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程标准相识辽宋夏金元文化方面的新改变。时空定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7页一、儒学的复兴1.背景(1)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主见(1)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2)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3)以北宋的程颢(hào)、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影响渐渐增大。(4)理学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5)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去人欲”,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6)理学还提出“格物致知”,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相识。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7)朱熹还对儒学教化进行了深化探究。将《高校》《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3.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文学艺术1.宋词: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2.元曲: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须要,元杂剧标记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话本: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特别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事实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特性,不拘法度。5.绘画: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意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三、科技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1)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独创了活字印刷术。(2)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三大独创在宋朝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沈括、郭守敬(1)北宋的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很多科技成果。(2)元朝的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四、少数民族文字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2.金也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3.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4.成吉思汗命人运用畏兀儿文字拼法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编写的《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别价值。5.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建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法蒙古语、汉语等多民族语言。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补]唐代儒学复兴运动(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以继道统自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启发了儒者复兴儒学的意识。(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拓]两宋时期理学兴起的社会缘由(1)政治上:两宋时期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尖锐,统治者要求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快速复原和发展。(3)思想文化上:北宋初期新儒学思想兴起,科技、文化有了很大进步。►[拓]儒学在中国古代的三次转变(1)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特点是重人事、重伦理,讲“修、齐、治、平”。(2)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以“大一统”和“天人感应”为主要内容的新儒学,使儒学走向宗教化、神学化。(3)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人将儒学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促进了三教合一,促使儒学走向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补]宋词宋代商业发展,城市旺盛,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颂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须要,受到市民欢迎。►[拓]元曲兴盛之因元代城市经济旺盛,市民阶层壮大,学问分子处于社会底层,学问分子们的愁苦、抗拒或躲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表达出来。►[辨]毕昇不是独创印刷术的人毕昇不是最早独创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毕昇独创的是活字印刷术。►[注]活字印刷北宋毕昇独创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拓]四大独创及对世界的影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探究主题一理学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史料一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晰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烈女志的前言,甚至很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晰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中国婚姻史》史料二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清]戴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探究点一: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程朱理学如何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的。提示:二程把天理伦道德干脆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宋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探究点二:结合以上史料二说一说理学在社会价值观引领方面所起的作用。提示: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提倡封建纲常伦理以维系封建统治。注意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实现儒学价值观的世俗化、平民化。1.程朱理学的价值观引领(1)消极①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②其所宣扬的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③“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④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等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2)主动①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主动影响。②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③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勉进取产生了特别主动的影响,今日人们依旧能从中得到启示。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独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主动作用。2.在开放、包涵中不断丰富内涵的儒学(1)战国时期:针对春秋儒学受冷落的境遇,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的主动合理成分,使儒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2)西汉时期: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3)魏晋隋唐:针对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的局面,儒学汲取佛道精神,三教合一。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形成盛唐的辉煌文化。(4)宋代: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儒学汲取佛道的有益内容,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以理学为基础的局面。(5)明代:王阳明更多吸取了佛教禅宗思想,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世界观。探究主题二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特性史料一于是乎嬉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轇轕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振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史料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史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史料四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改变,比明朝的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现在只可分作四派来说一个也许。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探究点一:依据史料一,指出汉赋的风格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复原发展的盛世景象。探究点二:史料二中李白的诗在风格上有何特点?提示:李白的诗歌热情追求光明和志向,尽情歌颂祖国的壮美河山,诗风飘逸、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调。探究点三:史料三中的两首词风格有何不同?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不同风格:苏轼的词是豪放派风格,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风格。词的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探究点四:依据史料四,分析明清小说有何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提示:特点:第一段材料表明明清小说种类繁多,思想内容困难;其次段材料表明明清小说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超群。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1.唐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1)科技上: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独创广泛运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沟通的空前旺盛,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须要。(2)思想上:理学出现,标记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适应了封建中心集权制强化的须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须要。(3)文学上①唐代:诗歌旺盛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经济旺盛的盛世景象。②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用词抒发对山河破裂、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宋代的诗词多反映了南北分裂的史实;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须要。③元代:元曲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交织并行,统治异样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进行的呼喊、控诉等。(4)书画艺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旺盛期,人们观赏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王羲之的作品受到推崇宋代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典型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反映了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旺盛,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旺盛。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画更加注意意境元代文人画成就突出,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亲密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1)先秦:《诗经》质朴高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南方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敏捷,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3)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4)宋词:句式敏捷,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颂,具有剧烈的音乐节奏之美。(5)元曲:民间兴起,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0页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气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旺盛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解除C项;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解除D项。答案:B1.佛教的修身、修心、顿悟观影响心学[史]禅宗中国化始于六祖惠能(初唐),中晚唐之后禅宗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宗将心置于最高境界,宣扬“心外无佛,即心即佛”,人人心中都有佛。主见“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禅宗分南北两大宗:惠能主见“顿悟”,影响华南诸派,人称“南宗”;其同门师兄神秀,主见“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可从下面的两个修行偈颂中窥其修行之道。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识]禅宗的勤奋修身、修心的顿悟观对陆王心学产生了影响。也说明不同文化的融合互补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2.理学世俗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史]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邃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朱熹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说明《论语》《孟子》《高校》《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化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化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化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识]注意道德建设,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提升集体的凝合力,加强爱国主义教化、集体主义教化,培育良好的互敬互助风尚,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身心的健康,也有利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命题世俗化常见的切入点。3.汉字与书法[史][识](1)字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趋势: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由重好用到重艺术、重特性。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随堂训练]题组1宋元理学思想价值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特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化普及解析:材料“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程朱理学注意气节的主动影响,故A项正确;B、C两项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与材料内容不符,解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涉及。答案:A2.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志向;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解析:张载为天地、生民、万世等提出志向,顾炎武为天下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供应了二者的志向,与构建新儒学体系和伦理秩序关系不大,故C、D两项错误。答案:A3.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其意在强调()A.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藩镇割据严峻减弱中心集权D.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解析:题干材料“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强调了君臣伦理关系的错乱导致了藩镇割据、国家混乱,故选A项。唐代君臣关系与宗法制度无必定的关联,B项错误;材料强调君臣伦理关系错乱导致藩镇割据,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警轮训理论测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国家形象设计师高级练习试卷附答案
-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校联合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N型拉手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下管双头冲圆弧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精算师考试中的比较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相多费率电能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三用听诊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教案(首页)
- 人教版(PEP)英语2023年小升初模拟卷(含答案)
- 尾货销售合同范本
- 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GB 31825-2024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车间主任培训》课件
-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4年春季版)
- 汽车维修车间消防安全培训
- 第25课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语言《小兔乖乖》课件
- 团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厂房、综合楼工程脚手架专项安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