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某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辽宁省辽阳市龙门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

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

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

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

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

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

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

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

式。《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

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

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

鲸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

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

水,一笔带过。

《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

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

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

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

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

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

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

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

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

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

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

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

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

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谴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摘编自聂石樵《庄子》

9.下列对于《庄子》风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此书大都是用

“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

B.《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

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

C.《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以多样寓言

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

D.《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也在于这

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

因而寓言成为《庄子》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

B.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

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C.《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运用寓言的风格,从鳏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是为了用

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D.《庄子》一书之所以寓言数量多,是因为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

示,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卮言层出无穷,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它

出于无心,自然流露,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

B.《逍遥游》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阐发主题,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余音

之中。其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C.《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也形

成了《庄子》的想象虚构,恢诡遹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的特点。

D.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

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

参考答案:

9.B10.D11.A

9.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

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

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对应的原文“《庄子》结

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选项“《庄子》的文章结构

模糊”,把原文中的“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换为“结构模糊”,偷换概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选项D对应的原文“《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

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

界来象征暗示”,没有选项中表述的因果关系,选项强拉因果和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试题分析:选项A对应的原文“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可见选项”卮言层出无

穷……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判断错误,属于曲解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

警惕汞污染

①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先出

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

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

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忆烯使用

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

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

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

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本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②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

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

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

1.79PPM。对以鳌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

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

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的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

汞为67%-100%o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示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

必要。

③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

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

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

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④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

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

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

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

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

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

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⑤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

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

10.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1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现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参考答案:

10.选D(由第一段得知,水俣病患者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

二是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D项错在使用了“所有”“都”这样的词,将范

围扩大化了。因而不符合实际情形。A项可由第一段2、4、5句综合在一起判断。B项信

息可综合一二段思考,C项信息出现在第一段,这三项都是正确的。)

11.选B(A项错在把“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当作了甲基汞产生

的条件,事实上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但这个条件

不是汞量的多与少。甲基汞与汞相比毒性更强,更容易富集。B项是正确的,因为水中食

物链逐级转移,具体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当是最

高。C项说法错误,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示量,的确可以判断水域汞污染的程

度,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倒数第二段所举到的我国的贵州,“鱼体内汞含量相对较低”,

但汞污染却较严重。D项说法错误,倒数第二段没有将我国贵州汞污染程度与北美和北欧

地区比较,而是例证''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

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

12.选D(因为汞污染除了与人类活动有关外,还可能与自然环境、地球运动(如“汞很容

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

年”)有关。我们不能因为人类在北极较少活动就断定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一

句话,在原文中找不到推断依据。其它三项在原文中均能找到依据。)

3.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一⑷题。(25分)

果戈理:不死的魂灵

尤里•马恩

2009年4月1日,俄罗斯迎来了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的200周年诞辰。斯人

已逝,但并未被世人所遗忘。

果戈理对文字的精准驾驭、对世事的洞察入微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出生在渡尔塔瓦

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瓦西里年长母亲玛丽亚14岁,果戈理是他们浪漫爱情的结晶。

果戈理的文学天才与幽默感遗传自父亲,而他敏感多思、淳朴善良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性

格,则继承自母亲。

父母的关爱和家乡旖旎的自然风光赋予年幼的果戈理以灵性,而乡村民谣诗赋的耳濡

目染,更点燃了果戈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激情。

中学时代,他悄悄地创作了一首长诗,有些稚气但琅琅上口。到圣彼得堡后,他对诗

作略加润色并寄给了出版社,童年时代的涂鸦之作变成了铅字。诗作开始在各大书摊发

售,但内容的青涩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旋即引来毫不留情的批评。果戈理一举烧毁了

他的长诗原稿。

不过,这并非他首次焚稿,中学时代他就以这种方式处理了自己的处女作《特雏尔多

斯拉维奇兄弟》。

熟读果戈理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家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然而,他不幸的爱情生活

却一直鲜为人知。在他看来,妖娇女子是世间最可怕的诱惑,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才能加

以抗御。每次邂逅爱情、遇到美女,他都会惶惶然不知所措。

青年果戈理有过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那时他刚到圣彼得堡,经常去维耶利戈尔斯基

伯爵家做客,对伯爵的掌上明珠安娜一见倾心。尽管才华横溢,但他在女性面前总是拙于

言辞。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们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以至于我不想说出她的名

