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四章 产业区位选择练2_第1页
第三部分第四章 产业区位选择练2_第2页
第三部分第四章 产业区位选择练2_第3页
第三部分第四章 产业区位选择练2_第4页
第三部分第四章 产业区位选择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关练2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必备知识与技能专练1.[经典高考题]体现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是()A.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B.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最大C.中部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最大D.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典高考题]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3.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经典高考题]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图1)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图2),完成4~5题。4.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天山山坡上有植被、山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经典高考题]“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完成6~8题。6.“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8.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A.东欧、西欧B.东欧、东南亚C.中亚、西亚D.东亚、南亚[2021·浙江6月卷]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9~10题。地区全国甲乙丙丁人口增幅(%)3.4-1.74.52.64.2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0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9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9.甲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10.四大地区中()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经典高考题]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如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据此回答11~12题。1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1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2020·浙江卷]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13~14题。指标四大地区甲乙丙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8.210.79.571.6人口占全国比例(%)7.726.538.627.2人均GDP(万元)4.75.99.45.4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13.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14.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2023·湖北卷]“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15~17题。15.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A.人口规模B.基础设施C.生产水平D.资源禀赋16.“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A.乡村旅游开发B.生态环境建设C.农副产品加工D.电子商务推广17.该模式的特色在于()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2021·江苏卷]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18~20题。18.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19.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A.单核多中心结构B.双核多中心结构C.多中心网络结构D.核心边缘结构20.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A.旅游观光B.生产加工C.消费市场D.对外联系[2021·湖北卷]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1~23题。2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2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4·最新模拟]近年,长江经济带积极推进带内产业转移,为提高产业转移的成效,研究人员对带内11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均GDP和8个承接省级行政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交通、科技创新等要素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划分等级(下图)。据此完成24~26题。24.决定长江经济带内产业转出和承接的最主要因素是()A.相对位置B.区间距离C.绝对优势D.比较优势25.每个省级行政区承接产业()A.是随机的B.有时空差异C.是均匀的D.由东向西渐进26.从长江经济带内整体规划考虑,承接区域内()A.云、贵只承接原料指向型产业B.渝、皖侧重承接动力指向型产业C.川、鄂重点承接技术指向型产业D.湘、赣侧重承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27.[经典高考题]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粮食生产指标粮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方产区总计其中:松辽河产区53.911.567.319.785.131.9328.4366.5400.7495.2421.5569.5南方产区总计其中:长江产区46.129.732.724.314.911.3334.9352.6355.1396.3328.0379.9(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________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2分)(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_____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3分)(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选)(2分)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B.粮食大量出口C.粮食单产下降D.调整种植业结构(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6分)A毁草种粮B导致水土污染C扩大灌溉面积D提高机械化程度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F增加播种面积G培育优良品种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28.[经典高考题]图一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二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6分)对策理由开源方面节流方面区际协调关键能力与素养过关[经典高考题]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29~31题。29.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30.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1.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经典高考题]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据此完成32~33题。3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33.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经典高考题]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34~35题。34.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35.应用Gl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2024·最新模拟]区域分工指数值越高,则表示两地区行业差异性越大;指数值越低,则两地区产业同构性越大。如图为2016~2019年京津冀区域分工指数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36~37题。36.图示三个省级行政区中最容易形成产业转移的是()A.北京与天津B.天津与北京C.天津与河北D.北京与河北37.图示时期三个省级行政区区域分工指数变化总体表现为()A.产业同构性增大B.专业化程度增强C.产业链不断延长D.产业类型多样化[2024·最新模拟]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地区间产业投资联系对生态环境形成新的挑战。下图示意2004~2018年间京津冀城市间污染型制造业投资网络流向。据此完成38~39题。38.结合材料推断,目前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城市是()A.北京B.天津C.石家庄D.唐山39.随着产业投资联系演变,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应()A.统筹协调产业发展B.限制产业就近迁移C.规划污染型产业城D.关停高污高耗产业[2024·最新模拟]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引领下,重庆在开通渝新欧、渝沪和渝深铁路货运班列基础上,对内把铁路线延伸到机场和港口,对外建设重庆—越南河内、重庆—新加坡、重庆—缅甸仰光的国际大通道,致力于实现欧洲与亚洲之间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的多式联运,建设内畅外联的物流大格局,推动重庆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40~41题。40.把铁路延伸到机场和港口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货物转运效率B.增加本地就业机会C.提升重庆城市等级D.扩大电子产品出口41.重庆建设内畅外联的物流大格局,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推动交通产业的发展B.提高铁路运输比例C.增强经济辐射能力D.向高科技经济转型[2024·最新模拟]黄河下游滩区是指黄河大堤与生产堤内临河黄泛区,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黄河滩区“十年九淹”的现象制约了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滩区剖面。据此完成42~43题。42.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嫩滩应发挥的主体功能是()A.生产功能B.生活功能C.生态功能D.三者兼顾43.滩地居民外迁、生产堤拆除有利于黄河下游()A.提高滩地土地利用率B.降低主河槽汛期水位C.减少滩地泥沙来源D.增加河流汛期流速[2024·最新模拟]“三南”是龙南、全南、定南的简称,地处赣之南、粤之北,是江西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内,在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具有优势。在推动“三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并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下图示意“三南”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4~46题。44.影响“三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理位置B.产业结构C.自然资源D.劳动力45.“三南”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的主要原因是()A.水陆交通便利B.市场需求量大C.产业关联性好D.科技研发实力强46.“三南”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可()A.提高区域城市等级B.平衡劳动力空间分布C.改善区域环境质量D.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最新模拟]为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成都市推动差异化空间功能布局,确立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读图,完成47~48题。47.成都市“西控区域”的发展方向是()A.扩大城市核心区的规模B.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C.提高金融商贸产业水平D.促进第二产业合理布局48.成都市空间发展战略有利于()①优化主体功能分区②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