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自身合成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B.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C.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属于激素不敏感型D.实验表明,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可提高该突变体茎的长度2.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A. B.C. D.3.下图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基本流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A.为了防止蒸馏烧瓶过度沸腾,可以在烧瓶内添加沸石或瓷片B.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会出现明显的分层C.分离的油层还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加入一些无水Na2SO4吸除水D.蒸馏温度越高,水和玫瑰精油越容易挥发,故在高温下蒸馏效果更好4.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5.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A④可以直接进入a、cB.胰岛素、O2、葡萄糖、呼吸酶、血红蛋白、尿素等物质都是①的成分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D.②和①的成分最相似7.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相同,且都不消耗能量B.图中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D.据图可研究出“某药物”来抑制K+通道活性,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8.(10分)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其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不含终止密码子的10个碱基)-CUCUAGAUCU,则此mRNA控制合成的一条多肽链含有多少个氨基酸()A.4 B.5 C.6 D.7二、非选择题9.(1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任何一个外周生物钟和主生物钟不同步,就有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下图为哺乳动物生物钟及其雄性动物生殖调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会使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细胞。黑暗环境中,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2)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进而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机,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3)研究表明褪黑素能影响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某同学为验证此结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取生长健康、发育状况相同的雄性成年小白鼠20只,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去除松果体细胞,注射适量的褪黑素,乙组去除松果体细胞,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每天定时测量小白鼠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老师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___________的干扰。10.(14分)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A.乙酸B.乙醇C.吲哚乙酸D.乙烯(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_____端运输到形态学_____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4)如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_____。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_____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优势。11.(14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甲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相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请分析回答:(1)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刺激e处时,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回答有关遗传病的问题。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D-d)的遗传系谱图。(1)据图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已知III-13致病基因只来自于II-8,则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此时II-6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甲病基因,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拟南芥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是激素不敏感型。【详解】A、该实验中,赤霉素浓度属于自变量,是实验控制的量,相同赤霉素浓度下,野生型拟南芥的茎长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B、图乙中高浓度的生长素组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快,无抑制现象,B错误;C、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D、实验没有两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实验数据,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C。2、C【解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可以发生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进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详解】A、无尖端,无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A不符合题意;B、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B不符合题意;C、尖端可以感受光刺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会出现向光弯曲生长,C符合题意;D、无尖端,无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1、提取玫瑰精油常用的方法是水蒸汽蒸馏法。2、玫瑰精油的提取流程为:(1)在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2)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颜色)的乳浊液。(3)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静置,出现油水分层。(4)用分液漏斗将其两层分开,得到油层。(5)向油层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钠吸水,静置约12h,过滤得到的液体为玫瑰油。【详解】A、在蒸馏实验中,通常会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者沸石,形成溶液的爆沸中心,防止液体爆沸,A正确;B、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会出现明显的分层,B正确;C、无水Na2SO4具有吸湿性,分离的玫瑰精油油层还含有一定水分,可用无水Na2SO4吸水,C正确;D、蒸馏温度太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就比较差,D错误。故选D。4、C【解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一直不变的,B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是由光照决定的,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决定的,D错误。点睛: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一直不变的,而“S”型增长率是一直下降的。5、A【解析】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故选A。6、C【解析】由图知a为毛细血管,b为红细胞,c为组织细胞,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详解】A、④为淋巴,只能直接通过回流进入毛细血管a,A错误;B、呼吸酶、血红蛋白均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内环境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C正确;D、④由②形成,与②的成分最相似,D错误。故选C。7、C【解析】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分析题图: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胰岛B细胞,并代谢产生ATP,当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引起去极化,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详解】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属于被动运输,都不消耗能量,A正确;B、如图所示,胰岛B细胞内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所以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B正确;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C错误;D、据图分析,若某药物可以可以关闭K+通道,则会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故选C。8、C【解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氨基酸=肽键数+肽链数。【详解】该信使RNA碱基序列为:-AUUCGAUGAC-(不含终止密码子的10个碱基)-GUCUAGAUCU,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则该序列的第6、7、8三个碱基构成起始密码子(AUG),倒数第5、6、7三个碱基构成终止密码子(UAG),即编码序列长度为5+10+3=18个碱基,则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含氨基酸的个数为18÷3=6个。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松果体③.胞吐(2)①.(负)反馈调节②.由于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继而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影响了生物钟(3)下丘脑和垂体对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的影响【解析】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从而使生物体内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小问1详解】产生动作电位时,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图中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松果体细胞。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属于激素,其分泌的方式是胞吐。【小问2详解】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由于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继而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影响了生物钟,个别同学熬夜玩手机,从而扰乱了生物钟。【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受褪黑素和垂体的双重影响,只破坏松果体细胞不能排除下丘脑和垂体对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的干扰,导致实验设计不严谨,实验结果不可靠。【点睛】本题选取热点材料,通过图示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1).C(2).上(3).下(4).生长素(5).不相同(6).促进(7).抑制(8).顶端【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2)取两段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长的玉米胚芽鞘甲、乙,分别切去等长尖端,甲形态学上端在上,乙形态学下端在上,分别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在上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下端,一段时间后,测甲乙两胚芽鞘的下端的琼脂中有无生长素,可以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3)由于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所以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相同,根为10﹣10mol/L、芽为10﹣8mol/L、茎为10﹣4mol/L。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③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因此,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11、(1)①.脊髓②.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2)①.由正变负②.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解析】分析甲图:图中肌梭是感受器,肌肉是效应器,还有传入神经和两种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分析乙图:a表示神经-肌肉接头,b、c、d位于传出神经上,e位于传入神经上。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