字。"坠入爱河的果戈理经常给安娜写信,他在寄自莫斯科的一封情书中说:"我安顿下来

了!吃住都不花钱。我并不需要钱。所以我从不去想它。"安娜的母亲在看过信后,觉得

果戈理实在不善持家理财,所以并不支持这段感情。果戈理曾请安娜的姐夫帮他提亲,遭

到了无情的拒绝,非但如此,他还被视为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客人。后来,此事在上流社

会传开,令果戈理感到莫大的羞辱,这也许正是他终身未娶的原因之一。

据说,莫斯科第一美女、著名诗人罗斯托普钦娜爱上了果戈理,女诗人曾经俘获过

莱蒙托夫等众多才俊的心,但却未能打动果戈理。果戈理去世后,女诗人曾独自夜探

心上人灵柩,并每天差人往果戈理坟前送上二束鲜花,直至终老。

果戈理在圣彼得堡成名,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但却没有购置任何一处房

产。年轻时,他便将继承自父亲的财产转移到母亲和姊妹的名下。自己选择了四海云

游。成名后,朋友都视接待、收留果戈理为一种荣耀,但有时也难免会滋生嫌隙。

他曾经在《莫斯科人》杂志的总编波戈金处住过一段时间,两人的交流经常碰撞出

智慧的火花,但身为出版人,波戈金希望果戈理能将《死魂灵》第二部的若干内容先

交给自己发表,而果戈理并不急于将小说付梓。生性倔强的他从不奉旨填词,更不曲

意逢迎,他觉得文学创作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他与波戈金的关系变得相当微妙,只能

搬出来另觅落脚之处。

1848年,他搬到了托尔斯泰伯爵处,爱才的伯爵给他腾出了两个房间。如今,这栋旧

宅被辟为果戈理之家。

与安娜未果的恋情给了果戈理沉重的打击,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他期待

着《死魂灵》这部堪与但丁《神曲》相媲美的作品的问世。然而,由于后期沉迷于过

去所无情批判过的宗教,他的思想越来越矛盾,创作速度越来越慢,对已写成的文字

越来越不满意。最终,他决定将第二卷书稿付之一炬,从头再来。焚稿后的第十天,

饱受病痛折磨和创作煎熬的他凄凉地离开了人世。这个冷眼观世界的智者,一生颠沛流

离,临终时裹身的是一件被汗水浸透的、多日未换洗的袍子。他的遗言是:"不要去思考

死魂灵,要想想自己鲜活的心!”

(摘编自2009年4月8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果戈理出生于小贵族家庭,完全继承了父亲、母亲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这

使他从小就能精准地使用文字,对世事洞察入微。

B.果戈理中学时代开始创作诗歌,作品虽然得以出版并大量发售,但还是招

来尖锐的批评,因为这些早期诗作写得并不成熟。

C.虽然果戈理“非常善于勾勒女性之美",但他的爱情生活却屡遭挫折,未果

的恋情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使他对婚姻爱情心灰意冷。

D.作家一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早日发表,但果戈理却不同意将《死魂灵》

第二部提前付梓,这表现了果戈理的迂腐和不通人情世故。

E.本文通过对果戈理文学创作、爱情遭遇及其他点滴生活事件的叙述,真实

地表现了果戈理倔强的性格和鲜活的人生,读后令人惑慨和深思。

(2)综观全文,果戈理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⑶果戈理与伯爵女儿安娜的恋爱为什么失败?请简要说明。缶分)

(4)果戈理一生曾几次将自己辛勤创作的作品付之一炬,对他这种做法,你是赞同还是

反对?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

(25分)(1)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D不得分

(2)(6分)①几乎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对文字的精准驾驭和对世事的洞

察入微;②家庭父母遗传因素的良好影响;③家乡美丽风光和乡村民谣诗赋的熏染

点燃他创作的激情;④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上的严格要求;⑤爱情受挫促使他将全

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6分)①由于对美女的成见,见到美女有心理障碍,在女性面前拙于

言辞;②双方家庭(或: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使他有自卑感;③安娜的

家人和亲戚不支持这段感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4)(8分)观点一:赞同果戈理焚稿。①焚稿表现了果戈理虚心接受批评

的胸怀和对自己创作的严格要求(高标准要求);②焚稿表现出果戈理敢于正视自

我、否定自我的勇气和精神;③焚稿能促使自己背水一战,从而超越自我,创作出

精品;④焚稿表现了果戈理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批评者的一种交代。

观点二:反对果戈理焚稿。①原来的作品毕竟付出了大量心血,即使存在不

足,付之一炬也太可惜;②作品有瑕疵可以找出来进行修改,有不足可以查找原因

弥补完善,没必要付之一炬;③焚稿后如果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势必会耗费大量

的时间和心血,得不偿失;④焚稿毕竟是一种过激的不够冷静的情绪化行为,会对

自己的心灵和情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文人不应该这样做。

(理由阐述每点2分。不论持哪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72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闺$豺,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迂御史、蛉事中.

