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篇一: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发

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和“倍”有关的具体问题,知

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教学重点:在具体活动中真正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具体活动中真正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2、看算式编题。124-3=4(平均分,12是3的4倍)

二、看图。新课

1、第一排摆:4个圆片

第二排摆:8个圆片

问:第二排圆片的个数是第一排圆片的个数的几倍?怎

么解答?为什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第一排摆:2个圆片

第二排摆:是第一排圆片数的3倍。

问:第二排摆()个。

谁是一倍数?(第一排的圆片数)第二排的圆片数是第

一排圆片数的3倍,是什么意思?

3个2。求3个2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

3、比一比1)、2)题,他们有什么区别联系?

联系:都是和倍有关的问题。第一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即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第二题是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即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都要找

到一倍数。

4、读取文具店的信息,并说一说。

小兔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

小牛说:我买了3枝笔。

小狐狸说: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问题:1、小牛花了多少钱?

2、小狐狸花了多少钱?

分别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1、小牛花了多少钱,找到小牛买什么花了多少钱?(3

枝铅笔)每枝铅笔多少钱?就是求3个2元是多少。

2、小狐狸花了多少钱。找到小狐狸花的钱是小兔的4

倍。小兔花的钱就是一倍数。就是求4个2是多少。

三、练习。

1、画一画。3片叶子配一朵花。15片叶子配几朵花?

每3片配一朵花,即每一份是3,可以配几朵花,就是

问15里有几个3.

2、O有3个,△的个数是O的2倍,△有几个?

△的个数是。的2倍,那。的个数是一倍数。就是问2

个3是多少。

49页练一练

1、看图列式。

1)长铅笔的长是短铅笔的2倍。短铅笔长8cm,短铅笔

的长是一倍数,求长铅笔的长就是求2个8是多少。

2)一倍数是5元,10元是5元的几倍,就是问10里面

有几个几。

2、河马有7匹,是一倍数。斑马的匹数是河马的5倍,

斑马有几匹。就是求5个7是多少。

红珠是白珠的几倍。白珠是一倍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求6里面有几个2.

3、找清数量关系。数量关系要对应。

条件:面包车上的乘客数是小轿车上的2倍。面包车

上有6位乘客。大客车上的乘客数是面包车上的2倍。

问题:1)大客车上有多少人?

解决:大客车上的人数和谁有关系?(和面包车上的人

数有关系。)什么关系?倍数关系。谁是一倍数?(面包车

上的人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几个几。

2)小轿车上有几位乘客?

解决:小轿车上的乘客数和谁有关系?(和面包车的人

数有关)什么关系?面包车上的乘客数是小轿车上的2倍。

面包车有6人,几时问6是几的2倍。求一倍数。把6平均

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即求一个数里有几

个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即求几个几的

和,用乘法计算。

篇二: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动手实践中,认识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简单的解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棒、花片

教学方式:

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

(2)OOOOOOOO

(3)□□□□□□6里面有。个3。

(4)◎◎◎◎◎◎◎◎8里面有()个()。

(5)口答:小鸡:OOO

小鸭:•••・••

小鸡有3只,小鸭有()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

[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

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师生探讨。

导入:同学们,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非常漂亮,为了把

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成校长决定在校园内再摆放一些像这

样的花坛。看,花儿们开的多艳啊!谁能说说花坛里有几种

颜色的花呢?

(1)出示情境图(电脑演示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

别闪动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知道黄花有6朵,怎样摆黄花呢?(学生讨论后

试摆)

(3)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

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什么?

黄花比蓝花多4朵。

蓝花比黄花少4朵。

蓝花和黄花一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

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2、揭示课题。

问:你是怎么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

数就是蓝花的3倍。

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

的几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谁愿意到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3、逐层认识。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

份?我们可以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互相说说。

如果黄花再添2朵,现在是几个2朵(4个2朵),我们

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回答。

如果拿去2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

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馈。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

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然后再研究,

最后教师再揭示,层层推进,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

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研究、巩固认识。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要2朵2朵地摆?

