;B、石榴堇青矽线黑云钾长片麻岩;C、石榴蓝晶白云母片岩;

D、十字石榴二云母片岩

20、钙质矽卡岩的特征变质矿物是(B):

A、红柱石;B、硅灰石;C、白云石;D、方解石

21、在相同变质条件和应力作用下,下列矿物中哪个最易发生韧性变形?(A):

A石英;B、黑云母;C、斜长石;D、紫苏辉石

22、变质相系的概念是由(A)提出。

A、都城秋穗(Miyashiro):

23、蓝片岩和绿片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A)

A、特征变质矿物组合;

24、白片岩形成于(A):

A、高温高压;

25、当一个变质岩在ACF三角图解中的投影靠近A端元,如A=68,C=7,F=25,则该岩

石的原岩很可能是(A):

A、杂砂岩;B、玄武岩;C、泥灰岩;D、基性火山岩

26、复变质岩是由(C)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火山岩

27、正变质岩是(A)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灰岩

28、副变质岩是由(B)形成的变质岩。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火山岩

29、影响重结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D、应力

30、影响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

A、压力;B、温度;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D、应力

31、前进变质是由于(A)引起的变质作用。

A、温度升高;B、压力降低;C、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成分;D、温度降低

32、高压型变质岩是(C)的变质岩。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地温梯度低地区;D、地温梯度高地区

33、低压型(低P/T型)变质岩的地温梯度是(D)。

A、>80℃/km;B、20-40℃/km;C、平均10℃/km;D、40-80℃/km

34红柱石角岩属于(B)变质岩。

A、区域变质岩;B、接触-热变质岩;C、交代变质岩;D、洋底变质岩

35、榴辉岩是(A)变质岩。

A、高压-超高压;B、超高温;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

36、变质岩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构成面状所显示的岩

石构成称为(C)构造。

A、片麻状;B、条带状;C、片状;D、粒状

37、变质岩山由片状矿物和柱、粒状矿物组成,片、柱状矿物被粒状矿物隔断、呈断续的定

向排列所显示的岩石构造称为(A)构造。

A、片麻状;B、片状;C、条带状;D、粒状

38、十字石榴云母片岩中,十字石、石榴石按粒度可分出大小明显不同的两群,大的十字石、

石榴石称为(B)。

A^斑晶;B、变斑晶;C、交代斑晶;D、粗晶

39、某混合岩中,新生体为粗粒•亘粒钾长石晶体,钾长石晶体多呈浑圆状,也有趋于自形

晶粒状,该种钾长石称为(C)。

A、斑晶:B、变斑晶;C、交代斑晶

40、某岩石为柱粒变晶结构,斜长石、角闪石各约50%,该岩石定名为(C)。

A、角闪岩;B、角闪石岩;C、斜长角闪岩;D、角闪片岩

41、某岩石为柱粒变晶结构,角闪石含量大于90%,斜长石和其它矿物含量小于10%,该

岩石应定名为(A)。

A、角闪岩;B、角闪石岩;C、斜长角闪岩;D、斜长角闪片岩

42、某花岗岩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岩体中有围岩残留体。岩体的岩石主要矿物为钾长石

(40%)、石英(25%)和酸性斜长石(30%),隐约见少量黑云母略作定向排列,该岩

石应定名为(B)。

A、黑云母花岗岩;B、阴影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C、二长花岗岩;D、花岗闪长岩

43、泥晶灰岩变成大理岩,变质伶用的控制因素主要是(A)。

A、温度;B、压力;C、具化学活性的流体;D、应力

44、泥质岩变成十字石石榴石二云片岩,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是(C)。

A、重结晶;B、交代作用;C、变质反应和变质结晶;D、变形作用

45>玻化岩属于(A)。

A、动力变质岩;B、火山岩;C、混合岩;D、接触热变质岩

46、镁矽卡岩属于(C)

A、区域变质岩:B、接触热变质岩;C、接触交代变质岩;D、动力变质岩

47、某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为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由中基性火山岩在中低温热

