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_第1页
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_第2页
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_第3页
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_第4页
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道德范畴?()A.诚实守信B.尊老爱幼C.虚伪欺骗D.勤奋学习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政治权利B.文化权利C.社会权利D.财产权利3、题干: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B、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C、在考试中作弊D、按时完成作业4、题干:在下列情况中,哪种情况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B、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C、参加选举活动D、按时完成工作任务5、题干: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在网上发表对政府政策的合理批评B.私自拆毁他人的信件,以获取他人隐私C.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6、题干: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C.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D.法律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但法律更具强制力7、题干: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下列关于宪法地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B.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宪法是国家的普通法律8、题干: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不包括()A.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B.监督国务院的工作C.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9、下列关于法律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是道德的延伸10、以下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必然联系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独立的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约束力1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道德范畴的是: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贪污受贿D.助人为乐12、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以暴力手段保障实施D.法律以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在我国,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道德是社会共识的体现,它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它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下是我国某地区近年来在法律与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些措施:(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2)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文明行为,如文明驾驶、文明用餐等;(3)建立道德模范评选机制,表彰先进,树立榜样;(4)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请列举两个我国在法律与道德建设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这些措施的意义。1、具体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道德建设。意义: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认识。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1、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2、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第二题阅读材料:小华和小丽是同班同学,两人关系很好。一天,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部手机,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手机交给老师。而小丽则把手机带回了家,并试图联系失主。几天后,失主找到了小丽,但小丽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归还手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华和小丽的行为在道德上有什么不同?2、如果你是小丽,你会如何处理这部手机?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第三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养。在初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材料二:小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知识竞赛中,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权利。他回家后,与父母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1、小华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请简要说明这项权利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小华与父母讨论宪法监督权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与法治素养。3、针对学校组织的法治教育活动,请你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提高法治意识。(1)增加法治教育课程的课时,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法律知识。(2)组织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讲座、法治主题班会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兴趣。(3)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法治讲座,使同学们能够直接了解法律知识。(4)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从小事做起,遵守法律法规。(5)加强对法治教育成果的考核,激发同学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第四题小华和小明是初二(1)班的好朋友。一天,小华在学校里捡到了一个装有大量现金的钱包,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失主。然而,小明却劝说小华把钱包据为己有。面对这种道德困境,小华犹豫了。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材料三:我国刑法规定,拾得他人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不得占为己有。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小华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行使权利。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华面临道德困境时的作用。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小华应该如何处理捡到的钱包。第五题阅读材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网络成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某中学组织了一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邀请了网络安全专家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识别网络诈骗、保护个人隐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等内容。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不仅要自己学会保护个人信息,还要成为网络安全的宣传者,向家人和朋友传递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网络安全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3、合理的上网时间管理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意义?2024-2025学年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道德范畴?()A.诚实守信B.尊老爱幼C.虚伪欺骗D.勤奋学习答案:C解析: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和思想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奋学习都属于道德范畴,而虚伪欺骗则违背了道德规范,因此不属于道德范畴。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A.政治权利B.文化权利C.社会权利D.财产权利答案:D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财产权利虽然也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但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因此,选项D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3、题干: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B、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C、在考试中作弊D、按时完成作业答案:C解析:作弊行为违反了考试纪律,属于违法行为。而A项属于不文明行为,B项和D项属于遵守规则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正确答案为C。4、题干:在下列情况中,哪种情况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B、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C、参加选举活动D、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答案:A解析: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而B项和D项属于个人行为,C项属于公民的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A。5、题干: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在网上发表对政府政策的合理批评B.私自拆毁他人的信件,以获取他人隐私C.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A、C、D三项都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而B项私自拆毁他人的信件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不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因此,正确答案是B。6、题干: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互不影响B.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C.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D.法律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但法律更具强制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因此,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法律与道德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D项虽然法律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但法律更具强制力,但这并不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因此,正确答案是B。7、题干: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下列关于宪法地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B.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宪法是国家的普通法律答案:A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选项C虽然正确,但不是题目所要求的最佳答案。选项D错误,宪法不是国家的普通法律。8、题干: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不包括()A.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B.监督国务院的工作C.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等。选项A、C和D均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监督国务院的工作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9、下列关于法律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是道德的延伸答案:D解析:法律和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原则和规范。因此,法律不是道德的延伸,选项D错误。10、以下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必然联系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独立的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约束力答案:C解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另一方面,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均错误。1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道德范畴的是: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贪污受贿D.助人为乐答案:C解析:道德范畴通常包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正面行为,而贪污受贿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属于道德范畴。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12、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以暴力手段保障实施D.法律以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等。然而,法律并不是通过暴力手段保障实施的,而是通过法律程序、制度来保障实施。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在我国,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道德是社会共识的体现,它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它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以下是我国某地区近年来在法律与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些措施:(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2)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文明行为,如文明驾驶、文明用餐等;(3)建立道德模范评选机制,表彰先进,树立榜样;(4)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请列举两个我国在法律与道德建设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这些措施的意义。答案:1、具体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道德建设。意义: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认识。答案: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和道德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答案:1、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2、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第二题阅读材料:小华和小丽是同班同学,两人关系很好。一天,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部手机,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手机交给老师。而小丽则把手机带回了家,并试图联系失主。几天后,失主找到了小丽,但小丽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归还手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华和小丽的行为在道德上有什么不同?答案:小华的行为是道德的,他拾金不昧,体现了诚信和责任感;而小丽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她私自占有他人财物,违背了诚信原则。2、如果你是小丽,你会如何处理这部手机?答案:如果我是小丽,我会主动联系失主,归还手机,并向失主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答案: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材料中的小华和小丽的行为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诚信,做到言行一致,为人诚实,这是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表现。第三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培养。在初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材料二:小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知识竞赛中,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权利。他回家后,与父母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1、小华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请简要说明这项权利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答案: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向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意义:这项权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2、结合材料二,分析小华与父母讨论宪法监督权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与法治素养。答案:体现了小华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有: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具备法治意识,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备家庭责任感,愿意与家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看法。3、针对学校组织的法治教育活动,请你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提高法治意识。答案:建议包括:(1)增加法治教育课程的课时,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法律知识。(2)组织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讲座、法治主题班会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兴趣。(3)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法治讲座,使同学们能够直接了解法律知识。(4)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从小事做起,遵守法律法规。(5)加强对法治教育成果的考核,激发同学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第四题小华和小明是初二(1)班的好朋友。一天,小华在学校里捡到了一个装有大量现金的钱包,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失主。然而,小明却劝说小华把钱包据为己有。面对这种道德困境,小华犹豫了。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材料三:我国刑法规定,拾得他人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不得占为己有。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小华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行使权利。答案:小华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依法行使权利,既要尊重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华面临道德困境时的作用。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华面临道德困境时,可以引导小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他坚守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小华应该如何处理捡到的钱包。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小华应该把捡到的钱包归还给失主,不得占为己有。这是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现。第五题阅读材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