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精读贺新郎一、课内双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教了新诗的奇妙韵味和意境,特殊沉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该是垂柳吧,只是夕阳中的垂柳,才堪比“新娘”;()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教人生出热情纯真的爱恋。徐志摩爱恋康桥,就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情意缱绻。而康桥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阳下的垂柳。垂柳________,枝条瘦长,一律下垂,迎风摆荡,顺光看去如同新娘________的长发,逆光看则如新娘头上那块美丽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属于徐志摩。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实也________,风情万种,不知哪位诗人能像徐志摩写得那样美。我的家乡有一条清亮如练的淦河穿城而过,河畔的垂柳总是让人“相看两不厌”。虽然广场上有________的花草,身形妩媚的名木,但都不及河边的那些垂柳富有韵致。疏浚河道后,河水比以前更加澄澈光明,站在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的水草在悠悠地漂浮,一如徐志摩笔下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岸边的垂柳艳羡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着身子,和水亲近。走在淦河边,垂柳枝乖巧地拂过脸面,柔柔的,嫩嫩的,像婴孩的手,但又不忍伸手去撩开它。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A.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悟了新诗的奇妙韵味和意境,特殊沉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B.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会了新诗的奇妙韵味和意境,特殊沉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C.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教了奇妙韵味的新诗和意境,特殊沉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D.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会了奇妙韵味的新诗和意境,特殊沉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解析】“特殊沉醉那一句……”搭配不当,解除A、D;“领教……新诗”搭配不当,解除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A.河畔的垂柳,像身着盛装的新娘,被夕阳染成金色,B.河畔的新娘,被夕阳染成金色,像身着盛装的新娘,C.河畔的新娘,像身着垂柳的盛装,被夕阳染成金色,D.河畔的垂柳,被夕阳染成金色,像身着盛装的新娘,【解析】段落的主要内容是说“垂柳像新娘”,解除B、C;原文“只有夕阳中的垂柳,才堪比‘新娘’”解除A。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蓊蓊郁郁飘逸秀美风姿绰约数不胜数B.蓊蓊郁郁飘逸春秋蒲柳之姿数不胜数C.葱郁浓密飘逸秀美风姿绰约美不胜收D.葱郁浓密飘逸春秋蒲柳之姿美不胜收【解析】“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密的样子。“葱郁浓密”:形容树木枝繁叶茂、青翠繁盛的样子,体现诞生气勃勃的景象。“飘逸春秋”:意思是潇洒地度过这一辈子。“飘逸秀美”:潇洒自然,秀丽奇妙。“蒲柳之姿”: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为早衰。“风姿绰约”:形容气质美丽,体态美丽。“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美不胜收”:奇妙的东西许多,一时看不过来。“美不胜收”用在此处恰当。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A.eq\b\lc\{\rc\(\a\vs4\al\co1(挥手从兹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B.eq\b\lc\{\rc\(\a\vs4\al\co1(眼角眉梢都似恨,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C.eq\b\lc\{\rc\(\a\vs4\al\co1(人有病,天知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eq\b\lc\{\rc\(\a\vs4\al\co1(凭割断愁丝恨缕,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解析】A兹:此;B恨:离愁别绪;C病:①内心隐痛,②病残的;D凭:恳求,请。5.下面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这是写送别时的情景。在一个冬晨的车站上,诗人在等候登车,妻子前来送别,双方不免有些伤感。B.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这是写送别时妻子的表情。刚团聚,又要分别,从今天各一方,安危不测,怎不叫爱妻“眼角眉梢都似恨”呢?但双方终归都是充溢革命志向、胸有大志的革命青年,以大局为重,个人感情要听从革命须要,所以“热泪欲零还住”。C.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是诗人对爱妻的劝慰。知道你误会了前次信中的话。这是说明误会,接着说,人生滔滔,却似乎过眼烟云,转瞬间就消散了,在这短暂的人生中,点数知己只有我和你。D.人有病,天知否?人,指诗人自己;病,指内心隐痛。天,指自然界,我内心深处的隐痛上天知道吗?这内心隐痛当指对革命前途的忧虑,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解析】天,当指上文的“汝”,即妻子。6.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贺新郎》继承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词语,既深情宛转,又豪气干云,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B.1923年年底,毛泽东接到中共中心的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打算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系诗人离开长沙后写给杨开慧的。C.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切动人。D.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上半天残月,横塘四周呈现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都是示意黑暗的社会现实。【解析】下阕写景是为了衬托这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二、课外延长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晚春感事陆游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①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残春陆游江鮆②堆盘粔籹③香,山家节物亦穷忙。桑间葚紫蚕齐老,水面秧青麦半黄。语燕似催春事去,游丝不似客愁长。乡村年少那知此,到处喧呼蹴鞠场。注:①东斋:书房名。②鮆(cǐ):一种鱼。③粔籹(jùnǚ):古代的一种食品。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两首诗都着眼于春末情景,对体娱活动进行了描写,在看似繁忙喧闹中隐隐透露出一丝英雄迟暮的落寞。B.《晚春感事》首联用比方的手法,抓住对人物体态的细微环节描写,塑造出了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立刻少年形象。C.《残春》颈联直抒胸臆,借“春燕”督促春天离去,引发诗人比“游丝”还绵长的愁绪,点出羁旅之愁。D.两首诗均触景生情,语言上平易晓畅、章法上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浓郁悲凉,颇见功力。【解析】D项,“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错误,“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这一切似乎昨天才发生,但是我只能伤叹已经不再有少年时的狂放底气了,表现的是一种伤感之情;“语燕似催春事去,游丝不似客愁长”直抒胸臆,借“春燕”督促春天离去,引发诗人比“游丝”还绵长的愁绪,表现的是羁旅之愁;这两首诗没能体现出李白的雄奇奔放来。故选D。8.