海戒劫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弃.巡的漕,革瓶规,请渡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龙川

东道.总督蒋攸结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闺海就带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交,未得失诙.有自为藩司叫构械档

案,分别及幼、反传、庭辇,于是三十馀年多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

庶务械实,灾民赖之无失尊.又怀远新海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津.淮水所绘,动

民倭堤东水,保厚农田.各县设车备仓於乡村,令民秋帔后量力分粉,不修更梭,不戒案,

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煤,乐岁再捅,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一安微通志,放表忠孝节列.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险,协办大学土英和陈海运簸,而中外地

议捷之,青嵌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水,群情痛跃.事致,优诏褒美,

蝎花翎.“

江苏翔遭水患,由太湖水池不畅.我言1”太湖尾阁在吴淞江及刘河、自奔河,而以

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於是.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贯任事,

至八年工魂.谢自巡漕时,条赛利害,至是先浚徒旭河,将以次举刘河、自诉、练湖、孟

淡谛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战浪,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评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漓风涛,耒竞其施,后成半中乃乎行之.十九年,卒,

遗短上,优诏轸憎,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2

谢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并幅王凤生、

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冀皆识之表谩,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a

(选自《清史稿陶画传》有删节)一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

不仁之症。④轸:痛。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潮就擢巡

抚擢

: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

豁豁:免除

C.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

遇遇:会见

D.后咸丰中乃卒

行之卒: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出为川东

道B.于是三十余年之

纠葛,豁然一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c.灾民赖之无失所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渤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

防止水灾。

B.陶潮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

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渤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谕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4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4分)

参考答案:

10C11D12.C(“陶谕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错,原文是“协办大学士英和

陈海运策”)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渤,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

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粉上疏弹劾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不合格却

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

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钵推荐陶溺的

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湖被提拔为巡抚。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次清查,都没有头绪。

陶渤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

免,于是三十多年的纠缠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边发生水灾,陶粉买

了十万石的粮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又怀远初次出

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谕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淮河流经的

地方,陶谕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

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

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年成不好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

等到丰年再捐献,此法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陶渤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褒扬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

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谕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

士英和上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溺毅然承受了这个

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

持。事情完成后,皇帝特地颁发褒扬嘉奖的诏书,赐予他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陶谕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

和刘河、白亦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

于是用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兴修工程,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

道光八年竣工。陶潮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

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启动刘河、白弗、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和

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

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渤晚年的时候打算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后来患上了风痹病,没有能

完成这项工作,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

诏褒奖,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陶粉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

漕运,管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

帮助。左宗棠、胡林翼都在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时认识他,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后来

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疾。

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日:"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

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府舍、仓

库、沟渠、廛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知吴县,移梁山军,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累迁尚

书屯田员外郎、知临江军,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

叛。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曰:“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

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忠敢军,后皆获其用。改知舒州,徙荆湖北路

转运使。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

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冼马欧阳景猾横不

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

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

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区希范、蒙赶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

至,再宿,会蛮酋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

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石修、华阴、水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

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选自《宋史•徐的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州濒水可无患濒:靠近

B.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属:恰逢

C.的发其奸,窜之岭外窜:逃窜

D.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团:集合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徐的“能于文治”的一组是()(3分)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②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④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⑤的以便宜调兵

夫浚治之⑥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的心系百姓。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百姓因为环境恶劣,病死了很多,他想办

法解决,并和民众一起劳动。

B.徐的善于宣抚。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时,安化蛮人叛乱,官府士兵担心被杀而叛

变,他前去安抚,晓之以理,化解了危机。

C.徐的措施得力。代理江陵府政事时,城中许多恶少年想盗窃,就在晚上放火,一

夜中起火十几处,他采取措施,并警告恶少年,平息了这一事件。

D.徐的能于治乱。王伦作乱,徐的积极备战,受到奖赏;区希范、蒙赶侵犯衡湘,

徐的奉命前往招安并迫使蛮人投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5分)

