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2B/wKhkGWck9GKAN5FQAAHHJ_82Ae0727.jpg)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2B/wKhkGWck9GKAN5FQAAHHJ_82Ae07272.jpg)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2B/wKhkGWck9GKAN5FQAAHHJ_82Ae07273.jpg)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2B/wKhkGWck9GKAN5FQAAHHJ_82Ae07274.jpg)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7/2B/wKhkGWck9GKAN5FQAAHHJ_82Ae07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的需要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2.通过分析秦汉至隋唐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变化、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的形成、基层教化,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3.通过分析封建国家法律的沿袭和完备、儒学教化与法律合流,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中华法系的形成和特点、乡约与法律合流。难点: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变化。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战国时期,孟子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得到梁惠王接见。梁惠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却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整场问答中,孟子始终向梁惠王谈论君主应如何行仁政,希望君主有一颗仁义之心,自然能感化民众。当然,孟子并没有说服梁惠王。这幅图选自清朝人所绘《孟子圣迹图》,表现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情景,题为《扩充仁心》。在梁惠王询问孟子治国之道时孟子极力向他宣扬德治,但梁惠王并未真正认同孟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治与法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发展的呢?【新课讲授】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出示材料:【师】:统治者治理国家最早运用什么手段进行国家治理呢?【生】:法律手段。从《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也就是说在法家思想产生之前,统治者已经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了。【师】:夏商时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特点呢?【生】:夏商时期的统治者注重利用利用严酷的法律进行统治,借“天”的名义来实施严酷刑法,偶有一点德治的色彩。【师】: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筑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示材料:(鲁昭公六年)三月(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刑)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左传·昭公六年》若吾子之言,乔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左传.昭公六年》【师】:子产“铸刑书”的行为引发了叔向的辩论,叔向为何不同意?【生】:不愿意丧失贵族特权,认为公布刑法违反“礼治”。【师】: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法之争有哪些表现呢?【生】: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实行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实行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师】:请同学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思考德治和法治哪种治理国家方式会被君主采纳呢?说出理由。【生】:时代背景:①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兴起。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③思想: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士阶层活跃。法治被采纳,理由:(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出示材料:材料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成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师】:秦汉时期的法治是如何发展的呢?【生】:(1)秦朝开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2)汉承秦制:汉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3)律令并行: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师】:魏晋时期的法治有什么变化?阅读教材46页第一段,回答问题。【生】:律令儒家化。【师】:推动律令儒家化的因素是什么?【生】: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又主动参与法律解释,以经注律,并逐渐主导了律令修纂.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出示材料: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师】:魏晋时期的量性原则是什么呢?实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生】:量刑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实施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出示材料: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师】:唐朝的法律影响深远,唐朝的法律是如何发展的?【生】:发展: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来,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以便于官吏使用,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出示材料:名例篇:十恶不孝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谓非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而故告者。议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注云:“谓非缘坐之罪”,缘坐谓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告亦无罪。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唐律疏议》【师】:唐朝的法律有怎样的特点?【生】:礼法结合;重视君臣等级和家族伦理关系影响。【师】:阅读教材46页第3段,分析,唐朝是如何进行教化的?【生】:提倡礼治。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注重基层教化.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师】:阅读教材46页,分析宋至明清的法律是如何发展的?【师】:宋以后的法律制定的什么特点?【生】:多以《唐律》为蓝本;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出示图片及材料:北宋蓝田乡约堂北宋蓝田乡约堂材料一: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大钧《吕氏乡约》材料二: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六谕”材料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师】:思考从宋朝到清朝乡约内容有何变化,为何会发生变化,有何影响呢?【生】:变化: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的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原因:宋朝:社会经济繁荣,理学确立统治,深入族规家训;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影响:政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强化中央集权;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思想: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深化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受儒家“忠孝”思想的影响,高寿者被视为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的吉祥之兆。历朝历代都提倡以“孝”治天下,统治者也希望通过孝亲达到忠君的目的,进而形成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整套养老礼仪和法令制度。历代政府都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养老事务,每年举行隆重的养老仪式;经常派遣使臣到民间视察、慰问高寿者;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予以物质赏赐以及赋役减免特权;当老年人触犯刑律时,对其的量刑处罚给予适当减轻,甚至免除。在民间为推行家庭养老,还对积极养老的家庭给予隆重表彰和免除家庭成员的税收徭役负担,对不养老家庭予以相应的指责和处罚,由此在民间形成的道德力量约束,对稳固分散的小农家庭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摘编自王凯《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研究》材料二近代以来,日本各届政府大量建养老院机构,颁布《老年人保健法》《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等保障养老权益,形成了较完善的国民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养老体制。日本养老服务产业基本属于“医养护融合”……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远程家庭安防等措施构建智能化、科技化的专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根据自己状况选择不同的服务,由政府公共养老金、企业补助养老金等支付90%。……还把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贯穿于社会各个环节,设立“敬老日”、建立老年人俱乐部和开办老年大学、保障老年人就业等,让老年人参与融入社会以减轻孤独感和实现生存价值。如今日本养老产业实现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逐渐形成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摘编自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养老的措施,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近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并分析日本近代养老制度的影响。答案:(1)措施:形成养老礼仪、法令制度,设置专门的养老机构与官员;建立奖惩机制(精神慰问、物质奖励、赋税减免、刑罚减免;处罚不养老者);营造尊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形成约束力量。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推动;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求;受儒家忠孝道德观的影响。(2)特点:通过立法建立一系列养老体制;医养护融合;智能化、科技化养老;充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生存价值;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新型产业。影响:积极性——养老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缓解日本社会老龄化;为其他国家养老制度提供了借鉴。局限性一加里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如下表所示:提炼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措施“形成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整套养老礼仪和法令制度”“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养老事务”等形成养老礼仪、法令制度,设置专门的养老机构与官员“予以物质赏赐以及赋役减免特权;当老年人触犯刑律时……甚至免除”“对不养老家庭予以相应的指责和处罚”等建立奖惩机制(精神慰问、物质奖励、赋税减免、刑罚减免;处罚不养老者)“对积极养老的家庭给予隆重表彰……在民间形成的道德力量约束……起到了积极作用”等营造尊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形成约束力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受儒家‘忠孝’思想的影响”“高寿者被视为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的吉祥之兆……统治者也希望通过孝亲达到忠君的目的”等有效信息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稳定)、经济(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等角度进行简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如下表所示:提炼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特点“颁布《老年人保健法》《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等保障养老权益,形成……一系列养老体制”等通过立法建立一系列养老体制“养老服务产业基本属于‘医养护融合’……构建智能化、科技化的专业养老服务体系”等医养护融合智能化、科技化养老“把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贯穿于社会各个环节……让老年人参与融入社会以减轻孤独感和实现生存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属应届毕业生:个人租赁合同范本
- 中学教务主任聘任合同样本
- 单项木工承包合同
- 中外采购与供应合同范本
- 专业水处理设备维护合同细则
- 三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不孕不育治疗服务合同范文
- 三人合作经营合同协议书范文
- 上海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专利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血管性血友病》课件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日语助词「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课件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