液及火山硫质喷气的作用下变质形成,该岩石应定名为(B)。

A、细碧岩;B、青盘岩;C、变安山岩;D、绿片岩

48、下列矿物中(D)不是铝硅酸盐ALSiOs的同质异相体矿物

A、红柱石;B、蓝晶石;C、矽线石;D、十字石

49、蓝闪石+硬柱石+硬玉+石英是典型的(D)变质矿物组合。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压低温

50、片沸石分解形成浊沸石或硬柱石是(B)转变过程的界限。

A、低级变质作用向中级变质作用:B、成岩作用向低级变质作用;C、中级变质作用向

高级变质作用;D、高级变质作用向混合岩化作用

51、岩石具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30%)、石英(40%)、白云母

(17%)、斜长石(16%)、石榴石(6%)组成。岩石名称是(B):

A、石榴斜长二云石英片岩;B、石榴斜长二云片岩;C、石榴二云斜长片麻岩;D、石

榴斜长黑云片岩

52、岩石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白云母(55%)、十字石30%)、黑云母(8%)

和少量石英、长石组成。岩石名称是(C):

A、十字二云片岩;B、十字白云片麻岩;C、十字白云母片岩;D、十字白云母石英片

LU

不f

53、岩石具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变斑晶为蓝晶石(10%);变基质为斜长石(55%)、

石英(20%)和黑云母(15%)。岩石名称是(D):

A、蓝晶斜长黑云片岩;B、蓝晶黑云片麻岩;C、蓝晶斜长黑云石英片岩;D、蓝晶黑

云斜长片麻岩

54、岩石具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15%)、黑云母(25%)、

白云母(15%)、石英(43%)、钾长石(2%)组成。岩石名称是(A):

A、斜长二云石英片岩;B、二长二云石英片岩;C、斜长二云片岩;D、二长二云片岩

55、岩石具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45%)、黑云母(20%)、

石英(14%)、钾长石(11%)、石榴石(10%)组成,岩石名称是(C):

A、石榴斜长黑云片岩;B、石榴二长黑云片岩;C、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D、石榴黑

云斜长片麻岩

56、岩石具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眼球状构造,基体(65%)由黑云母、石英、白云母、

长石组成;脉体(35%)由呈眼球状的碱性长石和少量石英组成。岩石名称是(B):

A、眼球状长石二云片岩;B、眼球状混合岩;

57、岩石具中粒粒柱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35%)、角闪石(60%)、

黑云母(3%)、石英(2%)组成。岩石名称是(D):

A、角闪斜长片麻岩;B、角闪岩;C、角闪片岩;D、斜长角闪岩

58、岩石具糜棱结构,条纹状构造,主要由长英质粒化颗粒(vO.O5mm)(>90%)、重结

晶绢云母(5%)、绿泥石(3%)组成。岩石名称是(C):

A、碎裂岩;B、初糜棱岩;C、超糜棱岩;D、糜棱岩

59、岩石具碎裂结构,块状构造。碎斑:长石(45%)、石英(15%);碎基:长英质(35%)、

黑云母(5%)。岩石名称是(A):

A、构造角砾岩;B、碎裂岩;C、超碎裂岩;D、初糜棱岩

60、岩石具碎裂结构,块状构造。碎斑:长石(15%)、石英(5%);碎基:长英质(65%)、

黑云母(15%)。岩石名称是(B):

A、构造角砾岩;B、碎裂岩

四、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x)

4、变质岩的原生矿物和新生矿物在一定的变质作用条件下都是稳定矿物(4)

6、富铝系列的岩石原岩一般为泥质沉积岩(V)

8、变质岩中变斑晶的形成一股与基质同时或稍晚于基质矿物的形成(T)

11、变粒岩是一种具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的中高级变质岩(V)

14、变质程度相等的变质岩属于等物理系列的岩石。(4)

16、云英岩是酸性侵入岩及其它长英质岩石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Y)

