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_第1页
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_第2页
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_第3页
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_第4页
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事务所审计服务操作指南TOC\o"1-2"\h\u30079第一章审计服务概述 2109731.1审计服务定义 3108691.2审计服务范围 316001第二章审计计划与准备 4133272.1审计计划编制 4163222.1.1明确审计目标 449342.1.2确定审计范围 4168482.1.3制定审计方法 4215382.1.4制定审计时间安排 4142772.1.5确定审计资源配置 481302.2审计团队组建 4181872.2.1确定审计团队规模 4111692.2.2选拔审计团队成员 5179202.2.3建立审计团队沟通机制 5225702.3审计程序设计 542932.3.1制定审计程序 584142.3.2审计程序的实施 5279792.3.3审计程序的调整 521130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估 5166803.1内部控制概述 5246843.2内部控制测试 6119623.3内部控制缺陷识别 614129第四章审计证据获取与评价 673194.1审计证据分类 695234.2审计证据获取方法 73594.3审计证据评价 726980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 8244665.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8181155.2财务报表审计程序 8305775.3财务报表审计结论 910324第六章存货与固定资产审计 9112266.1存货审计 94896.1.1存货审计的目的与意义 9133806.1.2存货审计的主要内容 10154376.1.3存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0206946.2固定资产审计 10121606.2.1固定资产审计的目的与意义 1061716.2.2固定资产审计的主要内容 1010716.2.3固定资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029494第七章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审计 11239467.1应收账款审计 11176047.1.1核对应收账款 11304987.1.2账龄分析 11224867.1.3标识已收回应收账款 11323847.1.4函证应收账款 11244837.2应付账款审计 11282947.2.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12219897.2.2分析应付账款明细余额 1289347.2.3函证应付账款 12135627.2.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1219497第八章货币资金审计 12133828.1现金审计 12289618.1.1现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 1282968.1.2现金盘点 12206698.1.3现金收支凭证的审查 13302628.2银行存款审计 13203658.2.1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 13242398.2.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查 13139618.2.3银行对账单的获取与审查 13233448.2.4银行账户完整性的核查 1329899第九章税务审计 14114509.1税务审计概述 14256949.2税务审计程序 1456459.3税务审计结论 1521080第十章审计报告编制 152249410.1审计报告结构 151966110.2审计报告编制流程 1632624第十一章审计质量控制 16342811.1审计质量控制要求 16905611.1.1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 161986311.1.2审计质量的控制要求 161827311.2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73120111.2.1审计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71003911.2.2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7906111.2.3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72719211.2.4审计质量评价与改进措施 1819418第十二章审计服务后续工作 18309212.1审计服务后续跟踪 181784912.2客户沟通与反馈 182783712.3审计服务总结与改进 18第一章审计服务概述1.1审计服务定义审计服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专业机构提供的,对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独立、客观的检查和评价,以提供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增加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这些信息的信赖程度的一种专业服务。审计服务的核心目标是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的错误或欺诈行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为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1.2审计服务范围审计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鉴证业务: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1)审计业务: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提供合理保证,以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审阅业务:对财务报表进行简要、概括性的检查,提供有限保证,以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3)其他鉴证业务:包括对特定财务信息、内部控制、合规性等进行鉴证。(2)相关服务: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等。(1)代编财务信息:根据客户提供的财务数据,帮助客户编制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2)执行商定程序:根据客户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约定,对特定财务信息进行核查。(3)税务咨询:为客户提供税务筹划、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咨询服务。(4)管理咨询:为客户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内部控制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3)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审计意见。(4)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等,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5)审计质量保证:通过审计总结、复核等环节,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6)审计法律法规遵循:遵循国家审计法规、准则和行业标准,为客户提供合规的审计服务。审计服务范围广泛,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审计服务,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第二章审计计划与准备2.1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计划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方法、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以下是审计计划编制的具体步骤:2.1.1明确审计目标审计部门需要明确审计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内部控制要求相一致,具体目标则应针对审计项目涉及的关键领域。2.1.2确定审计范围审计范围应包括审计对象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经营活动等方面。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目标、公司规模和业务特点,合理确定审计范围。2.1.3制定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抽样检查、分析程序等。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2.1.4制定审计时间安排审计时间安排应考虑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等因素。审计部门需要合理分配审计时间,保证审计工作按时完成。2.1.5确定审计资源配置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项目需求和审计人员的能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等。2.2审计团队组建审计团队的组建是审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效、专业的审计团队对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2.2.1确定审计团队规模审计团队规模应根据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范围和审计时间安排来确定。团队规模应满足审计工作需求,同时避免人员过剩。2.2.2选拔审计团队成员审计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审计部门应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分配工作职责。2.2.3建立审计团队沟通机制审计团队内部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审计团队还需与公司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审计对象的业务动态。2.3审计程序设计审计程序设计是审计计划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审计程序有助于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2.3.1制定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审计对象的初步了解;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审计结论的形成;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交。2.3.2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程序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严谨性。审计团队应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2.3.3审计程序的调整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团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程序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审计对象的变化和审计工作的需要。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估3.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以及资产的安全性和经营效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流程和方法,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风险评估是企业识别和评估内外部风险的过程;控制活动是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信息与沟通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3.2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测试是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过程。测试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穿行测试等。询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员工进行交谈,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实地查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是指审计人员查阅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验证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穿行测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面了解,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覆盖所有关键环节。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发觉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改进内部控制提供依据。3.3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体系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内部控制评估的重要环节。