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甘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甘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甘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甘宁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

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

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

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

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

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

致④,实天幸也。(节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释】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

《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

地阅览、观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至若春和景.明

(2)或异二者之为.

⁠(3)悉.成明霞

(4)江水方.落

⁠日光

表现

全,都

刚刚

2345678910111213141516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B

)A.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悠然有遗世之.想

古仁人之.心C.徐以.杓酌油沥之

策之不以.其道D.则.有心旷神怡

入则.无法家拂士点拨:A.

在/到。B.

的/的。C.

用/按照。D.

就/如果。B2345678910111213141516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答案: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

的玉璧。(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答案:一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

然间腾跃而起数千丈高。23456789101112131415161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

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甲文描写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

抒发作者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

景的喜爱之情。2345678910111213141516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某罪有余责①,尚叨一麾②,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

浙③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

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④,

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

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

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

之乐。(节选自《范文正公忠宣公全集》,有删改)23456789101112131415161【注释】①罪有余责:此处指范仲淹因力阻废后一事被贬睦

州。②尚叨一麾: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③二浙:宋

代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④新定:地名。2345678910111213141516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吞夺之害.

⁠(2)合.于城隅

⁠(3)终日不去.

⁠(4)春之昼.

⁠危害

交汇

离开

白天

2345678910111213141516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躁而无刚”中“而”的用

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博学而.笃志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点拨:“躁而无刚”中的“而”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A、C、D三项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B.

而,表示修

饰关系。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弱者如鼠,存之以仁。答案:懦弱的人像老鼠,就用仁德之心让他们存在。(1)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答案:既秀美又幽静,很有隐者的乐趣。234567891011121314151618.《岳阳楼记》中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本文中范仲淹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这样的政治抱负?

请简要概括。答案:范仲淹被贬到睦州,抑强扶弱,平息吞夺之害。23456789101112131415161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

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其母及妻子与游岩

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而居,自

称“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幸嵩山,遣薛元超就问其

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

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①。23456789101112131415161既逢圣代,幸得逍遥。”帝曰:“朕今得卿,何异汉获四皓

②乎?”因将游岩就行宫,令与太子少傅刘仁轨谈论。帝后

将营③奉天宫④于嵩山,游岩旧宅先在宫侧,特令不毁,仍

亲书题额悬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选自《太平御览•逸民部•卷六》,有改动)23456789101112131415161【注释】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对山水林泉、烟雾云霞的

喜爱就像是病人病入膏肓,不可救药。②四皓:秦时隐士,

汉代逸民,居住在商山深处的四位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

者。③营:修建。④奉天宫:皇帝的行宫。2345678910111213141516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辄留连不能去.

⁠(2)就.许由庙东

⁠(3)筑室而居.

⁠(4)遣.薛元超就问其母

⁠离开

靠近

居住

派遣

23456789101112131415161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游于太白山”中“于”

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点拨:“游于太白山”中的“于”是介词,在。A.

介词,

在。B.

介词,对于。C.

介词,在。D.

介词,在。23456789101112131415161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游岩旧宅先在宫侧,特令不毁,仍亲书题额悬其门,曰

“隐士田游岩宅”。答案:游岩的旧宅先前处在行宫一侧,皇帝特下令不能拆毁,

还亲自书写匾额悬挂在他家门上,称“隐士田游岩宅”。2345678910111213141516112.小秦读完此文,认为田游岩和欧阳修寄情山水的情怀

是不同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

阐述。答案:认同。田游岩是追求安逸闲适的隐士生活;欧阳修

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23456789101112131415161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2345678910111213141516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

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

欧阳修也。23456789101112131415161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

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

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

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③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

而走乎日中者也;【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23456789101112131415161(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钟鼎、碑碣

之类。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23456789101112131415161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4)聊以志.吾之乐尔

⁠命名

寄托

贬官,降职

记述

23456789101112131415161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醉翁之意不在酒”中

“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D

)A.

两狼之并驱如故B.

无案牍之劳形C.

辍耕之垄上D.

水陆草木之花D23456789101112131415161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答案: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