17、连续反应必须涉及到固溶体矿物(4)

23、流体是影响变质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4)

25、变质作用过程中压力增大有利于分子体积小、比重大的矿物生成(4)

29、在温度超过1000C的上地幔,除了岩浆作用,也会发生变质作用(4)

31、连续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一定的P-T区间内同时存在(4)

32、不连续反应是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分带反应(4)

33、戈尔德斯密特相(V.M.Goldschmidl)律认为一个平衡共生矿物组合中的相

数小于或等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N)

35、片麻岩既可以是角闪岩和的岩石,也可以是麻粒岩相的岩石(4)

36、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典型岩石是角岩(Y)

37、混合岩化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混合花岗岩类岩石()

41、红柱石、蓝晶石和矽线石之间的转变是属于变质结晶作用(4)

43、交代作用过程中,岩石的总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岩石的总体积基本不变

(V)

44、同一P・T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属于一个等物理系列的岩石(7)

50、气液变质岩中除了发生交代变质作用,也可有变质结晶作用(V)

59、白云母+石英=矽线石+钾长石+H2O反应涉及了流体相,影响因素复杂,

不是很好的地质温压计(4)

61、千枚岩的原岩一般为粒径较细的岩石,如泥岩或粉砂岩等(Y)

62、石榴子石常形成斑晶是因为它有较强的结晶力(4)

63、随着变质级升高,区域变质岩中的矿物颗粒粒径有增大的趋势(Y)

64、蓝片岩是一种含蓝闪石的形成于高压环境的片岩(V)

65、温度是控制变质反应的最主要因素(4)

五、简答题

1.变质作用类型有哪些、

答,、一、局部变质作用,①接触热变质作用②动力变质作用③冲击变质作用④交代变

质作用。二、区域变质作用①造山变质作用②洋底变质作用③埋藏变质作用④混合岩

化作用

2、以大陆碰撞造山带为例说明变质作用P-T-t轨迹。在图中指出热峰温度、温度的最

大值Tmax,和热峰压力。压力的最大值Pmax。的具体位置。

答。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意义

1.P-T-t轨迹概念的提出,是变质作用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

2,检验和再造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

3,建立变质作用与大地构造关系的纽带与桥梁。

短空题53题

3、简述进变质与递增变质、退变质与退化变质的含义及区别。

答,进变质。在到达热峰条件之前,岩石的变质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过程中所发生

的变质作用。递增变质,是一个变质地区。地表沿-定方向。热峰温度连续有规律地增加的

变质作用。二者区别、进变质指亘个岩石温度随时间的增加,递增变质指横过一个变质地区

空间上的热峰温度的增加。

退变质。岩石在热峰条件之后伴随温度降低而发生的变质作用。

退化变质、有两种含义:1,同退变质。2.复变质中,晚期温度较低的变质叠加于早

期温度较高的变质。

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

答。LT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T降低反应向放热方向进行

2、可大大加快变质反应速率和晶体生长。

3,T升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

4,T升高会通过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形成变质热液作为催化剂、搬运剂和热媒介对

变质作用施加影响。此外,T升高还会导致部分熔融而发生混合岩化,

6、简述重结晶作用与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与交代作用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7、答、①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纽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

成新矿物的过程。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称为变质结晶作用。变质结

晶的机制包括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信用。

②变质分异、就是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变质分异产生成分层的机理主要有下列三种解释。

1、成分层代表扩散反应带,

2、成分层的发育是构造重结晶的结果、优先成核、压溶、,

3、.成分层是强烈压扁。塑性变形,的结果。

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

分、除H20、C02等挥发分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保持体积

不变,岩石总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根据驱动力。交代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渗透、扩散

7、简述变形与变质结晶关系的结构标志。P434

答。研究变形与变质结晶关系、是研究变质地区的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历史的关键。