在内部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以识别内部控制缺陷:(1)内部控制设计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能覆盖所有业务环节,是否存在制度空白和漏洞。(2)内部控制执行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执行不到位、违反制度规定的情况。(3)内部控制监督缺陷: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及时发觉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地披露,是否存在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情况。通过识别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第四章审计证据获取与评价4.1审计证据分类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按照证据的形式,审计证据可以分为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实物证据和电子证据。其中,书面证据是最常见的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协议等;口头证据主要来源于访谈、询问等;实物证据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等;电子证据则涉及计算机系统、网络等。根据证据的来源,审计证据可以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内部证据主要指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料,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内部报告等;外部证据则来自企业外部,如银行对账单、税务发票、第三方函证等。审计证据还可以按照证明力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审计事项的证据,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间接证据则需通过推理、分析等手段推导出审计事项,如存货盘点表、员工访谈等。4.2审计证据获取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询问:审计人员通过访谈、询问等方式,向企业内部员工、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人士了解审计事项的相关情况。(2)观察:审计人员实地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等。(3)查阅:审计人员查阅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协议等书面资料,以及外部函证、税务发票等。(4)盘点: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盘点,以验证其真实性、完整性。(5)分析: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会计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中的异常情况。(6)函证:审计人员向第三方发函,了解企业与其之间的业务往来、资金往来等情况。4.3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评价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的充分性:审计人员需要评价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证据的充分性取决于证据的数量、质量以及与审计事项的相关性。(2)证据的适当性:审计人员需要评价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即证据来源的可靠性、证据的形成过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等。(3)证据的一致性:审计人员需要评价审计证据之间是否相互印证,是否存在矛盾或冲突。(4)证据的时效性: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审计证据的时效性,即证据所反映的情况是否与审计事项发生时的情况一致。(5)证据的证明力:审计人员需要评价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即证据对审计事项的证明程度。证明力强的证据有助于审计人员得出准确的审计结论。通过对审计证据的评价,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审计报告提供有力支持。在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关注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5.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公正性,揭示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具体目标如下:(1)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确认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审计人员应关注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披露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各项财务指标和相关信息。(3)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的公正性:审计人员应审查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公认的会计原则,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4)揭示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应通过审计程序,发觉和揭示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5.2财务报表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接受审计委托:审计人员接受企业委托,明确审计目的、范围和期限。(2)初步了解企业情况: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初步了解,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3)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审计人员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程序、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4)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计划,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审查,包括查阅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5)收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人员、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审计证据。(6)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7)撰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反映审计结果。5.3财务报表审计结论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审计结果的综合评价。根据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审计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应评价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审计人员应评价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披露了企业的财务信息。(3)财务报表的公正性:审计人员应评价企业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公认的会计原则,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4)错误和舞弊行为的揭示:审计人员应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5)审计意见: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结论,对企业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第六章存货与固定资产审计6.1存货审计6.1.1存货审计的目的与意义存货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企业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揭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存货审计对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1.2存货审计的主要内容(1)审查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2)检查存货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3)验证存货的数量、金额、质量、品种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4)分析存货的周转率、存货跌价准备等指标,评估存货管理的有效性;(5)审查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6.1.3存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对存货进行盘点;(2)对存货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进行实地调查;(3)查阅存货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4)分析存货的变动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判断存货管理的合理性;(5)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评价其有效性。6.2固定资产审计6.2.1固定资产审计的目的与意义固定资产审计旨在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揭示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审计对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2.2固定资产审计的主要内容(1)审查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2)检查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3)验证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折旧、减值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4)分析固定资产的周转率、投资回报率等指标,评估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5)审查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6.2.3固定资产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2)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进行实地调查;(3)查阅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4)分析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判断固定资产管理的合理性;(5)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评价其有效性。第七章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审计7.1应收账款审计应收账款审计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应收账款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7.1.1核对应收账款审计人员首先应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进行复核加总。将明细表数额与企业总账、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同时核对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扣除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与会计报表上的余额相符。7.1.2账龄分析审计人员需要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将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在表中。对于不重要的或余额较小的客户,可以汇总列示。通过对账龄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坏账风险。7.1.3标识已收回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请被审计单位协助,标示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对于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需要进行常规检查,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7.1.4函证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向债务人发送询证函,以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函证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关键环节:(1)对函证的控制:审计人员应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2)对函证结果的分析:审计人员应认真分析函证结果,无论是存在差异还是无差异。