问:怎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

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说。

2、练习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白菜有()棵,青菜有()个()棵。青菜

的棵数是白菜的()倍。

如果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

如果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棵,青菜有()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倍。

[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份就是几倍的联

系,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

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

构建了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

的含义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自读理解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检查

4、找倍数:如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倍

国旗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倍

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倍

5、拓展练习:

看,孙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3个苹果4个梨6个菠萝8个草莓12个西

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

吗?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发

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

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

五、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篇三: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

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

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

新知识。

能力点:

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

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

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难点:7--9的乘法口诀。

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4课时

4、整理复习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

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

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

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

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

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

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

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

呢?

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

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

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5、对口令。(师生、生生)

三、拓展应用:

1、一个星期有几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

天?4个、5个、6个、7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说口诀。

7X37X57X67X47X77X2

7X13X75X72X76X46X5

4X76X75X21X76X65X4

3、游戏:邮递员送信。

35214228

7X57X65X74X73X77X4

6个75个76X77个34个7

4、73页第4题。

学生说明图意,你能提出问题吗?自己独立解答。

5、7X2+77X5+77X7-7

这三题可以怎样计算?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吗?哪句口

诀?

6、:开放题:如果忘记了7x6=?你可以怎样想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

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

教学重点: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

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7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3、填空:

二七()四()二十八三七()

()三十五六七()()七四十九

三五()()七得七三四()

4、看卡片说得数和口诀。

7X57X37X66X45X2

7X27X47X76X56X2

5X76X63X75X54X7

5、看数说它是由几和几相乘得来的。

1221281635144236

二、自主探究:

教室里要摆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水彩笔每盒5元,买7盒,?

问: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分析计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应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请将本月的日历记录在上表中。

1、第一个星期日是()号;第二个星期日是()

号;

第三个星期日是()号;第四个星期日是()号。

2、仔细观察着四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发

现解决下面的问题。

第二个星期日是()=()+7X();

第三个星期日是()=()+7X();

第四个星期日是()=()+7X()。

篇四: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

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

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

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

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

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篇五: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

构,通过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

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并学会这类应

用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来自,那你们知道刘老

师来自哪里吗?(不知道)我来自中国蜜桔脐橙之乡一一寻

乌。【出示图片】

师:在我的家乡寻乌,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漫山遍野都

是果树,同学们看:【播放果园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就边欣赏果园图片边解决数学问题。同

学们看:这片果园就是我的邻居张大爷家的。【出示图片一】

果园里种有桔子树和脐橙树。

出示复习1、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个问题你能直接解答吗?(不能)为什么?(没

有已知条件或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没有告诉我们)

师:对了,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

问题,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需要告诉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

量,现在我给这道题补上2个已知条件。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

共有多少棵?

让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说出算式和答案。

二、新授

(一)【出示图二】

师:看,这是李大伯家的果园,这片果园里有那些数学

问题呢?

出示例1:

桔子树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

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指两名读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例题的解法,师问。

(1)根据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能直接计算出桔子

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已知

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脐橙树的数量。)

(2)师: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

必需知道什么?(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

师:桔子树的数量第一个已知条件直接告诉了,脐橙树

的数量第二个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告诉,但我们可以根据第二

个已知条件给出的信息先算出脐橙树的数量。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

师板书:①脐橙树有多少棵?

340+60=400(棵)

(3)第一步算出了脐橙树有400棵,第二步就可以算

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了,怎样列式?(全班回答)

师板书:②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740棵。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

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

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

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①340+60=400(棵)

②340+400=740(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

有2个已知条件,都是求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两道题都有2个已知条件,而且问题相同,为什

么这道题(准备题)用一步解答,而这道题(例题)却用两

步解答呢?(因为第一题已知条件直接告诉了我们桔子树和

脐橙树的棵树,而第二题已知条件只直接告诉了我们桔子树

的棵树,橙树的棵树没有直接告诉了我们,所以,需先求出

橙树的棵树。)

师小结:我们在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时,必

需认真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如果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求

出问题的”答案的,就用一步解答;如果根据已知条件不能

直接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要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

用两步计算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师:今年邻居张大爷和李大爷为了发展果业,又开辟了

一片果园,看:【出示图三】

这里又有两个数学问题,出示练习题1、2.

