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0_第1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0_第2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0_第3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0_第4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A级·学考达标练地理信息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在自然灾害的监测、管理、预测、预报和预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1.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一自然灾害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自然灾害的()A.发展趋势B.地理位置的变化C.历史意义D.区位特征2.关于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B.从时间尺度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C.遥感在灾害变化研究中,目前是其他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D.遥感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可进行监测,但对是否复发无法监测北京时间2020年7月21日5时30分左右,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滑坡,造成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随时有溃坝形成洪水下泄的危险。据此完成3~4题。3.为快速了解该堰塞湖水域面积,需要借助()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4.该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A.珠峰高度测量B.辽宁作物产量估算C.南京城市规划D.淘宝货物跟踪查询2020年2月蝗灾席卷东非之后扩散到了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部分地区暴发饥荒。2月24日,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帮助巴方应对二十七年来最严重蝗灾。据此回答5~6题。5.与蝗灾暴发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干旱C.暴雨D.寒潮6.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我国蝗灾防治工作组在治蝗过程中()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并开展工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我国空间技术逼近深空,资源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水利、地矿、环保以及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此回答7~8题。7.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8.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②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本次考察航程3万余海里,于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材料二下图为科考队员正在安装视宁度测量望远镜。(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2)“数字南极”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将南极数据纳入互联网,将南极研究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更新。利用“数字南极”不能()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技术D.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B级·选考高分练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成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10~11题。10.完成上图的绘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11.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A.a区的大火燃烧时间最长B.b区的树种比c区易燃C.森林大火燃烧至t4阶段时结束D.d区有可能是湖泊读不同水质水体反射率对比图,完成12~13题。12.两种水体相比()A.在0.6μm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B.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C.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D.混浊泥水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13.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A.统计泥沙差量B.监测洪涝灾害C.模拟泾渭分明D.评估进出水量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14~15题。14.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下图中的()15.该技术()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答题区]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101112131415答案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华北电力系统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旨在提供华北电力局管辖范围内输电网和变电电力设备的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发布、并对输变电的直升机巡线提供辅助工具。系统同时涉及与华北局所属的各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与雷电定位系统的接口,以及与MIS系统的接口,该系统已开始运行,在各生产单位的生产、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需要哪些环节?要在该电网内某地新建一座火电站,使用该系统分析、决策。分析时可能利用图中哪些图层叠加?除此之外还可能用到哪些图层?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A级·学考达标练1~2.解析: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发展分析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第2题,遥感技术可以在灾害消除后,对是否复发进行监测。答案:1.A2.D3~4.解析:第3题,借助遥感技术可以快速了解该堰塞湖水域面积,A正确。第4题,辽宁作物产量估算需要利用遥感技术,B正确。答案:3.A4.B5~6.解析:第5题,蝗虫繁殖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干湿季分明,且旱灾多发。第6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因此可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并提供线路导航。答案:5.B6.D7~8.解析:第7题,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第8题,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答案:7.D8.C9.解析: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需用遥感技术。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如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测量所在地的海拔及队员的位置;用遥感技术探测资源等。答案:(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2)C(3)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遥感技术探测资源状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资源分布图。(任意两例即可)B级·选考高分练10~11.解析:第10题,该图的绘制是建立在卫星影像基础上的,要获取卫星影像需要采用遥感技术,而森林火灾示意图等电子地图的绘制及其呈现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第11题,读图可知,a、e两区开始燃烧的时间都是t3,A错;b区开始燃烧时间为t4,c区开始燃烧时间为t2,B错;t4阶段a、b、c、e四区仍处于燃烧阶段,说明大火还未结束,C错;d区离燃烧区距离近,但始终没有起火,说明d区可能是水域(湖泊、水库等),D对。答案:10.C11.D12~13.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两种水体相比,在0.6μm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大,A项错误;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小,B项错误;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C项正确;混浊泥水反射率大,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D项错误。第13题,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出水体的含沙量,统计泥沙差量,A项正确。答案:12.C13.A14~15.解析:第14题,需要注意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空间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右图的比例尺扩大到与左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A、C错误。结合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错误,D正确。第15题,该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其图层叠加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故选B。答案:14.D15.B16.解析: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输入、存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