(2)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曰:“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5分)

参考答案:

4.C(窜:流放,使……流放)

5.C(①讲与民同甘共苦,不能表明在文治方面的才能。⑥是三司官员的看法)

6.D(“并迫使露人投降”,与原文不符,见原文“会蛮首相继出阵”)

7.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题贼,还可以立功来赎自己

的罪.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

(“尔曹”“亡”“自赎”“非计”各1分句意1分)

(2)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说:“你们互相

监督,不这样,都是你们的罪过!"("籍""保任""逢相”"皆

尔罪也〃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考中进士,补任钦州军事推官。钦州林木浓密,许

多人死于瘴气瘟疫。徐的去求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求说:“把州府搬迁到水边就没有病患

了,请转告皇上使他听到。”郑天监听从建议,郑天监就请求把徐的留下让他办理相关事

情。徐的穿着短衣,拿着木棒,跟役夫一起辛苦劳动,修城墙,建望楼,用来准备攻守。

规划土地让军民居住,修建府舍、仓库、沟渠、店铺之类,民众都感到便利。

徐的升任大理寺丞,任吴县的知县。后来又调到梁山军,任常州通判。适逢饥荒,他

就拿出米做成粥来给饥民吃。多次升职至尚书屯田员外郎、临江知军,升任广南西路提点

刑狱。安化州蛮人攻击杀害官府的军将和官吏,他们所属士兵怕死,谋划着要反叛。徐的

骑马赶到宜州,安慰劝告他们说:“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能出力讨伐叛贼,还可以立功来

赎自己的罪。如果早晨叛乱那么晚上就会被处死,这不是正确的办法啊。”大家都束手听

命。奏请恢复澄海、忠敢军,后来都得到任用,改任舒州知州,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辰

州蛮人彭士义叛乱,徐的用恩德威信感化他们,蛮人悔过后自来归附。

徐的代管江陵府的政事,城里很多行为恶劣的年轻人,想盗窃时,就在晚上放火,一

夜十多处起火。徐的登记那些恶少年姓名,让他们互相担保,“你说:们互相监督,不这

样,都是你们的罪过!”于是夜间就不再起火了。太子冼马欧阳景狡猾蛮横,不守法,是

邻里间的祸害,徐的揭发他的罪恶,把他流放到岭外。徐的以兵部员外郎身份担任淮南、

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奏请朝廷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的运河,诏令还没下来,他

就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调动士兵民夫疏通治理它,运出积压的盐三百万斤。

军贼王伦在山东叛乱,转而攻打淮南,徐的集合军队等待他。正赶上青州改派的裨将傅永

吉追赶贼人进入历阳,徐的和他一起受赏赐,升做工部郎中。又治理泰州西溪河,运出积

存的盐。区希范、蒙赶在衡湘为寇,朝廷命令徐的去招抚他们。徐的到了之后,住了两

夜,恰好赶上蛮人首领一个个出来投降。三司官员认为郊祠典礼临近,应召回徐的议事,

徐的回朝后,蛮人又反叛。廷授予他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到了桂阳,投降的又有

许多。那些钦景、石核、华阴、水头各洞不投降的,徐的都讨伐平定了他们,斩杀了他们

的首领熊可清等一千多人。后来,徐的在桂阳去世。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

《六

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祜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

至城

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

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

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

十一人,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

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

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徒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

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巫敛,民不

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

出降,余众渍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

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州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赎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

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微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

蔬收其直,自八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

也。

徒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

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

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

卒,

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

工作

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①常平:官仓名。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

里/而食有馀

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

里/而食有馀

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

不出

田里/而食有馀

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

里/而食有馀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嘉祜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

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

明、

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

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

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

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

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

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

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5分)

(2)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5分)

参考答案:

6.B

7.D《论语》不是“六经”

8.AD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强加因果。

9.(1)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

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夸耀巡行。(饮食、冠裳、假、辇、徇各1分)

(2)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后,城乡

的百姓都不知道。(先期、区处、猝集、市、里各1分)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读几百字的文章,脱口就能背诵。十

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

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

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

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

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

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I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

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

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

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31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

们相机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

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

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夸耀巡行。盗

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

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

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

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一,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

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

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

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

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

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

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

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

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未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

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

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

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

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

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授

予他中书舍人一职。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

五岁。

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撵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

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1巧河-玄>-三2

2然=&

(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能拟为“无题”,字数不超过6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漫画寓意。(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