1、今年,张大爷家桔子树种了500棵,脐橙树比桔子

树少种了100棵,张大爷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同桌讨论解法。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2、今年,李大伯家桔子树种了400棵,桔子树比脐橙

树少种了100棵,李大伯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四发展练习

【出示图四】

师:秋天到了,两位大爷家的果园丰收了,黄澄澄的果

实挂满了枝头,两位大爷想让我们帮忙算一算果园的收入,

你们愿意吗?

出示练习

张大爷家的桔子买了4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子的

2倍,张大爷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

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3、李大伯家的脐橙买了9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

子的3倍,李大伯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

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五、小结评价

在我的家乡一一寻乌,像张大爷李大爷这样的果农有很

多,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收获着成功和希望。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努力,你又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

么?

六、拓展练习:创编只有2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

篇六: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六

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

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

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

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

学说一说)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

(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

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

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

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

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

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

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

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并使学

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

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

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

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

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

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3、连一连。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

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

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

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

法问题?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

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

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

习有趣,而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

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篇七: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时间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2知道1分等于60秒。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的长短,建立1分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1分有多长。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老师特

意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想看吗?(想)

学生观看一分《猫和老鼠》动画片

2.师:你来猜一猜这段动画片大约有多长时间呢?(学

生自由猜)你想知道到底是多长时间吗?(想)就是一分。

3.那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和一分交朋友,好吗?(好)

(板书课题)

二、实践感知。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分的时

间有多长?

(听一分钟表声)

你对一分又有什么感受了呢?(感觉时间太长了)

2、(出示钟表)那你对钟表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自由

说)

师:那一根针是秒针?你觉得秒针有什么特点呢?(最

细最长走得最快的)

对钟表你还知道些什么?

3、师:仔细观察,看钟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秒针走

一个小格)

再来观察,秒针又走过了几秒呢?(3秒,5秒)为什

么呢?(因为秒针走了3个小格)

4、师:可以拍一次手记住一秒(拍一声),跟老师一起

来一次(一起拍一声).

你还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记住一秒?(学生介绍,全班

体验)

5、分与秒有没有关系呢?就请小朋友跟着钟面上秒针

的走动一起来数一数,看看你会发现些什么?(课件演示秒

针转一圈)

你发现什么了吗?(找2—3名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板书: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

1、师:1分的时间究竟能干些什么呢?(板书:能干

什么)

你来猜一猜1分的时间能干些什么呢?跟你小组的同

学交流讨论吧.(学生小组讨论)

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呢?(学生汇报试猜)

2、给你1分的时间你想做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谈)

其他同学把你的学具袋拿出来,选择一件你自己喜欢做

的事,看谁的动作快.

给你们1分的时间,看看你们在1分的时间里做一件事

能完成多少?(学生动手做,教师记时)

3、时间到了,给你的朋友说一说你在1分里做了什么?

做了多少?(同学之间交流)

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学生汇报,4—5名)

4、你现在对1分又有什么新的体会了呢?(感到一分

能做的事很多)

四、实践拓展.

1、估一分.

师:如果我们没有钟表,你想用什么方法来估计1分有

多长呢?(指名3—4名学生)

屏幕上有一个计时器,一会你趴在桌子上,用你的方法

估计到了1分,就抬起头来,看谁估计的最接近1分.(课

件计时,学生估计)

师:谁来说一说,你睁开眼睛时,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

是多少?

2、估两分.

师:来听一段音乐,请你边听边估计这段音乐大约有几

分?(放音乐学生估计)

想好了吗?大约有几分呢?(指名3—4名学生汇报)

其他同学呢?想说得就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吧!

实际上就是两分。

3、师: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1分还能

做许多许多的事,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资料。(课件播放资

料,师介绍)

4、师:这节课就只剩下最后的1分了,刘老师要送

给你们一份关于时间的礼物,你想得到它吗?(师读时间名

言)

篇八: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

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

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3=12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

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

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

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

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

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

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

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

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

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

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

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

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

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13=30+0+0=0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

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

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

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

以巩固。

篇九: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1〜6的乘法口诀,共21句。教学目的是使

学生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把乘法口诀分成三段教学,即1〜4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在教学1〜4的口诀后插入乘