两首诗都提及“蹴鞠”这一在宋朝极为兴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试分析两首诗在描写该活动时手法上的异同。【答案】__相同点:都运用了场面描写和对比的手法。两首诗都描写了“蹴鞠”的喧闹场面,《晚春感事》写蹴鞠活动吸引了万人观看,呼喊助威声震天动地;《残春》写乡下少年在蹴鞠场上活力四射,喧闹特别。这种喧闹场面跟诗人自身的落寞形成剧烈的对比,更显老境颓唐。不同点:《晚春感事》写“蹴鞠”是虚写,是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骑马入咸阳时所见的情景,用万人空巷的喧闹场面正面烘托诗人当时的意气风发;而《残春》中关于“蹴鞠”的描写是实写眼前所见的景象,从反面落笔,通过蹴鞠场上少年的不谙世事,抒发年华易逝、英雄迟暮的感伤。_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子。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9.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DE)A.首联扣题,先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吕逸人的住处,又写到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一虚一实,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尘脱俗的境界。B.“不敢题凡鸟”“何须问主子”,化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作者虽有访友人不遇的懊恼,但仍具并不介怀的旷达。C.颈联吕逸人住处的环境,依傍妩媚青山,近邻淙淙流水,描绘出一派远离尘嚣、清幽淡然的山间生活图景。D.“种松皆作老龙鳞”意思是手种之松,树皮开裂得像龙鳞一样;为“多岁月”作补充,显示出吕逸人的隐逸之志。E.尾联托物寓意,以松树的坚贞不渝指吕逸人,呼应起句“桃源一向绝风尘”,使全诗结构严谨,富有韵味。【解析】D项,松皮作龙鳞,标记手种松树已老,说明隐居此地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长久;E项,尾联是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种松皆作老龙鳞”只是写松树之老,并不蕴涵坚贞不渝之意。10.这首诗最终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__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憧憬。通过描写吕逸人居住环境的清幽表达作者的归隐之思;通过写吕逸人与世隔绝、闭户著书的生活,表达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__三、高考热点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20个字。直径0.5~1米不等的碎砖石被送进巨型破裂机后,经过分类粉碎、筛分、细碎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直径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砖优质材料,从“城市伤疤”到再生环保建材,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2024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顺达墙体材料厂通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产环保砖已超10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三成。如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在海曙区蓬勃发展,300万吨的处理实力可将辖区所产生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全部“就地消化”、变废为宝。【答案】__2025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__12.下面是某公司某产品售后维护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__要点:①客户申报故障至公司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远程维护;②如故障未能解决,将转至相应的分公司维护部,(由维护部)派(遣)工程师现场维护;③故障解决后,请客户填写好维护报告反馈至服务中心存档。__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高粱生命力坚韧,不过却有一个“天敌”——麻雀,它会造成高粱不同程度的减产。不过,我国科学家发觉,__①__:在571份高粱自然变异群体中,接近46.7%的高粱种子麻雀不喜爱吃。之前,科学家们一般认为单宁含量越高的高粱越抗鸟,但对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晰。日前,科研人员应用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合成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等手段进行探讨,发觉__②__。首先,这个基因位点是限制高粱单宁合成的关键基因。其次,这个基因位点,还参与了高粱的某些香味挥发物的合成,从而吸引麻雀的啄食。农田中,在高粱灌浆期之前,很少能看到麻雀,而在高粱灌浆期之后,大量麻雀迁飞至农田。科研人员揣测,这或许意味着灌浆期的高粱籽粒,会__③__。而科研人员对高粱灌浆期籽粒的测定,证明白籽粒中合成的9种含芳香气味的挥发物里,有2种的确可以作为“引诱剂”来吸引麻雀取食,而这些合成过程都有Tannin1基因的参与。【答案】__①麻雀对于高粱种子特别“挑食”__②Tannin1基因是抵挡麻雀的关键__③散发有香味的挥发物来吸引麻雀__四、读写创新14.阅读下列材料,依据要求写作。在科技革命、工业智能化来袭的时代,这两位大国工匠的事迹引人深思: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他负责岛隧工程的沉管舾装作业,导向杆和导向托架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接缝处间隙误差不得超过正负1毫米,管延安做到了零缝隙。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算起,经管延安的手安装的设备已经胜利对接16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高凤林是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为我国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长征五号发动机的推力室,须要加装稳定装置,国外普遍采纳的是粘接技术,而且这项粘接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高凤林大胆地提出了采纳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最终创建性地解决了推力室头部研制的难关,试车考核完全满意设计要求。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供应了大国工匠的事迹,一则是管延安的事迹,他胜利对接16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体现出大国工匠严谨、仔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一则是高凤林的事迹,他采纳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创建性地解决了推力室头部研制的难关,体现出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工作作风。作文时,可结合这两则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索进行作文。参考立意:①中国梦与工匠精神。②工匠精神中的自信与精益求精。③弘扬工匠精神。④敢于挑战,不断创新。【佳作赏读】工匠精神铸就中国梦每个中国人面对世界,最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制造”四个字。的确,madeinchina已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建,又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建,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缺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和超前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传统,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当代风采人物评比活动已到了最终阶段,并产生了最终三名候选人。更多人关注的是宏大的科学家和闻名的摄影师,但是我将会把手中的选票留给那位从未踏足高校之路的焊接大师王师傅,因为他代表的是我们当前缺失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建”的金钥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