(3)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抽查未函证的应收账款的相关销售合同、销售订单等。7.2应付账款审计应付账款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的过程。以下是应付账款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7.2.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索取或自行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以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的数额与其明细表是否相符。7.2.2分析应付账款明细余额审计人员应结合以前年度审计情况,对应付账款明细余额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是否存在负数余额,以及是否将本应在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中核算的账项一并在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如存在此类问题,应作重新分类处理。7.2.3函证应付账款在连续委托审计的企业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替代审计程序或主要依赖于分析性复核。在外勤审计工作日,应对回函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查明差异的原因,并作出调整。7.2.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是应付账款实质性测试程序的重要补充程序。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金预算、工作通告单和基建合同等方式进行。如发觉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应将其详细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处理。第八章货币资金审计8.1现金审计8.1.1现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现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是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1)现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2)现金收入和支出要有合理、合法的凭证;(3)全部收支及时入账;(4)现金盘点制度是否健全。8.1.2现金盘点现金盘点是验证现金实际数额与账面数额是否相符的重要手段。审计人员应关注以下方面:(1)盘点时间的选择,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日期进行;(2)盘点方法,采用全面盘点或抽样盘点;(3)盘点结果的处理,对盘点中发觉的差异进行分析、调整。8.1.3现金收支凭证的审查审计人员应对现金收支凭证进行审查,关注以下方面:(1)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2)凭证的内容是否完整,包括日期、金额、摘要等;(3)凭证是否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签字。8.2银行存款审计8.2.1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是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1)银行存款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2)银行存款收入和支出要有合理、合法的凭证;(3)全部收支及时入账;(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制度的建立与执行。8.2.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查审计人员应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查,关注以下方面:(1)调节表的真实性、合规性;(2)调节表中列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3)调节表是否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签字。8.2.3银行对账单的获取与审查审计人员应获取被审计单位加盖银行印章的银行对账单,关注以下方面:(1)对账单的真实性;(2)对账单余额与被审计单位账面余额是否相符;(3)对账单中的交易事项是否与被审计单位账务记载一致。8.2.4银行账户完整性的核查审计人员应核查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的完整性,关注以下方面:(1)获取被审计单位在人民银行或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行的《已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清单》;(2)观察银行办事人员的查询/打印过程;(3)核查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的银行人民币结算账户是否完整。第九章税务审计9.1税务审计概述税务审计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申报、纳税情况、财务会计资料等进行审查和核实的一种行政行为。税务审计旨在保证税收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税收秩序,提高税收征收管理质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税务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申报情况;(2)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资料;(3)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情况;(4)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9.2税务审计程序税务审计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审计准备阶段在审计准备阶段,税务机关需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初步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应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期限等。(2)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要深入调查了解审计对象的税收申报、财务会计资料等情况,采取查阅、询问、现场核查等方法,对审计对象进行详细审查。(3)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要整理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基本情况、审计发觉的问题、问题性质及处理意见等。(4)审计处理阶段审计处理阶段,税务机关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对审计对象进行税务处理。处理措施包括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行政处罚等。(5)审计反馈阶段审计反馈阶段,税务机关要将审计结果反馈给审计对象,对其税收管理进行指导,促使审计对象加强税收合规意识。9.3税务审计结论经过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审计,审计人员得出了以下结论:(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申报情况总体良好,但存在部分申报不实、漏报等问题;(2)部分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资料不规范,存在会计处理错误、虚增成本等问题;(3)部分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4)审计发觉部分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如偷税、逃税等。针对审计结论,税务机关将对相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进行处理,并加强对税收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保证税收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审计结论也为税务机关提供了改进税收征收管理的依据,有助于提高税收征收管理质量。第十章审计报告编制10.1审计报告结构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对于反映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完整的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封面:包括审计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名称、审计期间、审计师签名和日期等。(2)摘要:简要概括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结论、审计范围、审计依据等。(3)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a.审计背景:介绍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公司名称、性质、业务范围等。b.审计目的:明确审计的主要目的,如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等。c.审计范围:描述审计工作的范围,包括审计期间、审计内容等。d.审计依据:阐述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等。e.审计结论: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f.审计发觉:揭示审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如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表错误等。g.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4)审计报告附件:包括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10.2审计报告编制流程审计报告编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师根据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对审计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审计证据。(2)分析审计证据:审计师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评估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等。(3)撰写审计报告草稿:审计师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审计报告草稿,包括审计结论、审计发觉和建议等。(4)审核审计报告草稿: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审核,保证审计结论准确、审计建议合理。(5)修改审计报告草稿:根据审核意见,审计师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修改和完善。(6)提交审计报告:审计师将修改后的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对象,由审计对象进行审批。(7)发布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批通过后,正式对外发布。(8)审计报告存档:将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存档,以备日后查阅。第十一章审计质量控制11.1审计质量控制要求11.1.1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真实性要求审计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合规性要求审计工作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准确性要求审计数据和信息准确无误;有效性要求审计结果对决策具有指导意义。11.1.2审计质量的控制要求审计质量的控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审计计划应充分考虑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资源等因素,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2)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证据应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证据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3)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归档:审计工作底稿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保证审计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4)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发布:审计报告应客观、公正、清晰地反映审计结果,为决策提供参考。(5)审计质量评价与改进:审计质量的评价应涵盖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11.2审计质量控制措施11.2.1审计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1)明确审计目标:保证审计计划与审计目标相一致,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2)制定合理的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