加、乘减计算。这样编排的原因是,1〜4的乘法口诀共10

句,积比较小,容易记忆;5和6的乘法口诀有11句,积比

较大,记忆困难。插入乘加、乘减,既有利于巩固1〜4的

乘法口诀,又为记忆5和6的乘法口诀提供了方法。

第二,教学乘法口诀共编排五道例题,2、3、4、5、6

的口诀各一道。紧接着每道例题,都设计一次想一想。例题

的教学内容是编出乘法口诀,想一想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口诀

计算表内乘法;两个数相乘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如23

和32,其中一道算式安排在例题里,用它编出口诀,另一道

算式安排在想一想里,用编出的口诀求积;例题的教学以让

学生有意义地接受为主,想一想的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这

样编排,使基础知识的获得与基本技能的形成同步发展、相

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编排了两个练习、一个单元复习和一次实践与综

合应用。教学5的乘法口诀后编排了练习二,综合练习1〜5

的口诀。教学6的乘法口诀后编排了练习三,在练好6的口

诀的同时兼顾1〜5的口诀的练习。单元复习整理和应用「6

的乘法口诀。《快乐的队日活动》是一次场景型的实践活动,

根据场景里的内容,可以提出和解决许多乘法问题。这些编

排,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新知。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口诀的

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表现在:不

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

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

学的自信心。

教学乘法口诀的主要活动是: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

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

应的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线

索上,各道例题的编写又各具特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逐渐提升学习活动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2和3的口诀是教学乘法口诀的起步阶段,教学

活动的要求相对较低。表现在:从图画里提取的数学内容

比较具体,如2个跷跷板坐4人,3只小船坐9人;乘法算

式的积是在图画里看到的;乘法口诀是联系乘法算式告诉学

生的。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根据具体的数学内容写出乘法算式,二是根据乘法算式

编出乘法口诀,三是用乘法口诀得出乘法算式的积。如教学

口诀二三得六,从图画里看到1只小船坐3人,2只小船坐

6人(即2个3人)求2个3人是多少人可以用23=6计算;

23=6是2乘3得6可以说成一句口诀二三得六;32二?是3

和2相乘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求出积是6o

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

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

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口诀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

算式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

算。对前一层面的理解,要在教学中随时落实到位;对后一

层面的理解,可在教学中逐步实现。

(2)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有了编2和3

的乘法口诀的体验。因此,教材适当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要求。

表现在:先画张表计算坐小火车的人数,再从现实情境中

提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编乘法口诀。

例题求2〜4个车厢里有多少人,为什么先画张表算一

算?首先由于列表计算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与方法。学生

看图算一共有多少人,会这样想:1个车厢坐4人、2个车

厢坐8人教材顺应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思考整理成表格,

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其次是从表格里容易得出1个4、2个4

相加、3个4相加等数学问题,填出的1个、2个、3个、4

个车厢的人数分别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积。因此,这张表格便

于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例题要求学生编口诀四四,通过亲自编口诀的实践,更

好地体会口诀的来源与含义。为了便于学生编出这句口诀,

教材先示范了口诀三四十二,还让学生填出乘法算式44=口

的积。

(3)教学5和6的乘法口诀,仍然先画张表计算,再

从表格里提出1个几、2个几等数学问题,并写出乘法算式,

然后编出乘法口诀。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线索,有利于学生

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教材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主动学习的

机会,一是列出的表格里只填出前两格的得数,其他得数让

学生看图用加法算出来,从而体会相邻两格人数间的关系。

二是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积,大多数算式的积都要学生填

写,相应的乘法口诀也要求学生编出来。学生通过编口诀,

能深刻体会口诀的含义,并记忆这些口诀。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

忆乘法口诀。

第11页例题和试一试分别教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

题,这些式题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教材在这里

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

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

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

(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

法的意义。

例题提出4个鱼缸一共有多少条金鱼的问题后,安排学

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方法。把4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