按变质结晶和变形的关系、可将变晶区分为构造前变晶、同构造变晶和构造后变晶三类。

1.构造前变晶

矿物晶体被动变形、内部组构与基质中的叶理斜交,并且基质中的叶理绕变斑晶分布,

变斑晶两端有压力影。

2、同构造变晶

雪球构造,矿物定向生长

3。构造后变晶

变斑晶内部叶理与围岩叶理的形态完全-致、矿物分布不定向、变斑晶两端无压力影。

8、简要说明五大化学系列类型变质岩的原岩类型、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点。

9、答:泥质变质岩:化学成分特点:K20、A12O3含量高,其相对含量变化大。矿物

成分特点:云母含量高,石英常见,两个亚类矿物成分的区别明显。

长英质变质岩:SiO2含量高,K20过剩,A12O3不足。以石英、长石为主,矿物组合与K2O

过剩的泥质变质岩相同。钙质变质岩:CaO含量高,可含一定量的镁铁铝氧化物。矿物成

分以碳酸盐矿物和钙镁硅酸盐矿物为主。基性变质岩:MgO、FeO、CaO含量高,含一定量

的A12O3。富含斜长石和绿帘石、绿泥石等铁镁钙的碳酸盐、铝硅酸盐矿物。

镁质变质岩:富MgO、FeO,贫CaO、A12O3和Si02。缺乏长石石英,富含富镁铁的矿物

10、变质岩主要构造类型有哪些,

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

变成构造,定向构造,包括面状构造、线状构造、和无定向构造两种类型。

11、变质岩原岩恢复有哪些标志、哪些标志最可靠、

答,地质产状和岩石组合、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副矿物。最可靠标志为地质产状、

变余结构构造、副矿物原生特征等原生标志。

12.简述变质反应的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答、固固反应不连续反应净转移反应有流体相参加的反应连续反应交换反应

控制因素,原岩成分、结构构造和环境的物化条件、T、P、X。其中温度是控制变质反应的

最主要因素

13.说明什么是“连续反应"与“不连续反应”。

答、①不连续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是一种突变关系。当反应偏离了平衡的P-T条件“单变线、后,

不仅反应物消失、生成物稳定,就是反应物稳定、生成物消失。。这样的反应称为不连续反

应。②连续反应。滑动反应。当反应涉及成分可变的固溶体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这种变质反应

称为连续反应或滑动反应。

14.说明什么是“净转移反应"与“交换反应,

答。①净转移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引起矿物原子数变化、属于净转移反应

②交换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仅引起共存矿物间原子,如Mg,Fe等、交换,而不改变有

关矿物的原子数。

15、简述巴罗式递增变质带的划分原则及各带标志。

答.划分原则。以变泥质岩中陵变质程度、温度。增高而依次出现的新矿物,称为指示矿

物、为标志划分变质带。

②黑云母等变线反应以黑硬绿泥石的消失和黑云母出现为标志

③石榴石等变线反应以石榴子石的出现为标志

④十字石等变线反应以十字石的出现为标志

⑤蓝晶石等变线反应以十字石的消失为标志

⑥夕线石带等变线反应以矽线石的出现和蓝晶石消失为标志

16、试述变质带、变质反应等变线的区别、意义。

答,区别。同一个带的变质岩是在一个基本相同的P-T-x范围内形成的,这些指示变质程

度的带称为变质带,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

意义:变质带是研究变质作用强度空间变化的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

17.确定矿物共生组合的主要标志有哪些.P466

答、确定矿物。共生、组合的主要标志。

1.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中的各种矿物都有相互接触的关系,早期包装体除外。.

2.一个矿物共生组合的各矿物之间无反应和交代现象。

3,•个矿物共生组合中,同种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光性特征应相近,如果有环带。则其边

部的化学成分及光性特征相近、

4。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中的一对矿物之间的元素分配系数近相等。

5、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中的矿物共生关系符合矿物相律,即矿物相数不超过惰性组分数。

18、为什么决定矿物共生组合多样性的组分是有效惰性组分。

答、矿物共生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