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如果注意到3个鱼缸里各有4条金鱼,

就会想到先算这3个鱼缸里的金鱼有多少条,再加上另一个

鱼缸里的2条。这两种解法既不相同,又有联系。比较4+4+4+2

与34+2就能发现,加法算式里的3个4相加如果用乘法34

计算,也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对乘法意义

的进一步理解。

想想做做里有三道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第1、3题

在列出乘加算式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概念的体

会。第4题在口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可以列出乘加

算式,也可以列出乘减算式。无论列出哪种算式,都能促进

对乘法的理解,培养灵活思考的能力。

(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

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例题的乘加算式34+2是根据先算3个4条是多少,再

加上2条的思路列出来的,先算算式中的乘法是很自然的。

试一试计算乘减式题,豆荚卡通提出的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把

乘加算式中先算乘法迁移到乘减算式中。在想想做做里先算

乘法,就会成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规定。

(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

法。

想想做做第2题编排了六道乘加或乘减的式题,这些题

起巩固先算乘法和练习口算的作用。其中四道乘加式题都是

特别设计的,如32+2=8可以理解成3个2力口1个2得8,

24+4=12可以理解成2个4加1个4得12。这些理解渗透了

相邻乘法口诀间的关系,有助于今后记忆乘法口诀。

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是最基础的数学技能,《数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要求正确地口算,并在学段结束时达到每

分8〜10题的速度。正确而迅速地口算这些乘法必须掌握并

熟记乘法口诀。为此,教材安排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

动有趣、富有效率的练习活动。

(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乘法口诀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来的,编口诀的目的是遇

到这样的乘法,可用口诀直接算出积。第9页想想做做让学

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第1题从加法算

式开始,通过摆小棒感受几个几相加,从而填写乘法算式并

编出乘法口诀。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第

2题的图意可以看成2个4相加,也可以看成4个2相加,

它们都能写出乘法算式24=8和42=8,都与口诀二四得八有

关系。

(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

教材应注意指导学生像滚雪球那样逐渐积累乘法口诀。

教学1〜4的口诀后,要求背出这些口诀;教学5的乘法口

诀后,要求背出1〜5的口诀;教学6的乘法口诀后,要求

背出1〜6的口诀。把记忆负担分散在平时,落实在过程中,

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利用题组表现出相邻口诀间的联系,如第14页第1题、

第18页第1题。理解这些联系,就能从一句口诀推导出另

一句口诀,利用已经记住的口诀帮助记忆其他口诀。单元复

习整理教学的全部乘法口诀,横着看和竖着看口诀表里的规

律,也有助于有意义地记忆乘法口诀。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练习,掌握口诀,熟练口算。如

第15页第2题,三朵花分别练习与5、4、3有关的乘法口

诀。如果依次计算51、5255,能体会口诀间的关系;如果随

机计算,有助于熟练口算。如果把花蕊改成12或6,就能练

习其他口诀。再如单元复习里的口5=口,等号左边的框里可

以填1、2、3、4、5、6,一道题练了六句口诀。

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激发整理口诀的兴趣。多数乘法口

诀,每句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如三五十五可以算35=15和

53二15。也有一些乘法口诀,每句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如

三三得九。单元复习第3题先找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

口诀,再在其他口诀中任选一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是

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整理口诀,丰富对乘法口诀的体验。

(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教材多次组织同桌两人的合作学习,如对口令说乘法口

诀和口算乘法等。这些合作活动很容易开展,耗时少、速度

快,能全员参与,还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教材安排六次口算练习,如第10页第6题、第14页第

4题等。这些题都放在一个色块上,用于检查口算的教学情

况。使用这些题,要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不要盲目求快。

新授阶段可以掌握在每分算6道题左右,单元复习控制在每

分算8道题左右。要带领学生分析口算情况,找到存在的问

题及其原因,努力提高正确率。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经常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应用乘法解

决这些问题,能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乘法口诀的掌握。

本单元教材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在

练习中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这

些问题。

(1)图画和括线呈现的问题,如第15页第6题。这

样的问题在认识乘法里已经安排,现在教学应注意算式的得

数不能从图画里数得,也不能用加法算得,要用乘法口诀计

算。

(2)图画和对话呈现的问题,在第16页及后面的练

习中有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其中的求几个几相

加的数学问题,据此列式计算。有些题的图画里能直接看到

几个几相加,如第16页第7~9题;有些题要通过形象思维

体会几个几相加,如第16页第10题,第18页第5、6题等。

教材先安排能直观看到几个几相加的题,再安排体会几个几

相加的题,重视了对乘法数量关系的分析。

(3)组织乘法问题和加法问题的比较,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